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mulininjection,CS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治疗组40例,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对照组46例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观察两组血糖变化、尿酮体的变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人均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冯之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49-15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科1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静脉滴注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组在血糖达标、血酮转阴和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方面明显优于静脉滴注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静脉滴注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以及尿酮转阴时间短,胰岛素总用量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稳定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及相应护理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观察血糖、血酮、尿酮体、pH值的变化以及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更快的降低血糖、使血酮体和pH值恢复正常,尿酮体转阴,并且能减少使用的胰岛素剂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SⅡ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4.
谢新荣 《广西医学》2007,29(8):1172-1173
目的比较胰岛素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方法将80例DKA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42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组(常规组)38例,观察两组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体及血糖达标时间、补液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CSII组在平均胰岛素用量、血糖及血酮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CSII治疗DKA疗效优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芹  宋春雷 《四川医学》2006,27(11):1145-114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36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入院后,立即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观察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等。结果 2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接近正常所需平均时间为21.5h,高渗综合症患者所需平均时间为48h。36例患者无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施亚男 《右江医学》2008,36(3):270-272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CSII)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CV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CSII)和B组(CVII),对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CO2CP、治疗前后平均血糖、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血酮体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两组间平均血糖、CO2CP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酮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CVII相比,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李廷尉 《右江医学》2014,(3):324-326
目的观察重组人胰岛素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观察组35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24h不间断皮下泵入的给药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值、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及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等方面均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泵持续不间断皮下泵入的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有效、较快地控制血糖水平,且低血糖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8.
沙国强 《当代医学》2010,16(36):145-14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给药方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9例DKA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采用胰岛素泵皮下埋置针头给药;对照组48例,常规滴注给予小剂量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每天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要短(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039;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125。两组相比低血糖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方式治疗DKA,血糖控制快速有效,血糖下降平稳安全,且胰岛素用量相对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疗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55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25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控制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到控制满意所需时间、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有显著差异,CSⅡ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小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患者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差异。方法: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II组,3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IVI组,30例),观察2组患者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的变化、尿酮体转阴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IVI组明显缩短(P〈0.01);平均胰岛素用量少于IVI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IVI组(P〈0.01)。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老年DK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给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尿酮体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尿酮体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药治疗老年DKA,可有效地、较快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组)4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2例,观察治疗后2组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2型糖尿合并酮症酸中毒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春风 《吉林医学》2010,(33):6016-60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D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22例,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组(CVII组)1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两组病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两组病例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临床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DKA,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57例D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泵治疗DKA显著优于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可改善各种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6,(6):751-753
目的:探讨皮下胰岛素泵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60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持续静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情况,尿酮体转阴时间,pH值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C)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PB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尿酮体转阴时间、pH恢复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A、SOD、GSH-PX和TAC水平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MDA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SOD、GSH-PXTAC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皮下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DKA血糖达标时间短、尿酮体转阴快、pH恢复迅速,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氧化应激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法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短期疗效.方法 DKA病人56例,随机分为CSⅡ组和对照组,CSⅡ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对照组予小剂量诺和灵R持续静点.结果 CSⅡ组酮体转阴快(P<0.05),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DKA酮体转阴快,更快、更有效的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乃武  李莎  付徐泉 《四川医学》2010,31(4):511-512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差异。方法将我院住院的DK或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治疗后观察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达到目标值的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尿酮体转阴时间(5.4±2.5)h亦较对照组(8.0±4.1)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0.5±0.5)次/例]较对照组[(1.6±0.8)次/例]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观察胰岛素泵(胰岛素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静脉持续静点胰岛素,常规小剂量及皮下注射胰岛素相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38例DK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结合皮下胰岛素注射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酮体转阴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DKA的治疗中:在纠正酸中毒时间,血糖平稳下降,低血糖发生率总治疗效果上治疗组(胰岛素泵治疗组)具有明显优越性,但对于重症患者如合并心肾功能不全、伴随严重感染的患者,由于皮下给药会影响吸收,目前我们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48-14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法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发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135例DKA并发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对照组,CSⅡ组给予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持续皮下输注,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诺和灵R静滴0.1U/(kg·h)。结果CSⅡ组心绞痛明显改善,酮体转阴快(P〈0.05),两组达到相同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CSⅡ组能更快缓解心绞痛,酮体转阴快,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20.
江彤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364-136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差异。方法: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及胰岛素治疗组,监测治疗前后血糖、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酮体转阴时间及胰岛素总用量。结果: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中血糖、血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而胰岛素总用量及尿酮体转阴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胰岛素泵组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使血糖下降平稳,酮体转阴快,低血糖发生率低,有利于代谢紊乱的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