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检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变化与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4例Ⅰ~Ⅳ级星形细胞瘤手术后存档蜡块标本为实验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定量检测不同病理类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VEGF基因蛋白表达量.结果VEGF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量(FI值)增加,并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增加.VEGF蛋白表达量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1).Ⅰ~Ⅳ级星形细胞瘤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1%、46.2%、100%和100%.结论VEGF基因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并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VEGF过度表达在星形细胞瘤形成和由低恶性度向高恶性度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星形细胞瘤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会民  谭平国 《武警医学》2005,16(3):182-184
 目的检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分析其活性变化在肿瘤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76例Ⅰ~Ⅳ级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作为实验标本;应用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ELISA)分别定量检测不同病理类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另取1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7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中,Ⅰ~Ⅱ级者38例,端粒酶阳性者3例(7.9%);星形细胞瘤Ⅲ~Ⅳ级者38例,端粒酶阳性者33例(86.6%).两组端粒酶阳性率之间有显著(P<0.01);两组之间,端粒酶活性定量水平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15例正常脑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端粒酶的活性在脑星形细胞瘤中随着肿瘤活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说明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在星形细胞瘤良恶性鉴别、恶性程度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Bax基因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ABC)检测 31例星形细胞瘤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31例星形细胞瘤中 2 9例表达阳性 (93 5 % ) ,3例正常脑组织仅 1例有少量Bax阳性细胞 ,16例低级别 (Ⅰ~Ⅱ )星形细胞瘤中Bax表达强度高于 15例高级别 (Ⅲ~Ⅳ )星形细胞瘤 (P <0 .0 1) ,结论 Bax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分化有关 ,它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脑星形细胞瘤P53、ras-P21、C-myc癌基因蛋白协同表达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个癌基因在脑星形细胞瘤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协同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在5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P53、P21、Cmyc基因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6%、44%及36%。有4例3种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且均为Ⅲ、Ⅳ级肿瘤。另有10例2种癌基因同时表达。一种癌基因的单独表达三者有所不同,P53蛋白单独表达多见于Ⅲ、Ⅳ级肿瘤(3/4),而P21及Cmyc基因蛋白单独表达均多见于Ⅰ、Ⅱ级肿瘤(8/10及5/7),三者同时阴性也多见于Ⅰ、Ⅱ级肿瘤(10/15)。结论:三种癌基因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协同关系,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形成需要2种或2种以上癌基因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2D1HMRS的Cho/NAA残差Z积分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ho/NAA残差Z积分(即CNI)在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计算健康志愿者和星形细胞瘤1HMRS中NAA、Cho、PCr/Cr、Lip、Lac的峰下面积.得出每一个研究对象参照体素群的Cho/NAA和Cho/Cr、排除体素群的Z积分和Zmax积分.结果 Zmax积分在Ⅲ级星形细胞瘤组与Ⅰ、Ⅱ级组间、Ⅲ级组与Ⅳ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26的肿瘤显示了Lac,其中,Ⅰ、Ⅱ级组1/10显示了Lac,Ⅲ级组为2/8,Ⅳ级组为4/8;7/26的肿瘤显示了Lip,Ⅰ、Ⅱ级组未显示Lip,Ⅲ级组2/8显示了Lip,Ⅳ级组为5/8.结论 Zmax积分与Lac、Lip相结合能提供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的信息,Ⅲ级组较Ⅰ、Ⅱ级组Zmax积分显著升高,当出现最低Zmax积分,并有Lac、Lip出现时,提示为Ⅳ级星形细胞瘤并有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动态磁敏感加权对比增强(DSC) MR灌注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SWI与DSC MR灌注加权成像扫描,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5例(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0例(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57例(WHOⅣ级).评价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与相对脑血容量(rCBV)最大值,应用Kruskal Wallis检验、Welch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TSS和rCBV单独使用和两者联合应用对星形细胞瘤分级的效能.结果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4例未见到ITSS,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TSS分级为1~3级,胶质母细胞瘤ITSS分级均为3级,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96,P<0.01).