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DNA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399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讨其与被动吸烟和厨房油烟暴露等室内空气污染因素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62例原发性女性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取244例女性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PCR-RFLP方法分析XRCC1基因Arg399Gln位点的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等位基因Arg和Gln的频率分别为62.04%和37.96%,对照组分别为69.06%和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3).携带Gln/Gln基因型者患肺癌,特别是肺鳞癌的风险高于携带野生型Arg/Arg者,其OR值分别为2.18(95%CI为1.10~4.35)和4.63(95%CI为1.24~17.23).在被动吸烟者中,Gln/Gln基因型可使肺癌的发病风险提高,其OR值为3.52(95%CI为1.35~9.19).携带至少1个突变等位基因Gln且同时暴露于被动吸烟、做饭采用煤、柴草等固体燃料、未使用厨房排风设备等3个环境因素者相对于携带野生型Arg/Arg且无上述暴露者,肺癌患病危险性增高,OR高达20.25(95%CI为5.06~81.11).结论:DNA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399的多态性可能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易感性有关.在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被动吸烟、做饭采用固体燃料、未使用厨房排风设备等3个环境因素可能与该位点多态性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气相共振频率(eFres)在小气道功能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及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就诊的91例患者。同时采用肺通气功能法及脉冲振荡(IOS)进行测定,根据肺通气功能结果将患者分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组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将两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eFres与肺通气功能参数FEF25、FEF 50、FEF75、MMEF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研究eFres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小气道功能异常组参数Fres、eFres、iFres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气道功能异常组eFres与FEF25、FEF50、FEF75、MMEF呈负相关(r=-0.467,r=-0.471,r=-0.435,r=-0.447,P<0.01)。回归方程显示,eFres与小气道功能异常有回归关系。 eFres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 (0.898,0.991)],以eFres>14.205作为小气道异常的分界点,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9,0.917。结论eFres与肺通气功能参数FEF25、FEF 50、FEF75、MMEF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对小气道功能异常的诊断有较高准确性,对于不能配合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的患者采用IOS法测定eFres能够为小气道功能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272例疑似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 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pred)明显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86.0% vs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7, P<0.01);MMEF75/25% pred、FEF75% pred、 FEF50%pred、FEF25%pred、PEF%pred 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95% CI: 0.640~0.764)、 0. 654(95% CI: 0. 588 ~ 0. 720)、0. 704(95% CI: 0. 642 ~ 0.765)、0.723(95% CI:0. 662 ~0. 784)及 0. 682(95% CI: 0.616 ~0.749),各指标与参考线下面积0. 5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D20FEV1 与 MMEF75/25% pred、 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 pred、PEF% pred 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24、0.439、0. 540、0. 418、0. 276.结论 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相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小气道功能明显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胸闷气短患者肺功能小气道指标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FEF25-75)、75%用力呼气流速(FEF75)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以胸闷气短为主诉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组)行肺功能检测,以同期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哮喘患者(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小气道指标FEF25、FEF25-75、FEF75和Raw.结果:FEF25、FEF25-75和FEF75三个指标中,FEF25-75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灵敏度最高;小气道功能异常组FEF25、FEF25-7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COPD组,Raw明显低于哮喘组和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EF25-75对诊断伴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单纯胸闷气短具有临床意义,部分胸闷气短症状可能是哮喘或COPD的前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吸烟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提高人们早期戒烟意识。方法:应用MedGraphics 1085D肺功能仪(美国)对我院体检中心161例健康成年人进行肺功能检测,探讨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吸烟组中FEV1、FVC、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指数FEF50%、FEF75%、MMEF显著降低(P〈0.01)。结论:健康吸烟者肺通气功能较非吸烟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以阻塞性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损害为主;肺功能检查对气道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华健 《海南医学》2011,22(17):30-3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前后及舒张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1例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吸人,15min后再测定患者肺功能。选择同时期条件匹配的28例气道高反应性升高但不能诊断为哮喘的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激发试验前后及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小气道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激发前和激发后,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0%)和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75%)均显著低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后FEF25%和FEF50%在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EF和FEF75%在两组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组激发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下降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前后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上升率也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01),而FEVt%的上升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哮喘组激发前后及舒张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要显著高于FEV1%(P〈0.01)。