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 目前国内植入金属裸支架(BMS)的比例不足5%,远低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30%~40%。其原因是对植入BMS适应证研究报道较少,BMS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BMS的适应证、效果和安全性受到质疑。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植入BMS的适应证、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1—2010年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植入BMS和药物洗脱支架(DES)随访资料完整的ACS患者1 2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BMS组491例和DES组712例。患者均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门诊行CT血管造影(CTA)随访,随访时间为12~175个月,平均随访(71.4±36.4)个月。比较两组不同病变类型(A、B1、B2、C型病变)患者随访终点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BMS组与DES组患者心力衰竭、靶血管重建(T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组患者全因死亡、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靶病变血管重建(TLR)发生率高于DES组,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ST)发生率低于DES组(P<0.05)。两组A型病变患者全因死亡、总MACE、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TLR、TVR、S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组B1型、B2型、C型病变患者全因死亡、总MACE、TLR发生率高于DES组(P<0.05)。两组A型、B1型病变患者支架内再狭窄、节段内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和/或节段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2型、C型病变患者节段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组B2型、C型病变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和/或节段内再狭窄发生率高于DES组(P<0.05)。结论 A型病变ACS患者植入BMS长期全因死亡、总MACE、TLR发生率和再狭窄发生率与DES无差异,远期效果好,安全性高,故可把A型病变ACS作为植入BMS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Han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16-1517
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DES)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里程碑。但是,尽管第一代DES比裸金属支架(BMS)明显降低了再狭窄率,美国心脏学会(ACC)2006年年会公布的巴塞尔支架效价比-晚期血栓事件试验(BASKET-LATE)研究结果显示,接受DES的患者术后6个月停用氯吡格雷后继续随访1年过程中发生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BMS组高3倍,术后7~18个月晚期血栓事件发生率比BMS组增加1倍,提示停用氯吡格雷后DES治疗的患者迟发性(〉1年)血栓事件导致的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性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功进行DES植入术患者2734例和BMS植入患者216例术后6个月、1年进行随访,观察其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或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率、病死率,分析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1年时DES组ISR发生率均低于BMS组(9.58%vs 18.98%,18.32%vs 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CABG或再次PCI治疗率和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访1年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支架直径≤3 mm、吸烟和年龄是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中,DES的远期疗效优于BMS,但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多药物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从2004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34例多个药物支架(≥3枚)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单个支架植入组(n=64)和两支架植入组(n=53),随访术后6月冠状动脉内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51例患者PCI治疗均成功.介入治疗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多支架组、两支架组及单支架组均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P>0.05),介入治疗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个药物支架植入治疗,并不增加近期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在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9年1月1日-2011年11月1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随机筛选500例,按随访时间将其分为术后1年随访组(130例)、术后3年随访组(139例)2组。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检查,必要时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在支架置入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靶血管复查造影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3.25%VS13.28%,P=0.04),其中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2.44%VS8.59%,P=0.03)有统计学意义,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f0.81%vs2.34%,P=0.64)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0.00%阳2.34%,P=0.2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造影复查支架再狭窄率(4.88%瑚14.84%,P=0.00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置入术术后3年与术后1年相比有较高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及支架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在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中随机选取367例,分为女性组(n=103)和男性组(n=264),并选取其中≥60岁者分为老年女性组(n=89)和老年男性组(n=176)。比较女性患者在基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住院期间转归上与男性的不同。结果:在STEMI患者中,女性组平均年龄、老年人(≥60岁)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P〈0.01);女性组糖尿病、高血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组(均P〈0.05),吸烟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组(P〈0.01)。冠脉造影发现,老年女性患者首次PCI成功率显著低于老年男性(P〈0.05),无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1),PCI术后并发症(出血、血肿)发生率也较老年男性高(均P〈0.01)。老年女性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比率皆显著高于同年龄男性组,死亡率也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STEMI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老年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和高血脂,而男性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老年女性STEMI预后较同年龄男性差,除外年龄因素,性别是预测STEMI预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药物洗脱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治疗冠心病(CHD)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CHD患者3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接受DES治疗,对照组接受BMS治疗,于术后1、3、6、9和12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并于12个月做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不良心脏事件、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的发生率,并评价两组不同因素对再狭窄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置入支架成功率为98.7%,而对照组置入支架成功率为100%。在主要临床事件方面,治疗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支架内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近期血栓事件发生率为2.58%,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组分析,治疗组中在弥漫病变、重叠支架、长支架时的再狭窄率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支架置入中,DES具有较低的不良心脏事件、近期血栓及再狭窄的发生率,同BMS相比有显著的优势,近远期疗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陆卫华  方庆  龚志刚  杨捍卫  程健  丁世芳 《重庆医学》2012,41(34):3603-3604,3606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RES)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312例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包括RES组(n=150)和普通金属支架治疗组(BMS组,n=162)。随访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BMS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17.28%,而RES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BMS组(P<0.05),同时,RES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再狭窄发生率较BMS组明显低(P<0.05);BMS组的心功能改善率为29.63%,而RES组的心功能改善率为63.33%,明显高于BMS组(P<0.05)。