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菱 《四川医学》2012,33(12):2240
目的探讨居家癌症晚期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4例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各级医院确定为治疗不再有任何意义,对这部分患者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结果 24例患者均在平静中终结生命,其家属对关怀服务均表示满意。结论癌症晚期患者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服务能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让患者在平静中渡过死亡,减少患者死亡过程的痛苦,将患者家属的悲伤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疾病谱改变与人口老龄化等,我国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迅速增长,凸显了目前临终关怀供需矛盾以及单一化服务模式的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机构、居家临终关怀联动服务有助于满足临终病患的需求;它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收费、扩大收治对象及覆盖面,更具效率和可行性;同时能把全科医学和照顾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的新内涵。但是,联动临终关怀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多层面、多方位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减轻癌症晚期患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和维护他们最后尊严,平静的走完最后的旅程.方法 从环境设置,疼痛护理,基础护理,家属安抚等方面实施护理.结果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同,患者平静安祥的离开.结论 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区护士对临终病人的关怀,使病人及其家属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真情,感受到人道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朱晓芳 《中外医疗》2012,31(13):161-161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我社区收治的4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心理、疼痛、生活、家庭关怀等方面的临终关怀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以一种放松的心情面对死亡,有39例患者延长生命1~3个月,提高了生命尊严。结论临终关怀可有效提高患者最后的生命质量和尊严,使其更坦然、舒适的享受最后时刻,舒适的走完人生。  相似文献   

5.
韩振权 《中外医疗》2011,30(34):154-155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临终关怀体现了现代医学—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2009年以来,我们对住院治疗的40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安慰、疼痛控制、家属的心理支持等全面关怀与照料手段使患者食欲得到改善,精神状态好转,睡眠质量提高,促进了家庭的理解与配合,纠正了患者对癌症的认识和对治疗的态度,使临终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家属的心理得到宽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和临终关怀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78例老年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和临终关怀,并通过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和临终关怀可有效改善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的生理-病理-心理等变化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病人的躯体痛苦,缓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能安静平和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8.
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562-563
临终关怀作为医学的一门新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科技工作者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临终关怀在我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癌  相似文献   

9.
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临终关怀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中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提倡用爱为生命送行。方法对78例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用问卷调查方法,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变。结果在被调查的对象中,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χ2=70.4,P<0.001。临终关怀护理前病人生活质量评分(33.50±9.25),而护理后评分(40.91±10.53),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01)。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尽量地减轻或消除病人肉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让病人安详,舒适,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并能减轻家属的悲伤情绪。  相似文献   

10.
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例胰腺癌晚期广泛转移患者实施的临终关怀,从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伦理的3方面的需要提升患者在临终阶段的生活品质,体现了现代护理对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晚期癌症患者家居医疗的宁养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宁养医疗服务模式对癌症患家居治疗的作用。方法 为827例癌症患提供以家居探访为主要形式,止痛治疗为主要内容,辅助以护理指导及心理纾缓的宁养医疗服务。注重与患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基本。以患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患为及家属,以“全人照顾”的理念服务于患,将患与家属看成是一个服务整体,为患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结果 服务前后对比,94.6%(705/745)的患疼痛明显缓解,94.3%(495/525)的患生活质量提高,88.2%(463/525)的患一般状况改善。结论 宁养医疗服务能使大多数在家治疗的癌症疼痛患得到较满的医疗服务,可作为家庭治疗癌症疼痛患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80-182
目的 观察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5 月~2019 年8 月本院肿瘤病房中的64 例临终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7 年5 月~2018 年6 月收治)与观察组(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收治),每组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比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安宁疗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缓解患者的疼痛,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社区医院开展晚期癌症临终关怀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丽  纪韶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59-160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开展晚期癌症临终关怀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35例。入院后给予临终关怀,并在入院时及入院后两个月进行主要临床症状评估。结果两个月内死亡3例,其他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体现了现代医学的社会作用,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伦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肺癌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晚期癌症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临终关怀,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SDS)评分进行记录比较,同时应用PSQI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该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并且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许原 《中国民康医学》2020,(2):152-153,156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宁疗护,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可以缓解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6.
董丽丽  梁涛  杨浩杰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319-4323
WHO从2014年开始相继发布缓和医疗相关实施指南,为缓和医疗的实施提供了重要证据。在医疗资源紧张、缓和医疗需求增多、专科缓和医疗人力资源缺乏的背景下,以社区为中心的缓和医疗服务是解决缓和医疗使用不足的一种有效模式。2018年,WHO服务提供安全司联合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共同制定了《将缓和医疗整合至初级卫生保健指南》,这是第一部系统说明如何将缓和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相整合的实施指南。该指南共8个章节,本文结合第3章节介绍缓和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整合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结合第4、5、6章介绍如何将缓和医疗整合至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包括社区基本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药品管理问题、工作人员核心能力要求及社区健康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并介绍指南中部分地区和国家成功整合的案例,结合国内相关政策和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对该指南的介绍,希望可以为我国缓和医疗发展及进一步整合社区医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理大学生死亡观的现状,为有针对性进行临终关怀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护理大学生268人。结果不能正常谈论死亡话题的有21.3%,从来没有考虑自己会死亡和用不着考虑死亡的有12.9%;经常考虑死亡的占10.0%;对绝症病人不会处理的占74.3%;遇到挫折认为自杀也是好的路子的占4.9%。结论护理大学生死亡观浅显,要做好临终关怀教育必须得深入思考死亡的意义,建立积极人道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对提高临终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临终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临终关怀组实施临终关怀,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医院焦虑量表、疼痛分级测试等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试评价。结果:临终关怀组干预后各量表测试分值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医院焦虑量表等量表测试分值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终关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28例腹盆腔癌症患者终末期的安宁疗护护理,便于指导安宁疗护临床实践。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28例腹盆腔癌症终末期患者,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医护一体、多学科合作的安宁疗护共照团队护理,分别对患者实施症状管理、舒适护理、心理照护、死亡教育,对患者亲属实施哀伤辅导等。结果 总结安宁照护行为对其结局指标的影响,28例患者均制定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通过症状管理,25例(89.28%)患者腹胀症状明显缓解,28例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NRS评分维持在0~3分,水肿症状得到有效缓解,5例双下肢水肿患者出现张力性水泡,护理后无一例出现皮肤破溃和感染。25例(89.28%)患者在家属陪伴及医护见证下对生命末期治疗及护理、死亡地点的选择、抢救与否、遗体处置等事宜作出安排。临终治疗抉择:仅3例(10.71%)选择心肺复苏;1例(3.57%)选择气管插管;0例选择电击除颤和入住ICU病房;其中1例在安宁疗护共照团队协助下完成眼角膜捐献。结论 通过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医护一体、多学科合作的安宁疗护共照团队模式,可以提高腹盆腔癌症终末期患者舒适感,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20.
以患者为中心、家庭为导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推广的新途径,是社区姑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目前我国对社区ACP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通过借鉴国外社区ACP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来探索适合我国社区的ACP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社区的视角,阐述国内外ACP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社区现况分析社区ACP推行的优越性,提出ACP在我国社区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国内社区开展ACP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