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芒柄花素磺酸钠对卵清蛋白(OVA)诱导哮喘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购买SPF级C57BL/6小鼠60只,并随机分6组,每组10只,具体组别如下:空白对照组(CON组)、模型组(OVA组)、芒柄花素磺酸钠低剂量(MBHS-L组)、芒柄花素磺酸钠中剂量(MBHS-M组)、芒柄花素磺酸钠高剂量(MBHS-H组)和地塞米松组(DEX组),使用OVA诱导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实验主要评价小鼠哮喘症状并进行评分、计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Diff-Quick染色法)、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分析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分析肺组织p-ERK1/2,p-JNK和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结果] 与OVA组比较,哮喘症状评分、BALF炎症细胞数量、TNF-α、IL-1β和MDA水平以及p-ERK1/2,p-JNK和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在MBHS组和DEX组均明显降低(P<0.05),而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结论] 芒柄花素磺酸钠可能通过MAPKS信号通路缓解OVA诱导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NS398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人肺癌A549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20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S398低剂量(1.5mg/kg)组、NS398中剂量(3.0mg/kg)组和NS398高剂量(4.5mg/kg)组。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每周3次,共4周。给药期间每隔7日测量肿瘤体积。最后一次给药次日,处死裸鼠完整剥取肿瘤,测量肿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TUNEL法检测各组移植瘤标本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survivin、XIAP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NS398各剂量组肺癌移植瘤生长速度均慢于对照组,各剂量组肿瘤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00),呈剂量依赖性。各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18%、46.50%和53.87%。TUNEL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NS398各剂量组凋亡指数均显著增加(P<0.01,P=0.000),并呈剂量依赖性。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NS398各剂量组survivin和XIAP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减少,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00),也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 NS398能明显抑制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和XIAP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5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姜黄素高剂量(200 mg/kg)、中剂量(100 mg/kg)、低剂量(50 mg/kg)组、溶剂对照组和顺铂组(3 mg /kg),每组7只,姜黄素连续灌胃给药15 d,顺铂组每3 d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测量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处理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结论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对乳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抗肿瘤效应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相关性。[方法]建立4T1乳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组、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 d后处死取材。测定移植瘤瘤质量和计数肺转移结节个数,并计算瘤质量抑制率及肺转移抑制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转移瘤、血清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的表达。[结果]中药各组瘤质量、肺转移结节数随中药剂量增高而下降(P<0.05);高剂量中药组瘤质量抑制率及肺转移抑制率均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中药各组移植瘤、转移瘤、血清中HSPG的表达随中药剂量增高而上升(P<0.05);高剂量中药组移植瘤、转移瘤、血清中HSPG的表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可显著抑制乳腺癌小鼠移植瘤的增殖和肺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高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microRNA-137(miR-137)通过Wnt信号通路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与凋亡,以及对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将人宫颈癌细胞HeLa分别转染miR-137-mimic质粒(miR-137组)和空载质粒(NC组),另设空白组只加入等量转染试剂不做其他处理。待细胞稳定转染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Wnt、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miR-137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MMP-7、DKK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将稳定转染的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观察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空白组、NC组、miR-137组12 h、24 h、48 h的OD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OD值有差异(P <0.05);②3组的OD值有差异(P <0.05),miR-137组OD值较空白组和NC组低,相对细胞活性较低;③3组OD值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miR-137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组和NC组(P <0.05)。miR-137组细胞Wnt和MMP-7 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和NC组降低(P <0.05);miR-137组细胞DKK1和miR-137 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和NC组升高(P <0.05)。miR-137组细胞Wnt、MMP-7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和NC组降低(P <0.05);miR-137组细胞DKK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和NC组升高(P <0.05)。NC组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与miR-1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37组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增加。空白组、NC组、miR-137组裸鼠不同时间点的肿瘤体积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肿瘤体积有差异(P <0.05);②3组的肿瘤体积有差异(P <0.05),miR-137组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肿瘤生长缓慢,相对抑瘤效果较好;③3组肿瘤体积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在人宫颈癌细胞中过表达miR-137可以促进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Wnt及其上下游MMP-7/DKK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扶正散结方联合顺铂对H22腹水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H22腹水瘤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顺铂组、中药联合顺铂组,每日测量小鼠腹围及腹水量,连续给药2周后,采血并处死小鼠。