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收集120例因股骨转子间骨折来我院行骨折术患者,根据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是否正常分为A组(延长组)和B组(正常组),纳入同时间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骨折患者间,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凝血酶时间(TT)、PT、APTT及血清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活性(PLG)活性差异。结果:骨折组PT、APTT较正常组延长,血浆D-D水平、AT-Ⅲ及PLG活性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T、APTT长于对B组,血浆D-D水平、AT-Ⅲ活性则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3、5d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T、APTT均延长,血浆D-D水平、AT-Ⅲ及PLG活性上升,术后3d各项指标均升至最高点,术后5d开始回落,术后7d基本恢复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因创伤、手术、大量失血等刺激,凝血系统改变,抗凝能力增强,纤溶亢进,血液处于低凝状态,临床上因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患者90例,45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45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组内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PT、APTT、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PT水平与术前比较,羞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INR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FIB、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术后两组的FIB、D-D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胃癌均可使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腹腔镜手术术后造成患者高凝状态的几率更高,形成血栓的风险更大,应在围术期对患者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指导调节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1例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围手术期在TEG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50例肝硬化患者在常规凝血指导下输注血液成分,比较2组术后肝功能主要参数,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与术前比较,TEG组术后R、K值明显降低(P<0.01);Plt、α角、MA、CI、FIB值均显著增大(P< 0.01).输注血小板29例(47.5%),输注冷沉淀17例(27.9%),联合输注6例(9.8%).术后PT、APT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lt、FIB值显著增大(P<0.01).术后PT、PTA、INR、APT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血小板23例,占46.0%,输注冷沉淀6例,占12.0%,联合输注6例,占12.0%.2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TEG组AST降低,ALB升高(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 TEG相比常规凝血检查能够更准确的评估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状态.TEG证实部分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再平衡现象.TEG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来研究和指导调节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间段、同年龄段因其他原因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第1、7天及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检验。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Fg、D-D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7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7天PT、APTT、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g、D-D水平术后第1天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且继发纤溶亢进,术后1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前后患者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下肢股静脉流速的变化,及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LEDVT)的发生情况,探讨预防血栓形成的办法。方法选择在妇科拟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良性疾病(良性组)42例,恶性肿瘤(恶性组)28例。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同时于术前及术后3~7 d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测股静脉流速。结果(1)患者PT术后1、3 d均比术前延长;TT术后1、3 d均比术前缩短;D-D术后1、3 d明显高于术前;FIB术后1 d比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 d与术后1 d比较明显回升;术后1、3 d Plt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APTT、PT、TT延长,D-D、FIB及P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其术后D-D的升高及FIB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股静脉流速比较,良性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组术后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组股静脉流速在术前及术后均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均未见血栓形成。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APTT、PT、TT延长,FIB、D-D及Plt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股静脉流速明显低于良性疾病患者,提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即存在高凝状态。对时间较长、难度大的手术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尤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高危因素时,行术前、术后的凝血指标监测及下肢静脉彩超的检查,对预防LEDVT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普胸外科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变化及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普胸外科临床有效病例157例,分为对照组和术后第1至第7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的试验组.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反映的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表现,比较组间、组内的差异.结果 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T、APTT、PLT及Fib的平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PT延长,Fib、D-D升高,PLT术后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7天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D-D升高,PLT术后第3天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的PT、APTT较试验组延长,Fib、D-D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肺血栓栓塞症(PTE).试验组未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普胸外科患者术后处于高血凝状态,容易出现VTE,术后早期给予LMWH预防性治疗,有利于改善高凝状态并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术后感染患者中WBC、CRP、ESR、G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20例膝关节术后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临床数据,通过自身对比术前及术后第1、3、7天WBC、CRP、ESR、GR%的差异.结果 术后第1天WBC、CRP、ESR、GR%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CRP、GR%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CRP、ESR、GR%对于膝关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膝关节感染初筛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凝血仪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血小板(PLT)数量、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予以检测.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PLT、Fbg、D-D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和子宫肌瘤组相比均增高(P<0.01);而aPTT、PT、TT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和子宫肌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卵巢癌患者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0.01).子宫肌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正常健康体检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g、D-D及血小板水平均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实验室检查有重要意义,D-D水平对卵巢癌的实验室检查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凝血功能指数与生存率观察胃癌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各20例,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的含量,利用小样本生存率与Kallan-M eierchart阶梯图,了解术后凝血功能对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截止1 800 d生存率与Kaplan-M eier阶梯图显示其分别为35%与60%.正常组术后24 h PT、APTT,术后24 h、7 d FIB、D-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异常组手术后24 h、7 d、3个月PT、APTT、INR、FIB、D-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后凝血功能异常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脉汤运用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高危人群的创伤后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因外伤股骨闭合粉碎骨折的DVT高危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Ⅰ(三七丸+通脉汤)、Ⅱ(三七丸+速碧林)、Ⅲ(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3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变化、DVT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Ⅰ、Ⅱ、Ⅲ 3组临床疗效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Ⅱ组患者术后2 d 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C)含量较治疗前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患者术后2 d及术后6 d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含量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 d与术后用药6 d 血液D-D 、PLC、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含量比较,绝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通脉汤配合治疗的Ⅰ组和Ⅲ组患者手术后2 d及术后6 d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Ⅱ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3组DVT发生率较为相近,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丸+通脉汤、三七丸+速碧林、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三种方法,均能够有效改善高危人群围手术期D-D、PLC、AT-Ⅲ、Fbg、FⅧ等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继而有效预防围手术期DVT的发生,临床效果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原地区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特征及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将青海红十字医院2015 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纳入研究,根据高原居住时间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长期在高原居住的观察组(n =30)、初到高原的对照组(n =30)。