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白石莹  陈旭  韩笑 《应用预防医学》2021,27(6):488-492,537
目的 了解2015-2019年南阳市某二级医院胃镜消毒效果,分析影响消毒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持续改进胃镜消毒效果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随机抽查、采样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胃镜及相关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同时以2018年实施消毒技术规范化干预为节点,观察干预前、后胃镜及相关用品消毒效果的改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询问、实地观察消毒操作等方式收集并分析影响胃镜消毒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5-2019年共采样349份,合格251份,总合格率为71.92%,各年份合格率依次为41.79%、59.15%、68.12%、91.43%和97.22%,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31.72,P<0.01).2015-2019年不同采样部位的合格率总体均上升,其中活检钳合格率上升幅度最大(67.78%);各采样部位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不同采样部位的总体合格率,镜身的最高(85.96%),活检钳的最低(58.00%).2018年实施干预前、后总合格率分别为56.52%和9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清洗消毒设施配备是否完善(OR=11.457)、清洗消毒工具配备是否齐全(OR=18.395)、消毒剂是否及时更换(OR=13.524)、清洗消毒流程是否规范(OR=11.721)、掌握胃镜结构及相关知识程度(OR=13.964)是影响胃镜消毒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南阳市某二级医院胃镜消毒合格率总体水平偏低,存在潜在交叉感染风险.提示应从完善清洗消毒设施和工具、保证消毒剂有效浓度以及加强规范化培训等方面开展干预,以改善该院胃镜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医疗机构胃镜消毒灭菌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西安市医疗机构胃镜清洗消毒规范实施情况及消毒效果.方法 用现场问卷,调查医护人员胃镜消毒相关知识,胃镜室设施配备及布局,洗消过程及记录等情况.结果 采集胃镜内腔面标本148件,附件23件,消毒/灭菌剂54份,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合格率为75.0%,采用自动洗消机,合格率为15.4%,酸化电位水清洗,合格率77.7%,总体合格率64.9%,活检钳灭菌合格率100%,戊二醛有效含量78%合格.结论 西安市医疗机构胃镜清洗消毒工作有所提高,但效果仍不理想,需要加强胃镜规范操作流程和消毒效果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控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提高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方法,为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对部分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的干预措施,采样检测消毒效果关键指标,并对干预前后的采样监测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结果医院消毒管理干预前后消毒灭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7,P0.01);干预后,市县两级医疗机构重点部门环境空气采样合格率均有明显提高,空气总体合格率由干预前的76.79%提高到干预后的95.87%,空气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41,P0.01);物体表面(χ2=0.034,P=0.854)、医疗器械(χ2=0.132,P=0.716)、医务人员手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采取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医疗机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质量现况,为消毒质量监测与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连续三年对各医疗机构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广州市各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三年共监测106份样品,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0%,其中2012-2014年合格率依次为95.6%、85.2%、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0,P>0.05);在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肠镜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3.3%、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集成内镜洗消中心和使用四槽法或五槽法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均合格。结论广州市医疗机构的内镜消毒质量应加强消毒技术指导和监督监测,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医院胃镜消毒状况整改前后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整改前后的胃镜使用与消毒状况 ,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合肥市辖区内所有开展胃镜诊疗的医院进行现场调查并采样 ,运用Logistic回归作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整改前共调查1 4所医院 ,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为 30 .6 8% ,胃镜镜身消毒合格率为 1 6 .6 7% (3/ 1 8) ,活检钳灭菌合格率为 1 3.33% (2 / 1 5 )。整改后共调查 1 7所医院 ,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显著上升为 96 .0 4 % ,胃镜镜身合格率为 94 .4 4 %(1 7/ 1 8) ,活检钳灭菌合格率为 1 0 0 % (1 7/ 1 7)。胃镜消毒效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消毒、灭菌处理时间、三漕法、开展消毒剂浓度自我监测等因素与消毒效果显著相关。