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血压的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控制情况、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48.9±8.5)mm Hg、舒张压(97.6±5.2)mm Hg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149.5±8.2)mm Hg、舒张压(98.6±5.8)mm Hg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P和RP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F、GH、SF、VT、MH、R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控制表现良好,能达到不良事件预防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总满意率,干预前后FPG和Hb A1c、收缩压和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FPG和Hb A1c干预后降低(P0.05);观察组FPG和Hb A1c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后降低(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75-347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压、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连续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术前1 d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但观察组手术开始前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9):1761-1763
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较之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患者的临界高血压恢复正常,值得深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高血压病患者,以数字法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记忆功能、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绞痛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上升、心律失常及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记忆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用药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给予连续性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SBP,DBP水平,还能明显改善患者记忆障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巴塞尔指数(Barthel,BI)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24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和复诊时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进行指标测试,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基本健康情况、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6项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8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ERCP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ERCP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离床活动、手术、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肛门排气、离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ERCP术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给予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评分分别为[(30.27±7.18),(36.58±8.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分别为95.0%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 P <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各维度评分分别为躯体功能(49.32±1.23)分、社会功能(71.54±3.67)分、心理功能(50.34±1.67)分、物质生活状态(48.57±2.2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1.98,1.35,1.85;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2016年10月收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1、3、6个月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血压状况,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SAS评分和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能改善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其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毛学勤 《当代护士》2016,(4):127-129
目的探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案护理管理,应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恢复期中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8例,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恢复期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恢复期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持续性心理干预与生活干预对控制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该院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168例与观察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性心理护理与生活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行为改善及症状改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持续性心理护理与生活干预可优化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9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148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压调节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周、2周、3周、4周后血压水平(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1周、2周、3周、4周后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能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满意度为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娜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2136-2137
目的慢性心衰(CHF)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研究其对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慢性心衰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探讨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指标(疾病症状、社会关系、体力限制、总评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CHF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