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体重指数及牛奶摄入对妇女骨代谢、骨密度影响.方法测定空腹血ALP、尿钙(Ca)、肌酐(Cr)和DEXA以测定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结果体重指数与血ALP、骨密度呈正相关,与Ca/Cr呈负相关,常年运动组骨吸收率较对照组低(P<0.05),骨密度较对照组高(P<0.05),常饮用牛奶组尿Ca/Cr和血ALP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重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运动可维持骨量,摄入牛奶可延缓骨丢失,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牛奶及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及牛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经常喝奶组50例每周6次以上(250mL/次),坚持2年以上,对照组为基本上从未喝过牛奶者;常年运动组50例每天不少于1h,每周不少于4d,已坚持半年以上,并因运动而出汗者,对照组为因工作、家务等原因不能参加户外活动者。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尿钙(Ca)、肌酐(cr)、血ALP均采用酶法测定,采用GE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常年运动组骨吸收指标尿Ca/Cr低于无运动组(P<0.05),股骨上段Wards三角区、Neck及股骨总密度高于无运动组(P<0.05);常喝牛奶组骨吸收指标尿Ca/Cr和骨形成指标血ALP低于无饮用组,腰椎及股骨上段除Troch外骨密度均高于饮用组。结论经常运动、长期经常饮用牛奶是防治骨质疏松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及体重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分别观察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或肥胖组、常年运动组、对照组的血钙、尿钙、肌酐、血ALP、骨密度的变化。结果:低体重组骨吸收指标尿Ca/Cr高于超重组,血ALP和L2~4、股骨上段各部位骨密度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O.05),超重或肥胖组在Neck及Total的骨密度与正常体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年运动组尿Ca/Cr和血ALP高于对照组,腰椎及股骨上段除Troch外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常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可以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圳市正常体质量指数人群骨密度和峰值骨密度(PBD),以期为深圳地区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近5 a体检的健康成年677名,年龄20以上,男女性均以5岁一个年龄段分为14组;双能X光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结果:男性各部位PBD值出现在25~岁,女性各腰椎PBD值出现在35~岁,髋部PBD值出现在40~岁.在80~岁年龄段,男性腰椎骨密度出现高于其PBD的另一个峰值,女性骨密度自45~岁年龄段后随年龄逐年下降.结论:女性PBD形成晚于男性而接近绝经期;其骨密度自45岁年龄段迅速减低,而男性则发生在65岁年龄段;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青少年时期提高PBD开始. 相似文献
5.
6.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 ,其并发的骨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骨密度的因素很多 ,近年来发现肌肉、脂肪组织对骨密度影响较大。本研究对 2 0~ 4 0岁女性的骨密度进行了检测 ,并探讨其与肥胖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为避免 4 0岁以上生理老化及多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 ,本研究仅纳入 2 0~ 4 0岁的健康女性 ,并通过体检和问诊排除其内分泌、肾脏疾病和其他影响骨代谢因素的健康志愿者 5 7例。整个研究时间为2 0 0 1年 8~ 1 2月。1 .2 方法1 .2 .1 体重指数测定 全部对象均清晨、空腹并在同一台秤上量身高、 相似文献
7.