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比较各组小鼠各脏器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结果] 荷瘤组小鼠体质量及腹围较空白对照组迅速增长,大量腹水生成,胸腺质量减轻。与顺铂组小鼠相比,中药联合顺铂组小鼠体质量、腹围增长缓慢,腹水量减少,胸腺质量增加。顺铂组与中药联合顺铂组较荷瘤对照组抑瘤作用明显,中药联合顺铂组的抑瘤率优于顺铂组(P<0.05)。各组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中药联合顺铂组IFN-γ、IL-2水平升高(P<0.05)。[结论] 扶正散结方能够减少肝癌H22腹水瘤小鼠腹水量,通过上调血清中TNF-α、IFN-γ、IL-2水平来促进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正性调控,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造模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不同剂量的苦参碱,连续灌胃14 d,检测给药后各组小鼠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并进行肿瘤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考察苦参碱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 造模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重量均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核分裂象,无明显坏死区,而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核分裂象显著减少(P<0.01),且细胞坏死更为严重。此外,q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各实验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的积分光密度值(IOD)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 苦参碱可能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水平达到抑制CT26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相同剂量下,研究单次大剂量照射对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建立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直径达8~9mm,随机分为0Gy组(空白对照组)、8Gy组(8Gy/1f/1d)、10Gy组(10Gy/1f/1d)、4×2Gy组(8Gy/4f/4d)、2Gy×5(10Gy/5f/5d)组。每3天观察肿瘤体积变化,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照射实验组(除对照组)裸鼠分别于放疗结束后第7天、14天行18F-FDG PET/CT检查,另取各实验组裸鼠分别于放疗结束后7天、14天处死,收集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测定Ki-67的表达。结果 单次大剂量和常规分割照射均能抑制MDA-MB-231移植瘤生长,以单次大剂量10Gy组最为明显(P<0.05)。且在同等剂量条件下,单次大剂量组在放疗后第7、14天PET/CT检查显示移植瘤SUVmax值均低于常规分割照射组(P<0.05),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单次大剂量组也低于同剂量常规分割组(P<0.05)。结论 在同等剂量情况下,单次大剂量放疗较常规分割放疗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更为显著,同时18F-FDG PET/C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早期放疗后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化瘀散结中药妇痛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中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作用途径中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探讨妇痛宁对EMs中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影响。[方法] 收集EMs患者的异位病灶组织,原代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将25×106/mL浓度混合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注射到裸鼠腹部皮下,成功建立模型后,将成模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予无菌生理盐水、低剂量中药、中剂量中药、高剂量中药和孕三烯酮灌胃,3周后处死裸鼠,取病灶,测量病灶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病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病灶中COX2、PGE2、VEGF、Snail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病灶中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中剂量及高剂量妇痛宁治疗组裸鼠异位病灶体积减小、VEGF表达及MVD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治疗组裸鼠异位病灶中COX2、PGE2、VEGF、Snail mRNA表达降低,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且Snail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痛宁可影响COX2-PGE2作用途径中与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相关分子的表达,通过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能力而抑制病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钱林华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7):101-106,61
目的 经过临床病理学标本检测人宫颈癌组织FAT10蛋白异常高表达后,探讨上调和下调FAT10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30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FAT10 mRNA的表达水平,FAT10蛋白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电穿孔法分别将FAT10 siRNA和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FAT10转染宫颈癌SiHa细胞后,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转染48h后,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FAT10 mRNA和FAT10蛋白表达水平;CCK-8 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上调和下调FAT10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株SiHa的放射敏感度的影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上调和下调FAT10表达联合X线照射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FAT10蛋白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10下调组宫颈癌SiHa细胞内FAT10基因表达明显降低,FAT10上调组明显升高。FAT10下调组宫颈癌SiHa细胞放射敏感度升高,FAT10上调组宫颈癌SiHa细胞放射敏感度降低(P<0.05)。FAT10下调组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FAT10上调组SiHa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FAT10下调组裸鼠移植瘤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FAT10上调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20Gy γ射线照射后FAT10下调组瘤体平均体积较照射前明显减小(P<0.05);而上调组裸鼠皮下种植瘤平均体积较照射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下调FAT10表达能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强瘤体的放射敏感度,上调FAT10表达则使肿瘤辐射抗拒。  相似文献   

11.
