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是由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多表现为皮肤抓伤及相应淋巴引流区域出现淋巴结肿大,称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随着宠物饲养的流行,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本研究对28例猫抓病患者的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探讨超声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漪  陈志刚  李煜华  龙滨  赵燕  吴娜娜 《西部医学》2017,29(8):1158-1160+1164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高频彩超)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穿刺活检与手术确诊的8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观察其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回声变化以及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初诊为猫抓病8例患者的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部、腋窝、上肢及腹股沟。单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者4例,多个部位淋巴结均有肿大者4例。部分肿大淋巴结周围伴有小淋巴结卫星样分布。肿大的淋巴结多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皮髓质分界不清,球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其内血流多为低阻型。结论 明确有宠物抓伤及接触病史的前提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快捷、方便,随访证实与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一致,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任美杰  王萍 《中国病案》2012,13(3):76-77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淋巴结超声表现。方法对12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其大小、轮廓、髓质一淋巴结门等情况总结其特点。结果本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多为单发存在,仅1例可探及3枚淋巴结,淋巴结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内部呈均匀一致低回声,或无回声,可有髓质一淋巴结门存在,且回声增强。部分淋巴结内可见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不具典型特征,但仍然是浅表淋巴结疾病旨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恶性淋巴瘤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瘤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45个受累浅表肿大淋巴结声像图,并选择40例患者43个良性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结做对比.比较两组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比(L/S)、淋巴门髓质部形态(淋巴门髓质部存在时,还需比较淋巴门髓质部宽径与淋巴结宽径比)、结内血流分布,并比较两组患者浅表肿大淋巴结分布部位数.结果 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多数呈类圆形(L/S<2)、淋巴门髓质消失、非淋巴门型血流,且常多处肿大.同时本组资料中约1/3的恶性淋巴瘤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但这类淋巴瘤淋巴门髓质形态特异,可资鉴别.结论 超声对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的一类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高频彩超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①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高频彩超表现。③结果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见于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瘤、化脓性淋巴结炎及淋巴结结核。其中13例为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瘤,其特征性超声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囊性肿大,伴囊壁实性结节;较大囊壁结节内常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部分囊壁结节可见微钙化。7例为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其主要超声表现为上颈部淋巴结呈单发、圆形囊性肿大;囊壁略厚,且较均匀;囊液呈细密点状回声。5例为颈部淋巴结干酪脓肿型结核,其主要超声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中下颈部淋巴结呈多发、椭圆形囊性肿大,部分可融合成团;内壁毛糙,囊液内散在分布点状高回声。④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倪暾 《安徽医学》2015,36(8):1001-1002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就诊的3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观察组)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选择同期在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改变。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腹部探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观察组肠系膜淋巴结较对照组明显肿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同一切面淋巴结的长径(L)、宽径(T),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观察淋巴结内血供情况,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颈部急慢性淋巴结炎、结核性淋巴结炎均可引起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食管癌、甲状腺癌、喉癌、鼻咽癌、唇癌等均可伴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依其生物学特性有不同的声像图特征.结论:通过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检查,可初步判定其性质及分布情况,对寻找原发病灶及判断疾病的分期,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特征。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临床诊断的3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腺体进行探进,观察其形态、大小、回声及周边淋巴结、组织的改变情况,并与30例同期正常同龄人进行对照。结果 受侵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呈非均匀性减低,可见低回声结节,腺体实质内血流显示丰富,呈“火海征”样改变;对照组未见上述声像图及血流改变;同时对单纯颈淋巴结肿大及仅颌下腺肿大者,提出了诊断和鉴别要点。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高频超声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的动态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观察颈部淋巴结的长径与短径之比,淋巴结门部回声,皮质区回声等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包括血流形态,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结果:恶性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比小于2,形态更接近圆形,多融合,其周边型血流明显高于良性淋巴结(P<0.05),呈高阻力,为不规则扭曲紊乱血流;良性肿大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比大于2,门部强回声规则存在,血流分支细小,走行规则,呈低阻力。按淋巴结皮质部回声分析其低回声程度:恶性淋巴瘤<淋巴转移癌<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论:高频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选取焦作市中医院超声科112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超声检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2例患儿的超声声像图主要有以下特征,肿大淋巴结位置多在脐周及右下腹,形状多呈散在、串珠状、椭圆形、堆状分布的均匀低回声,其皮髓质分界清晰,淋巴结内未见液化及钙化,淋巴结的直径为12~28 mm,长径/短径≥2。CDFI显示:在肿大淋巴结低回声区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分布符合淋巴门型。经过治疗,进行复查,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数目明显减少,淋巴结的长径/短径比值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超声具有无创、方便便捷、诊断率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探头加压动态观察12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10~15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变化。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10~15天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非常显著。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灰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方法 对68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的患者,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观察肿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L/S)值、形态、内部结构及CDFI特征.结果 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各有其超声特征.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16例,急性淋巴结炎15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12例,恶性淋巴瘤11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4 例.结论 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提高了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及检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出定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声像图特征,观察并记录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血流及纵横比值。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以右下腹多见26例(占68.4%),以低回声为主28例(占73.7%),有32例(占84.2%)肿大淋巴结内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动态检查诊断37例急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抗感染治疗后10~15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10~15天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高频超声是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俊才  李孟徽 《吉林医学》2013,34(22):4452-4453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理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CD20、CD3、CD68染色和组织化学W-S(Warthin-Starry)染色分析,同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病变特征是微脓肿和肉芽肿形成,淋巴结早期微脓肿周围为CD20+的B淋巴细胞和CD68+的组织细胞,当典型微脓肿性肉芽肿形成时,CD68+的上皮样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其间夹有CD3+的T淋巴细胞;W-S染色(+)。结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主要病变特征是微脓肿性肉芽肿形成,可能与细菌感染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将淋巴结的病理特征与临床病史结合是本病诊断的关键。本病需要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结核性淋巴结炎及性病淋巴肉芽肿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35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的患者,采用灰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观察肿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L/S)值、形态、内部结构及CDFI特征。结果: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各有其超声特征。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34例,急性淋巴结炎26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20例,恶性淋巴瘤19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6例。结论: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提高了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及检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出定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诊断15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10—15d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10—15d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记录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所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有典型声像图特征;腹痛组有76.3%(29/38)显示淋巴结肿大,腹痛组淋巴结长短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长短径之比〉2.0。结论高频超声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观察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确定其声像图鉴别诊断的要点,以提高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测7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确定其声像图鉴别诊断要点。全部病例经手术或穿刺并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术前经高频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肿大77例,诊断正确71例,误诊6例,符合率为92.2%。结论:超声高频探头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正确认识和鉴别各种病因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彩超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或称猫抓病是一种被猫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后引起的以近端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家庭饲养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此病发病率有所增加。本组收集了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16例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猫抓病性淋巴炎患者的彩超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