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俊岭  徐先全  王起奎  章恒  朱小东  陈海 《安徽医药》2015,36(12):1501-1503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肿物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因纵隔占位或肺部占位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拟诊断纵隔疾病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 115例行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11例行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在术中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122例患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为96.83%;恶性病变54例(42.86%),良性病变68例(53.97%);2例术前胸部CT考虑纵隔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不明,行食管镜及气管镜均未见明显异常;2例术前胸部CT考虑淋巴结肿大,术中病理未获明确诊断.良、恶性病例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视野好,清晰度高,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对于临床上难以确诊的纵隔疑难疾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的96例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了电视纵隔镜检查进行活检,获取病理以明确诊断。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96例患者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腺癌27例,肺鳞癌26例,肺小细胞癌15例,恶性淋巴瘤14例,纵隔淋巴结结核8例,结节病4例,纵隔慢性淋巴结炎2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可作为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患者30例,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22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联合颈部与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2例。结果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纵隔疑难疾病17例均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100%,高度怀疑或病理不明的13例患者已确诊为肺癌,切除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作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诊断分期的常规方法,安全有效并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肋间电视纵隔镜技术在胸部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于经胸部X片、CT、支气管镜、胸腔穿刺或诊断性抗感染治疗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24例病例,采用肋间电视纵隔镜技术切除或活检病灶.经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后及时确定进一步手术或其它治疗方案。结果24例均术中明确诊断:良性疾病12例,其中肺部病变9例,纵隔病变2例,胸壁内侧病变1例;肺癌12例,其中9例同期予以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因呼吸等功能严重障碍实施肺楔形切除2例.因肿瘤伴肺内转移或胸膜播散予以楔形切除1例。所有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肋间电视纵隔镜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具有重要的胸外科疾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纵隔肿物诊断及肺癌分期中应用电视纵隔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纵隔肿物且经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T、MRI诊断、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电视纵隔镜诊断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纵隔肿物诊断及肺癌分期中应用电视纵隔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管癌拔脱术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05年10月-2006年6月应用电视纵隔镜为15例早期食管癌病人施行食管拔脱术和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胃镜证实为鳞癌,钡餐及CT检查证实无明显外侵,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所有病人均以电视纵隔镜游离食管后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结果 所有病人恢复良好。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d(平均2.5d),呼吸功能影响明显减轻,镇痛药用量减少。结论 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管癌病人中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在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患者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术的60例患者,术前均高度怀疑肺癌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收集检查术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后病理结果:恶性52例,慢性淋巴结炎性改变8例,此8例行肺部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肺癌,鳞癌4例、腺癌3例、腺鳞癌1例,其中1例腺癌患者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分期,电视纵隔镜检查术以其术后病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且可直接获得病理标本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开展的53例电视纵隔镜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拟诊肺癌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53例患者,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发现21例有纵隔淋巴结转移,32例无转移,后者中的30例经开胸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余2例不是肺癌;51例肺癌患者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均获得准确的肺癌分期。所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纵隔镜是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应用电视纵隔镜技术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技术早期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电视纵隔镜技术进行早期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食管癌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电视纵隔镜技术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诊断脊柱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脊柱疾患诊疗中的作用。方法:36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颈椎3例,胸椎10例,腰椎20例,骶椎3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结果:36例中,33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为91.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脊柱病变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对制定脊柱病变的综合治疗方案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玉龙 《中国医药》2010,5(9):846-84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纵隔肿瘤住院患者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中前纵隔肿瘤18例,后纵隔肿瘤9例,中纵隔肿瘤4例;肿瘤直径>10 cm者12例,最大直径达14.5 cm.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6例;肿瘤全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5例.出院随访3个月~5年,良性肿瘤术后未见复发.1例患者术后肺部转移给予放化疗,未行二次手术,2例年轻胸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4、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 原发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和CT检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腥部肿块的CT诊断准确性,并与病理诊断作比较,探讨CT误诊的原因.方法将360例腹部肿块患者CT诊断后行手术,经病理诊断将其分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炎症三大类,对CT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部肿块的CT诊断总体符合率为90.83%,误诊率为9.17%.结论CT与病理有很强的互补性,应重视病史并作出综合分析,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采用Acuson超声诊断仪2009~2011年诊断的213例子宫肌瘤(经腹部探测),进行对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特征的监测及部分患者术后的随访观察。结果:213例患者中肌壁间肌瘤128例,浆膜下肌瘤56例,黏膜下肌瘤10例,混合性肌瘤19例。经随访,手术治疗的78例,其中病理符合76例、符合率达到97.4%左右,1例误诊(病理为子宫肌腺症)、1例漏诊(病理为妊娠合并肌瘤),误诊率为1.3%。结论:超声可动态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具有方便快捷、误诊率低、无创伤等特点,是临床首选检查,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肢体这一罕见部位副神经节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肢体副神经节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副神经节瘤生长缓慢,大多包膜完整,无出血坏死;镜下肿瘤细胞呈腺泡状或细胞球状排列,血窦丰富,分裂象少或无;主细胞恒定表达NSE、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支持细胞表达S-100、GFAP,阳性信号围绕细胞巢周围较有特征性,但有时无表达,Ki-67增殖活性低。结论副神经节瘤发生于肢体非常罕见,极易与众多恶性肿瘤混淆,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可有效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2例胃癌的超声诊断分析,根据胃癌声像图及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定出TNM分期,并结合病理学基础,具有实际的临床价值,使之能合理手术,提高生存率,方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超声诊断,TNM分期,结合病理学基础,结果:超声TNM分期与病理TNM分期符合率为77.9%,结论:对胃癌的超声诊断,从而作出对胃癌浸润深度的测定,浸润范围的分析,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准确的作出TNM的分期,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合理手术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行微创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纵隔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行微创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行开胸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特点,优于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值得在胸外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化病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病理诊断技能、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开展病案讨论等加强对病理诊断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病理诊断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肺癌患者术前明确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科治疗585例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经术前病理检查确诊肺癌529例,占外科治疗肺癌患者的90.4%(529/585);其中诊断小细胞肺癌62例,均给予2周期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效率82.3%(51/62),4例达到组织学完全缓解(6.5%)。3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1~2周期新辅助化疗,有效率55.6%(20/36)。结论肺癌术前病理诊断是分期综合治疗的前提;明确病理诊断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