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接触二硫化碳(CS2)工人神经肌电图,为寻找职业性体检神经肌肉电生理的筛查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接触CS2工人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后神经运动神经的潜伏期和波幅,对主诉肢体麻木明显的151人增加了正中神经、尺神经觉、腓肠神经感觉神经的潜伏期和传导 速度检测.将检测结果与GBZ 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附录B中表B.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表B.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中神经指标参考值进行对照.结果 596人(60.3%,596/989)主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易怒、记忆力明显减退、肢体麻木、肢体抽搐、肢体酸痛等症状.989人中共94例有至少1项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指标异常,94例神经传导速度异常者中共检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神经148条;64条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占全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神经的43.24%(64/148),36条(24.32%,36/148)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38条(25.68%,38/148)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异常,9条(6.08%,9/148)胫后神经和1条(0.68%,1/148)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与GBZ 76-2002标准比较,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降低,尺神经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GBZ 76-2002标准比较,CS2作业工人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GBZ 76-2002标准比较,CS2作业工人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感觉神经可以作为接触CS2作业工人职业性体检中神经肌电图检测的必检神经,感觉神经潜伏期、传导速度可以作为职业性体检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血铅值将312名接铅作业人员分组后进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各剂量组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和波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各组末端潜伏期、波幅、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人的血铅值超出正常参考值时,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的末端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提示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末端潜伏期和波幅指标可作为接铅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早期损伤的最敏感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浓度1-溴丙烷(1-BP)接触对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5名1-BP接触工人为接触组(其中男性17人)和25名非接触工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人),使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吸烟、饮酒状况及教育程度等信息,测定1-BP接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行为学检查。[结果]接触组女性和暴露组女性相比,一般情况中除年龄(接触组女性年龄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方面差别均无显著性;接触组男性和暴露组男性一般情况差别均无显著性。1-BP接触浓度的TWA平均值80.4(2.0-384.9)mg/m3;男性接触组与其对照组相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简明情绪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MOS)表中紧张焦虑项得分增高,视觉记忆项得分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接触组与其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别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1-BP暴露能对男性接触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丙烯酰胺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化工企业接触低浓度丙烯酰胺作业工人166人,无丙烯酰胺接触史108人,进行内科、神经系统、皮肤和神经肌电图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触丙烯酰胺工人自主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触痛觉减退、腱反射减退、位置觉减退、震动觉异常率和手掌红斑、脱皮脱屑的皮肤受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肌电图检查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人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接触丙烯酰胺可对工人周围神经系统及皮肤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对1-溴丙烷(1-BP)接触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16名1-BP接触工人为接触组,133名无1-BP接触史的工人为对照组,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测定工人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末端潜伏期(DL),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方法检测两组GSTT1和GSTM1基因型的分布.[结果]GSTT1基因多态性和1-BP接触对工人的SCV和DL的影响有交互作用,SNK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GSTT1基因携带者相比,接触组中GSTT1基因缺失型工人的SCV明显减慢[分别为(45.3±5.0)m/s和(40.1±5.3)m/s]、DL明显延长[分别为(6.3±1.3)ms和(8.3±2.0)m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交互项后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GSTT1基因多态性对工人的MCV有独立的影响(P<0.05).未发现GSTM1基因多态性对接触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有影响.[结论]GSTT1基因多态性与接触者对1-BP外周神经毒性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50名接触丙烯酰胺(AAm 的)作业工人,平均工龄为7.8年,做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并以60名不接触 AAm 的医院工作人员作对照。测定结果表明,各神经末端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异常率,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或减慢,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感觉神经活动电位也比对照组为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多环芳烃对焦炉工外周神经功能的影响,选取焦炉工炉顶、炉侧、炉底工种各15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工人的班后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1-羟基芘的水平,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的双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排除受伤神经)传导速度(SCV和MCV)、远端潜伏期(SL和ML)。