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腺激肽释放酶2(hK2)、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为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并以同期健康查体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Logistic分析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对前列腺癌发生状况的影响,ROC曲线分析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对前列腺癌组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复发和生存情况。比较不同复发和生存预后情况患者的基线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Logistic分析基线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对前列腺癌患者复发和生存预后的影响,ROC曲线分析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患者复发和死亡早期评估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hK2、AMACR水平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P<0.05);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血清hK2、AMA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PSA水平依次降低(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对前列腺癌发生状况具有明显影响(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前列腺癌组50例患者的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为56%(28/50)和52%(26/50)。前列腺癌组复发患者的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且前列腺癌组死亡患者的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均受到前列腺癌患者复发和生存预后的影响(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患者复发和死亡均具有良好的早期评估效能。结论:血清hK2、AMACR和PSA水平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前列腺癌诊断价值,且可能作为预后早期预测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妍  左树森  徐勇  张志宏 《中国肿瘤》2013,22(4):317-320
[目的]探讨尿液中前列腺癌基因-3(prostate cell antigen 3,PCA3)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9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和207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PCA3基因在PCa和BPH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情况,并与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of antigen,PSA)进行应用价值的比较.[结果]尿PCA3 mRNA阳性104例,其中PCa100例、BPH 4例.尿PCA3 mRNA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分别为84.03%、98.07%、92.94%、96.15%、91.44%、43.49、0.16;血PSA诊断PCa的检出率为48.92%(113/231),明显低于尿PCA3 mRNA诊断PCa的检出率96.15%(10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PSA位于灰色区域4~10ng/ml77例,病理结果显示PCa 8例,BPH 69例,PCa检出率10.39%;尿PCA3 mRNA阳性7例,其中PCa 6例、BPH 1例,PCa检出率85.71%;尿PCA3 mRNA诊断PCa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00%和98.55%.[结论]与血PSA相比,尿PCA3 mRNA诊断PCa敏感度稍低,但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对于首次活检阴性而尿PCA3 mRNA阳性的患者意义重大,提示可能需要重复穿刺活检.在PSA介于灰色区域4~10ng/ml时,穿刺结果阳性率较低(10.39%),尿PCA3 mRNA诊断PCa的特异性达98.55%,可协助判断是否需要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3.
张茂  闻斌  周述银 《肿瘤学杂志》2021,27(3):217-221
摘 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甲基转移样酶 7B(methyltransferase-like 7B,METTL7B)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武警重庆总队医院89例前列腺癌组织和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ETTL7B表达,根据染色结果将前列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低表达50例、高表达10例;前列腺癌组织低表达29例,高表达60例(P<0.05)。Ⅲ~Ⅳ期组前列腺癌的METTL7B高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Gleason评分≥8分组的METTL7B高表达率明显高于<8分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METTL7B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METTL7B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为51.05%,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为46.32%,明显高于高表达组的32.41%和18.24%(P均<0.05)。TNM分期Ⅲ~Ⅳ期(OR=2.661,95%CI:1.409~3.897)、Gleason评分≥8分(OR=1.872,95%CI:1.314~3.008)、淋巴结转移(OR=1.573,95%CI:1.283~2.103)和METTL7B高表达(OR=3.076,95%CI:2.564~4.266)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TNM分期Ⅲ~Ⅳ期(OR=1.874,95%CI:1.278~2.765)、Gleason评分≥8分(OR=1.354,95%CI:1.004~1.870)、淋巴结转移(OR=2.001,95%CI:1.497~2.775)和METTL7B高表达(OR=2.897,95%CI:2.004~4.555)是前列腺癌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时间较短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METTL7B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对预后评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5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血清中IGF-1、IGFBP-3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并以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作对照。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IGF-1(179.76±55.83)ng/ml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P<0.05)。Ⅲ+Ⅳ期前列腺癌血清IGF-1(189.72±38.15)ng/ml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P<0.05)。G3+G4级患者IGF-1水平(195.46±37.26)ng/ml高于G1+G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4,P<0.05)。前列腺增生组血清IGFBP-3(3608.17±1298.00)pg/ml高于前列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P<0.05)。Ⅰ+Ⅱ期前列腺癌血清IGFBP-3(3753.67±1582.35)pg/ml高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4,P<0.05)。结论 血清IGF-1、IGFBP-3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其检测对前列腺癌术前病情判断、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组织激肽释放酶7 mRNA(KLK7)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探讨KLK7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并阐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状态。方法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15例正常前列腺、25例良性增生前列腺和5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KLK7的表达量。比较其在上述前列腺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比较KLK在不同临床分期以及是否存在骨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KLK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低于正常或良性病变的前列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晚期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局限性前列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或无骨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K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在晚期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提示该基因可能是潜在的诊断前列腺癌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6.
尿液中DD3 mRNA检测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氢二醇脱氢酶3(DD3)在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非前列腺疾病患者、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的尿液标本沉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其中的DD3 mRNA表达进行研究,应用SPSS13.0结合临床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比较.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尿液标本中DD3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是非前列腺疾病患者的4.5倍、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的2.7倍;DD3 mRNA相对含量值与Gl-eason评分均呈正相关,各个Glesson评分/分化程度中,DD3 mRNA相对含量值有明显差异,分化程度越低,DD3 mRNA相对含量值越高;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PSA、F/T和DD3 mRNA相对含量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88和0.921,DD3 mRNA相对含量值的检验效能最大.结论:尿液中DD3mRNA的检测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时,可能要比PSA强,而且是一种预测前列腺癌预后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前列腺癌抗原3(PCA3)基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1例因血清PSA表达升高和(或)直肠指诊异常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鸡尾酒染色明确病理活检结果,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尿PCA3 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和血清PSA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的前列腺活检组织中,诊断前列腺癌阳性53例,阴性28例。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和血清PS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1);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 RNA表达水平与血清PSA表达水平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PCA3 mRNA高表达组患者Gleason评分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尿PCA3高表达倾向低、中度分化(P﹤0.01)。尿PCA3 mRNA高表达组患者NME1、NME3和SPARCL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患者(P﹤0.01);SPOCK1和survivin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及血清PS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二者间无线性关系。前列腺癌患者尿PCA3 mRNA高表达时,NME1、NME3和SPARCL1mRNA表达水平及分化程度均降低,SPOCK1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患者(PCa)外周血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SMA在前列腺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0例。结果血清学检测显示PSMA mRNA在前列腺癌和良性病变组(包括PIN和BPH)患者外周血中阳性率分别为67.9%和8.1%,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局限性癌、局部进展性癌和远处转移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中,PSM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8.3%、66.7%和85.7%,随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的进展而逐渐递增(P〈0.05)。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前列腺癌中,PSM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7.5%、62.5%和50%,肿瘤分化越差,其阳性率越低(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PSMA在PCa、PIN、BPH三种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7%、28.6%和20.0%(P〈0.05),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50.0%和25.0%,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在局限性癌、局部进展性癌和远处转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SMA的阳性率分别为58.3%(7/12)、77.8%(7/9)和42.9%(3/7)(P〉0.05)。结论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并且表达量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检测PSMA可能对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16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或电切手术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92例;选取同期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男性健康体检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3组均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IL-6等指标, 计算f/t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PHID和NLR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比较各指标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tPSA、fPSA、p2PSA、PHI、PHID水平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清f/tPSA水平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PHID诊断早期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的表达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前列腺癌和2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AMACR的表达.结果 AMACR阳性表达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分级与AMACR免疫表达无关.结论 检测AMACR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对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