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eath cardiac donor, DCD) 的移植肾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 function, DGF) 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及武汉中南医院2010 年2 月至2012年3 月的48 例DCD 肾移植受者, 分为DGF 组(n=18) 及肾功能稳定(immediate gra function, IGF) 组(n=30)。分析发生DGF 的危险因素。结果:DGF 的发生率为37.5%, 在单因素分析中受者术前透析时间(P<0.001)、HLA 错配位点(P<0.001)、脑出血死亡供体(P=0.011)、供者BMI (P<0.001)、术前SCr (P<0.001)、使用去甲肾上腺素(P<0.001)、热缺血时间 (P<0.001)、冷缺血时间 (P<0.001) 为DGF 的危险因素, 在多因素分析中, 受体术前透析时间≥12 个月(P=0.060, OR=15.060)、脑出血死亡供体(P=0.022, OR=39.652)、供体术前SCr≥177 μmol/L (P=0.008, OR=57.148) 为DGF 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DGF 的独立危险因子是受体术前透析时间≥12 个月、供体术前SCr≥177 μmol/L、脑出血死亡供体。  相似文献   

2.
心脏死亡供肾肾移植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DCD供者肾肾移植后的恢复情况及DCD供体对受者及移植物术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1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DCD捐献后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术后的诊疗及血肌酐(sCr)、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手术全获成功.术后无1例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病例发生.供体sCr正常的6例,供给11例受体中7例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为63.6%;供体sCr(184~504μmol/L)异常的8例,供给的8例受者均发生DGF,发生率为100%;19例受体中有1例(5.3%)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丢失;有2例术后分别出现严重尿瘘和严重骨髓移植.18例受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个月,移植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DCD是目前我国器官来源的重要部分,是解决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器官短缺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办法,并且有着较好的短中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龄儿童单侧供肾在成人肾移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6例低龄儿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ceased,DCD)单侧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成人受体接受了来自5例低龄儿童DCD单侧供肾。供体中位月龄50个月(20~60个月),中位体重15.5 kg(12.0~17.0 kg)。受体中位年龄25岁(18~31岁),中位体重43.5 kg(34.0~55.0 kg),中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3 kg/m2(14.7~22.0 kg/m2)。随访期间,术后受体的血肌酐水平逐渐下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稳步升高,术后半年至3年内肾功能稳定在正常范围。移植肾长径在术后2周内迅速增长(P=0.042),术后1年内进一步生长。移植肾及人6 个月及1年存活率均为100%。结论:低龄儿童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是可行、有效的,这将为扩大供肾来源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施行的109例DCD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供者因素对受者胆道并发症的影响。结果:109例DCD肝移植受者术后共24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2.0%。单因素分析显示胆道并发症组与对照组间的热缺血时间(P<0.001)及ICU住院天数(P=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O血型是否相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升压药及患者脂肪肝有增加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热缺血时间(P=0.001,OR=1.328,95%可信区间为1.124~1.526)和ICU住院天数(P=0.012,OR=0.840,95%可信区间为0.732~0.963)是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道并发症仍然是DCD肝移植术后的主要难题,热缺血时间和ICU治疗是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供肝紧缺的情况下,使用ABO血型不相容的供肝不失为拯救生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的肾移植供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对受者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移植中心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94例受者和57例供者为研究对象。检测DCD供者器官获取手术当天的血肌酐(Scr)水平,根据供者总GFR将受体分为两组,A组为供肾总GFR <80 ml/min;B组GFR≥80 ml/min。比较两组受者术后1周,1、3、6个月及1、3年的Scr及GFR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肾移植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受者术后各时间点Scr均较低,且术后1周、1年、3年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受者术后各时间点eGFR均高于A组,且术后1周、3年eG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受者的恢复受到供体GFR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中国Ⅰ类器官捐献即脑死亡器官捐献( DBD)供肾与尸体供肾肾移植术后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DBD供肾受者和55例尸体供肾受者肾移植术后半年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两者术后第1、2周及1、3、6个月受者平均血清肌酐值,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DGF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等数据,对DBD供肾和尸体供肾的早期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DBD供肾者术后1、2周血清肌酐值明显低于尸体供肾者(P=0.000、0.014),1、3、6个月血清肌酐值与尸体供肾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0.345及0.194)。