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门诊换药包括处理患者伤口、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情况愈合情况、清除分泌物、清除坏死组织等,确保伤口引流通畅、创面清洁,防止感染,加快切口愈合。传统干性换药中所用敷料价格低廉,可较好的将渗液吸收,保护创面,但极易渗漏、粘连,容易形成结痂,再次换药时极易对切口造成二次伤害[1]。临床有研究显示: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中所用到的湿性敷料,可为切口提供一个潮湿的愈合环境,加快上皮细胞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伤口门诊手部创面的治疗情况。方法 306例手部创面患者,以湿性愈合理论为基础,应用功能敷料、中药膏(涂剂)及西药膏联合处理创面进行治疗,分析其愈合情况。结果 306例患者中,急性损伤患者根据创面损伤程度及面积不同,愈合时间为1~4周;伴有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愈合时间为2~4周;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由于损伤伴发感染创面愈合时间一般为1~5周;由于免疫系统疾病或者其他疾病原因导致的创面愈合情况与全身疾病控制程度有关联性。结论 伤口门诊治疗充分利用医院现有敷料及外用药资源,遵循创面湿性愈合理论,在准确评估创面的基础上,掌握各类敷料、中药膏、西药膏等的作用机制,并灵活应用,可以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病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成本;同时缓解了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慢性病及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疾病恢复的延期、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的难题,受到普遍关注[1]。传统的观点认为保持创面干燥是防止细菌感染、促创面愈合最好的方法,所以临床实践中尽可能地使创面干燥。然而随着我国医疗改革进程的推进,医用敷料行业的高速发展,一种新的伤口愈合理论——湿性愈合理论被引进。医用新型敷料是根据湿性愈合理论研制的,能保持创面湿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调控血糖、全身营养支持、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至伤口愈合。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无渗出及感染,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9.6d,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VSD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可改善其局部血运,减轻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史瑾 《安徽医药》2010,14(7):847-848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对拔甲术后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方法将50例(共计52趾)拔甲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拔甲术后换药中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甲床创面,并覆盖雷弗奴尔湿纱条,对照组在术后换药中不涂莫匹罗星软膏,直接用雷弗奴尔湿纱条覆盖甲床创面,直到伤口愈合。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甲术后伤口换药中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可有效地减轻换药疼痛,减少粘贴、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6.
廖爱军 《家庭医药》2016,(6):149-150
压疮是局部皮肤组织因长时间受压所致的皮肤或皮下组织溃烂和坏死。根据受损程度通常将压疮分为4期。临床需对患者压疮危险进行评估,压疮伤口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护理理念正由传统的干性愈合向现代的湿性愈合发展。从湿性愈合理论、湿性愈合伤口敷料、压疮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依据三个方面综述了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护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伤口愈合理念由干性愈合向湿性愈合[1]转变,临床应用新型湿性敷料促进伤口愈合逐渐成为新的伤口治疗方法,对于存在潜行、窦道等空腔的伤口通常会选用填塞湿性敷料缓解炎症、填充肉芽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但是,临床一些较深的体表及体腔窦道(特别是低位窦道)、潜行伤口往往因引力、体位等原因致渗出液大量积聚在窦道或潜行底部,使炎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炎症蔓延、浸润更深、范围更大。一般医生会采取如负压、加压、切开等治疗方式,使窦道保持引流通畅。本文报道分别用切开引流和体位引流处理2例患者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观察普通辅料与湿性敷料在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效果做出评价。方法将本科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分别使用普通敷料与湿性敷料,比较二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护理中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方面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用于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护理可减少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干性敷料。  相似文献   

9.
