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院内感染监测管理面临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医院感染管理监控系统软件.该系统嵌入医院HIS系统中,实现了全院范围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测及环节质量控制,可及时监控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和流行以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线管理和围手术期用药的疗程控制.文章还对软件功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并对软件功能的进一步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制开发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医院感染管理动态监测,预防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杜绝医院感染恶性事件发生. 方法 采用C/S+B/S架构,与军卫一号信息工程接轨,以Delphi和NET为开发工具,结合Java Script+ASP+XML+web Service等先进开发技术,对HIS中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整合、分析及预警.结果 该系统解决了医院感染统计中数据的复杂逻辑关系问题,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前瞻性干预控制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借助该系统对医院感染各环节及高危因素进行前瞻性监测,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漏诊、漏报.  相似文献   

3.
张莉 《四川医学》2003,24(4):401-402
我院是拥有 6 4 4张床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率 ,规范医院感染的管理 ,现将我院 2 0 0 1年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控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监测资料 :资料来源于 2 0 0 1年全部住院病人病历、医院感染月汇总表 ,医院感染个案病例登记表及医院感染报告单。消毒灭菌月监测资料及省防疫部门监督检测资料。1 2 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率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医生填报个案表相结合的方法。1 3 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 4 结果1 4 …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监测、前瞻性监测、目标性监测3种方法分步骤进行。结果:回顾性监测感染病例表明我院医院感染率都在正常范围;前瞻性监测感染病例发现部分科室医院感染率较高,目标性监测感染病例使部分科室感染率下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回顾性监测是基础,可掌握全院感染的情况。前瞻性监测才能提供医院感染的真实情况。目标性监测可达到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科室监控小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完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明确科室监控小组的职责,督导科室感染管理工作,利用奖惩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结果:充分发挥科室监控小组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降低漏报率,提高了科室监控小组的水平和感染监控工作的质量,使感染控制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督促科室各项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的落实,完善医院感染的管理。结论:加强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科室监控小组参与医院感染监控的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监控和管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危重住院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前瞻性监控效果。方法将90例危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前瞻性监控:及时发现危重住院患者,认真研究其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各种高危因素,制定科学、规范的监控计划,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严格按计划实施、监督和考核;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3.33%、31.1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u=2.029);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日、使用抗菌药物的支数、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0.05)。结论通过加强前瞻性监控,个性化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危重住院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发生,降低医药费用,开展前瞻性监控优于回顾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感染管理和监控水平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在线、实时监测,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方便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早期判别,并能及时推送给医师进行干预,有效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为临床的感染控制提供了巨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医疗水平,是当今许多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遵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兼职医生护士组成了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系统,加大其管理的力度,每月每季按时活动,发挥医院感染科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作用,体现管理的作用。在管理工作中,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信息反馈和交流,达到了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形成了一个尽职尽责的整体管理体系。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规划、工作计划、医院感染控制方案、综合目标考核方案、重点部门的感染控制制度及全面工作制度(40条),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目标明确,责任到位。3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专职人员参加国家及省级培训学习后,为加强全院各类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意识,我们分别组织医疗、医技、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段伟辉$夏县人民医院!山西夏县044400 @徐素云$夏县人民医院!山西夏县044400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方法:采用PDCA设计理念,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结果:实现了住院患者全程监测、疑似病例智能预警,通过建立信息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感染诊断,形成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系统。结论:通过高效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水平和工作效率,开创了医院感染防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解决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并进行实时干预及反馈,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方法 采用PDCA设计理念研发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结果 实现了住院患者全程监测、疑似病例智能预警,通过建立信息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感染诊断,形成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系统。