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梁宏正 《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0):840-841
梁剑波主任医师,从医58年,学验俱丰,善于辨证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兹择其治验数则介绍如下。1 白带异常须辨证妇女病理范围的带下,称为“白带异常”,可表现为色、质、量、气味的改变。梁老认为凡遇带下病,须首先作详细妇科检查,予以确诊,再根据不同症状和带下色泽辨证施治。临床常见有白带、黄带、赤带、五色带等等。普通带下,若外观与生理白带基本相似,量多无异味,患者面色白或萎黄,腰痛神倦,舌淡苔白,脉沉缓。主责于脾肾二脏及任、带二脉亏虚,湿注下焦所致,可予补肾健脾,升阳除湿治疗,以完带汤为基本方,加鹿角霜、菟丝子、乌贼骨、樗白皮…  相似文献   

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可见小腹一侧或两侧作痛,腰痛带下或多,色黄白,质粘稠。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近来,笔者自拟益气解毒活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家,创立"固阴煎",乃新方八阵中固阵之方。全方由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组成。专主肝肾阴虚引起的精液滑脱,带下湿浊或经漏不止等病症。韩延华教授继承了妇科泰斗韩百灵先生"肝肾学说"的学术思想,熟谙经典,领悟要旨,活用古方。她认  相似文献   

4.
补肾法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法则,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病中更是经常采用。女性的特殊生理现象为生殖生理,包括月经、带下、妊娠、产育与哺乳,这些生理均与肾的功能密切相关,故从补肾入手,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尤其是女性不孕症,在临床上多获良效。本文从肾的各项生理功能及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出发,探讨各医家临床上采取补肾法治疗肾阴虚、肾阳虚型女性不孕症的运用心得及疗效评价,提出如何进一步探讨补肾法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医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妇女带下过多,夹有其他色泽,或粘稠如浓液,或稀薄如水状,秽臭,伴有搔瘙,灼热疼痛,以及腰腿酸痛、少腹胀痛等体症者。称为带下病。本人积三十年临床经验,认为带下病以下焦湿热为多见。所谓“下焦湿热”,往往与妇科生殖系统炎症相关。治疗以清利下焦湿热为主,自拟椿升柏芷汤配以红藤败酱煎治疗带下,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妇妇带下过多,夹有其他色泽,或粘稠如浓液,或稀薄如水状,秽臭,伴有瘙痒,灼热疼痛,以及腰腿酸痛、少腹胀痛等体症者,称为带下病。本人积三十年临床经验,认为带下病以下焦湿热为多见。所谓“下焦湿热”,往往与妇科生殖系统炎症相关。治疗以清利下焦湿热为主,自拟椿升柏芷汤配以红藤败酱煎治疗带下,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浅谈龙胆泻肝汤治疗妇科阴痒冯秀荣,王启泰271000山东省泰安药材站医家对妇科阴痒症常采用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鹤虱、川椒、苍术、川楝子等药配伍煎汤熏洗法治疗。据我们临床体会,对肝经湿热下注导致的阴痒症,配合内服龙胆泻肝汤治疗,疗效更佳。妇科阴...  相似文献   

8.
2004~2005年度下学期,我院中医妇科首次开展五年制本科生后期妇科方向专业分化班,对于首次开展的妇科方向专业分化班,我们共开设5门课程,其中一门课程为《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是我科为了应用于妇科方向专业分化班而自编的教材,主要介绍古今中医妇科名家的著作、学术思想和医案。分为上篇古医籍部分,主要有:中医妇科理论渊源(四大经典中的妇科条文);《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和下篇现代医家,包括韩百灵、哈荔田、黄绳武、罗元恺、朱南孙、蔡小荪、夏桂成、王渭川、曾敬光、刘敏如11位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选录。中医妇科学是一个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学科。突出表现在调经、助孕、安胎等方面。学习《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中医阴冷、带下病机,多为肾虚、肝郁、湿热。阴冷一是肾阳虚衰,不能温养下焦,复受风冷所侵;二是情志抑郁,肝脉失调,阳气不能布达阴户所致。带下多为脾虚、肾虚、湿热所致,三伤及任、带则发为带下。治疗上应针对病机,采用温肾补阳、舒肝理气、活血通络、燥湿杀虫之品;又由于带下多有气味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CPID)作为临床妇科的常见病,其主要特征为以腹痛、带下、盆腔组织发生增厚、黏连以及形成盆腔包块等[1]。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能够导致宫外孕、不孕以及神经官能症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如何防治慢性盆腔炎始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2-3]。  相似文献   