结论 合肥市胃镜消毒状况整改后与整改前相比有显著改善 ;运用三漕法清洗消毒胃镜 ,严格掌握消毒、灭菌处理时间是保证胃镜消毒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阳县县乡医疗机构的消毒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便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要求对县乡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全县医疗机构总合格率65.47%。县级医院合格率76.92%,乡镇卫生院合格率60.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1)。其中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94.2%,物体表面合格率79.01%,医务人员手合格率61.76%,室内空气合格率44.12%。结论县级医院消毒效果明显好于乡镇卫生院,提示乡镇卫生院是今后督导检查的重点,特别是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浙江省农村饮用水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及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879家农村饮用水供水厂,采集2017年农村饮用水水样5 299份,按照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饮用水的消毒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浙江省农村水厂处理工艺以常规处理为主,540家占61.43%;水源以地表水为主,771家占87.71%。经过消毒处理的水样4 458份,占84.13%。消毒剂余量总合格率为86.05%;其中二氧化氯消毒水样占22.32%,消毒剂余量合格率为1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厂规模、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是否消毒、水源水浑浊度和水期是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消毒、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和水源水浑浊度是出厂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消毒、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水源水浑浊度和水厂规模是末梢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水源水浑浊度和水厂规模是地表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水源水浑浊度和pH值是地下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农村饮用水消毒效果受原水水质、水厂规模和水处理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厂在制水和输配水过程中应完善消毒工艺,加强水厂管理,规范消毒以进一步控制微生物的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消毒后内镜进行监测,传统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方法作为改进前,优化清洗流程作为改进后,统计分析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改进前后内镜消毒的合格率及生物膜清除率。结果改进前后均抽查内镜1160件,改进后抽查内镜消毒合格率99.57%,高于改进前合格率77.41%(χ~2=6.365,P0.001);改进后抽查内镜生物膜清除率为100.00%,高于改进前的清除率91.47%(χ~2=9.265,P=0.024)。结论改进后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能够提高内镜消毒合格率,去除内镜管腔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清洗消毒胃镜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比较人工清洗消毒与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的效果,于2006年10月-2007年8月对使用后的胃镜随机采用人工清洗消毒和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并现场采样,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人工清洗消毒胃镜435件,合格率97.93%;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胃镜463件,合格率41.90%,远低于人工清洗消毒合格率(χ2=329.43,P=0.00)。提示对于胃镜的清洗消毒,人工清洗消毒方法优于自动清洗消毒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院使用的胃镜和肠镜消毒现状,进一步规范消毒操作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方法]20072008年对大连市17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胃镜、肠镜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结果]20072008年合计检测胃、肠镜内腔64件,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8.75%,其中胃镜合格率为73.47%,肠镜合格率为53.33%(P〉0.05)。检测内镜活检口27件,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0.37%,其中胃镜活检口合格率为89.47%,肠镜活检口合格率为2/8(P=0.002)。检测使用中的内镜消毒剂戊二醛有效含量24件,合格率为87.50%;测定8件样品的消毒剂染菌量,全部达到标准。[结论]大连市部分医院胃镜和肠镜消毒效果不佳,消毒剂的使用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新型医用材料床垫清洗消毒干燥效果。方法参考《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医用清洗剂卫生要求(报批稿)》,建立医用床垫材料清洗消毒干燥效果评价试验方法。采用目测法和残留蛋白测定法判定清洗效果,细菌计数法判定消毒效果,称重法判定干燥效果。结果该床垫载体通过特定流程后,采用目测法和残留蛋白测定法判定清洗效果,其合格率均为100%,清洗后的床垫载体无变形;污染床垫载体在两种消毒剂中浸泡15 min,消毒效果合格且无变形;带水床垫载体悬挂晾干1.5 h后,水分残留率为0.24%。结论该新型材料床垫可初步满足整体清洗消毒干燥的要求,为医用床垫的清洗消毒开辟新途径;但其现场清洗消毒效果、材料耐洗程度、成本效益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沙市口腔用水的污染状况,为医疗机构制定消毒处理措施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2013-2015年每年分上下半年监测采样两次,以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100 CFU/ml判定为合格。