绝经前后妇女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妇女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规律及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绝经年限及体重指数的关系,以期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方法:收集665例年龄在28—78岁之间的绝经前后妇女,分成3组:月经正常组,绝经过渡期组及绝经组。用美国LunarDPX—NT型DEXA测量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绝经过渡期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较月经正常组明显下降,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绝经组骨密度较绝经过渡期组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随绝经年限增加而下降,绝经后15—25年下降最明显,25年后趋于平稳。与之相反,体重指数小于28时,随体重指数增加骨密度增加。体重指数介于18—22时骨密度增幅最大。结论:妇女进入绝经过渡期以后应监测骨密度变化,绝经后保持适当体重可减少骨量丢失,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体脂分布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入我科门诊健康体检患者,按性别、骨密度分为不同的亚组,即男性骨密度正常组(39例)、骨量减少组(34例)、骨质疏松组(34例);女性骨密度正常组(45例)、骨量减少组(44例)、骨质疏松组(47例)。比较两组体脂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男女两组各亚组体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亚组腰围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将骨密度与体脂分布参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男女骨密度与体重呈正相关。结论:增加体重利于骨密度的保持,过度降低体重可能给骨密度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54例女性患者的骨密度测定值(T值)根据年龄分组分析.结果 45岁以上的女性骨密度明显低于45岁以下的女性.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明显降低,骨钙开始丢失,应引起女性的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及时补钙,防止钙流失,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磷代谢变化。方法 :将在本中心进行骨密度检查的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分组 ,然后分别将各组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同年龄段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 ;将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 (BMI) <19和≥ 19分成两组 ,然后比较其骨密度。结果 :2型糖尿病的所有男性患者和年龄≤ 5 5岁的女性患者跟骨密度较同性别同年龄的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 ,而年龄 >5 5岁的 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与同性别同年龄对照组骨密度差别无显著性 ;体重指数 (BMI)≥ 19的 2型糖尿病患者较体重指数 <19患者骨密度显著高。结论 :糖尿病可影响骨钙磷代谢致骨密度下降 ;女性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由于雌激素降低引起骨密度下降可能起主要作用 ;低体重指数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更容易脱钙致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253例中老年女性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中老年妇女全身及腰椎骨度的变化规律 ,寻找低骨密度的险因素 ,为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记录 2 5 3例中老年妇女的年龄、测量身高和体重 ,采用HolgicQDR - 2 0 0 0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全身和腰椎的骨密度。统计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结果 骨密度在 35~ 39岁达到峰值 (1 0 88± 0 0 0 2 )g/cm2 ,4 0岁以后开始下降 ;骨密度与中老年妇女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 (r=0 2 4 0 ,P <0 0 1) ,与身高呈显著正相关 (r=0 134,P <0 0 5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妇女年龄大和身材矮小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应加强对这类中老年妇女进行骨密度的监测。腰椎侧位骨密度检测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通过对辽河油田地区健康体检成人骨密度状况的调查,为了解该地区骨密度现状和诊断、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线吸收法测量了参加健康体检的长期居住在辽河油田地区的2 131(男性1 209,女性922)例成人的第2~4手指的平均骨密度.记录年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辽河油田地区指骨骨密度男性大于女性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BMI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组,4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2)人体在40岁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男性.(3)男女性BMD值均随BMI增加而升高.结论 辽河油田地区健康体验成人指骨骨密度随年龄变化,并与性别、BMI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运动和营养复合干预对社区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社区中老年女性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营养干预;观察组给予营养联合运动复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干预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老年男性骨密度值与体重、体重指数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密度值与体重、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182名60~70岁健康老年男性腰椎正位骨密度,通过测量其身高、体重并换算出体重指数,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体重组,分析不同组间骨密度值的差异.结果各组间骨密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骨密度与体重、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均P<0.01),体重、体重指数与骨质疏松发生率有关.结论体重及体重指数是影响老年男性骨密度值的因素之一;低体重、体重指数<20kg/m2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疆巴州地区汉族成年女性骨密度(BMD)与年龄、体重指数(BMI)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90例年龄20-87岁的女性腰椎正位的BMD;分析各 BMI组年龄,绝经年龄,BMD和骨质疏松(0P)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正常BMI和超BMI组相比,低BMI组BMD显著降低,0P显著增高.结论 新疆巴州地区汉族成年女性低BMI是OP发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疾病 ,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 ,好发于中老年人。人体骨量以骨密度量化表达 ,并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评价标准和诊断依据[1] 。我院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7月对 1474例绵阳城区中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检测 ,旨在认识中老年人骨密度变化的一些特点 ,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测量绵阳城区中老年人 (42~ 78岁 )共计1474例 ,其中男性 6 57例 ,女性 817例。入选标准 :①在本市连续居住 10年以上。②年龄 4 0周岁以上。③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18.