Ⅱ、Ⅲ和Ⅳ级星形细胞肿瘤内rCBV最大值分别是1.26 ±0.42、3.59 ±2.09和8.34±1.1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72,P<0.01).肿瘤内ITSS与rCBV最大值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0.89,P值均<0.01),rCBV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78,P<0.01).SWI、DSC及SWI与DSC联合应用鉴别Ⅱ和Ⅲ级星形细胞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9、0.93、1.00,鉴别Ⅲ和Ⅳ级星形细胞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0、0.94、0.94,鉴别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1.00、0.99、1.00.结论 脑星形细胞瘤ITSS可以对脑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SWI与DSC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李伟强  杨舟  邹益友 《武警医学》2005,16(2):101-103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的Cyclin D1,bcl-2及CD95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胃MALT淋巴瘤的Cyclin D1,bcl-2及CD95蛋白的表达.结果 45例中仅1例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瘤细胞呈Cyclin D1阳性表达;低度恶性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8.6%,31/35)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40%,4/10)(P<0.01);低度恶性组CD95蛋白的阳性率(34.3%,12/35)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低于高度恶性组(80%,8/10)(P<0.01);在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中bcl-2和CD95蛋白的阳性信号强度均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 bcl-2和CD95蛋白参与胃MALT淋巴瘤的恶性转化,检测两者有可能作为判断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指标,但Cyclin D1蛋白可能与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测量水分子扩散状态的参数相对值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患者术前均行DTI序列检查.数据经工作站处理生成平均扩散系数(MD)、部分各向异性(FA)图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图.计算相对MD值(rMD)和相对FA(rFA)(瘤实体区值/对侧正常白质区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测法分别分析不同星形细胞瘤病理学级别间rMD和rFA值的差异.结果:4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星形细胞瘤(WHOⅡ级)19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2例和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12例.WHOⅡ、Ⅲ和Ⅳ级的rMD值分别为1.220±0.227、1.599±0.416和2.264±0.565.统计学检验出现WHOⅡ和Ⅲ级(P<0.001)、Ⅲ和Ⅳ级(P=0.047)、Ⅱ和Ⅳ级(P<0.001)的rMD任意两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WHOⅡ、Ⅲ和Ⅳ级的rFA值分别为0.439±0.120、0.333±0.100和0.268±0.090.统计学检验出现Ⅲ和Ⅳ级(P=0.015)、Ⅱ和Ⅳ级(P<0.001)的rFA任意两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WHOⅡ级与Ⅲ级间r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88).结论:DTI测量的rMD和rFA的值术前能区分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星形胶质细胞瘤瘤周水肿相关因素的CT研究(附12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影响星形细胞瘤瘤财水肿的因素,研究CT对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12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与肿瘤恶性程度、部位和大小的关系。结果 Ⅰ级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轻,Ⅱ~Ⅳ级瘤周水肿明显;位于皮髓交界区的肿瘤,瘤周水肿最明显;肿瘤越大,水肿越明显。结论 Ⅱ以上的瘤周水肿,97.4%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肿瘤直径大于5.7cm,多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MRI,探讨单体素1H-MRS在胶质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胶质瘤的单体素1H-MRS特征.按照WHO标准.将病例分为两组:良性胶质瘤(Ⅰ~Ⅱ级星形细胞瘤.18例)和恶性胶质瘤(Ⅲ~Ⅳ级星形细胞瘤,24例),并对其各种代谢物含量及其相应比值的平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胶质瘤的NAA/Cr比值较高(P<0.05),而Cho浓度(P<0.05).Cho/Cr比值(P<0.05)和Cho/NAA比值(P<0.05)较低;1H-MRS鉴别胶质瘤良、恶性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75%、72.7%.结论:1H-MRS结合MRI能大大提高在胶质瘤良恶性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及脾细胞中p16、CyclinD1及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时效实验证实 ,2 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8,2 4及 48h ,胸腺细胞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分别P <0 0 5、P <0 0 1及P <0 0 5) ;照射后 2 4h ,脾细胞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然而 ,照射后 8~ 2 4h ,胸腺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5~P <0 0 1) ;照射后 8~ 72h ,脾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 0 5~P <0 0 1)。量效实验证实 ,1 0 ,2 0及 4 0Gy全身照射后 2 4h ,胸腺细胞及脾细胞p1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 (P <0 0 5~P <0 0 1)。然而 ,2 0Gy照射后胸腺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 0 5) ;0 5~ 6 0Gy照射后脾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5~P <0 0 1)。研究还发现 ,胸腺细胞及脾细胞中CyclinD1蛋白表达于照射后均明显降低。结论 电离辐射可诱导胸腺细胞及脾细胞中p16蛋白表达增高。