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2.
结肠放线菌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汉族,已婚,工人。因右下腹阵发性钝痛,伴腹胀10d,于1993年9月3日急诊入院。入院前10d,无诱因出现右下腹部阵发性钝痛,无发热及呕吐,无放射痛,即来我院就诊。既往否认结核及肝炎史,无外伤及手术史;糖尿病史20年。查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放线菌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观察1例卵巢放线菌病的B超、CT表现及病理表现,结合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9例文献报道。结果 发病中位年龄为37.5岁。主要症状为下腹痛,病史10 d~3 a,可伴腰酸、发热、阴道流血及消瘦等。大部分有放置节育器史。常常形成肿块,质硬、活动度差且压痛。B超及CT检查大多呈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明显强化,与邻近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大小(最大径):5.2~16cm。术中见肿块有大小不等的脓腔,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粘连。结论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术前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部分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CT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持续强化,囊性部分内壁光整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可提示炎性病变,但诊断放线菌病,最终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4)
目的探讨肺放线菌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检索1995-2013年18年中国知网收录的肺放线菌病历,选取资料较完整的48例,以及确诊的肺放线菌病2例,共5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肺放线菌病发病以男性多见,好发年龄4050岁;>50.0%病程>2个月;大多数患者有吸烟史,共35例占70.0%;常见的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分别占96.0%、92.0%、64.0%、40.0%、34.0%及22.0%;最易误诊为肺癌,共28例占56.0%,其次为肺炎11例占22.0%;胸部影像学特点:病变多位于左肺下叶16例占32.0%,16例累及多个肺叶,19例累及多个肺段、1例累及胸壁软组织及肋骨;23例影像学示胸膜增厚;患者分别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14例,占28.0%、电子气管镜活检11例,占22.0%及术后病理活检22例,占44.0%,找到放线菌明确诊断。结论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容易误诊,好发于吸烟、有肺部基础疾病者,最易误诊为肺癌和肺炎,对于临床疑诊为肺癌,虽经多次支气管镜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应警惕肺放线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肺曲菌病少见,本文报告两例肺曲菌病,并作文献复习。肺曲菌病分为(1)支气管肺炎型,(2)曲菌球型;(3)播散型;(4)变态反应型。曲菌球型有一定特征性,不易误诊,其它三型则易误为其它疾病,因此,肺部抗炎或抗结核等治疗无效或病情变坏,疑有肺曲菌病者,需做痰菌培养、涂片,纤维支气管活检及皮肺穿刺以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是畜体的常见菌,放线菌病是牛、猪、人的慢性传染病。当放线菌侵入猪的粘膜和皮肤后,能促使皮下组织诱发轻度炎症,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坚硬的无热痛感的硬块,称为放线菌肿。猪常诱发乳房、扁桃体颌骨肿,在猪的传染病学上还没有看到耳壳放线菌肿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张光然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9(5):25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1〕。在人体全身免疫力低下时 ,吸入口腔内放线菌而患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长期大量地应用 ,肺霉菌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结合我院误诊的2例肺放线菌病总结如下。1病例简介例1:男性 ,11岁。患者因咳嗽、咯痰并伴有胸痛、发热1个半月为主诉入院。曾应用大剂量青霉素1200万u抗炎治疗 ,但症状不见好转 ,痰量较多 ,痰中带有黄色结节。查体 :左肺下叶呼吸音减弱 ,未闻及干湿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影像学表现 :左… 相似文献
8.
