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医综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及血清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病人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赛尼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臀围、WHR、及血清瘦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重、BMI、腰围、臀围、WHR、血清瘦素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瘦素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具有较好的减肥作用,其减肥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及早期动脉粥样病变的影响及疗效。方法72例6~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应用中药辩证施治结合运动治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运动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测定反映粥样硬化危险性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用生化分析法检测全套血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脂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载脂蛋白B(apo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载脂蛋白A(apoA)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变化,并能减缓早期动脉粥样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为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沂市区15所幼儿园中的3~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4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观察组儿童进行3个月的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疗法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每月给肥胖儿童测1次身高、体重、皮脂厚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重减轻,皮脂厚度减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肥胖儿童治愈率为41.4%,治疗总有效率为91.4%,轻度肥胖治愈率明显高于中、重度肥胖治愈率(P〈0.05),3岁和4岁肥胖儿童治愈率高于5岁和6岁组(P〈0.05);对照组无治愈者,仅1例有效。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可行、有效并值得推广的方法,对肥胖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96-99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饮食运动治疗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 年4—10 月于我院传统特色诊疗中心就诊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饮食运动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及中医症状评分评价,观察干预12 周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 及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饮食运动或单纯饮食运动干预均能显著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BMI、腰围及中医症状评分,其中饮食运动干预因素对疗效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增加了穴位埋线的饮食运动对中医症状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琛琛  司虎克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696-1698,1701
目的:研究营养和运动综合治疗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瘦素抵抗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在长海医院就诊的18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纳入研究,将入组儿童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营养干预组、运动治疗组,比较3组儿童的血脂水平、瘦素抵抗情况以及炎症反应程度。结果:3组儿童的血脂水平、瘦素抵抗以及炎症反应有差异;且经LSD法两两比较可知,联合治疗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瘦素(Leptin)、可溶性OB受体(sOB-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营养干预组和运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和运动综合治疗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瘦素抵抗、缓解炎症反应,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纯性肥胖是指无明显疾病诱因而出现的肥胖症,多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所引起。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等优点。中医脾胃理论作为中医临床应用中重要的实践理论基础,在指导单纯性肥胖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结合近年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经验分析单纯性肥胖病因病机,系统论述中医脾胃理论在单纯性肥胖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从脾论治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仅予以饮食控制及有氧运动为对照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胃经取穴为主的针刺治疗为治疗组,每天1次,8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BMI)均下降,腰围(WC)缩小(P〈0.05)。结论从中医肥胖病机出发,针刺从脾论治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单纯性高血压、肥胖伴糖耐量减退(IGT)、高血压伴IGT和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FSIGT)试验分别测定各类受试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SG),并计算FSIGT试验中推注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时的胰岛素峰值与基础值之差(Ip-b),进而评估各组人群早期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1、正常组、单纯性肥胖组及单纯性高血压组间的SG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高于肥胖伴IGT、高血压伴IGT和T2DM组,后三组间的SG无显著差异。2、正常组的SI显著高于其他病理性5组。3、与正常组相比,单纯性肥胖组、高血压伴IGT组Ip-b值明显升高,肥胖伴IGT和T2DM组Ip-b值明显降低。结论:胰岛早期β细胞分泌功能在单纯性高血压组正常,在单纯性肥胖、高血压伴IGT组处于代偿性亢进状态,而在肥胖的T2DM及肥胖伴IGT患者,机体早期即刻葡萄糖负荷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已经不足,以前者更为严重,甚至缺如。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的情况,进一步研究胰岛素、瘦素、肥胖与PCOS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单纯性肥胖组)和41例PCOS患者(PCOS组)的血清标本,分别测定其体质指数(BMI)、瘦素(Lep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OS组BMI、血清瘦素、FINS、HOMA-IR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与单纯性肥胖组相比,PCOS组仅FINS水平显著性升高,BMI显著性降低(P〈0.05)。②PCOS组瘦素水平与BMI、FINS、HOMA-IR及三酰甘油水平有关。③正常对照组与PCOS非肥胖组的FINS和HOMA-I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PCOS肥胖组FINS和HOMA-IR均明显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PCOS非肥胖组、单纯性肥胖组与PCOS肥胖组瘦素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水平和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PCOS患者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可能有相互调节的作用;PCOS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不仅是肥胖的后果,还可能与PCOS有直接的关系;PCOS患者瘦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肥胖的伴随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血脂、血糖、血压及肝脏的影响,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与55例正常同年龄儿童进行血压测量,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肝脏检查。结果 1.