非哮喘组激发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也要显著高于FEV1%(P〈0.05),但舒张前后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要低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小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要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小气道均存在可逆性阻塞,小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要高于大气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肺癌报告发病率持续上升,肺癌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既往研究显示,肺癌的发病风险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如吸烟、吃腌制食品等;环境因素如大气污染,厨房油烟暴露等;个体遗传易感性,如代谢酶基因多态性、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等因素有关联。由于女性在雌激素水平、吸烟、被动吸烟、厨房油烟暴露等方面与男性存在差别,因此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相对男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尚存在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项轶  黄绍光  万欢英  吴华成 《上海医学》2005,28(12):1007-1009
目的观察吸烟者小气道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小气道炎症病变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建立新的肺小气道病理损伤定性指标半定量化标准。方法吸烟者肺手术标本灌注固定、矢状位取材、常规染色制片,以图像分析软件观察测量9项病理形态学指标,根据各项病理指标半定量化标准分别计分。结果小气道管壁结缔组织数量的病理得分占最高预计值比及阳性率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用力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75%pred)皆呈负相关性(P〈0.05);管腔狭窄、阻塞的病理得分占最高预计值比与MVV%pred呈负相关(r=0.4085,P〈0.05),与残气量占肺总量预计值百分比(RV/TLC%pred)呈正相关(r0.5467,P〈0.05)。小气道管腔的狭窄、阻塞与杯状细胞化生(r=0.5268P〈0.05)及结缔组织增生(r=0.8045,P〈0.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小气道炎症变化是引起小气道功能和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证实了小气道炎症病变在吸烟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早期肺小气道功能损害机制中的重要性。标化后的病理损伤定性指标定量化标准较经典法客观、敏感,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胸闷气短患者肺功能小气道指标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FEF25-75)、75%用力呼气流速(FEF75)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以胸闷气短为主诉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组)行肺功能检测,以同期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哮喘患者(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小气道指标FEF25、FEF25-75、FEF75和Raw。结果:FEF25、FEF25-75和FEF75三个指标中,FEF25-75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的灵敏度最高;小气道功能异常组FEF25、FEF25-75明显高于哮喘组和COPD组,Raw明显低于哮喘组和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EF25-75对诊断伴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单纯胸闷气短具有临床意义,部分胸闷气短症状可能是哮喘或COPD的前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气道指标与非典型哮喘的关系,建立小气道指标预测非典型哮喘的回归方程。方法:对本院呼吸科门诊的612例合并有小气道病变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比较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诊断哮喘的阳性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小气道指标预测非典型哮喘的回归方程。结果:612例小气道病变患者中共有543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阳性率为88.73%,其中有531例确诊为哮喘,用气道高反应性诊断哮喘的阳性率为97.79%,用小气道病变预测非典型哮喘的阳性率为86.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气道指标MMEF对哮喘的预测价值最高(P〈0.01)。小气道指标预测非典型哮喘的回归方程为:P=Exp(7.486—0.091×MMEF-0.046×FEF50%-0.018×FEF75%)/[1+Exp(7.486—0.091×MMEF-0.046×FEF50%-0.018×FEF75%)]Exp(B)=0.913。结论:小气道指标检测简便易行,适用于我国不能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广泛基层医院,以减少非典型哮喘的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11.
黄宇筠  袁小玲  缪炯燏  郭伟洪 《吉林医学》2011,32(13):2542-2543
目的:探讨吸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5例确诊为COPD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然后分吸烟组(35例)与非吸烟组(30例),把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的肺功能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COPD患者FEV1/FVC%分别为(56.103±9.542)%及(55.049±9.98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65。吸烟组及非吸烟组的FVC、FEV1、MMEF、FEF75%、FEF50%分别为(1.289±0.377)L、(0.735±0.180)L、(0.484±0.154)L/S、(0.997±0.154)L/S、(0.543±0.177)L/S及(2.298±0.761)L、(1.305±0.422)L、(0.723±0.235)L/S、(1.808±0.595)L/S、(0.840±0.271)L/S,吸烟组均低于非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可导致吸烟COPD患者肺功能较非吸烟COPD患者下降更明显。所以,COPD患者更需要戒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 N QO1)基因C609 T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收集有关 NQO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文献,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然后用 Stata12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合计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有16项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分析,与野生纯合基因型(CC)相比,杂合基因型(CT)[OR(95% CI)=1.09(0.96~1.24)]以及突变纯合基因型(TT)[OR(95% CI)=1.14(0.94~1.39)]均与肺癌的发病风险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携带CT 基因型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其OR及95% CI为1.037(1.000~1.075),CT基因型同时也是黄种人患肺癌的危险因素,其 OR值及95%C I为1.039(1.001~1.078)。结论 N QO1 C609 T基因多态性与黄种人肺癌患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18名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工人(酸碱组)和88名非接触工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测定,以FEV1/FVC%〈70%,FEVt%〈80%为怖功能异常标准。结果:在肺功能正常的情况F,无论吸烟否,酸碱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3.82±0.49/3.75±0.49)、用力肺活量(FVC)(4.35±0.56/4.23±0.57)均高于对照组FEV。(3.59±O.43/3.48±0.45)、FVC(4.00±0.44/3.87±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组中亚组分析显示,FEV,/FVC〈80%亚组的FEV1、FEV1/FVC%低于FEV1/FVC≥80%亚组,而FVC相反,若同时有吸烟,则同时存在MMEF、PEFR、MVV、FEF25%~7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接触酸碱雾气可致作业工人大气道功能代偿性增加,但若同时有吸烟,则存在小气道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14.