结果在2013-2015年间,共采集口腔用水520份,合格率为43.27%;2013年,采集口腔用水样品166份,合格率为23.49%;2014年,采集口腔用水样品174份,合格率为49.43%;2015年,采集口腔用水样品180份,合格率为55.56%,三年的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员操作习惯好(OR=17.437)、使用防倒吸手机(OR=1.954)、管路消毒(OR=313.036)能提高口腔用水合格率;过滤后市政供水和独立储水系统较直接使用市政供水能提高合格率。结论长沙市城区医疗机构口腔用水合格率不高,但有改进趋势;操作习惯、手机类型、水源、管路消毒是影响口腔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过滤后市政供水和独立储水系统较直接使用自来水能够提高口腔用水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州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室)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2015年7月对苏州市不同级别的28所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18所,二级医疗机构10所)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并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被调查的28所医疗机构均设立了单独的内镜清洗消毒室,配置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的占89.29%,配置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的占17.86%;配备专用多酶洗液、选择正确消毒剂、每日监测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达标的执行率均为100%。而多酶洗液做到一镜一换的仅占39.29%,清洗消毒人员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占78.57%。现场检测77条消化内镜,合格率为88.31%。结论苏州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但在操作环节上仍存在问题,需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进一步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不同材质的抹布对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的效果。方法对同一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4个组别),实验1组采用超细纤维抹布+清洁剂进行擦拭,实验2组采用普通棉质抹布+清洁剂进行擦拭,实验3组采用超细纤维抹布+消毒剂进行擦拭,实验4组采用普通棉质抹布+消毒剂进行擦拭;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A、B组),实验A组采取含2 000 mg/L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的一次性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实验B组采用超细纤维抹布+清洁剂进行擦拭,对照组均不采取任何擦拭措施,每组标本50份,计算各组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率、平均清除率等。结果共采集400份标本。实验1组、实验2组合格率分别为90.00%和66.00%;实验3组、实验4组合格率分别为98.00%和92.00%;超细纤维抹布联合使用清洁剂、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擦拭后合格率均高于普通棉质抹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细纤维抹布联合使用清洁剂与消毒剂后,对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91.99%和94.00%;普通棉质抹布联合使用清洁剂与消毒剂后,对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64.07%和90.00%;使用超细纤维抹布联合清洁剂、一次性消毒湿巾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后,平均清除率分别为91.00%和92.01%。结论超细纤维材质有更好的消毒和清洁效果,该材质的应用可减少消毒剂的使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减少临床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围孕期相关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武汉市两所医疗卫生机构中确诊的180例武汉市孤独症患儿,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与病例匹配的540例武汉市健康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与母亲孕期精神压力(OR=20.118,95%CI:9.812~60.696)、过期妊娠(OR=7.379,95%CI:1.328~40.985)、孕期患病(OR=2.876,95%CI:1.528~5.414)、孕前超重/肥胖(OR=2.309,95%CI:1.184~4.501)、不良孕产史(OR=1.678,95%CI:1.056~2.665)、新生儿窒息/缺氧(OR=4.624,95%CI:1.416~15.105)、父亲生育年龄≥30岁(OR=2.712,95%CI:1.711~4.299),父亲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OR=6.511,95%CI:3.878~10.931)有关。结论 围孕期的多种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积极做好围孕期保健,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孤独症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戴陈伟  江杨帆  蔡标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56-1457