结果显示焦炉工人尿中1-羟基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接触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远端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多环芳烃未引起焦炉作业工人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40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神经肌电图检查和血铅测定,发现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随血铅升高而减慢,呈显著负相关;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末端潜伏期改变与血铅水平有关,呈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在血铅超过1.93~2.41μmol/L时显著增高。拇展短肌、小指展肌和伸指总肌的肌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多相电位数显著增多和大力收缩时显示的运动单位电位数目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无创性神经传导技术在振动性神经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某磨光车间随机抽取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工人15名作为观察对象,应用Nicolet viking quest神经肌电图机,分别采用传统针电极、皮肤表面电极两种记录方法对同一观察对象进行神经传导功能的检查,对比分析左右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有无差异。 结果 两种记录方法所得结果中,左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右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参照北京协和医院的正常参考值,差异不影响对诊断结果的判断;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采用两种记录方法所得到的15名观察对象的神经电图检查结果全部一致。 结论 表面电极可以取代针电极,无创性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在振动性神经病的临床诊治方面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劳动卫生     
042 5 94 奥克托今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严川信…∥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 0 0 3 ,2 9(1 ) 4~ 7探讨奥克托今 (HMX)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选取 76名接触HMX的作业人员为接触组 ,并以 3 8名不接触HMX和神经毒物质的健康人作为对照。按标准方法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及运动潜伏期 ,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HMX浓度 ,并对不同接触浓度和不同作业工龄进行了比较。结果 ,接触组腓总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明显延长 ,正中神经近端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减慢。高浓度接触组正中神经、尺神…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铅接触工人神经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40名铅作业工人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虽临床上周围神经病表现不明显,但神经肌电图检查已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且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显著高于传导速度异常率;肌电图改变符合神经源性损害。提示当前生产条件下铅作业工人存在着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证据,其损害特点符合远端型轴索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溴丙烷(1-BP)对职业接触女工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4个1-BP生严工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按1:1比例选取年龄配对的接触组和对照组女工各71人.作业环境中1-BP的监测运用直读式检气管和个体采样器测定.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神经行为学组表测试、胫神经和腓神经电生理检查、振动觉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和激素水平检查.结果 作业环境中1-BP的浓度为0~402.40 mg/m3(平均32.19 mg/m3),工人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TWA-8 h)为0.35~535.19 mg/m3(平均14.08 mg/m3).与对照组相比,1-BP接触工人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4.8±8.7)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5.5±4.9)m/s]下降,远端潜伏期延长[(7.5±2.1)ms],足趾振动觉降低[双足音叉振动延迟时间分别为(6.2±4.4)和(5.7±4.4)s],神经行为学POMS量表中愤怒情绪得分增高(21.0±5.5),紧张、疲劳、迷茫情绪得分降低(7.8±5.5、5.6±4.1、6.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白细胞[(5.6±2.17)×103/μl]、红细胞[(3.9±0.4)×106/μl]、血红蛋白[(121.1±14.5)g/L]和肌酸磷酸激酶[(82.0±27.5)IU/L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8.0±0.5)g/dl]、乳酸脱氢酶[(335.2±356.6)IU/L]、促甲状腺激素[(3.6±2.3)μIU/ml]和尿促卵泡素水平[(18.7±24.4)mIU/ml]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BP接触可能影响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血液及生化学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克托今(HMX)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76名接触HMX的作业人员为接触组。并以38名不接触HMX和神经毒物质的健康人作为对照。按标准方法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及运动潜伏期,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HMX浓度。并对不同接触浓度和不同作业工龄进入地比较。结果 接触组腓总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明显延长,正中神经近端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减慢,高浓度接触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远端感觉神经潜伏期较低浓度组明显延长。20年以上工龄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接触组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HMX对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明显,并与接触。浓度和作业工龄长短关系密切,但HMX影响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机制还不清楚,是否与神经递质释放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苯对接触工人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苯对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 [方法 ]对苯接触观察对象 13人、苯中毒者 14人为接触组 ,另选无毒物接触史的工人 48人为对照组 ,应用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进行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结果 ]接触组尺神经及下肢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显著慢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余所检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接触组下肢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5 )。