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和分析168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经输尿管镜至狭窄处尿道,采用钬激光切开狭窄处尿道,留置尿管2~4周。拔除尿管后观察排尿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尿道造影了解尿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排尿困难明显改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均明显提高,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尿道造影显示术后患者尿道狭窄明显改善。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尿道断裂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膀胱造瘘输尿管镜会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后尿道断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道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下膀胱造瘘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尿道断裂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膀胱造瘘输尿管镜会师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23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1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PKRP);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TPK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6月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和膀胱冲洗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P <005);前列腺切除体重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IPSS和QOL 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而最大尿流率(Qmax)和总临床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临床疗效更高, 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W鞘联合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尿道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进行PW鞘联合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手术视野均表现清晰,组织分辨确切,无一例终止手术,而对照组有2例患者手术出血较多,视野与组织分辨模糊,被迫终止手术,3例因手术视野欠清晰,误切穿尿道海绵体;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尿道扩张次数、术后最大尿流率、再手术率以及手术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PW鞘联合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狭窄,能改善手术视野与组织分辨情况,组织损伤小,增加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术后手术复发率及再手术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男性尿道狭窄与闭锁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联合等离子电切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80min,平均45min,出血10~80mL,平均30mL,留置尿管4~6周,拔尿管后排尿通畅,定期行尿扩。随访3~18个月,术后3、6和12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腔内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治疗前、末次随访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末次随访Qmax高于对照组,RUV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效果确切,能提高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镜钬激光与冷刀内切开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与冷刀内切开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患者(A组)和72例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治疗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36例获访4~12个月,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16.8±3.2)ml/s,再次手术者5例(13.8%);B组51例获访8~25个月,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10.2±2.5)ml/s,再次手术者18例(35.2%)。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视野清晰、切割精确,治疗效果优于经尿道冷刀内切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PW鞘辅助钬激光输尿管镜在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尿道狭窄男性患者,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观察组则采用PW鞘辅助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复发和再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平均尿道扩张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最大尿流率由治疗前的(8.3±2.1)mL/s提高到(17.2±3.9)mL/s,对照组由(8.5±2.8)mL/s提高到(14.3±3.4)mL/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5月,观察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分别为20.93%和9.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19%和2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鞘辅助钬激光输尿管镜可提高术中视野清晰度,使组织分辨更加容易,对提高男性尿道狭窄患者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综合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3例和观察组(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组)4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PHQLS评分、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BPHQLS评分、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好于本组手术前的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的综合状态也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卓栋  敖平  姜书传 《安徽医学》2012,33(12):1601-160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25例符合手术指征的BPH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前及术后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指标并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过程顺利,手术时间40~120 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0±1.8)h,术后无继发性出血。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115.2±35.5)ml vs(17.6±2.4)ml,P<0.05],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5.8±1.6)ml/s vs(24.0±4.2)ml/s,P<0.05],IPSS评分明显好转[(25.3±3.4)分vs(6.2±1.5)分,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既保证了微创手术特点,又能达到开放手术的效果,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大体积前列腺。  相似文献   

11.
夏小彬  熊浩 《中外医疗》2014,(30):114-115
目的为了降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痛苦和进一步提高该院在此方面的治疗优势,分析和探讨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将96例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泌尿外科治疗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48例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和分析手术前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患者在最大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四方面内容的变化。结果:经过统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不如观察组患者,而最大尿流率和观察组相比显著的降低,且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风险率低,患者痛苦小,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癌腹腔镜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对患者肠膀胱尿流动力学和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膀胱根治术,按照尿路重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1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随访,分别于手术后3月、6月、9月对患者肠膀胱尿流动力学进行测定,包括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流率,同时随访中统计患者术后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统计中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3月,尿流率为(12.7±2.5)ml/s,对照组患者为(13.9±2.2)ml/s,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对照组在手术6月和9月后的尿流率分别为(13.6±2.1)ml/s、(14.5±3.5)ml/s,而观察组6月和9月后的尿流率分别为(16.8±2.4)ml/s、(19.8±3.1)ml/s,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对照组感染人数为6例,感染率为31.58%;观察组感染人数为5人,感染率为8.47%,两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7,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由于手术造成的损伤,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肠膀胱尿流量并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时间: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样本量:78,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分配所有患者。予以对照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发热、膀胱刺激、尿路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情况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2例,较对照组总发生9例患者少,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残余尿量为(17.82±1.68)ml、最大尿流率为(17.29±1.61)ml/s、IPSS评分为(6.25±0.61)分,与对照组作对比,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29±4.14)min、术中出血量为(8.65±0.82)ml、住院时间为(4.72±0.45)d,与对照组作对比,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减少创伤,促使膀胱功能快速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46-1047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93例,4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同期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45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同期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两组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MFR)及残余尿量(RU)均优越于治疗前;而治疗后气压弹道碎石术IPSS评分、QOL评分优越于钬激光碎石术。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首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同期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状电极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和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术(TUIBN)治疗膀胱颈挛缩的疗效.方法:52例膀胱颈挛缩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TUIBN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TURBN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尿量、术后最大尿流率,术后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远期排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与TURBN比较,TUIBN治疗膀胱颈挛缩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残余尿量少、容易操作、远期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选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肿瘤、狭窄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钬激光技术辅以输尿管镜、电切镜、膀胱镜、尿道镜等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23例、膀胱结石4例、膀胱癌6例、尿道狭窄3例、尿道肿瘤1例。结果:钬激光输尿管碎石(LLU),单次成功19例(82.6%),钬激光膀胱碎石(LLB)、钬激光切除膀胱癌(HolRBT)、钬激光尿道狭窄切开(HolRUS)、钬激光尿道肿瘤切除(HolRUT)均1次成功。表明钬激光在碎石、切割组织、凝固止血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12例尿道狭窄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狭窄长度0.2~1.0cm,观察其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对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超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与术后6月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0.0±3.5) min、术中出血量(161.0±9.2)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5.2±1.2)h、平均住院时间(10.8±2.6)d、手术并发症数(6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32.0±4.2) min、术中出血量(198.0±12.1)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36.8±1.3)h、平均住院时间(13.6±2.9)d、手术并发症数(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IPSS、QOL、Qmax、RUV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均为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术方法,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并发症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龙飞  王彦彬  宋晨  李军华  楼扬锋  季泽益 《浙江医学》2021,43(24):2679-2671,2684
目的观察骶神经磁刺激(SMS)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因带状疱疹引起排尿困难至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皮肤科相应对症治疗+留置导尿+膀胱功能训练)1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SMS治疗)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SMS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排尿困难效果良好,可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