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源CT 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01 ~ 2016-12 期间我院
行双源CT 和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 检查的96 例病人,分析双源CT 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
准确率。结果: ( 1)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双源CT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8%、94.3%,阳性预
测值为84.0%,阴性预测值为96.5%,两者诊断基本一致; ( 2) 双源CT 检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占19.9%、
42.1%、38.0%,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3) 双源CT 共计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216
处,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43、91、82 处,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主要以软斑块为主,重度组斑块主要以硬斑块
为主,硬斑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双源CT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
诊断及斑块性质的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冠状动脉造影与运动平板试验作对比,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上疑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125例,每一例患者在行冠脉造影前都要进行运动平板试验,以冠脉造影为检测标准,将运动平板试验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运动平板试验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0.3%,预测准确性81.6%。单支、双支、三支病变阳性率为76.0%、84.2%和10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检查方法中,运动平板试验是一项比较理想的无创伤性且简单的检查方法,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合并高尿酸血症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高尿酸组,不合并高尿酸血症的70例患者为正常尿酸组。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及相关生化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尿酸组多支病变占52.7%,正常尿酸组占31.5%,高尿酸组多支病变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高尿酸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肌酐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尿酸患者冠脉病变广泛且复杂。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4~7例患病。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微创支架置入手术,随着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开发研究和不断完善,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小且恢复快等优势,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并发症,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较高等不足。对此,本文对PCI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为指导PCI术治疗冠心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纳入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3—7月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50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71.0%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且不同支架安置个数、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CCU)经历和入院次数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较好,支架安置个数、CCU经历和入院次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2 2 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14 1例 )和非冠心病组 (79例 )。冠心病组再分为单支病变组 (47例 )和多支病变组 (94例 )。测定各组病人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 (P<0 .0 5 )。冠心病多支病变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 (P<0 .0 5 )。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显著相关 ,并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OR=1.32 ,95 %CI=0 .75~ 2 .87,P<0 .0 5 )。结论 :冠心病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血清尿酸水平可能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显示出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院前自救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89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院前自救能力问卷调查病人的自救能力,根据自救能力评分分为高能力组和低能力组。对比2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疾病认知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自救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189份问卷调查表中,剔除无效问卷3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86份,其中高能力组(89例),低能力组组(97例);2组年龄、性别、是否独居、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民族、婚姻状况、月收入、是否有医保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无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疾病认知程度、接受过相关培训、自救信息、自救知识来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认知程度缺乏、自救知识来源于家人、自救信息来源来源于宣传栏显著负向影响冠心病病人院前自救能力,病程、有自救培训经历显著正向影响冠心病病人院前自救能力(P<0.0...  相似文献   

9.
许俊萍 《中原医刊》2009,36(1):28-29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PCI)疗效的影响。方法56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3个月的心脏功能(LVEF)、运动代谢当(METs)及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3个月LVEF、METs及QTd均有改善,A组患者LVEF、METs和QTd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LVEF和METs和QTd,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心脏自主神经能显著影响心率的变化,而且其有双向作用,受昼夜变化、呼吸等因素的影响。心率变异性(HRV)能良好地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变化,对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心脏不良事件有预测作用。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显著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促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下降的HRV。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26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64)和B组(11=62),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10mg/次,B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20mg/次。测定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血脂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12个月,两组血脂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心脏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90 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均进行24 h DCG及冠脉造影检查,分析DCG在SMI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90 例患者行 DCG检查诊断为无症状SMI患者55例,24 h内发作157次;有症状SMI患者9例,24 h内发作45次. DCG诊断无症状SMI组与有症状SMI组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无症状SMI组的持续时间>1 min的患者比例为69.09%,显著高于有症状SMI组的33.33%(P<0.05). DCG诊断 SMI灵敏度为82.26%、特异度为85.71%、误诊率为14.29%、漏诊率为17.74%. 结论 DCG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一种简易、无创的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吸烟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89例吸烟冠心病患者,根据PCI术后吸烟状态分成2组:术后戒烟组(n=417)及吸烟组(n=272)。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吸烟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术后戒烟组(4.78%vs1.4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吸烟是术后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指导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101例中青年(≤50岁)CAD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62例老年(≥60岁)CAD患者进行对比。结论:中青年CAD患者以男性为多,多有饮酒、吸烟、高血脂、肥胖、家族史、外向、情绪不稳定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病因导致的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缺氧、坏死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恶劣,生活习惯改变,冠心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多[1]。心脏康复是冠心病患者的核心治疗措施之一,其主要是通过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及患者教育等方式联合作用,为患者提供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全方面且长期的综合管理服务,目的在于使患者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疾病,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预后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基于缺血评价的功能学已被证实在冠心病PCI诊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近年来,伴随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基于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衍生技术如非充血性压力比值,以及基于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造影的FFR等陆续应用于临床。本文将针对功能生理学在PCI中的指导价值、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16SCT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行16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观察冠状动脉斑块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并对16SCTCA与CAG评估狭窄程度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观察54例患者冠状动脉623个节段,16SCTCA显示无狭窄454段、轻度狭窄51段、中度狭窄70段、重度狭窄48段,与CAG比较,两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4.47%、82.12%、87.75%、90.54%。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好。结论 16SCTCA对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显示准确性较高,能满足冠心病初步诊断的需要,是临床上进行冠心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320排冠状动脉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未确诊CAD的患者,在7 d内先后接受了320排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5例患者4个主要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20支在检查中显影良好。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者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共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与CAG均发现病变者68例,均未发现冠脉病变者100例。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0.79。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CTA是CAD患者无创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CAD患者诊断提供依据,虽然尚不能替代目前的金标准检查CAG,但由于CTA对于重度狭窄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对于那些拒绝CAG检查的患者(特别是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是一个便捷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各类易患因素,尤其是血糖水平的关系,阐明这些因素对冠心病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血糖现状报告表”,自2005年5-9月从同济医院心内科、CCU住院患者中,选择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者共计175人,分为对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进行详细问卷调查,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一般临床指标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所获各类数据指标及血糖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在OMI和AMI组中占多数;AMI组高血压患病率、平均收缩压(SBP)、心脏病罹患年数、体重指数(BMI)均高于其余各组;AMI组血肌酐、OGTT120 min、LDL-C/HDL-C、TG/LDL-C、HDL-C,UAP组空腹血糖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以上P<0.05或0.01)。结论在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逐渐增加,往往合并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对有以上病史的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一、二级预防的同时,更要重视高血压、高脂血症尤其是糖尿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病和肺心病病人血清心脏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上述疾病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收治的冠心病人195例分为A组,肺心病病人79例分为B组;又将195例冠心病病人中前壁心肌梗塞80例分为C组,39例下壁心肌梗塞分为D组,76例心绞痛分为E组。分另q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一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肺心病病人少部分MYO、CK—MB轻度升高外,其余在参考值范围;冠心病例3种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两组经非参数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病例中心肌梗塞组和心绞痛组的对比、心肌梗塞中前壁梗塞和下壁梗塞的对比,3种标志物升高程度不一,经配对非参数检验(P〈0.01),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标志物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分型、危险分层和治疗及与肺心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