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顾宏  阮汝娟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70-1171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Billroth-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1%~4%,死亡率10%左右[1].所以,如何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非常重要,尤其在疤痕过多、水肿严重、肿瘤侵犯致十二指肠切除过多等无法切实缝合,更易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本科采用十二指肠残端造瘘加经空肠造瘘十二指肠引流减压的方法,处理困难十二指肠残端,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7年发生的5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治过程。结果5例患者,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术前要充分估计病情,应采用合理的术式积极应对。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残端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大多数可经内科治疗愈合,但也有10%,左右的患者需经外科手术治疗,而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死亡率高达18%~16%。因此,如何处理好十二指肠残端的闭锁,防止术后残端瘘的发生,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一大重要问题。笔者于1993~2005年行胃大部切除86例,现结合文献对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残端瘘多发生于复杂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为1.5%~2.5%。在胃大部切除术中,难以处理的十二指肠残端并发残端瘘仍是值得高度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我科1988~1990年对129例十二指肠溃疡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中对28例难以处理的十二指肠残端采取预防性的十二指肠造瘘,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男111例,女18例,年龄以30~50岁为最多,占75%。出血21例,穿孔11例,穿透性溃疡7例,粘连33例,溃疡灶切除72例,旷置57例。 2 置管方法 在距十二指肠残端下方3~5cm十二指肠降部选择正常肠管侧壁小心戳一小孔。将16~#~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残端瘘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易患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合并病8例,对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成因有一定的影响。手术引流2例,其余均采取非手术疗法。结论: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是十二指肠残端瘘形成的易患因素,保持引流通畅的非手术综合疗法是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较好疗法,有效地治疗合并病对十二肠残端瘘的愈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病因、预防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的105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13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0例,死亡3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预防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后要早期行十二指肠造瘘,加强营养支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BiLI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达18%~60%。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关闭好十二指肠残端,是预防残端瘘的关键,也是广大外科医生极其关注的问题。近五年来,我院行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陈术45例,无十二胎肠残端瘘发生和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 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之严重合并症,据文献记载其死亡率可高达88%,为国内外学者所注目。目前予防方法甚多,但疗效均难满意。我们从多年防治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深痛教训中悟出一种较为理想予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手术方法即十二指肠侧壁梅花尿管引流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壶腹周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预防的体会,方法:所有70例病例均采取Child’s术式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术后共发生胰瘘1例,胰瘘发生率为1.4%。结论:胰瘘的发生与术式和操作技术有密切关系。胰腺残端和胰管断端的恰当处理,及术后充分的内外引流,是预防胰瘘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964年Welch报告一组十二指肠瘘的死亡率为50%,Belding报告一社会医院在10年中行512例胃切除术,其中十二指肠残端瘘占5.6%,其死亡率为15%,国内泸州医学院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1338例,发生残端瘘16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43.8%。我院自1969年至1978年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肿瘤施行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者343例,发生十二指肠瘘4例,加上外出会诊2例共6例,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一种改进的手术方法,为了减少胰瘘的发生。方法: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采用胰腺残端与空肠完全套入式吻合,胰液体外引流。结果:无1例出现胰瘘情况,并简化了手术操作。结论:胰-空肠完全套入式吻合加胰液体外引流,对防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1892年Braun倡用输入、输出空肠袢间侧侧吻合,以纠正“长袢”胃、空肠吻合的缺点,至今这一术式仍被沿用于防治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某些并发症。笔者复习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1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主要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高流量十二指肠残端瘘多与输入袢梗阻有关。如术中十二指肠残端关闭困难,应行十二指肠造口。对残端缝闭不满意者,可加做Braun吻合,从而减轻十二指肠残端所承受的压力,降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发生率。高流量十二指肠残端瘘再次手术时除行残端造口和…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瘘是胃大部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能引起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紊乱。我科15年来所遇1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经综合治疗,无1例死亡,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5年行胃大部切除术1448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4~62岁瘘发生时间9例在术后第3~6天,2例术后13天,11例全部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根据24例患者临床病史体征,尽早明确诊断,纠正液体失衡、术中视病变情况选择合理方式。结果24例均为医源性瘘,预防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残端瘘、旷置溃疡大出血诊疗体会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14000)欧阳迪平陈振森十二指肠残端瘘和残端内旷置溃疡大出血,是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处理复杂,病死率高。我院1987年10月至1996年10月,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毕Ⅱ式...  相似文献   

16.
本院2000年6月~2005年6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7例,胰肠吻合应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残端套入法,无1例胰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王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29-7930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瘘口周围保持清洁、干燥,减少肠液的流出及选用合适的造口材料;加强营养支持与护理,保持肠内营养管和中央静脉置管通畅。结果:10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1例病重自动出院。结论:加强胃癌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残端瘘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开展胸部手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粘堵术。方法对肺叶切除术后出现漏气患者,在排除伤口、胸腔闭式引流原因后,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探查气管情况及漏气原因,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OB胶或医用蛋白胶粘堵处理。结果5例支气管残端瘘患者在粘堵处理后3例一次粘堵成功,当日漏气停止;2例二次粘堵成功,次日漏气停止,疗效满意。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探查实施OB胶或医用蛋白胶粘堵是治疗支气管残端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胃、十二指肠外科手术后致肠瘘的处理经验.方法 收集1985-09~2009-05北京安贞医院外科因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的病例22例,对其发生原因、并发症、治疗方法和经验、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瘘发生后患者分别有1~5个并发症,主要为腹腔感染和由感染引起的心、肺、肝、肾、肠道功能衰竭及胰腺炎、胰瘘和结肠瘘.本组患者平均住院69 d,接受23~238 d(平均69 d)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单纯肠外营养(PN)3例,单纯肠内营养(EN)3例,16例行PN+EN联合支持.22例中治愈16例,瘘口自然愈合14例,2例后期经手术愈合.6例死于感染导致的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肝衰竭.结论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的十二指肠瘘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残端处理或穿孔修补不当,急诊手术后易于发生.控制瘘后腹腔感染和适当的营养支持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严重感染造成的脏器功能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套入式胰肠吻合降低胰瘘发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95例PD的临床资料,消化道重建均行Child术式,用4—0的Prolene线行胰肠端端套入式连续吻合。结果95例PD病例术后发生胰瘘1例,经引流后短期内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方法预防胰瘘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胰腺残端、胰管内放置引流管、娴熟的吻合技术、正确放置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