结论 通过高效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水平和工作效率,开创医院感染防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发适用于全军不同层级单化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和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军队医院感染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和科学分级管理。方法:采用系统需求分析方法,根据一级管理机构、二级管理机构和各医院三级单位权限的不同,利用信息自动推送技术,开发相应的系统模块和界面,进行监测数据的自动汇总分析和暴发预警。结果:开发和部署了符合一级管理机构、二级管理机构和医院三级单位需要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系统,其中,不同权限的用户可以查阅不同类型的医院感染统计分析信息,包括医院感染实时发病趋势动态、发病部位、病原体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情况等,并对相应权限内的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和疑似感染暴发预警的原始信息进行查阅、审核和分析反馈,获得直观的实时统计分析图表。经过在京内外数十家医院的测试发现,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数据传输实时准确,统计概览界面友好,分析要素和内容齐全。结论:首次在军队开发和测试了功能强大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和分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用于不同类裂军队单位开展队院感染实时监测工作,并将大力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医院感染信息的动态管理和监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介绍了采用Client/Server系统为设计架构、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研究开发的医院感染信息系统;该系统根据标准与现有的HIS、LIS系统信息共享,实时采集患者的感染相关信息,实现感染信息的动态收集、统计、分析、浏览、查询、上报等功能;同时利用流行病爆发预警模块,实现感染爆发流行的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一种科学、客观、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方法 依托蓝蜻蜓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医院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系统(EMR)、移动护理(PDA)、医院办公系统(OA),建立一套科学化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体系,并对应用信息化前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督查、传染病监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的时效性进行比效。 结果 在应用信息化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前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学率分别为19.0%、78.2%、79.2%,应用后分别为0.0%、96.3%、97.1%;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率(CAUTI)应用前分别为14.52‰、3.91‰、6.90‰,应用后分别为4.51‰、1.96‰、2.79‰,但2018年上半年CAUTI感染率仍高于全国41所医院35个综合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的监测结果(2.81‰),还需重点加强CAUTI干预措施的制定;医院感染督查、传染病监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的时效性明显提高。 结论 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琦  曾倩倩  蒋丽 《中国数字医学》2020,(3):137-138,141
目的:分析信息化监测在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为医院多重耐药菌护理精细化管理提供方法学指导。方法:通过监测某三甲医院2013-2017年信息系统中记录的相关数据,对院内涉及多重耐药菌采集、发现、报告、处置等护理环节流程进行分析,比较防控干预效果。结果:通过信息化手段监管并干预护理操作相关过程,多重耐药菌检出-反馈时间由(261±25)min缩短至(8±2)min,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接触隔离医嘱下达率及执行率由0.96%~1.02%提高至71.31%,多重耐药菌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率由35.31%~50.62%提高至68.84%~76.09%,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由0.44‰下降至0.2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信息化监测手段构建的护理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具有明显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拓展,一方面信息部门维护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另一方面医疗系统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运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例,探讨了医院网络与系统监控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平台建设后的预期收益等进行分析,探讨医院网络与系统监控体系建设的策略,从而实现对IT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有效提高医院信息系统与网络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44-149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通过依托物联网平台,将医疗环境中人流、物流、财流等多方信息整合加工共享,从而实现医院自动化管理,是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医院信息系统存在耗时费力成本大等弊端,新型冠状肺炎的防治过程中更加凸显升级医院信息化程度在降低院内交叉感染,提升诊疗安全与效率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将总结相关文献,分别从数据信息唯一化和无纸化管理,药品器械传输管理,患者信息汇总的物联网化方式以及出院患者的追踪监测手段等四个方面可行的改良举措进行概述。优化医院信息化系统将完善患者医疗信息,同时完善医疗体系,保障医疗安全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医院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发现医院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强化了医院感染的流程管理,通过对医院的感染患者进行监控和预警,降低了医院的感染危险因素,从而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安全,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67所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与质量控制指标情况,为探寻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及质量控制指标调查》问卷,选取重庆地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研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7所,21所为三级医院,46所为二级医院。其中教学医学5所、综合医院47所、中医院11所、厂矿医院3所、私立医院1所。床位与人员配备达标56所,未达标的有11所。67所医院中有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占71.64%,其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占83.33%,有手术麻醉系统占31.34%,有抗菌药物管理监测系统占68.65%。医院感染监测以常规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项为主。监测对象正确率为74.62%,抗菌药物用药在手术室占44.78%;监测统计以月为单位占73.13%,计算N N IS手术危险因素时长分级与手术时长的P75值正确率不高,手术与诊疗操作混淆占97.01%,对微生物检验知识与技术判定掌握率较低。结论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与质量控制指标调查能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开展的情况,针对调查项目发现薄弱环节并进行相关的强化、干预,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