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仲景论风湿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风湿寒证是以疼痛为主证,风湿热证则以发热为主证,风湿变证属风湿合并证,表现为心动悸、脉结代,以上均属急性风湿范畴。  相似文献   

2.
风湿相搏     
病者:俞××,男性,三十一岁,汽車修配厂工人,1961年6月20日就診。素体虚弱,前日因工作需要,入河中約两小时。时汗出当风,颇有寒意。翌日卽恶寒,发热,自汗恶风,鼻塞,头痛而重,全身关节疼痛,心悸,四肢沈重,飲食欠佳,小便短赤。脉象沈緩,舌紅苔薄白。脉症合参,認为风湿相搏。风袭卫,故有恶寒发热,自汗恶风,鼻塞,头痛;湿着肌肉,經脉受阻,故有头重,心悸,关节疼痛,四肢沈重。风湿相搏,法当  相似文献   

3.
风湿痹痛     
李××,女,58岁,1968年3月5日初诊,自诉廿年前患风湿痛一次,1954年又发作,服药后好转,1967年九月底开始,下肢筋肉疼痛,步履艰难,经本市某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住院二个多月,曾服中、西药几十剂,未见效果,要求出院,在家卧床休养。经友人介绍,邀余诊治。症见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左下肢举步难行,关节游走作痛,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我院1994~1995年门诊及住院病人,共180例(住院56例,门诊124例),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4例,女136例;年龄<20岁者10例,21~40岁者73例,41~60岁者81例,>60岁者16例;病程3~20年;属类风湿性关节炎者132例,风湿性关节炎者31例,强直性脊柱炎者17例。辨证均属寒湿瘀阻兼肾虚型。2 治疗方法风湿壮骨胶囊(药由白花蛇、防风、红花等组成),每次口服1粒,每日3次(小于14岁者,每次1粒,早晚各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5天,可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  相似文献   

5.
论脏腑风湿     
痹病包括五体痹和五脏痹,外感风寒湿邪和脏腑功能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黄帝内经》痹病基础上,提出脏腑风湿的概念,涵盖了以外感风寒湿等外邪为始动因素的多种疾病,强调外邪伏留致病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祛邪外出是脏腑风湿的首要治则.其论治范围较五脏痹和五体痹更为广泛,不仅风湿系统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诸多免疫相关性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1型糖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以及一些疑难杂病如原发性脑瘤、病毒性心肌炎等,其发病与外感病邪,邪气伏留密切相关,而一些祛风湿及解表祛邪药如雷公藤、防风、细辛等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原发性脑瘤等.因此,以上诸多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脏腑风湿概念的提出为一些疑难顽症的治疗提供了审因论治的思路,尤其在病机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情况下,从脏腑伏邪论治,给宿邪以出路,或可收佳效.  相似文献   

6.
风湿关节痛是中老年人最常见、最惧怕的慢性病之一,发作起来让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宁。一些老年人感叹道,什么病一加上“风湿”二字就难办了。 风湿是什么?骨科专家指出,一般所称“风湿”是指  相似文献   

7.
8.
<正> 药物组成:川乌15克、草乌15克、乌梅15克、红花15克、牛膝15克、双花15克、甘草15克、白糖半市斤、白酒1.5市斤。制法:先将白酒倒入密闭的广口容器中,加白糖搅拌使之溶解后,将上述诸药,放入容器内,浸15天过滤备用。服法:每次服10毫升,1日2次,微出汗。  相似文献   

9.
风湿的盛行     
风湿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有关人体解剖一文中认为:人体的体液由于湿冷而下注于四肢、内脏引起疾病,即为风湿。我国《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也把风寒湿三气杂合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这一词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风湿的认知也越来越多,其实风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结缔组织,大多数病人有关节、肌肉的病变。与机体的免疫学异常有关,是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包含了许多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  相似文献   

10.
风湿立康治疗风湿痹证10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证病结合方式,临床用风湿立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证)10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2%、96%。设风湿酒对照组进行同期对照观察,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6.8%、92.4%。两组同一病种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均>0.05,无显著性意义;两组证候疗效自身前后对照(症候积分法)经t检验P均<0.01,有显著性意义,而两组间对照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二者均是治疗风湿痹证有效药物,且风湿立康疗效略优于风湿酒。  相似文献   

11.
痹证治疗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筋通络 ,但因病程有久暂 ,邪正有虚实 ,病性有寒热 ,部位有上下 ,故理法方药又当灵活多变 ,现略述几点临床治疗体会如下。1 调气血痹证多正虚邪气稽留 ,痹者即气血痹涩不通之意 ,调理气血为其治本之法。然此法常为医者所忽视 ,临床常见一些医生治痹只重于祛邪 ,施大队风药及活血化瘀之品 ,以为是遵“通则不痛”之经旨 ,其实不然。正气不复 ,邪气何以能祛。观历代治痹之名方 ,独活寄生汤、三痹汤、羌活续断汤等皆为风药 ,与参、芪、归、芍并用 ,其意在扶正与祛邪并施。《本草纲目》载黄芪…  相似文献   