面颈部放线菌感染的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步荣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355-357
目的了解面颈部放线菌病感染特点,提供诊治该病的最新观点和依据. 方法手工检索解放军总医院建院以来的所有口腔科住院病历,计算机检索以面颈部放线菌病为主题词1988~2002年底的全院住院患者. 结果共有7例面颈部放线菌病患者,年龄(25.83±8.61)岁,男性6例,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及青霉素应用疗效良好. 结论认识和警惕该病是早日确诊的关键,及时手术无论对诊断还是治疗都是有益的,抗生素应首选青霉素,且应用要足量,并维持至少30 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偶发分枝杆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全身播散性偶发分枝杆菌感染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全身多系统累及(包括肺部、淋巴结、皮肤、关节),淋巴结组织培养偶发分枝杆菌阳性,给予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治疗,病情缓解。结论偶发分枝杆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罕见,其机制可能与患者存在GATA2的缺乏和IFN-γ自身抗体有关,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检查,但阳性率偏低,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忭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与诊断及分型相关的临床表现为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面部肥厚及脑回样头皮,诊断成立尚需排除继发因素,并与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性肢端肥厚、类风湿关节炎等相鉴别。结论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在国内外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典型者一般不难诊断,但需排除继发性及其他疾病,应提高认识,以免漏诊或误诊,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阑尾脓肿及坏疽是急性阑尾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腿伤克斯特菌(K. gyiorum)为罕见细菌,某院收治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脓液培养出扁平、浅灰色、表面干燥、不透明、边缘呈扩散状的菌落,质谱系统及16S rRNA基因测序均鉴定为K. gyiorum,经过急诊手术及敏感药物治疗后,该患者成功治愈。此文就K. gyiorum致阑尾脓肿的病例进行报告及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3.
14.
啮蚀艾肯菌是一种人类黏膜表面的定植菌,常分布在口腔、上呼吸道等部位,通常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啮蚀艾肯菌可能引起感染。文献报道该菌多以颈部脓肿、肝脓肿、腹腔感染等为主,胸腔、肺部感染罕见。本文通过报告啮蚀艾肯菌感染导致脓胸,予以内科胸腔镜、外科胸腔镜治疗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好转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对啮蚀艾肯菌引起脓胸的认识,做到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15.
16.
58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反复双髋疼痛20 d"入院。于当地医院多次行"双髋切开引流术"后转诊某院,于该院行分泌物、关节液培养结果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先后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换药、置管冲洗引流术等保守治疗均失败,复查双髋X线片示双髋关节已严重破坏,行双侧髋关节切除旷置与二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予以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术后随访2年,关节功能恢复,未见感染复发。因此,在临床慢性化脓性关节炎治疗中,首先需要积极行细菌培养鉴定,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其次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针对骨与关节感染,应及时彻底清创灌洗引流,关节严重破坏或功能丧失者可行一二期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DGAT)1基因突变所致先天性腹泻与肠病(CODEs)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诊治的1例DGAT1基因突变所致CODEs患儿(以下以示区别称其为本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本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DGAT1基因突变CODEs患儿相关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总结该病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文号:2021R045-E01)。监护人对本例患儿的诊治知情同意。结果 (1)本例患儿为女性,生后50 d时,因呕吐、腹泻就诊,入院查体发现其伴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主要为低蛋白血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基因检测结果为DGAT1基因exon 1:c.133delG(p.Asp45Thrfs*22)移码突变,为纯合突变,其父母均为DGAT1基因该位点突变携带者。本例患儿经低脂奶粉喂养及对症支持等治疗26 d后,临床治愈出院。其出院诊断为,CODEs(DGAT1基因纯合突变)。(2)文献检索获得关于DGAT1基因突变CODEs患儿相关研究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传播方式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3例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环境采样结果,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分别为盆腔气性坏疽、肝脓肿、血流感染,1例在在负压层流手术间和负压层流病房的回风口(栅栏+过滤网)培养出产气荚膜梭菌生长,余2例环境卫生学结果正常。结论 针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需严格执行环境清洁消毒与隔离,气性坏疽患者感染部位产气荚膜梭菌可远距离播散、污染环境,推荐采用独立非层流的感染手术间,其他部位感染者可实施单间、同病种隔离。 相似文献
19.
长奈瑟菌引起的椎间隙感染非常罕见,本研究报告国内首次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组织标本中分离出长奈瑟菌病例。病原菌经VITEK MS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分子测序技术均鉴定为长奈瑟菌,并依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 S-31对脑膜炎奈瑟菌的要求进行药敏试验及折点判读。临床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先后给予头孢噻肟/舒巴坦治疗6 d,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7 d,患者明显好转出院。现报告此病例的诊治过程及长奈瑟菌生物学特征,以期为椎间隙长奈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