术前及术后3 h 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血常规、血栓弹力图等指标,进一步分析血栓弹力图与凝血、血常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 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RBC)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h R值、CL30 水平低于对照组,M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栓弹力图中的R值、CL30与PT、APTT呈正相关,与FIB、PLT、HGB、Hct及RBC 呈负相关(p <0.05),MA 与PT、APTT 呈负相关(p <0.05),与FIB、PLT、HGB、Hct、RBC 呈正相关(p <0.05)。结论高原地区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血栓弹力图可以直观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状态,可用于临床凝血状态监测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组,分为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以及良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 h、24 h、3 d、7 d采血检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P选择素、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等。观察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组术前凝血系统分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 h和24 h vWF、GMP-140、TAT均明显升高,术后3 d各指标逐渐下降。在术前及术后1 h、24 h、3 d恶性肿瘤组各指标与良性肿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高凝状态会进一步加重,到术后7 d会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塞通组(预防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感染和补液治疗,预防组在抗感染和补液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6d。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5、7d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法计算凝血酶原IN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含量,并于术后第7天运用深静脉造影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PT、APTT、INR、FIB和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两组患者APTT和INR均无明显变化。术后3d,两组患者PT均缩短(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对照组PT进一步缩短(P〈0.05),而预防组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FIB和D—D均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对照组FIB和D—D逐步升高(P〈0.05);而预防组术后3dD—D亦升高(P〈0.05),但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术后5、7dD—D水平则持续下降(P〈0.05)。术后第7天预防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可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而血塞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胃癌手术所致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血小板输注的阈值及输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因肝癌介入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阈值[(10~20)×109/L(A组)、(20~30)×109/L(B组)、(30~40)×109/L(C组)、(40~50)×109/L(D组)]四组患者输注不同剂量血小板(1 U、2 U)后介入术后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功能、肝功能的差异.结果 不同输注阈值的患者输注1 U血小板后术后1 d和3 d的PLT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功能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I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阈值的患者输注2 U血小板后术后1 d、3 d PLT计数和PTA、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 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PT、FIG、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同阈值输注2U血小板后术后1d、3dPLT计数比输注1U血小板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和INR仅在阈值为(10-20)×109/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阈值建议是<20×109/L,且输注量为2 U;当输注阈值>20×109/L时输注1 U或者不输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00例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组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年龄等一般指标,同时监测2组患者入院时、治疗第5、10 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D-二聚体定量(DD)的动态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血必净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各项凝血指标入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 d血必净组PT、APTT、FIB、DD等指标明显恢复,而对照组却恢复较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 d时除DD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凝血功能障碍危重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凝血功能指标在子痫前期中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疾病程度又分为子痫前期组(n=81)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75),并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妊娠期女性1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PT、APTT、FIB水平与病情程度成负相关(P<0.05),TT、D-D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凝血功能部分指标随病情发展产生变化,表明凝血功能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联系。  相似文献   

17.
林满华 《河北医学》2001,7(6):481-483
目的:探讨脑梗塞(CI)患者血液凝血状态的改变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欧家农四通道血凝仪检测118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计算其国际标准比率(INR),其中35例患者服药前,后还分别进行了凝血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脑梗塞患者的TP,INR两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APTT,FIB两指标相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患者者服药前,后的PT,INR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而APTT,FIB相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液的凝血状态有明显改变,可能为凝血因子水平,尖性及功能改变引起,该结果为脑梗塞的预防,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77-80
目的 评价凝血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3 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时、伤后3 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二聚体、FIB、PLT 及DIC 评分),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根据GCS 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根据伤后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PT 明显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PT、D-二聚体及DIC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APTT、FIB 及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GCS评分、PT 和APTT 延长、D-二聚体升高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GCS 评分、PT 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凝血功能水平判断患者病情,从而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脑梗死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Hp抗体浓度,全血血小板表面活化依赖的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和各凝血指标的水平,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CD62p表达水平和凝血功能。结果:①脑梗死组Hp-IgG和Hp-Ca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血小板表面CD62p阳性率高于脑梗死组Hp阴性患者及对照组(P<0.05)。③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PT、PTR及INR与Hp阴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APTT、TT及FIB差异显著(P<0.05),其中Hp阳性患者APTT、TT较Hp阴性患者缩短,而FIB含量高于Hp阴性患者。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其凝血功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龙伟  彭华保 《当代医学》2011,17(21):13-14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依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将60例新生儿分为危重组28例,非危重组32例;入院24h内采血检测血小板(PLT)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D-二聚体(D-D)。统计分析危重组与非危重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危重组与非危重组比较,危重组PLT低于非危重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危重组FIB、AT-Ⅲ和PC降低,APTT、PT、TT和D-D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结论危重新生儿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促凝物质增加,抗凝物质减少,纤溶系统被激活。监测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对危重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