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断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足月妊娠合并AIDS/HIV感染患者,对孕产期阻断母婴传播措施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孕妇分娩的29例婴儿,随访9~12月龄婴儿29例,随访率100%,检测HIV抗体阴性27例;随访≥18月龄的婴儿2例,检测HIV抗体阳性1例,(婴儿HIV感染者),垂直传播率3.45%(1/29)。结论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采取在孕产期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等母婴阻断措施,使母血病毒载量显著降低,最大限度降低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了20多年,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且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育龄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发病逐年增多。儿童感染90%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的,所以阻断HIV/AIDS母婴传播是 相似文献
3.
探讨艾滋病母婴传播概况以及我国HIV感染母婴传播阻断的现行方式,并思考由此而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在艾滋病尚不能临床治愈并且有可能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我国卫生资源短缺的前提下,日益增多的HIV感染孕妇是选择终止妊娠还是其他的母婴阻断措施问题,带来了尖锐的伦理学冲突,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临床决策问题,其背后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对阻断HI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 对15例病例采用1人用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择期剖宫产的用药方式,其余14人均用分娩期+产后新生儿的用药方案;新生儿喂养方式为1例混合喂养,14例人工喂养.结果 15例儿童中混合喂养1例于7月龄死亡(肺炎),1例12月龄检测阳性,待18月龄复查,其余13名儿童均正常.结论 提倡住院分娩,提供安全分娩服务,采用安全的新生儿喂养方式,可有效地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台山市孕检人群HIV流行情况及HIV母婴阻断效果.方法 对2004.9-2010.12台山市孕检人群进行HIV检测,对发现的HIV阳性孕妇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对选择继续妊娠的HIV阳性孕妇提供阻断并随访,分析阻断效果.结果 54184例接受HIV检测孕妇,82例HIV阳性(83孕次),阳性率为0.15%.性传播是其感染HIV的主要途径(95.3%).通过性途径感染HIV的孕妇中,92.3%的现配偶或前性伴为静脉吸毒者.终止妊娠46例,继续妊娠的37孕次中,母子均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组为32例,仅子女服用药物组为3例,母子均未服药组为2例.所分娩的37名婴儿均进行人工喂养,其中3例失访,24例婴儿18个月检测HIV阴性,3例婴儿在接受HIV检测前死亡(母子均未服药组、仅子女服药组、母子均服药组各一例),7例仍在随访之中.结论 台山孕检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且未见明显下降.应及早发现孕产妇HIV感染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对分娩的婴儿进行HIV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7.
HAART阻断HI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39例HIV感染的孕妇,在孕13~38周前给予HAART,如CD4^+T淋巴细胞〈200/mm^3的孕妇在孕早期也尽早用药,孕前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孕期则继续正在使用的方案,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婴儿出生后给予联合抗病毒药物预防。婴儿出生后4—6周和4月龄分别进行HIV-1 DNA检测,12~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的HIV感染情况。结果随访至2009年6月,39例婴儿年满12~18月龄,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其中13例婴儿12月龄检测HIV抗体结果阴性,26例婴儿18月龄检测HIV抗体结果阴性);有24例(61.54%)婴儿进行HIV-1 DNA检测,其中有22例检测结果二次阴性,有2例检测结果一次阴性一次阳性,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现阶段HIV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HIV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HAART是安全可行的。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明显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IV/AIDS孕妇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传播的影响. 方法 对孕期已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HAART)的HIV/AIDS孕妇入院后无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阴道分娩,有剖宫产指征者100例行剖宫产,两组婴儿均早期抗病毒治疗及行人工喂养. 婴儿出生后 12 个月、18 个月检测 HIV 感染情况. 结果 100 例HIV/AIDS孕产妇阴道分娩者中, HIV阳性婴儿1例,阴性99例,100例剖宫产婴儿HIV均为阴性. 两组婴儿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孕期行HAART,婴儿进行人工喂养,HIV/AIDS孕产妇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其母婴传播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阻断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阻断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综合干预治疗;注射苄星青霉素G 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4次;青霉素G静滴,从最小量320万单位到最大量1 200万单位逐渐增大剂量;定期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结果:早期诊断、足量正规治疗,胎传梅毒发生率两组对比,未治疗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经治疗观察,在孕34周以后接受治疗者,胎儿将有50%~70%的机会感染梅毒,未经治疗孕妇几乎100%通过胎盘将病原体垂直传给胎儿。结论:早期诊断妊娠梅毒是阻断、改善妊娠梅毒结局和降低胎传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通过综合干预治疗、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HIV感染孕产妇HAART治疗对母婴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HIV感染孕妇分娩方式对母婴HIV传播率的影响。方法对129例HIV感染孕妇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婴儿均人工喂养,观察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术对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129例孕妇共分娩129名婴儿,满18个月后对婴儿进行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孕妇孕期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避免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孕产妇艾滋病感染情况,探索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建立艾滋病监测网络,对孕产妇实施产前HIV筛查,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药物干预。结果监测30672人次,发现阳性感染者6例,阳性率为1.96/万,并对阳性者采取了相关的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实施前的71.0%~81.7%上升到95.7%~100.0%。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孕产妇的HIV感染率低于云南等地,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立监测网络,对首次孕期检查的孕产妇作HIV检测并实施预防性干预,以阻断HIV垂直传播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在广西来宾市的实施进行效果评估,为全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对凡参加孕检的孕产妇免费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阳性者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感染母亲及所生婴儿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实行安全助产和人工喂养指导等)。