511例广州地区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中老年妇女全身及腰椎骨密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其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方法]统计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就医的511例中老年妇女各年龄组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分析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和身高的比值)以及绝经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全身骨密度、腰椎正位和腰椎侧位的骨密度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1),而与身高和体质量呈正相关(P<0.01和P<0.05),与体质量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骨密度在35-39岁达到峰值[(1.09±0.07)g/cm2],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55岁以后骨质疏松检出率大幅增多,70岁以后全身骨密度测定的骨质疏松检出率超过70%;50岁以前,绝经后期的全身骨密度、正腰骨密度和侧腰骨密度均比围绝经期低(P<0.05或P<0.01),50岁开始,虽然围绝经期的全身骨密度和正腰骨密度已降低到接近绝经后期水平(P>0.05),但侧腰骨密度仍然高于绝经后期(P<0.01);而总体围绝经期的骨密度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身材矮小和低体质量是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绝经后就要开始防范,以减少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腰椎侧位骨密度检测是早期诊断Ⅰ型骨质疏松症的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身高、体重、体质指数( BMI) 、体表面积( BS) 对女性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QDR 40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广东江门地区女性健康体检者334例, 测量部位包括左股骨(股骨颈、大转子、Wards 区、股骨干) ,腰椎正位,腰椎侧位,右前臂。分别按BMI大小分成3组:<18.5 kg/m2组,( 18.5~24) kg/m2组,>24kg/m2组;BS 也按大小分成3组: 大体表面积组, 中体表面积组, 小体表面积组。结果用SPSS 11. 0 统计软件处理, 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与各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用偏相关分析,不同BMI、BS 组间比较用协方差分析(协变量为年龄)。结果 体重、体质指数、体表面积与各部位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BMI组各部位骨密度均为:正常BMI组>超重肥胖组>低BMI组;不同BS组间各部位骨密度比较为:大体表面积组> 中体表面积组> 小体表面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体质指数( BMI) 、体表面积(BS) 均是影响女性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低体重和BMI、BS较小的女性应注意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城镇中老年女性骨骼和身体成分的增龄性衰退变化规律,提出科学的运动干预对策与建议。方法 选取山东省某市10个城市社区421例健康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4组(55~59、60~64、65~69及70~74岁组),使用骨密度仪和身体成分测试仪对骨骼、肌肉、脂肪、水分等指标进行测试,比较4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4组骨矿含量、骨质疏松指数(OI)、骨密度T值和Z值、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蛋白质含量、左上肢肌肉含量、右上肢肌肉含量、右下肢肌肉含量、躯干肌肉含量、全身水分含量、全身水分比例、细胞内液含量、细胞外液含量及身体水肿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70~74岁组骨矿含量低于60~64岁组,70~74岁组骨密度T值低于60~64、65~69岁组,65~69岁组骨密度Z值大于60~64、70~7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4岁组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蛋白质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65~69岁组左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岁组,70~74岁组左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65~69、70~74岁组右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岁组,60~64岁组右下肢肌肉含量高于65~69岁组,70~74岁组躯干肌肉含量低于60~64、65~6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4岁组全身水分含量、细胞内液含量、细胞外液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70~74岁组全身水分比例低于65~69岁组,55~59、70~74岁组水肿指数低于60~64、65~6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是城镇女性骨骼和身体成分衰退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其前、后5年分别是骨质强度下降、肌肉和身体水分丢失的重要潜伏期和表现期,应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和水分补充,预防与干预潜伏性衰退;下肢肌肉快速萎缩早于躯干肌肉,提示老年女性肌肉功能锻炼应有部位侧重和时序计划;肌肉萎缩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和水分缺乏的重要原因,我国中老年女性需要加强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