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重型颅型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体温超过38℃给予常规降温处理;治疗组:应用头部冰敷、腋窝及大血管处冰敷,使体温维持在腋温36℃(肛温:32~34℃)72h.结果 治疗中生命体征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及致残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早期冰敷控温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录的总计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纳入本次研究,用随机分组的方式以每组32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降温护理,出现高热时再利用其他方式进行降温,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刻进行冰敷控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温持续时间、高温出现频率以及昏迷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冰敷控温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加快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颅脑降温仪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2003年4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颅脑降温仪治疗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26例采用传统冰袋降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颅脑降温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体温下降情况、颅内压控制、昏迷时间、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脑降温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地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早期观察和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并得出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患者应在早期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等,并积极做好相关急救护理。结论早期密切观察及积极的急救护理可为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UND理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LUND理论治疗组及常规对照组.LUND理论治疗组于伤后24 h内按LUND理论治疗,余治疗同对照组.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以及入、出院时GCS及GOS评分.结果 LUND理论治疗组病死率25.0%,良好率41.7%;对照组病死率50.0%,良好率25.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LUND理论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降低颅脑损伤后早期的高颅压,减轻脑水肿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GCS≤8分且昏迷时间>6 h的颅脑损伤[1].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在50%以上.亚低温能有效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机体代谢率及脑组织耗氧量,对脑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我科2005年10月~2006年8月对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②方法总结我院1987~1998年间收治的1 62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的资料,其中亚低温治疗组96例,常规治疗组66例.③结果亚低温治疗组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入院后平均昏迷时间分别为4.8d和21.2d),加快颅高压征减退(7d内减退率为79.2%和30.3%),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1 6.7%和36.4%)和病死率(6.25%和30.3%).④结论亚低温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性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10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程度深,伤后昏迷持续时间长,合并症多,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结论 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需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监测生命体征;观察颅内压的变化;加强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观察,完善各项护理措施,以利渡过脑损伤急性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与1998年全年随机抽取的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昏迷时间、存活率、并发症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亚低温可能有效地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煤矿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DS提供帮助.方法 对1995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的发生率为7.82%,肺、胃肠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其次为脑、心、肾、肝脏,病死率为59.37%,且病死率与受累器官的个数密切相关.结论 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低、高龄、低氧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的重要原因.煤矿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死率高,预后差.加强院前急救、避免诱因和早期预防是降低MOD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昆  胡浉波  陈春阳 《当代医学》2010,16(26):101-10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死亡患者作为观察组,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体温、早期血压、血糖、血钠等方面的差异,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死亡60例(29.41%,60/17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血糖、血钠水平高、血压低(P〈0.05)。结论高热、高血糖、高血钠、低血压等均为二次脑损伤致伤因素,严重影响预后,应高度重视,针对性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更加有效的减轻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创伤24 h内的足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芒硝湿敷,24 h内配合清水冰袋冰敷,对照组仅采用清水冰袋冰敷方法作为消肿方法。观察2组肿胀值、消肿率、肿胀程度,共观察5 d。结果伤后120 h 2组肿胀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120h 2组肿胀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硝湿敷治疗闭合性足踝部骨折早期肿胀能活血化瘀、散积消肿,24 h内配合冰袋冰敷,可减少出血及组织充血,消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肿瘤科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2%山莨菪碱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后50%Mg SO4持续加压冷敷1 d后热敷,观察组使用2%山莨菪碱联合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后50%Mg SO4持续加压冷敷1 d后热敷,观察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肤损伤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山莨菪碱联用1%利多卡因能有效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后,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分别是(31.66±6.83)mm Hg、(27.41±4.84)mm Hg,对照组分别是(21.41±5.19)mm Hg、(19.35±3.5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浙江省萧山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和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针100 mg静滴,1次/d,连用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变化,并比较随访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1.15±0.24)、(0.79±0.18)、(181.15 ±42.87)、(109.16±31.92)μg/L]均较治疗前[(1.59±0.38)、(1.60±0.41)、(218.02±44.12)、(215.81±50.45) μg/L]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较对照组的64.86%明显升高(x2=6.19,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效果,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处于昏迷状态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清醒率、清醒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记录观察组患者HBO开始治疗时间、次数对临床疗效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清醒率为8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对照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脑前、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组及〉30~60d组分别与〉6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次的效果相对较好,治疗90次以上仅有3例.无一例显效。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如无禁忌证,应尽早行HBO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情况,探讨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于2010年3月-2013月3月收治的162例严重多发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一就诊时间、致伤因素、受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是否急诊手术的差异。结果162例患者中,亨7.2%为交通事故所致,75.3%合并失血性休克,12.3%患者死亡。死亡组与生存组间性别、年龄、致伤因素、受伤部位及是否行急诊手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发病一就诊时间和ISS分值[(2.3±0.7)h、(42.9±11.5)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0.8±0.3)h、(21.8±5.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死率较高,ISS分值与发病一就诊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双侧不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1年12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双侧不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3个月后患者均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急性脑组织膨出及术后切口疝发生率、GO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术中急性脑组织膨出、术后切口疝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7%、50.0%比12.9%、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②观察组GOS评价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7%比16.7%),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比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中残率、重残率、植物化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4%比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不对称性重型颅脑损伤,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治疗效果及术后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碘伏湿敷治疗软组织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96例软组织慢性感染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碘伏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静脉输注治疗。记录两组痛人软组织慢性感染部住的红肿热痛消退情况及治愈的时间。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47例治愈,疗程为7~10天。对照组46例患者中治愈者30例,疗程为10天。两组病例的愈合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碘伏湿敷治疗软组织慢性感染是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老年脑卒中急性期中、重度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脑卒中急性期中、重度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给予头孢唑肟3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0—14d,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为90%、72%与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与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安全、抗菌谱广,在老年脑卒中急性期中、重度肺部感染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