11.
“治崩三法”浅析陈拯民,汪连兴311201浙江省萧山市激光医院崩漏是妇科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及肿瘤等疾病所出现的阴道出血,都可归属于崩漏的范畴。明朝医家方约之提出的塞流、澄源、复旧,是治崩大法,亦称为“治崩...  相似文献   

12.
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很高。子宫颈因受下面一砦病因的影响,分泌物增多,宫颈长期浸泡在炎性分泌物中,发生浸软,鳞状上皮脱落,宫颈组织抵抗力降低,易遭病菌侵入而发生炎症。急性子宫颈炎未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久后变成慢性宫颈炎。慢性富颈炎多属祖国医学的湿热带下和寒湿带下。而寒湿带下,系因牌虚运化失常,水湿停滞下注所致。寒湿郁久化热则可形成湿热带下。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少女在非行经期的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属于中医学崩漏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妇科疑难病症之一,严重影响青春少女的身心健康。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冲任不固,其病因不外乎肾虚、脾虚、血热、血瘀、气郁等。但并非尽然,余在临床中,所见因腑热气壅导致气机乖逆、血悖妄行亦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14.
清代著名医家雷少逸,擅长诊治时令病,所著《时病论》以《内经》八句经旨为纲,集四时六气之病为目,对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症状与治法,做了精辟论述,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较大的贡献;尤其对因湿为病的辨证论治,理论联系实际,向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主要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迁延反复、难于治愈,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主要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腰骶坠胀、带下异常,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和心理问题,并常导致多种并发症,如不孕、月经失调、异位  相似文献   

16.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主要以发热,小腹疼痛,带下量多为主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发热”、“带下”、“少腹痛”、“症瘕”等范畴。本病不及时治疗迁延日久可发展成慢性盆腔炎。笔者运用《成方便读》中的四妙丸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临床观察10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急性盆腔炎20例安徽省太湖县人民医院(246400)胡尚琴主题词子宫附件炎/中医药疗法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之症。它是子宫、附件及盆腔结缔组织等部位急性炎症之总称。临床以发热、腹痛、带下及月经不调为主要特征。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0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傅青主女科》(以下称《女科》)是清代著名医家傅山所著,其组方用药自成体系,每病每证之后均有方剂及方义,内容简明易懂、理法方药严谨实用,对临床大有裨益,颇受妇科医家推崇。傅氏用药以补益为主,攻邪为辅;用药纯和,少用峻品,收效良好;用古人之名,而不泥于古人之窠;引经药应用独特;对用药的疗效、疗程把握精准;煎法明确;对炮制法  相似文献   

19.
医案黄××,女,24岁,因婚后3年不孕,月经后期,带下黄臭量多,伴小腹及腰痛半年,于1963年5月2日来院初诊。经量少,色黯质薄,腹痛拒按,常头昏痛,倦乏,多梦,心烦,口渴,溲(sōu,音“搜”;小便)黄,便结。面色萎黄,舌尖红、有朱点,脉弦数。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二度后倾,较正常稍小,有深压痛,两侧附件均有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20.
当归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就已将当归列入草部上品。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科,有"十方九归"、"药王"之誉,特别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当归更是功效卓著,素有"妇科圣药"和"血家百病此药通"之说。而对其止咳平喘作用,则为大多医家所忽视。虽然《神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