目的 研究一种含聚六亚甲基胍医用消毒湿巾的杀菌效果。 方法 通过载体定量杀灭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对该消毒湿巾的杀菌效果进行实验室评价。 结果 该消毒湿巾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可达100.00%,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可达99.28%;作用15 min,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可达100.00%。该消毒湿巾对物体表面平均杀灭对数平均值为(1.93±0.36),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结论 该聚六亚甲基消毒湿巾杀菌效果优良,可用于医院和其它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消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监测某院2018年6—7月(共计48 d)使用的7条纤维支气管镜。采用次氯酸消毒剂对临床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机洗消毒5 min,分别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和滤膜法、倾注法对纤维支气管镜外表面及内腔面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7条纤维支气管镜共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159次。分不同日期随机抽样30次,采用ATP荧光法检测表面洁净度,RLU范围10~64,中位数为22,合格率100%。共检测内腔面159次,滤膜法与倾注法检出菌落计数均为0~6 CFU/件,合格率均为100%。稳定性试验7个周期的结果显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有效氯的初始浓度为210 mg/L,经一周消毒后,处理内镜20~32条不等,有效氯浓度为74~106 mg/L。结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可达到规定的消毒要求,次氯酸消毒剂机洗使用7 d时仍能保持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指导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医育结合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9—11月在我国9省12市选取3 439名婴幼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由照护者填写一般资料和家庭养育问卷,收集婴幼儿家庭对照护指导的需求情况。结果 在3 439名婴幼儿家庭中,有1 022个(29.7%)家庭有照护指导需求,其中对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机会的指导需求尤为突出。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护者是父亲(OR=0.476,95%CI:0.361~0.629)和(外)祖父母(OR=0.455,95%CI:0.304~0.681)、工作状态为务农(OR=0.395,95%CI:0.240~0.649)、退休(OR=0.612,95%CI:0.500~0.750)是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指导需求的保护因素;家庭结构为主干家庭(OR=1.295,95%CI:1.101~1.523)、单亲家庭(OR=2.631,95%CI:1.405~4.927),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OR=2.180,95%CI:1.600~2.971)、研究生及以上(OR=3.116,95%CI:2.109~4....  相似文献   

19.
刘静静  戚广浩  李乐  温祁  李震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2):1424-1427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3-2020年HIV感染者/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为制定通州区艾滋病病例早发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2013-2020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通州区的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20年通州区共报告HIV/AIDS病例1 799例,晚发现病例219例,晚发现比例为12.17%。不同特征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不同,且2013-2020年病例晚发现比例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50岁年龄组病例(OR=1.967,95%CI:1.241-3.117)、≥50岁(OR=2.496,95%CI:1.334-4.673)、异性性途径传播(OR=1.554,95%CI:1.061-2.276)、干部职员(OR=1.863,95%CI:1.161-2.991)、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就诊者(OR=1.495,95%CI:1.054-2.122)为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州区应继续加大对重点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扩大检测覆盖面,积极推动医疗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提高艾滋病病例的早期发现能力,降低晚发现比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山东省莘县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当地留守儿童传染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6-9月采用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莘县选取1 200名留守儿童,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相关因素。 结果 留守儿童“五苗”接种率为91.41%,合格接种率为81.35%。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BGG)接种率及合格接种率最高,分别为95.67%、90.16%;以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 MV)最低,分别为87.75%、76.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看护人身份、家庭月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建有儿童预防接种卡,“五苗”合格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年龄为3~岁、4~岁、5~岁、看护人身份为外/祖父母、独生子女、建卡是影响接种是否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为3~岁(OR=1.609,95%CI:1.029~2.516)、4~岁(OR=1.846,95%CI:1.414~2.408)、5~岁(OR=2.305,95%CI:1.071~4.960),看护人身份为外/祖父母(OR=2.157,95%CI:1.071~4.344)接种不合格风险度更高,独生子女(OR=0.638,95%CI:0.411~0.991)、建卡(OR=0.601,95%CI:0.390~0.928)接种不合格风险度更低。 结论 山东省莘县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不容乐观。儿童MV的合格接种率最低,仍存在麻疹暴发的隐患。建议应加强当地基层预防保健能力建设和广大农村预防接种知识宣教,开展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提高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