两者DGF发生率分别为11.8%和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 DBD供肾者术后发生DGF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为(10.25±7.85)d,尸体供肾者为(28.56±13.56)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 DBD供肾者半年期间移植肾全部存活,尸体供肾者为(177.85±15.91)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5),半年内两者受者均无死亡发生。 DBD供肾者围手术期内感染发生率为42.4%,明显高于尸体供肾者的18.2%( P=0.018)。结论 DBD供肾术后1、2周血清肌酐值明显低于尸体供肾,发生DGF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较快,但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北初期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脏移植的效果及应对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措施。方法
选自2011~2013年我院开展的DCD肾脏移植资料及术后随访记录,期间共有51例DCD供者家庭在ROC协调下知情并签字同
意器官捐献,通过OPO组织成功获取102只肾脏,实施了94例肾脏移植。术后根据是否发生DGF分为两组:DGF组和无DGF
组,并加以比较。结果DCD器官捐献的成功率是29.3%,DCD肾脏移植术后DGF发生率为27.7%,术后1年的人/肾成活率为
98.9%/95.7%。术后半年内DGF组eGFR值显著低于无DGF组,血清肌酐值显著高于无DGF组(P<0.05),移植半年后两组间无
显著性差异(P<0.05)。DGF发生率在应用LifePort低温机械灌注法保存的DCD供肾(21.5%)明显低于采用单纯低温冷保存的
供肾(41.4%,P<0.05)。结论尽管DCD肾脏移植术后DGF发生率偏高,但总体效果良好,推荐使用低温机械灌注法用于DCD
供肾的存储运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术前血IP-10、Mig和BLC水平与移植肾排异的关系。方法:2005-08-2009-12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renal transplantation,RTx)手术、肾穿病理证实的急性排异(acute rejection,AR)及肾移植状态(RTx status,Ts)受者149例。总结两组受者术后6mo内AR的发生等流行病及临床资料,用ELISA法检测RTx受者术前血清IP-10、Mig和BLC水平。结果:AR组病人RTx术前IP-10和BLC血清水平明显高于Ts组(P=0.01;P=0.009),年龄大的受者AR的风险较低(P=0.03)。术前IP-10血清水平大于3.57pg/mL者,与小于3.57 pg/mL者相比,AR发生率升高(59.74%vs 21.95%)。受者术前IP-10血清水平和年龄是RTx术后6mo内AR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ive risk:1.565,0.893;95%CI:0.888-2.924,0.814-0.980;P=0.006,0.017)。结论:术前血IP-10水平是RTx术后AR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 近年来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探讨影响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高危因素成为热点,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受体术前情况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供体术前情况对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变化的影响,为受体肝脏移植术后病情恢复提供新的思路。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术前情况对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DCD肝脏移植供体25例,收集供体的性别、年龄、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术前血清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和受体肝脏移植术前、术后MELD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男性供体19例、女性供体6例,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分别为(2.80±1.32)%和(1.4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6,P=0.021);供体年龄<45岁15例,≥45岁10例,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分别为(2.73±1.26)%和(2.07±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0,P=0.242);供体ICU治疗时间<5 d 3例,5~10 d 14例,>10 d 8例,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分别为(2.30±1.38)%、(2.85±0.85)%、(2.94±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7,P=0.516)。供体年龄、ICU治疗时间、术前AST、DBiL、WBC、Hb水平、受体肝脏移植术前MELD评分与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344,P=0.093;r=-0.294,P=0.154;r=-0.271,P=0.090;r=-0.181,P=0.386;r=-0.310,P=0.096;r=-0.205,P=0.325;r=-0.219,P=0.294)。供体术前ALT、TBiL水平与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呈负相关(r=-0.301,P=0.044;r=-0.372,P=0.012)。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供体术前ALT、AST、TBiL水平与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相关(P<0.05)。结论 DCD供体术前ALT、AST、TBiT水平越高,受体肝脏移植术后MELD评分下降速度越低,患者恢复越慢。