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鑫  陈明  徐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33-3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42例)和动力髋螺钉(DHS组,38例)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PFN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骨折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DHS组(P〈0.05)。PFN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DHS组(Х^2=5.39,P〈0.05)。PFN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Х^2=3.90,P〈0.05)。结论PFN及DHS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前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术后疗效更佳,并发症少,特别适合于不稳定股骨粗隆问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19例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接受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64例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7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DHS(DHS组,71例)和PFNA(PFNA组,66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7例患者获2~3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PFNA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DHS组(均P〈0.05);PFNA组和DHS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6.4%和83.1%。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上应作为优先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并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利东 《吉林医学》2014,(26):5899-5899
目的:探讨国产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采取骨牵引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与采取国产PFNA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优良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PFNA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PFNA组(20例)和髋动力螺钉(DHS)组(26例),治疗后按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PFNA组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康复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出行行走时间均明显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能够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以较小的手术创伤、较短的手术时间完成手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费兵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7,31(3):240-242,24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 40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32例采用DH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PFNA组切口长度4.20±0.60cm短于DHS组10.00±1.50cm,PFNA组术中出血量148.50±32.62mL明显少于DHS组345.63±40.67mL,PFNA组手术时间46.78±12.06 min、下床活动时间3.2±0.8周、负重时间4.5±1.3周、去拐时间20.5±1.2周、骨折愈合时间12.8±1.2周,分别短于DHS组手术时间72.36±14.28 min、下床活动时间5.6±1.2周、负重时间7.6±0.8周、去拐时间27.4±1.8周、骨折愈合时间16.3±0.9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质量PFNA组总优良率为95.00%,DHS组总优良率为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 术后Harris评分PFNA组优良率90.00%高于DHS组优良率68.7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PEN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90.4%。结论: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但其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11.
彭苏琦  顾致雄  徐俊杰 《吉林医学》2014,(21):4657-4658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疗法对于胫腓骨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胫腓骨骨折的患者46例,患者均接受手法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疗法。结果:治疗12个月后,随访每位患者,全部骨折患者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6.5±2.5)个月,没有断钉、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肢体变短萎缩以及骨不连等现象出现。结论: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法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安全性高、愈合率高的优势,术后疼痛感少,康复迅速,固定稳妥,通过闭合技术对胫骨软组织合页起到保护作用,达到功能恢复既快又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式,研究组采用改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式,术后10个月随访。统计对比2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入院时及随访期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BI评分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BI评分及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BI评分及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P<0.05)。 结论 采用改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失血量及康复用时,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EIN)治疗儿童四肢骨折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EIN治疗345例儿童四肢骨折,其中肱骨骨折32例,尺桡骨骨折62例,股骨骨折156例,胫骨骨折95例.结果:随访全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骨密度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HS组(n=43)和PFNA组(n=4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骨密度及下肢功能.结果: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DHS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外侧粗隆下骨密度均降低(P<0.05),且PFNA组大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FNA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DHS组(P<0.05).结论:DHS和PFNA均能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但PFNA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骨密度水平高,下肢功能恢复效果更显著,在治疗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干预组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责任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骨科护理。通过2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比较责任制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1.53±0.83)、(2.19±1.2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和易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 年2 月—2015 年7 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接受髓内钉治疗的6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类型分为难复组和易复组。难复组患者28 例,利用骨膜剥离器辅助复位后行髓内固定;易复组患者32 例,常规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复位优良率及并发症等指标。患者术后3 个月、1 及2 年进行定期随访,采用ZUCKERMAN 髋部骨折恢复量表(F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髋部疼痛程度。结果 易复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难复组(P <0.05),围术期总体出血量少于难复组(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日、复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无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易复组患者关节功能优于难复组(P <0.05);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独立行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易复性骨折比较,难复性骨折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整体疗效略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患肢疼痛及肿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理念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ERAS理念下的快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  相似文献   

18.
钱浩 《当代医学》2022,28(4):128-130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2021年1月至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理弹性量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及老年生活质量评定表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Bootstrap法行中介效果验证。 结果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与疼痛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56、0.478,P<0.05)。心理弹性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52.1%。 结论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及疼痛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可影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建议医院、社区及家庭可给予患者鼓励及支持,以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唐宝萍 《华夏医学》2013,(6):1128-113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和管理.方法:按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疼痛护理进行管理,试验组给予改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4 d、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MBI平均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MBI平均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4d、术后1个月试验组MBI平均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改善疼痛护理管理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