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启锋  杨将  张鹏程  施海泉 《骨科》2015,6(5):256-260
目的 探讨测量Baumann角(the Baumann angle, BA)判断复位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并获随访的利用BA判断复位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 CRPP)组(33例)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组(25例)。对两组在住院期间、拆除石膏后和末次随访时的BA以及肘内翻发生率等进行比较,以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获随访12.0~45.0个月(平均14.7个月)。58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或针道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CRPP组肘内翻发生率12.1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4.85%;ORIF组肘内翻发生率8.00%,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4.00%,两组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复位后BA≥80°与<80°的患者的肘内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位后及时测量BA,以其是否<80°作为标准判断是否予以纠正复位,再行微创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制功能锻炼视频在恢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功能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9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分别运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法和功能锻炼视频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即根据骨折复位方式不同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结果 随访1年,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使用功能锻炼视频指导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功能锻炼,对恢复患儿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长青  华英  刘勇占 《中国骨伤》2023,36(7):614-618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切开固定术治疗12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男59例,女61例,年龄25~77(53.5±3.2)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肘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37例和对照组8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生肘关节僵硬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发生肘关节僵硬37例(僵硬组),未发生肘关节僵硬83例(对照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30.83%,僵硬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损伤能量、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折AO分型、是否开放性损伤和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高能量损伤、骨折AO分型、开放性骨折和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是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术后僵硬组术后活动度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后非僵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屈曲僵硬与旋转僵硬患者的术后活动度以及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术前应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康复策略,以最大程度降低肘关节僵硬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急诊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112例Gartland 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40例;年龄2~11岁,平均6.2岁;Gartland Ⅱ型骨折74例,Ⅲ 型3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8 h,平均4.6 h.术后伸肘100°石膏固定4~6周后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结果:112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达到骨性愈合,术后末次随访按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优86例,良23例,一般3例,优良率97.3%.3例发生轻度肘内翻畸形,无须矫形处理。无针道感染、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及Volkmann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具有维持复位确切、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急诊手术患儿痛苦少、闭合复位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5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5例, 女17例;年龄2.5~12岁, 平均6.7岁;均为GartlandⅡ-Ⅲ型骨折, 其中51例伸直型, 1例屈曲型。采用肘关节功能Flynn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2例均得到随访, 时间12~18个月, 平均16个月。按照肘关节功能评价Flynn标准进行评价, 优41例, 良8例, 可3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骨折固定稳定等优点, 还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及Volkmann挛缩、防止肘内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的、屈曲及伸直位均不稳定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Ⅳ型治疗。方法 对2008 年3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 例儿童严重的Gartland 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此类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接受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总体效果良好。随访1~3年,无一例发生骨不连,肘内翻,神经损伤。结论 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本种类型骨折治疗疗效、防止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的93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后入路组43例和内外侧联合入路(侧入路)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交叉克氏针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Baumann角和提携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入路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后入路组(P0.05),而Flynn评分显著高于后入路组(P0.05)。[结论]相比于后入路,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在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时,有着并发症发生率低、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恢复较为理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的肘前外侧入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改良的肘前外侧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并与同期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手术的35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肘内翻发生情况。结果59例获得0.5~2年的随访。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均获得了良好的恢复,与对照组比较,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屈伸障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前外侧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值得推荐,特别适用于骨折端粉碎不太严重及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内髁1枚,外髁2枚)治疗。术后石膏托外固定3~4周,4~6周去除克氏针,指导患儿功能锻炼。结果手术时间19~72 min,透视次数11~32次,住院时间2~6 d。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未出现因内固定松动而失败的病例。术后3个月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7例,良2例,可1例。术后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及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1例术前正中神经损伤,术后2个月逐渐恢复; 2例术前合并肱动脉损伤,术后血运均良好,其中1例出现Pink hand。结论急诊闭合复位3枚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损伤小、固定牢固、愈合快、并发症少,患儿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GartlandⅣ型肱骨髁上骨折,在72 h内行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在8~12周获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评价参照Flynn等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至末次随访时未出现肘内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是治疗Gartland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卢敏  陈益  陈伟 《中国骨伤》2014,27(11):904-907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法复位后旋前或旋后位石膏固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发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诊骨科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经筛选排除后共64例.按手法复位后固定位置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手法复位并旋前位石膏固定,B组采用手法复位并旋后位石膏固定.A组30例,男18 例,女12例;平均年龄(7.5±3.5) 岁;B组34例,男23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7.0±2.6)岁.比较两组组间及组内的肘内翻发生率及提携角减小角度.结果: A组出现13例肘内翻,B组出现1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5).A组提携角减小角度(8±4)°,B组提携角减小角度(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4,P=0.564).A组组内桡偏型与尺偏型的肘内翻发生率与提携角减小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60,P=0.013;t=-2.409,P=0.035);B组组内桡偏型与尺偏型的肘内翻发生率与提携角减小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24;t=-2.250,P=0.041).两组肘关节功能Flynn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旋前位固定和旋后位固定肘内翻发生率和提携角减小角度均无明显差异.而尺偏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旋前位固定有利于降低肘内翻率及其程度;桡偏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旋后位固定有利于降低肘内翻率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2.