DCD供体术前ALT、AST、TBiT水平是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实施DCD供体肾移植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DCD供体肾移植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术后有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DGF 4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尿漏1例,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DCD供体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正确识别和判断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策,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感染发生率并分析肾移植术后BK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157例受者资料,根据受者血清和尿液中BKV-DNA 拷贝数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BK病毒血症组、BK病毒尿症组,统计各组对象的年龄、性别、肾脏原发病、透析类型、免疫抑制方案、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 DGF)、HLA错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 , PRA)、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诱导方案、术后3个月内皮质类固醇用量和术后肺部感染等相关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K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157例肾移植受者中,BK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1.46%(18例),BK病毒尿症发生率为35.03%(55例)。另外,确诊1例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 virus associated nephropathy , BKAVN),发生率为0.63%。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免疫抑制方案 (P=0.031)和术后3个月内皮质类固醇用量(P=0.037)与BK病毒尿症的发生相关,而多因素分析结果亦显示免疫抑制方案(P=0.041,OR=2.146)及术后皮质类固醇用量总量(P=0.042,OR=1.739)与BK病毒尿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本中心研究结果显示BK病毒尿症较BK病毒血症发生率高,但确诊为BKVAN仅为1例。术后应用以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和术后3个月内皮质类固醇用量是肾移植术后受者BK病毒尿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心脏死亡供者肾移植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Ming Y  Ye Q  Shao M  She X  Liu H  Ye S  Cheng K  Zhao J  Wan Q  Ma Y  Zhao Y  Niu Y  Liu L  Zhang S  Zhu L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6):598-60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心脏死亡无偿器官捐献(DCD)供者移植后的恢复情况及此类供体对受者及移植物术后的影响。方法:对4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DCD捐献的肾脏后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对其术前和术后的诊疗及随访血肌酐、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受者中无1例出现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PNF),18例受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发生率为37.5%,DGF组与无DGF组受者及移植肾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98,P=0.447)。48例受者中有7例(14.6%)受者移植肾丢失,其他41例受者随访时间为0.5~23(中位数8)个月,39例(95.1%)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在1,3,6,12个月移植物的存活率分别为95.7%,93.0%,90.0%,87.5%,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4.9%,90.0%,87.5%。结论:在我国尚无脑死亡法的环境下,DCD是解决我国器官移植界瓶颈的重要手段,是器官来源的重要部分,并且有着较好的短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供体特异性输血在亲体肾移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供体特异性输血对亲体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52例亲体肾移植患者按是否进行供体特异性输血分为供体输血组和对照组,供体输血组于术前3 d采集全血200~400 ml,术中用于受者;对照组术中随机使用库存血.对比分析两实验组在肾移植后移植肾的功能(血肌酐测定)、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结果 供体输血组和对照组在供肾GFR、HLA配型、供者和受者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供体输血组术中输供体全血(334±56.4)ml,随机输注浓缩红细胞(238±105)ml;对照组输注浓缩红细胞(698±243)ml.供体输血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血肌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DGF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57%、16.67%).结论 供体特异性输血可明显减少移植术中库存非亲体血使用量,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和DGF发生率,有效提高了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正>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DGF的发生率高达10%~50%。当移植肾术后患者并发DGF时,其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比例要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恢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低温机械灌注(HMP)系统对脑死亡器官捐献(DBD)老年供肾(年龄≥60岁)移植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自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完成老年DBD供肾移植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4例肾脏采用Lifeport低温机械灌注系统保存(HMP组),另外34例肾脏采用常规低温冷保存方式保存(SCS组)。比较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受者及移植物1年存活率、在院时间及血清肌酐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者在年龄、性别、冷缺血时间(CIT)等方面无显著差异。HMP组受者术后平均在院时间明显低于SCS组[HMP(16±7) d vs SCS(20±5) d,P=0.009)。