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4年1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的气管切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在PICC置管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指压法,观察组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观察两组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后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结果 置管过程中,观察组PICC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4.7%(2/43),低于对照组的34.9%(15/43)(χ2=12.904,P=0.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为(14.7±3.1)s,短于对照组的(22.4±14.0)s(t=-3.51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9.3%(4/43)(χ2=4.195,P=0.041)。置管后两组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B超探头压迫法较指压法能降低气管切开患者PICC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且具有置管时间短、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阻断颈部静脉在血液病患儿置PICC管中异位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79例需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儿,按其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偏头法加手臂与躯体大于90°角而小于135°角;观察组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以阻断颈内、颈外静脉。观察两种置PICC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入颈部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置管后采用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的正确率。结果置管过程中,对照组PICC管异位入颈部静脉发生率为24.4%(10/41),观察组PICC管异位入颈部静脉发生率2.6%(1/38),两组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置管时间为(41.5±5.2)s,观察组置管时间为(25.2±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可预防减少血液病患儿置PICC管异位入颈部静脉的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王玲  彭洪  黎丹萍  李小勇  杨文 《吉林医学》2009,30(24):3127-3128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用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6-73岁,随机分为两组(n=20),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首先用超声诊断仪确定穿刺静脉的位置,然后根据此结果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穿刺置管。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超声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85%和100%,而且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定位有助于顺利完成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简单安全,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虹  成玮  杨小红 《当代医学》2014,(29):108-109
目的探讨使用手法加偏头压肩法压闭颈内静脉,预防导管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12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7),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置管,观察组用手法压迫配合常规偏头压肩阻断颈内静脉,对比2组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均未出现颈内静脉导管异位,异位率为0%。对照组异位例数为4例,异位率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使用手法压迫加偏头压肩阻断颈内静脉可有效预防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行上肢静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98例NICU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体表测量结合X线胸片定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电监护仪定位,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情况(异位调整次数、置管耗时)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位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低于对照组的22.45%(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表测量结合X线胸片定位基础上采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法应用于NICU新生儿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异位调整次数,缩短置管耗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体表测量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两种体位在超声引导下最佳穿刺区域(ZIM)行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寻找适合在ZIM区域穿刺的最佳体位。方法 将某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80例确诊为血液病需PICC置管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全部行ZIM。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侧肢体外展与躯干呈90°体位进行穿刺,导管到达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近肩部,将导管送至需要长度;观察组采用置管侧肢体举臂抱头体位进行穿刺,导管到达肩部时无需转头直接将导管送至需要长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颈内静脉异位及置管成功率。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PICC行ZIM区域穿刺法置管时,对照组疼痛程度得分为(8.425±0.808 )明显高于观察组(7.825±1.111),P<0.05;对照组体位不适分值为(7.288±0.996)明显高于观察组(4.2±1.072),P<0.05。观察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50%(2/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10/80),P<0.05。对照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0%,观察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为87.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举臂抱头体位是在超声引导下ZIM区域行PICC置管时的理想穿刺体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与传统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塞丁格方法PICC置管。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具有实用、安全、损伤小、定位准的优点,较传统PICC 置管适用性、成功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穿刺时的相关并发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310例有PICC置管适应证的患者,分为超声组122例和对照组188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法进行P1CC置管,并定期超声检测血栓并发症;对照组采用盲插的方法进行PICC置管,仅当出现症状时,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组中,一次穿刺成功118例(96.72%),总体成功率100%。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132例(70.21%),总体成功率94.68%。超声组的穿刺时间为2.7±1.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1.7 min(P<0.05)。血栓导致拔管超声组0例,对照组5例。结论超声检查提高了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并可早期发现血栓,便于早治疗,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复合定位法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PICC外测量法与置管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包括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测量准确性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高,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并预防及调整PICC导管异位,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腋静脉置入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及其对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腋静脉置入PICC的14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经其他部位置入PICC的13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送管困难、第一次置管时导管异位及异位纠正成功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送管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异位纠正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经腋静脉置入PICC与其他部位置入PICC相比,能提高一次穿刺及纠正PICC导管异位的成功率,也能降低送管困难的发生率,值得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ICC置管过程中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对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科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84例,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置PICC导管时,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位置后,分别予"偏头法"及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进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颈内导管异位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2例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实验组有1例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实验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进行PICC置管,能有效降低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体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在静脉治疗专科置管的27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90例。分别为A组平卧位、B组半卧位和C组坐位。分析三种体位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中颈内异位率、导管尖端异位平均调整数、置管后原发性异位发生率。结果:C组PICC置管在置管中颈内异位率为1.11%、导管尖端异位平均调整数为0.4次,其颈内异位率、导管尖端异位平均调整数方面均低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在置管中颈内异位率、导管尖端异位平均调整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体位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置管后原发性异位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PICC置管明显降低置管时颈内静脉异位率,异位调整时明显减少导管尖端异位平均调整次数,有经验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操作不降低一次穿刺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良PICC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PIC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盲法穿刺置管,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置管,评估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容易操作、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对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操作步骤,肉眼观察右颈内静脉,评估穿刺可行性并排除解剖变异,使用PICC穿刺包完成穿刺;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完成中心静脉置管,选用索诺声超声仪(M-terbo),在高频探头下获得有效的穿刺指引,判断血管准确位置并查看是否穿刺成功,可顺利回抽静脉血后以改良塞丁格法将PICC导管置入。比较2组穿刺情况及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为(19.67±2.85)min,观察组平均(10.55±2.4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4%(42/50),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4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观察组为4%,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穿刺时间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对颈内静脉置管困难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颈内静脉置管困难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盲探穿刺组(A组)和超声引导组(B组),观察两组病人的置管率.结果 40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盲探穿刺下,27例穿刺成功,13例穿刺失败,置管成功率为67.5%;40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超声引导下,39例成功,1例穿刺失败,置管成功率97.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颈内静脉置管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分为两组。超声组(6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穿刺置管。记录两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与对照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0%和60%,总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6.7%,穿刺置管时间分别为(4.7±1.5)min和(6.6±3.4)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穿刺法,并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和股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晚期卧床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置管,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穿刺时长、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置管相关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穿刺时长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基础上,相比股静脉置管,超声引导下经下肢PICC置管更占一定优势,即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是一种可行的静脉通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方建华  杨红萍  许亮  江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66-67,F0003
目的评价超声显像定位引导浅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拟实施浅静脉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直视穿刺置管)和超声组(采用超声定位引导术,在超声显像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59例,占98.3%,二次穿刺成功1例,占1.7%,总体成功率达100%。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38例,占63.3%,二次穿刺成功17例,占28.4%,失败5例,占8.3%,总体成功率达91.7%。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二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行浅静脉PICC置管简便、安全、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缩短穿刺时间,尤其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及成功率。方法:3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拟行静脉转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和传统盲穿法行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二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与盲穿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6.67%和53.33%,二次以上成功率分别为13.33%和26.67%,总体成功率分别为为100%和8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和20.00%。结论: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需行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超声引导法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技术在老年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平面内技术引导下穿刺置管。记录首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及穿刺前和穿刺后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且穿刺操作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穿刺置管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1例并发症,对照组1例误穿动脉,1例渗漏。对照组穿刺后5 min的SBP、DBP和HR较穿刺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后5 min的SBP、DBP和HR较穿刺前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后5 min比较,观察组SBP、DB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技术在老年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应用时,具有更准确、更安全、更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