[结论 ]苯对周围神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于诊断周围神经病的价值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1-溴丙烷(1-BP)对接触工人神经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对国内1-BP生产工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按1:1比例选取年龄配对的接触组和对照组女工各71人.作业环境中1-BP的浓度用直读式检气管测定,工人的8 h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用个体采样器测定.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神经内科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振动觉检查、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根据TWA值和TWA×工龄值将接触工人分为3个剂量组,进行剂量-效应关系分析.使用USEPA BMDS 2.1软件计算1-BP毒作用基准剂量(BMD)和基准剂量下限值(BMDL).结果 TWA-8 h浓度范围为0.35~535.19 mg/m3,(均值14.08 mg/m3).剂量-效应关系分析表明,1-BP接触工人在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L,线性回归系数为0.0666)、双足振动觉(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157 2和0.193 9)、肌酸激酶水平(线性回归系数为-1.0464)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线性回归系数为0.102 4)等指标与1-BP有剂量依赖关系(P<0.05).依据DL资料计算TWA-8 h的BMD值和BMDL值分别为55.55和30.78 mg/m3.结论 1-BP对接触工人具有神经毒性,可引起胫神经DL延长、振动觉下降的剂量依赖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神经肌电图表现特点。方法对92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人和31名无接触职业危害的健康成人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结果①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AL)延长,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下降,且各指标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而下降明显,严重的可出现对刺激无反应;MCV总异常率97.83%,SCV总异常率96.74%。对照组MCV异常率2.15%,SCV异常率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肌电图(EMG)结果呈神经源性损害,异常率38.04%,对照组3.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EMG主要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程度与临床病情平行,建议对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分级诊断,可以结合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6例从事有机磷衣药生产的工人,进行了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5例小指外展肌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长,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及尺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7例神经重复电刺激未见波幅降低。9例神经肌电图显示有神经原性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异常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神经自觉症状和肌电图检查将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28例)、亚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SDPN)组(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33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浆Hcy水平测定及肌电图检查并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SDPN组、DPN组血浆Hcy分别为(8.16±2.23)、( 12.48±4.15)、( 13.51±5.80)μmol/L,与对照组的(6.00±1.43)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SDPN组、DPN组血浆Hcy≥15.0μmol/L发生率分别为3.57%(1/28)、12.50%(4/32)、21.21%(7/33),与对照组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cy与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尺神经MCV、胫神经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尺神经SCV、腓肠神经SCV、腓浅神经SCV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7、-0.401、-0.718、-0.711、-0.417、-0.360、-0.449、-0.570,P< 0.01),与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9、0.598,P<0.01).结论 血浆Hcy升高可作为DPN发生发展的一个预测因子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作为正己烷早期神经毒效应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8名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匹配,选取接触正己烷未出现周围神经中毒症状的作业工人56名作为接触组,不接触正己烷等有机溶剂且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作业工人56名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肘静脉血并检测血清外泌体中PEDF水平。对病例组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病例组、接触组以及对照组PEDF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病例组PEDF与神经肌电图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与接触组、对照组间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病例组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高于接触组(P <0.05)、而接触组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此外,对病例组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与其神经肌电图4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EDF水平与腓总神经的下肢远端运动潜伏期为正相关(r=0.62,P <0.001),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肌电图表现特点。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诊断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检查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具体包括双侧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远端运动潜伏期、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同时进行肌电图检查,包括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最小用力收缩时的动作电位(MUAP)。结果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右侧尺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尺神经以及左侧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检查的72块肌肉中17块(23.61%)存在MUAP时限延长,肌肉安静状态下有38块(52.77%)存在动作电位,最小用力收缩时9块(12.50%)未引出MUAP。结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神经肌电图表现为感觉和运动混合型损害,同时存在神经脱髓鞘和轴索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