DGF发生率HMP组低于SCS组,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P 8.82%(3/34) vs SCS 17.65%(6/34),P=0.476],受者1年生存率均为100%,移植物1年生存率HMP组高于SCS组,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P 100%(34/34) vs SCS 94.12%(32/34),P=0.493)。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短期(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or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移植和司法途径标准供者(standard criteria donors,SCD)肾移植的近期存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施行的尸体供肾移植89例,其中DCD供肾移植(DCD组)56例,SCD供肾移植(SCD组)33例。DCD组供肾采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HMP)25例,单纯低温保存31例;SCD组供肾全部采用单纯静态低温保存。DCD组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TAC)+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四联免疫抑制方案,SCD组采用TAC+MMF+Pred三联用药。随访评价2组移植肾6个月、1年存活率与受者6个月、1年存活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以及肾功能状况。结果随访6~15个月。DCD组受者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因假性肾动脉瘤和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切除各1例,受者6个月存活率98.2%,1年存活率94.4%,移植肾6个月存活率94.6%,1年存活率83.3%;SCD组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AMR导致移植肾切除1例,受者6个月存活率97.0%,1年存活率92.9%,移植肾6个月存活率93.9%,1年存活率85.7%。2组受者6个月与1年存活率及移植肾6个月与1年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GF发生率DCD组为21.4%,SCD组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术后1、3、6、12个月血肌酐值,DCD组均显著高于SCD组(P<0.05),但是2组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供肾移植近期存活效果良好,术后肾功能恢复和维持情况与司法途径SCD供肾移植相当,DCD可以成为扩大尸体肾移植供者池的重要来源,其远期存活效果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119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19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对照同期234例尸体肾移植受者,比较两组供肾热、冷缺血时间、供肾血管长度、植肾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供受者HLA错配率、术后3 d血肌酐下降速度、DGF发生率、急排发生率、1年人/肾存活率.结果 亲属活体肾移植组供肾血管长度、供肾热、冷缺血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HLA六位点法错配率、DGF、急排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而手术时间、术后3 d血清肌酐下降速度、1年人/肾存活率亲属活体肾移植组均明显大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远期(>1年)的临床效果比较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在有条件、技术成熟的移植中心亲属活体肾移植是患者家族内自救互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肾移植受者238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BMI分为3组:BMI〈24.9 kg/m^2(正常组,A组),BMI 25~29.9 kg/m2(超重组,B组),BMI≥30 kg/m2(肥胖组,C组)。对比3组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发生率、术后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发生率、血肌酐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结果 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A组为20.93%,B组为21.74%,C组为55%(P〈0.01)。急性排斥发生率A组为12.79%,B组为16.30%,C组为43.33%(P=0.088)。血肌酐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A组为(7.65±3.23)d,B组为(6.99±5.36)d,C组为(11.45±6.20)d(P〈0.01)。结论 体型肥胖肾移植受者术后DGF的发生率较高,术后血肌酐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患者(TRAS组)的临床资 料,与40例同期肾移植非TRAS患者(非TRAS同期组)对照;TRAS组患者中的14例患者(TRAS同供组),其同一供肾的另一位 受者(未发生TRAS),组成巢式对照(非TRAS同供组)。结果与非TRAS同期组比,TRAS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更高(P= 0.004),供肾热缺血时间更长(P=0.015)、受者移植后5个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低(P=0.009);Logistic 回归结 果表明,AR(P=0.007)、热缺血时间延长(P=0.046)为TRAS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P=0.022)为保护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 的TRAS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移植至TRAS确诊时间逐年缩短,TRAS确诊时eGFR呈上升趋势。结论除外科手术因素外, 急性排斥反应、热缺血时间延长是TRA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HDL-C水平为保护因素;超声技术对TRAS诊断水平的提高是 近年来TRAS得到早期诊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类白细胞抗原-G5(humanleukocyteantigenG5,HLA—G5)不同表达水平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HLA—G5在肾移植受者体内表达情况,分析对比HLA—G5不同表达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结果。肾移植术后HLA—G5高表达组无1例发生DGF,而低表达组发生率为57%(P〈0.05)。结论DGF的发生与HLA—G5表达水平密切相关,HLA—G5可能通过减少排斥反应减少DGF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