吴杰  杨涛  王炜  冉峰  吴超  丁义涛 《江苏医药》2004,30(2):140-141,I007
Winter研究表明,湿润环境能促使创面再上皮化能力提高。保湿敷料已被证实为加速愈合和促进组织生长的理想敷料。对于难愈性伤口(溃疡、褥疮以及糖尿病坏疽等)的治疗,出现了众多油膏制剂、糊剂以及水凝胶制剂等湿润性治疗方法。德湿威伤口湿疗敷料具有新的伤口治疗理念:交互式湿润治疗。我院2001年11月~2002年4月应用德湿敷料治疗27例住院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换药室就诊的60例Wangner分级Ⅱ~Ⅲ级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活性敷料组、新型敷料组和传统敷料组。生物活性敷料组采用联合清创,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藻酸盐敷料和泡沫敷料管理渗液的换药方法,另外加用生物活性敷料(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促进肉芽生长;新型敷料组前期处理同生物活性敷料组,只是未加用生物活性敷料;传统敷料组选用碘仿纱条和凡士林纱布换药。结果伤口处理6周时,伤口愈合总有效率生物活性敷料组明显优于传统敷料组( P <0.01),且生物活性敷料组优于新型敷料组( P <0.05);伤口面积减小率,伤口愈合计分生物活性敷料组明显优于传统敷料组( P <0.01)。溃疡愈合时间较传统敷料组明显缩短( P =0.000),且优于单纯应用新型敷料换药( P =0.002)。结论新型敷料联合生物活性敷料(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敷料组,溃疡愈合速率较传统敷料组明显加快,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治疗中幼儿葡萄糖酸钙渗漏时有发生,葡萄糖酸钙外渗引起组织坏死的伤口治疗由以前的干性愈合发展到现在的湿性愈合。本文阐述了一个2个月大的幼儿由于葡萄糖酸钙渗漏引起组织坏死,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湿性敷料或改良的湿性敷料,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促使伤口加速愈合。通过52天的治疗成功愈合的案例为类似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莉  胡辉  刘琳 《医药导报》2014,33(1):67-68
摘要 目的 观察藻酸钙钠盐敷料对2 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伤口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伤口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全身系统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藻酸钙钠盐敷料,对照组选用单纯常规敷料换药。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创面止血时间分别为(3.35±1.52),(2.98±1.23) min;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2.73±5.21),(27.57±4.61) d(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藻酸钙钠盐敷料能明显促进2 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依据"湿性愈合"理论,引入新型敷料应用于糖尿病下肢溃疡创面处理,观察湿性愈合疗法的新型敷料在糖尿病下肢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29例糖尿病下肢坏疽患者,其中男17例,女12例。均应用瑞典墨尼克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新型敷料。结果25例痊愈,2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3.1%。结论糖尿病坏疽患者应用湿性愈合疗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压疮是压力或压力合并摩擦力和(或)剪切力所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一般发生在骨隆突处[1]。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伤口湿性愈合的系列产品,我科在2011年6月12日-2011年9月14日应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惠尔湿性愈合敷料成功治愈1例严重压疮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中运用湿性敷料换药的效果。方法将83例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成两组。实验组:根据湿性愈合的理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处理;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外科换药方法处理。结果实验组伤口平均治愈时间为(13.10±2.15)d,对照组伤几治愈时间为(18.25±2.65)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中运用湿性敷料换药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传统外科换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应用于慢性伤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7月~2009年12月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内分泌科、肿瘤科、ICU、门诊的29例患者,33处慢性伤口采用Coloplast的康惠尔伤口湿性敷料代替原来的普通敷料进行治疗。结果:伤口Ⅰ期愈合显效23处,Ⅱ期愈合有效8处,无效2例。结论:采用新型敷料换药,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使用带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或软组织缺损创面,然后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并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引流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1]。它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学科和各类创面。我科2013年以来应用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患者3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功能。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为原料,复配黄凡士林、液体石蜡,制备油性伤口护理软膏敷料。测试了该软膏敷料的细胞相容性、阻水性、阻菌性及其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切线伤的促愈合作用。结果表明,软膏浸提液培养的L929细胞相对存活率为(99.5 ± 2.2)%,具有优异的细胞相容性;软膏具有优异的阻水性和阻菌性;在切线伤护理中,所制备膏状敷料能够促进创面胶原的沉积与重排,减轻瘢痕的生成。鱼油伤口护理软膏在浅表性皮肤创面护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藻酸盐敷料在肛瘘术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爱华 《海峡药学》2008,20(10):122-123
目的 为探讨藻酸盐湿性敷料用于肛瘘手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将150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治疗组(藻酸盐敷料)和对照组(传统方法 ),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渗出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 与结论 藻酸盐敷料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压疮是高龄老年患者的常见皮肤问题。本例护理中,以湿性愈合理论为指导,应用水胶体敷料及清创胶等新型敷料,并配合全身支持疗法,对患者全身2处压疮进行治疗,有效促进了创面的快速愈合,是糖尿病压疮护理中一个很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