张均锦  陆春 《骨科》2019,10(5):477-479,484
目的 观察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掌指关节周围骨折的病人,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手指总主动屈曲度量表(total active flexion scale, TAFS)评价病人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手功能TAFS评分优良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75.68%(2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具有更高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骨折的愈合,术后并发症少,手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临床上可作为掌指关节周围骨折的有效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1间长垣市中医医院行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8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复位方式分为切开组和闭合组,各29例。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术后随访6~8个月期间的并发症。末次随访依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末次随访2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有较好效果。其中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次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经过初次复位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结果18例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术后均无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经非手术治疗均恢复。末次随访对患侧肘关节功能进行Mayo评分平均96.8分,优16例,良2例。结论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采用单纯石膏固定稳定性差。采用二次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采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为29~56岁,平均为41.4岁,骨关节炎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系统为Ⅱ级6例、Ⅲ级17例。术后镇痛、患肢石膏托外固定3 d后拆除并开始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肘关节最大屈曲、伸直角度及屈伸活动范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人患侧肘关节的骨性异常均得到有效清除;病人肘关节屈曲角度、伸直角度、屈伸活动范围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32.39°±9.75°(14例≤30°、9例为31°~60°)提高至术后的120.87°±11.04°(23例病人的屈伸活动度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0,P<0.001);病人术后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为(85.00±10.22)分,优良率为91.3%,显著优于术前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0,P<0.001);术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VAS评分值持续下降,术后各时间点的数值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可靠、安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肘内侧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2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A组)61例和对照组(B组)61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尺神经损伤、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未出现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等。A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明显少于B组;尺神经损伤1例,B组9例;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A组优良率96.72%,B组优良率83.61%,两组之间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发生率低,骨折复位好,术中透视次数少,无需术中反复复位,可降低肘关节损伤及肘内外翻风险。  相似文献   

17.
汪祝莎  王华 《骨科》2018,9(3):197-200
目的 探讨标准化康复视频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后病人功能锻炼中的指导效果。方法 以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我科就诊的130例ACL重建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病人,术后应用我科制作的标准化视频指导康复;对照组68例病人,术后按照传统的方法,提供书面康复训练计划指导病人康复,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及康复知识熟练掌握率、术后锻炼依从率、住院满意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康复知识熟练掌握率、术后锻炼依从率、住院满意率分别为95.1%、95.1%、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7%、61.7%、79.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6.8±1.8) d,较对照组的(9.2±2.3) d显著下降;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90.2±3.5)分,较对照组的(70.8±2.8)分显著升高。上述指标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使用标准化康复视频指导ACL重建术后病人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病人对于康复知识的熟练程度及康复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提升住院满意度,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快速恢复病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冬梅护理”健康延伸服务在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冬梅护理”健康延伸服务。观察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情况和病人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0,P=0.002)。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梅护理”健康延伸服务能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和依从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建梅  杨国君  杨勇 《骨科》2019,10(1):54-58
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期采用改良动态反馈训练模式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初次踝关节骨折病人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为(46.9±11.7)岁(18~63岁);踝关节骨折:左侧39例,右侧36例,双侧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动态反馈训练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理训练模式。术后2、6个月采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估两组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估两组病人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个月,两组Tinetti评分、Ber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Tinetti评分、Berg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Olerud-Molander评分优良率为34.21%(13/38),与对照组的23.68%(9/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OFAS评分优良率为28.95%(11/38),与对照组的21.05%(8/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期采用改良动态反馈训练模式,能有效指导病人康复训练进程,显著促进病人训练依从性,强化训练效果,对促进踝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入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功能的影响。方法总5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手术入路对功能的影响。结果分别采用肘关节后侧、外侧、内侧和内外侧联合切口。随访2年以上,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合理手术入路、良好复位、坚强牢靠固定及术后正确功能锻炼,是功能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