结果 2010—2015年全市共有207 861例孕产妇参加艾滋病咨询检测,检测率99.17%(207 861/209 600),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325例,检出阳性率0.16%(325/207 861);对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的孕妇纳入艾滋病母婴阻断系统管理,通过卫生咨询指导,告知患者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其危害性、预防措施和伦理等知情选择,最后自愿选择终止妊娠87例,选择生育的238例;238例艾滋病抗体阳性者中有227例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全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服药率95.38%(227/238);活产婴儿232例,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全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221例,服药率95.26%(221/232);而后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对出生婴儿满42天和3个月进行艾滋病早期诊断,检出阳性1例,检出阳性率0.45%;最后对198例出生满18个月婴儿,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未捡出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结论孕产妇在进行正常孕产检时同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艾滋病的早期发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检出艾滋病阳性孕妇及所生婴儿采取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性预防措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西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孕产妇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1及2012年的4-8月确定为监测时间,监测期间就诊于广西35个孕产妇艾滋病监测哨点的所有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3-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及HCV抗体检测,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1)共调查了28078名孕产妇,回收有效问卷26883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应答率为95.74%。监测期间,采集血样28077份,HIV感染率为0.10%(29/28077)、梅毒感染率为0.81%(227/28077)、HCV感染率为0.23%(64/28077)。(2)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8.43%,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7.31%。86.44%,对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8.93%~97.14%。(3)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丈夫吸毒、有丈夫以外性伙伴、丈夫艾滋病/性病以及HCV阳性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其他文化程度者的4.40倍(P=0.01,95%CI=(1.37,14.12)),丈夫为艾滋病或性病患者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丈夫为非艾滋病非性病者的152.57倍(P=0.01,95%CI=(49.06,474.47))。结论广西孕产妇HIV和HCV感染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梅毒感染率略高;需重点关注丈夫吸毒、丈夫为艾滋病患者、多男性伴、HCV阳性以及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孕产妇,加强随访和HIV检测是减少垂直传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现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在珠海市2所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04名孕中期和孕早期妇女,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同一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约50.0%的调查对象知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知道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仅22.2%的调查对象知道目前有药物可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对象对各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均明显提高。结论当前健康教育应强化非传播途径的教育。今后在评价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时,建议使用"知晓率和误解率"双重性指标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福建省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及其母亲基本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福建省母婴传播HIV/AIDS的基本信息和随访资料并逐一核实其母亲的基本情况,用SPSS 15.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12月31日,福建省共发现70例母婴传播病例,11例病例为抱养/弃婴。死亡病例19例,现活51例;现活的51例在2015年100%接受随访管理。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共有47例阳性母亲能核实到具体情况,显示阳性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及下文化程度者占89.36%,职业以无业者及农民为主,占74.47%,91.49%的母亲是在患儿出生之后确诊HIV抗体阳性。70例母婴传播病例母亲中外籍女性12例,占17.14%。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对儿童的影响深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还需加强适龄妇女孕前/孕早期HIV抗体检测、外籍新娘的管理以促进母婴阻断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0—2015年孕产妇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为全省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要求,采用连续采样监测对准备分娩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2010—2015年共监测孕产妇9 699人,20~29岁年龄组占68.00%,在婚占94.3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4.91%;各年度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20%、68.99%、81.52%、71.26%、82.88%和82.51%,呈上升趋势(P<0.05);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丈夫以外性伴比例为0.58%,本人患过性病比例为0.44%。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0.01%、0.23%和0.13%,各年度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海南省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但仍低于其他省份知晓水平;尽管各年度HIV、梅毒和HCV抗体阳性率均处在较低水平,但部分孕产妇存在有多性伴且患性病比例较高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目前针对HIV/AIDS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病毒潜伏库的存在,目前的HAART不能彻底清除HIV,因此需要改善现有疗法,以实现治愈AIDS的终极目标。本文对治疗HIV/AID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中学生HIV/AIDS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学生HIV/MDS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获得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在汕头市随机选取2所城市中学和2所农村中学,每校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形式的HIV/MDS宣传教育,对照组采用由其自然发展,1年后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对照组教育干预前HIV/MDS知识均分分别为13.63分和13.6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3,P〉0.05);教育干预后知识均分分别为18.40分和13.05分,干预组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前后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9.875,P〈0.01)。干预组教育前城乡知识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4.29分和12.99分,教育干预后分别为17.98分和19.12分;城区、乡镇学生健教干预后HIV/MDS知识的掌握都有明显提高,两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别(t=10.543,P〈0,01;t=19.156,P〈0.01);干预组各题答对率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制定长期规划,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持续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用药方法 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方法 2005~2007年应用维乐命方案(方案1)阻断HIV母婴传播26例,2008~2010年联合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方案(方案2)阻断HIV母婴传播47例.所出生的婴儿均采用人工喂养,随访观察至18月龄.结果 两种方案出生的婴儿外观均未见畸形,方案1出现2例婴儿HIV阳性(母儿均服药及仅婴儿服药各1例);方案2出现1例婴儿HIV阳性(仅婴儿服药),母儿均服药均为阴性.结论 对HIV阳性孕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抗病毒药物治疗、婴儿人工喂养)能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