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报道经内镜微波治疗115例(203枚)消化道息肉体会,治疗一次息肉消失者占82.61%。2次消失者占14.78%,总有效率达97.39%,对广基底、亚蒂不易圈套的息肉,微波治疗有独到这功效。治疗时不强求将息肉全部烙平,有蒂息肉在距胃、肠壁0.3cm处治疗。剂量为60mA ̄80mA。功率与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观察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特大息肉(4cm×3cm ̄5cm×4cm)的效果。采用微波功率90MA、时间6S/次,加压深刺针状天线和多次、多方位点灼方法。24例(28颗)特大息肉经1次治疗后全部脱落,2例(2颗)经2次治疗脱落。治疗后3天到4周复查时息肉均脱落。在微波治疗特大息肉时不必强调使息肉出现白色凝固或达到汽化或碳化。使息肉变色、萎缩即可。微波为特大息肉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我院自1992年开始应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消化道息肉,共84例104颗,成功率为100%,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共104颗息肉,男48例,女36例,年龄14~72岁,其中单发息肉66例,多发息肉18例。发病率中以40岁以上者为多(54例,64%)。 相似文献
6.
7.
8.
资料和方法 消化道息肉患者1265例,男780例,女485例;年龄11~74岁;共有息肉1566颗(含结肠多发息肉6例,P-J综合征3例),其中分布在食管74颗,贲门48颗,胃405颗,十二指肠57颗,结直肠982颗;息肉最小约米粒大,最大4.5cm×3.0cm;多为广基单发,无蒂或短蒂1403颗,长蒂163颗;术前全部进行病理检查,炎性及增生性息肉1126例,腺瘤性息肉139例。 采用北京产WBS-11多功能微波手术刀,功率0~200mA,频率2450MHz。治疗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与内窥…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自1993年12月至1996年12月采用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共56例61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经内镜检出的消化道息肉患者56例,息肉共61颗。男34例,女22例。年龄6~82(平均34)岁。胃息肉6例7颗,其中胃体下部4例,息肉5颗;胃窦部2例,息肉2颗。长蒂型息肉2颗,亚蒂型2颗,宽基或半球状3颗。息肉大小:0.5cm~1cm4颗,1cm~2cm3颗。病理类型:腺瘤性4例,炎症性2例。大肠息肉50例54颗,其中升结肠2例2颗;降结肠12例13颗;乙状结肠18例18颗;降结肠伴乙状结肠2例5颗;直肠16例16颗。息肉长蒂形30颗,亚蒂形14颗,宽基隆起形10颗… 相似文献
11.
12.
1993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在内镜下共摘除消化道息肉 2 44枚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消化道息肉患者 12 7例 (共计 2 44枚息肉 ) ,男 89例 ,女 3 8例 ;年龄 7~ 77岁 ;单发 10 6例 ,多发 2 1例 (其中 1例大肠息肉多达 3 0枚 )。息肉分布 :食管 6枚 (中段 2枚 ,下段 4枚 ) ,胃 17枚 (胃底 2枚 ,胃体 4枚 ,胃窦及幽门部 11枚 )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12枚 ,大肠息肉 2 0 9枚 (回盲部 2枚 ,升结肠 3 3枚 ,横结肠 42枚 ,降结肠 3 7枚 ,乙状结肠 63枚 ,直肠 3 2枚 )。息肉直径0 .3cm~ 2 .0cm ,息肉有蒂 3 4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经内镜微波摘除消化道息肉142例次,共196枚息肉。术前作组织学检查,腺瘤样息肉15枚,炎性息肉125枚,增生性息肉56枚。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2年11月~1995年12月应用微波技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70例(切除95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我院自1991年2月~5月在胃镜下用微波治疗15例共29点活动性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仪器与方法 本研究用于微波治疗的内镜有:OIYMPUS GIFQ20胃镜及GIFCF201肠镜。微波治疗仪系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其微波发生功率50~60mA;输出频率2450MHZ;足踏起动,定时控制,以秒计,起动时微波加热,停止时热能立即消失,电源220伏,选同轴导线为2.5mm。导线尖端 相似文献
17.
18.
简易双管道手术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有蒂大息肉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对那些广基或亚蒂息肉的治疗效果甚好,对有蒂息肉的治疗多采用高频电切。我们用自制简易双管道手术内镜微波治疗消化道有蒂大息肉1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4~62岁,平均32.27岁;息肉13颗,其中多发息肉1例(3颗),息肉直径约2~3.5cm;息肉分布:胃体2例,胃窦1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3例,横结肠多发1例;病理类型:错构瘤2颗,管状腺瘤6颗,炎性息肉5颗。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