结论 RES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既安全又可靠,明显改善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具有较低的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应用血栓抽吸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在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急性STEMI行血栓抽吸联合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与单纯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利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通过血栓抽吸联合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与单纯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比,全因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RR=0.85,95%CI=0.73~1.00,P=0.05),但血栓抽吸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PCI组(RR=0.81,95%CI=0.68~0.97,P=0.02)。结论:对于急性STEMI的患者行血栓抽吸能减少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对远期生存率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吻技术与单支架技术对真性分叉病变的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名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吻支架术和单支架术两组。随访1年,观察两组节段内再狭窄率、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率。结果术后1年,单支架组与对吻支架组相比,再狭窄率、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支预扩张后,出现夹层的患者分析提示单支架与对吻支架组节段内再狭窄率、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及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内血栓率、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较大的分叉病变患者,对吻支架技术的近、远期疗效与单支架术相近。预扩张后分支出现夹层应采用对吻支架术,没有夹层则应采用单支架植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与裸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在6h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治疗的Firebird组64例及接受裸支架治疗的裸支架组42例。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长期随访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心绞痛事件发生。Firebird组长期随访1例死于脑出血,1例于家中发生猝死,两例发生心绞痛,1例死于车祸,余59例患者长期随访无不良事件发生。裸支架组长期随访7例复发心绞痛,1例死于肺癌,余34例患者无其他不良终点事件。结论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急性心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屯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54例)和尿激酶组(41例).瑞替普酶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 mg静脉滴注,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1次,尿激酶组患者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30 min内静滴完成.比较2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结果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组比较,血管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采取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溶栓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L-Arg。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第6个月末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PA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采取尿激酶溶栓联合L-Arg,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院住院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41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无室壁瘤患者3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2周心电图ST段移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体表心电图ST段移位与室壁瘤的关系。结果室壁瘤组在V2导联ST段抬高为(0.2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65±0.35)mV;非室壁瘤组心电图V2导联ST段抬高为(0.1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35±0.25)mV,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表心电图可作为早期初步筛选诊断室壁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一2013年8月收治的ASTEMI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静脉应用替罗非班,PCI术中行血栓抽吸,经抽吸导管行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照组27例(单纯行PCI治疗,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术后即刻的冠状动脉TIMI分级,以及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1.5 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50%比率;比较术后1周及3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出血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所占比例、术后1.5 h心电图STR≥50%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酶CK—MB达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2组LVEDD及LVEF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大出血情况及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改善近期预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将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采用该方法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对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随访24个月,LVEF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8%,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明显作用,且患者可在术后较长时间持续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IL-18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临床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发病时间小于12h的STEAMI患者96例,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ELISA法检测血浆IL-18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高IL-18水平组和低IL-18水平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住院期间复合不良临床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的发生情况,分析IL-18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IL-18水平组33例,低IL-18水平组63例。与低IL-18水平组比较,高IL-18水平组患者年龄、左主干病变的患病率、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进展性心力衰竭比例、肌钙蛋白I(cTnI】峰值、入院白细胞数、胸痛至球囊扩张的时间以及尿酸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或001)。STEAMI患者血浆IL-18仅与cTnl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年龄≥74岁、入院时IL-18≥450pg/ml、左主干存在病变、术后TMP分级≤I级均是STEAMI患者住院期间复合不良临床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或001);IL-18≥450pg/ml、左主干存在病变、术后TMP分级≤I级、2型糖尿病均是STE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入院时血浆IL-18水平与STEAMI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复合不良临床事件有关,可用于STEAMI的早期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发生再狭窄(ISR)患者再次实施DES置入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植入DES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发生再狭窄(ISR≥50%),并且再次置入DES治疗ISR介入手术成功的患者。985例DES-ISR患者根据狭窄类型分为局限性狭窄组130例(13.2%),弥漫性狭窄组699例(71.0%),闭塞性狭窄组156例(15.8%)。随访观察3组患者的远期(6个月、12个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局限性狭窄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为3.85%(5/130);弥漫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2.72%(19/699);闭塞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3.21%(5/156),3组6个月的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个月的随访,局限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13.08%(17/130);弥漫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9.16%(64/699);闭塞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9.62%(15/156),3组12个月的随访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对于DES-ISR患者来说,不论ISR的类型,再次置入DES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