12.
王汉裕 《光明中医》2002,17(4):28-29
痹证泛指机体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 ,邪气乘虚入 ,致使气血凝滞 ,经络痹阻 ,引起系统的疾病的总称。依其风寒湿热的偏盛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痛风和历节风皆属于痹证的范围。《素问》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又曰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强调形成痹证的外因 ,而勿视内因。而针对其风寒湿热等外因的治疗 ,给予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常规治疗 ,但疗效欠佳。痹之为病 ,病程长 ,缠绵日久。这不得不使人思考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 ,再次深入探讨其内因。朱丹溪首先把痛风和历节风从概念上区分开来。[1] …  相似文献   

13.
发泡法属于无灸疗法。本文介绍了该法的操作,总结了用该法治疗风湿痹症50例的疗效。发泡法治疗风湿痹症@杨平梅$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067000  相似文献   

14.
从络治痹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症又称"痹证"、"痹病"、"风湿病"等。络病学说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首创活血化瘀通络法和虫蚁搜剔通络法等,络病理论得到发展。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本文仅从历代从络治痹之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简要梳理。认为络病致痹病因不外体虚邪侵、营卫不通和痰瘀郁阻、络脉不畅;其病机为正虚是络病致痹的内在要素、邪侵是络病致痹的必要条件以及络脉"不通"是发病的病理关键三方面;临床特点有"病久、多瘀、疼痛"。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祛除外感六淫邪气,"通络"止痛;调和营卫气血阴阳,顾护"胃气",以补为"通"以及化瘀祛痰,内外兼施,杂合以治。  相似文献   

15.
秦七风湿方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秦七风湿方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1 m L/min;测定10批秦七风湿方样品,利用中药色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秦七风湿方HPLC指纹图谱,并通过对照品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建立了秦七风湿方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9以上,共标定19个共有峰,8个峰来源于珠子参,8个峰来源于秦艽,5个峰来源于山茱萸(其中1号峰为珠子参、秦艽和山茱萸共有),并通过与对照品比较指认了其中8个色谱峰,分别为马钱苷酸(2号峰)、莫诺苷(3号峰)、龙胆苦苷(5号峰)、马钱苷(6号峰)、人参皂苷Ro(12号峰)、人参皂苷F1(13号峰)、竹节参皂苷IVa(14号峰)、人参皂苷F2(17号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为秦七风湿方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回纹型风湿症与周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于回纹型风湿症的涵义、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根据其临床特点,认为回纹型风湿症酷似《黄帝内经》之“周痹”,并进一步探讨周痹的病因病机、理论渊源和临床诊治;且提出周痹的辨证论治应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对于前者应重在清热祛风、除湿通络;对于后者则应根据证候不同分别予以双调脾肺、化湿祛痰,或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或温补脾肾等治法。希冀能促使周痹及周痹与回纹型风湿症的关系等问题得到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管荣朝 《江西中医药》2003,34(12):36-36
1 当归四逆汤治雷诺综合征吴某 ,女 ,2 6岁 ,1 999年 1 2月 1 3日诊。患者双手指麻木疼痛 ,反复发作 2年余 ,每遇天气寒凉或遇冷水而发作 ,曾在多家医院检查均诊为雷诺综合征 ,经用西药妥拉苏林、甲基多巴、地巴唑、心痛定治疗 ,症状略有好转 ,但仍频频发作。发作时患者皮肤呈典型三相改变 ,双手指开始苍白 ,之后色转青紫 ,然后色呈潮红 ,伴手指发凉、麻木、刺痛 ,揉搓 1 0余分钟后缓解 ,冷水试验阳性 ,舌质淡、苔薄白 ,脉沉细。证属寒凝血滞 ,脉络不通。治当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方用《伤寒》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 1 2 g ,桂枝、鸡血藤、…  相似文献   

18.
陈莉琳  钱雪良  谢卫锋 《中成药》2008,30(4):529-532
目的:建立辣椒风湿凝胶(辣椒浸膏、薄荷脑、冰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C18柱,甲醇-水-磷酸(70:30:0.0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0.8mL/min,对辣椒凝胶中辣椒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萘为内标物,测定薄荷脑和冰片的含量。结果:辣椒素在0.08265~0.57855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RSD为1.28%。薄荷脑、冰片的线性范围为0.0810~1.053μg,0.0808~0.050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68%,97.536%。结论:采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辣椒风湿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除痹止痛方治疗风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除痹止痛方对风湿病的疗效。方法:300例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4例,采用除痹止痛方治疗;对照组86例,采用甾体、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细胞毒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46%和96.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06%和80.21%。结论:除痹止痛方可有效治疗风湿病,并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风湿病中医称之为“痹证”。在金匮中相当于“历节”、“湿病”等。中医治疗风湿病有上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效果是确切的。《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中诊治杂病的第一部专书,确立了很多治疗杂病的原则,创制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它对风湿病治疗切实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有效方药,更重要的是指导对风湿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