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造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血肌酐值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急性肾损伤组)和对照组(无急性肾损伤组),各48例。对受试者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患者肝性脑病、感染的发生率(16.7%、18.8%)显著低于观察组(47.9%、56.3%)(P<0.01);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但对照组血钠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伴有感染、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综合使用多种措施可能降低急性肾损伤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1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根据血钠值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结果轻度低钠血症纠正率为100%,中度91.9%,重度21.9%。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纠正率与低钠血症程度有关,血钠值越低。其病死率越高,临床医师要重视低钠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李利 《中国处方药》2014,(8):100-101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出血量大小将患者分为A、B和C共3组。对所有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引发疾病的具体原因。结果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主27例;主要诱因有饮酒、口服水杨酸类药物及非畄体类抗炎药、饮食不当、便秘和情绪剧烈变化等。Child-Pugh分级A级中,A组患者比例高于B组和C组,B组患者比例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C级中, C组患者比例高于A组和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患者逐渐向Child-Pugh分级的C级偏移。3组患者中出血量较小组患者其它并发症发生人数较少,并发症发生几率随出血量增加而升高。结论肝功能逐渐恶化以及门脉高压加重是造成出血倾向加重的主要原因,而饮酒、口服水杨酸类药物及非畄体类抗炎药、饮食不当、便秘及情绪剧烈变化均可诱发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同血清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型分析我科救治的7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低钠血症患者,比较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患者,child-pugh分级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child-pugh A级、低钠血症发生率20%;B级为37.9%;C级为62.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并发症及病死率与低钠程度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失代偿期肝硬化60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 《哈尔滨医药》2002,22(4):47-47
一般认为,肝性脑病的第Ⅱ~Ⅳ期出现脑电图(EEG)异常。我们对60例无脑病表现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EEG检查,发现26例异常,而且对观察病情转归及予后,识别亚临床肝性脑病(SHE)均的明显意义,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男38例,女22例,年龄29~65岁。合并腹水30例,上消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诱发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等,且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院2008-2010年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5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5例,其中男38例,女17例;发病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3.0±9.8)岁。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诱发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等,且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院2008-2010年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5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阮丽云  吴伟  徐如琴 《江西医药》2007,42(5):472-474
目的 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以寻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健康调查问卷调查对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标人群的生存质量,并对试验组完成疾病状况、人口学特点、个性及社会支持等的调查,分析与其生存质量相关的因素.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组的生存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在总体生存质量及除外躯体疼痛的其他7个维度(躯体健康、身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均下降.社会支持、肝硬化分级、不适症状、情绪稳定性、病程、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其生存质量相关.结论 在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生存质量分低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家庭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在基础的药物治疗上,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饮食和休息指导,并定期做随访,对其进行生活的指导和心理的护理,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指导。结果观察组对于家庭护理知识掌握的较好,并且降低了病死率,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并发症,降低了再次出血发生率。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死率和观察组相比较高。结论在诊断明确,并且隔离用药的前提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家庭护理能够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腹水患者由于防御机制不足,表现出较高的细菌易感性.其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25%[1].为了更准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SBP,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新  洪汝涛 《安徽医药》2010,14(6):675-677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收集我院肝硬化病例共300例,其中肝硬化并发感染者150例,肝硬化无感染者150例,调查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肝硬化并发感染以呼吸道(43.33%)和腹腔(42.67%)为多;培养出的病原菌以真菌和大肠杆菌较多;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白细胞计数、有腹水患者数、大便异常患者数、存在并发症患者数及肝功能C级患者数均多于非感染组;感染组血清白蛋白含量和血钠含量低于非感染组。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多部位感染,其感染与住院天数、有无腹水、大便异常、白细胞计数、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存在并发症、Child-Pugh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核苷类似物用治疗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拉米夫定治疗后产生耐药的HBsAg、HBeAb和HBcAb阳性、HBVDNA〉105copies/L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1例,应用不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于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周,48周后血清HBV-DNA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血清生化指标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Cllild—Pugh计分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恩替卡韦(ETV)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可以较快出现血清病毒学应答,能改善肝功能,减缓病情发展,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自我管理的障碍因素,为制定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22年3—4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内科1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提炼出自我管理障碍内因(不良心理及情绪、认知偏差、既往习惯影响、多种疾病共存),自我管理障碍外因(家庭-社会支持缺乏、经济压力、信息获取障碍、公共卫生事件)2个主题,8个亚主题。结论 目前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存在自我管理不足的现象,大多数病人对于如何实现自我管理往往不知所措,自我管理体验不良;同时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断性较高。医护人员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该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视,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以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全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杨静  朱萱  王河 《江西医药》2012,47(6):477-48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ETV)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各40例,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Child-Pugh评分、HBV DNA标志物及HBVDNA.结果 治疗4周时,ETV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分别为2.26lgIU/ml、50.0%、30.0%,均分别高于ADV组(0.91lgIU/ml、10.0%、10.0%),P<0.05.在12、24、48周时,ETV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仍然分别高于ADV组,P<0.05.ETV组24、48周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DV组(P<0.05).ETV组Child-Pugh分级均明显改善,Child A级患者比例增加,高于ADV组(χ2=17.248,P<0.05),ETV组出现疾病进展的比例低于ADV组(χ2=3.922,P<0.05).48周内两组无耐药发生.结论 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强效、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耐药率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分别含145例和205例。入院治疗后收集数据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既往SBP史与糖尿病史、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总蛋白、腹水时间、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红素、重要生化及凝血指标等因素。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腹水总蛋白、既往SBP史(38vs.12)、血清总胆红素[(45.2±16.1)μmol/LVS.(33.6±11.5)μmol/L]、消化道出血(56vs.31)、糖尿病史、腹水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水总蛋白等因素与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有很高的相关性,临床上应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重症监护室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真菌感染36例(真菌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未发生真菌感染(非真菌感染组)56例,对真菌感染组进行感染部位、感染真菌种类进行统计并计算构成。观察真菌感染组与非真菌感染组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使用有创呼吸机、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检查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胃肠道微生物环境,严密监测以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住院的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单纯肺结核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治例数、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合并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合并糖尿病是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合并糖尿病是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璐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85-2486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段住院治疗的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是否接受过侵人性操作、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46%(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26%,13/50)(P〈0.05);两组均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但观察组为84%(42/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长时间住院治疗(≥30d)、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及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真菌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真菌感染的33例患者,分别为血、尿、痰、局部引流物及中心穿刺针顶端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阳性者。结果:本组33例真菌感染患者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最高(36.4%),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21.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和穿刺针顶端。提示感染与侵入性操作和光谱抗生素的应用有关。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42.7%、37.5%、8.2%,所有菌株对二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敏感性均较好。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侵入性操作无菌化,从而降低真菌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片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片治疗组(A组,26例),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B组,30例)为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疗程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TB、ALT、AST、Alb等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并加以比较。结果:银杏叶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也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银杏叶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银杏叶制剂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有良好保护作用,且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