王立婧  闫亮 《医学综述》2014,(24):4606-4607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与非吸烟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肺功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吸烟对COPD患者肺功能、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5月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50例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吸烟分为COPD吸烟组和COPD非吸烟组,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6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NF-α、IL-8的水平,同时检测受试者的肺功能。结果 COPD吸烟组及COPD非吸烟组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吸烟组血清IL-8、TNF-α水平较COPD非吸烟组显著增高(P<0.05),FEV1%显著降低(P<0.05);COPD吸烟组受试者血清中IL-8、TNF-α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549,0.458,P<0.001),而FEV1%与吸烟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516,P<0.001)。结论吸烟可引起COPD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升高,FEV1%降低。因此戒烟是预防和降低COPD发病率的重要措施,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是改善COPD呼吸道炎症进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张贤  周谦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6):4489-4492
目的 调查上海天平街道65岁以上居民的肺癌危险因素,为制定肺癌防治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4—6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天平街道556例65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3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9%(539/556)。自评得分中位数为85分。按照评分标准,受访者中153例(28.4%)为肺癌高危人群,其中男112例(73.2%),女41例(26.8%)。吸烟者共146例(27.1%),其中男性吸烟者130例,女性吸烟者16例,男性与女性吸烟率〔53.1%(130/245)vs 5.4%(16/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33,P<0.05)。所有吸烟者中,72例(49.3%)平均每日吸烟量达1~10支/d,67例(45.0%)吸烟持续时间为20~40年,140例(94.0%)在15岁以后开始吸烟。20.4%(60/294)女性被动吸烟量达200~299支/年。所有受访者中,5例(0.9%)有器官移植史;3例(0.6%)有结缔组织疾病;71例(13.2%)有慢性肺部疾病;261例(48.4%)油烟暴露量>151盘/年;10例(1.9%)有矿工暴露史;4例(0.8%)有石棉暴露史;8例(1.5%)有精神压抑;10例(1.9%)有肺癌家族史;46例(8.5%)有肿瘤家族史。结论 上海市天平街道65岁以上居民的肺癌危险因素较多,主要肺癌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被动吸烟、油烟暴露等。家庭医生应通过健康教育大力推进控烟,同时对于有其他危险因素的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肺癌的发生,增进社区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特征。方法对226例慢性咳嗽(〉8周)患者进行磷酸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分别比较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小气道功能。结果 (1)基础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pred、FEF50%pred、FEF25%pred)在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2)小气道功能障碍组激发试验阳性率高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48%vs 2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基础MMEF%pred、FEF75%pred、FEF50%pred、FEF25%pred作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6.1%、65.9%、63.8%、59.5%,均小于70%(均P〈0.05)。结论基础小气道功能障碍与激发试验阳性率密切相关,且对激发试验阳性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预测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croRNA-146a(miR-146a)前体区基因多态性位点rs2910164 G〉C与喉癌的关联性。方法建立病例一对照研究,选取204例喉癌患者和440例健康对照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TaqMan探针对miR-146a rs291016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评价rs2910164位点与喉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强度。结果rs2910164多态性位点与增加罹患喉癌风险显著相关(GC/CCVS.CC:OR调整=2.49,95%CI=1.57-3.94)。分层分析显示,与携带GG基因型个体相比,携带C等位基因的吸烟、饮酒以及无肿瘤家族史个体罹患喉癌风险显著增加(P均〈0.05),吸烟、饮酒与miR-146a rs2910164位点的共同作用效应更加显著(吸烟与rs2910164GC/CC:OR=6.39,95%CI=2.72-15.0;饮酒与rs2910164GC/CC:OR=4.19.95%CI=2.24-7.83)。结论miR-146ars2910164C等位基因与增加罹患喉癌风险有关,可以作为预测喉癌发病风险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吸烟既是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吸烟对急性胰腺炎(AP)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目的 探讨吸烟对AP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开滦集团2006-2007年健康体检、无AP病史且吸烟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观察队列,最终纳入分析者98 287例。研究人群按吸烟(n=39 635)和非吸烟(n=58 652)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人群的AP发病率;经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对新发AP事件的影响。结果 平均随访(9.7±1.4)年,共发生AP 158例,总人群AP发病密度为1.56/万人年,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的AP发病密度分别为1.98/万人年和1.45/万人年。经Log-Rank法检验,吸烟组的累积发病率高于非吸烟组〔0.19%(76/39 635)比0.14%(82/58 652),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吸烟组的AP发病风险是非吸烟组的1.82倍〔95%CI(1.39,2.38)〕;校正了基线时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性别、年龄、收缩压、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后,吸烟组的AP发病风险是非吸烟组的1.58倍〔95%CI(1.05,2.38)〕。结论 吸烟是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将早期戒烟作为AP患者临床治疗管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学青  庄斌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230-2231
目的探讨烟草暴露与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揭示肺结核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济宁市136例肺结核病例和149例对照的烟草暴露及其它肺结核潜在危险因素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OR=6.011,OR95%CI:3.648—9.905,P=0.000)和已戒烟(OR=5.125,OR95%CI:2.100—12.507,P=0.000)有统计学意义;被动吸烟(OR=1.042,OR95%CI:0.642—1.693,P=0.868)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6.282,OR95%CI:3.188~12.382,P=0.000)和已戒烟(OR=9.938,OR95%CI:2.851—34.634,P=-0.000)均是肺结核危险因素。结论有吸烟史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