参麦注射液协同奥沙利铂抗结肠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探究参麦注射液与奥沙利铂合用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裸鼠LOVO细胞移植瘤体内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组(n=8)、奥沙利铂组(8 mg/kg,n=8)、联合治疗组(奥沙利铂8 mg/kg;参麦注射液10 mg/g,n=8)及参麦组(参麦注射液10 mg/g,n=8),通过腹腔注射途径给药,自给药之日起每隔1日记录肿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给药14 d后观察奥沙利铂对移植瘤体抑瘤率的影响:处死小鼠后留取血样;摘取脾组织称质量以计算脾指数;摘取肿瘤组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结果]参麦注射液与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抑瘤率为49%,联合用药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显著且对荷瘤鼠血液及肝肾无明显毒性;联合用药组可显著降低b-FGF的表达,并降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减轻奥沙利铂对小鼠免疫器官与肝功能的影响,并增强奥沙利铂抗结肠恶性肿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FGF介导的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蟾毒灵对人结肠癌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蟾毒灵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0.9%生理盐水)、蟾毒灵组(1.5 mg·kg~(~(-1))·d~(-1)),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瘤体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瘤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结果:蟾毒灵在2.5~320.0 ng/ml的浓度区间内,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1.67%~95.40%,IC50为20.86 ng/ml,呈剂量依赖性。蟾毒灵组裸鼠移植瘤瘤体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蟾毒灵组瘤体中VEGFA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蟾毒灵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瘤体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A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岩汤和各拆方组药物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促进凋亡的作用,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消岩汤全方和根据功效拆分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解毒祛瘀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益气扶正组和全方组。以噻唑蓝法(MTT)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与5-Fu化疗药物联合作用的效果,用Hoechst33258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各组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活性和促进凋亡,清热解毒组优于全方组优于解毒祛瘀组优于活血化瘀组优于益气扶正组,与5-Fu化疗药物合用表现出协同和相加作用。[结论]消岩汤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生长,促进凋亡,与5-Fu化疗药物合用有一定的化疗增效作用,清热解毒组药物在抑瘤和增效作用方面,与全方接近,提示清热解毒组中药为体外实验中全方抗肿瘤作用及化疗增效作用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期和吸收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渗出期治以清热宣肺,开闭平喘,解毒化瘀,吸收期治以益气养阴,健脾除湿清热;并辅以西医抗菌、抗病毒、对症支持疗法、镇咳祛痰、保肝及补充人体白蛋白、免疫增强治疗及应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吸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结果]10例患者中9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患者完全退热(平均6.0d),患者X光胸片炎症较快吸收,血清ALB及A/G经治疗恢复正常,PO2、O2sa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WBC计数恢复正常(平均9.67在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期和吸收期“非典”患者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张伯礼教授治疗中风病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对351首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药物名称标准化,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张教授治疗中风病中用药频次由高到低的前5味药物依次为丹参、郁金、天麻、桑枝和夏枯草;所选药物以寒、平、温,苦、甘、辛的四气五味为主;归经尤其以肝经为突...  相似文献   

16.
灵芝孢子粉对裸鼠移植性人肝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对裸鼠移植性人肝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移植性人肝肿瘤模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灵芝孢子粉组,观察裸鼠肿瘤生长。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SP免疫组织化学法及病理Imagepro Plus5.0彩色图像定量分析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灵芝孢子粉为2.1g/kg时,对裸鼠移植瘤的抑制率为57.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镜下观察,灵芝孢子粉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肿瘤坏死组织较多,细胞异型性较小。灵芝孢子粉组VEGF、MVD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结论高浓度及大剂量的灵萝孢子粉对肝肿瘤有明展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对VEGF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以新型聚乳酸磷酸酯聚合物(PLCE)为载体的紫杉醇缓释微球体内抑瘤效果.方法 采用HO8910人卵巢癌细胞株,手术接种于68只BALB/c裸小鼠卵巢包膜下.3周后,取肿块大小相对均匀的42只裸小鼠随机分成7组:空白对照组、聚合物空白微球对照组、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缓释微球1中、低剂量组,紫杉醇缓释微球2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分组当日给药1次,连续观察一个月.结果 紫杉醇注射液抑瘤率57.0%;紫杉醇缓释微球2中剂量抑瘤率77.1%,低剂量抑瘤率58.7%.结论 以新型PLCE为载体的紫杉醇缓释微球2(60 mg/kg)对卵巢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但是毒性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