单纯性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年龄与身高无显著差异,而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两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2.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TC、TG、LDL、血糖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5),HDL浓度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性肥胖22例(35%)儿童肝脏B超显示存在脂肪肝。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脂及血糖代谢紊乱,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评价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根治术后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小肝癌患者161例纳入回顾性队列分析,其中53例接受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TCM组),80例接受介入疗法(TACE组),20例接受中医药和介入疗法(TCM-IT组),8例单纯手术治疗(SO),以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为观察指标,Kaplan-Meier方法统计分析各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61例小肝癌患者,12例失访,失访率7.45%,其中TCM组第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84.8%、84.8%;介入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5.5%、6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8);TCM与介入联合组和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30.667个月和29.267个月。TCM组1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5%、81.7%,介入组1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83.9%、76.5%,无统计学差异(P=0.461)。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与TACE介入治疗术相比,在提高根治术后小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优势,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86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普济消毒饮和三黄洗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西医治疗。3d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阿昔洛韦、普济消毒饮联合三黄洗剂治疗水痘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五方散外敷结合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统一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08-09—2010-08收治的225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不同中医药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分为五方散外敷配合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组(简称外敷组)、腰背部药熨法配合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组(简称药熨组)和五方散外敷结合腰背部药熨法和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组(简称综合组),分别评价三种不同中医药疗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结果治疗后3d与7d外敷组与综合组组间腰背部肿胀及腹胀减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治疗后10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熨组与综合组治疗后各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外敷组与药熨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有效率均达90%以上,外敷组与药熨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与外敷组及药熨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5或/9〈0.01)。各组均有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外敷组出现率最高,药熨组较低,而综合组最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方散外敷结合中药内服、腰背部中药熨烫及功能锻炼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中药灌肠联合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对照研究,探讨中药联合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联合氟西汀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4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5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针灸及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药周围痛点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中医证侯积分影响。方法随机将4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16例(复方南星止痛膏组)和对照组102例(骨痛贴膏),疗程2w,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侯疗效,及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侯积分的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侯疗效都较明显(P〈0.05),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侯积分明显下降(P〈0.01);②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侯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侯积分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与针炙综合干预对更年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5例更年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干预组各25例,中药组采用安神疏肝方治疗;西药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干预组采用中西医综合干预治疗,疗程均为60天.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和干预组的疗效分别为54%、56%和100%,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叁组治疗后PSQI表积分和WHOQOL-BREF表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与针炙综合干预对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比较含瑞巴派特和铋剂的两种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药物成本与效果的关系。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5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g、呋喃唑酮0.1g,每天2次,及瑞巴派特0.1g每天3次;对照组59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0g、呋喃唑酮0.1g和胶体酒石酸铋220mg,每天2次。2组疗程均10天。治疗第38天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判断Hp根除情况,分析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记录和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案的根除率分别为72.3%(47/65)和81.4%(4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成本分别为164.95元和250.1元,试验组成本-效果分析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31%(8/65)和15.26%(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含瑞巴派特四联方案与含铋剂四联方案相比疗效和安全性接近,但前者价格合理,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连梅颗粒治疗早期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以控制血糖作为基础治疗,口服瑞格列奈片2mg,3次/d。治疗组加服加味连梅颗粒,兑入150mL蒸馏水中,制成中药溶液,3次/剂,2次/d口服。结果治疗组对早期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高血脂及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减轻体质量,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加味连梅颗粒治疗早期肥胖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症状,减轻体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