p16 CyclinD1 CDK4通路可能在X射线诱导胸腺细胞G1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细胞瘤中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的表达水平,及其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人脑胶质瘤和14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yclinB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观察并对比各病理等级中表达水平。结果cyclin B1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率为7.1%(1/14),其阳性率和平均标记指数随着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明显升高(P<0.05)。双元相关性分析发现cyclin B1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76,P<0.01)。结论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B1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关系密切,可能是肿瘤恶性增殖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电离辐射对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检测p16mRNA水平的变化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1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研究证实 ,2 0Gy照射后 2~ 2 4h ,胸腺细胞p16mRNA水平明显增高 ,8~ 4 8h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P <0 0 1) ;照射后 2~ 8h脾细胞p16mRNA水平明显增高 ,2 4h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 )。研究还证实 ,0 5~ 6 0Gy照射后 ,胸腺细胞p16mRN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p16蛋白表达在 1 0~ 4 0Gy组显著增高 (P <0 0 5~P <0 0 1) ;脾细胞p16mRNA水平亦增高 ,但增幅远低于胸腺细胞 ,p16蛋白表达在 1 0~ 4 0Gy组显著增高 (P <0 0 5~P <0 0 1)。结论 电离辐射可诱导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增高 ,其增高幅度表现出一定的细胞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胃癌中MTS1/p16和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核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表明,50例胃镜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4%和60%。p16蛋白表达:高分化胃癌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PI分组I级明显高于III、IV级 (P<0.01),存活期<3年者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I分级I级明显低于III、IV级(P>0.05),存活期<3年患者明显高于>3年患者(P<0.05)。p16低表达与p53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果提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作用,且与胃癌细胞分化有关,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d-1、Cyclin D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内癌、15例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d-1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Id-1和Cyclin D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及导管内癌(P〈0.05);Id-1蛋白阳性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yclin D1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正相关(P〈0.05);Id-1与Cyclin D1阳性表达正相关(P〈0.05)。Id-1和Cyclin D1同时阳性表达与生存期相关(P〈0.05)。结论:Id-1和Cyclin D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Id-1和Cyclin D1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聂伟  周洪伟  易永芬  刘丹丹 《武警医学》2006,17(10):736-740,F0003
 目的 了解Skp2和P27kip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组织中Skp2、P27kip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从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中,Skp2表达逐渐增强,P27kip1表达逐渐减弱;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降低、浸润程度加深、病理分期延迟及伴有淋巴结的转移,P27kip1表达率降低,Skp2表达率升高(P<0.05);二者的表达均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Skp2与P27kip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r=-0.747,P<0.01).结论 大肠癌中Skp2和P27kip1分别扮演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的作用;过表达的Skp2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P27kip1的降解而共同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二者的表达可为判断大肠癌恶性进程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cyclin D1基因表达,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了解cyclin D1在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 设计cyclin D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siRNA51和siRNA52,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cyclin D1表达水平;通过单层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转染前后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 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转染cyclin D1的siRNA后,cyclin D1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利用RNA干扰技术能够特异阻断cyclin D1基因表达;cyclin D1基因表达下调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