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比较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普通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75例晚期转移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 试验组37例患者接受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 对照组38例接受普通注射用紫杉醇单药治疗, 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完全缓解1例, 部分缓解15例, 稳定14例, 进展7例, 总有效率(CR+PR)为48.65%;对照组普通紫杉醇完全缓解0例, 部分缓解9例, 稳定19例, 进展10例, 总有效率为23.68%。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毒性。  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通过将紫杉醇与人血白蛋白相结合新型制剂方式提高了紫杉醇的疗效,目前主要应用于疾病进展迅速或联合化疗后复发的晚期乳腺癌。本研究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4年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或联合方案化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疾病进展迅速和多线治疗后患者,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共58例难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入组,均可评价疗效,67.2%(39/58)为三线以上化疗患者,32.8%(19/58)接受一、二线解救化疗的均为辅助化疗后1年内复发、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58例中84.5%的患者伴有内脏转移,93.1%的患者既往使用过紫杉类药物。化疗的客观有效率为13.8%(8/58),临床控制率为60.3%(35/58),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0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0.1个月。其中2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13.0%,临床控制率56.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1个月,总生存时间为6.6个月。3~4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发生率34.5%(20/58),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发生率5.2%(3/58),贫血12.1%(7/58),血小板减低6.9%(4/58)。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及联合方案是进展迅速或多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种治疗选择,对既往接受过紫杉类药物治疗和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也显示出一定疗效,且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观察密集AC序贯密集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经空芯针活检及免疫组化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 。术前给予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4周期化疗,之后序贯密集紫杉醇4周期新辅助化疗方案。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疗效,依据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患者中均完成全部周期化疗,总有效率为85.1%(40/47),临床完全缓解率为46.8%(22/47),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2.6%(20/47)。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Ⅰ度、Ⅱ度、Ⅲ度分别有21、6、3例,胃肠道反应Ⅰ度、Ⅱ度、Ⅲ度分别有25、5、2例,肝功能异常4例,心脏毒性2例,神经毒性27例,脱发40例,感染10例,无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密集AC序贯密集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既往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2例既往使用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予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期计量为260mg/m2,静脉滴注30min(用药前不予抗过敏处理),合并抗肿瘤药按常规方法给药,21天为一周期,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全部可评估疗效。完全缓解(CR)0例(0.0%),部分缓解(PR)10例(31.3%),疾病稳定(SD)15例(46.9%),疾病进展(PD)7例(21.9%),客观有效率(ORR)31.3%,临床获益率(CBR)78.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3.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高血压、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四肢麻木、肌肉关节酸痛,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既往紫杉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余花艳  仓顺东  史中州 《癌症进展》2021,19(20):2102-2104,2108
目的 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8例TNBC患者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4级贫血、恶心、呕吐、白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TNBC临床疗效相对常规化疗方案较好,同时降低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化疗耐受力,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妇科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88例晚期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4组,溶剂型紫杉醇化疗组(A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组(B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组(C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组(D组),每组22例.3周为1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2个疗程后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对于晚期妇科肿瘤的治疗最有效,总有效率为63.7%;与C组相比,A组的疗效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组的疗效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B组的疗效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C组的疗效较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反应、周围神经感觉异常、过敏反应方面,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妇科肿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陈诚  许红霞  梅静峰 《肿瘤学杂志》2014,20(12):1027-1030
[目的]回顾性观察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Ⅳ期乳腺癌患者23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用药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方可评价疗效。[结果]23例可评价病例中,无1例获得CR,PR 7例,SD 13例,PD 3例,客观总有效(RR)率为30.4%;疾病控制(DCR)率为87.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3个月,1年生存率为73.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7.8%,Ⅲ~Ⅳ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13.0%、Ⅲ度贫血发生率为21.7%;非血液学毒性轻微,可以耐受。[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考虑作为晚期复治乳腺癌的解救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丁立萍  李建雄  杨俊兰 《癌症进展》2010,8(5):517-518,513
目的观察多两紫杉醇联合每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8例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其中7例接受过紫杉醇)等药物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有临床观察指标,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2~4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结果28例患者中,3例CR,16例PR,7例SD,2例PD,总有效率(CR+PR)67.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32例.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入,d1、d8;洛铂30 mg/m2,静脉滴入,d2.化疗以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3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43.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8个月,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方案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均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为有效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诊断为卵巢上皮癌患者78例,既往使用过紫杉类、吉西他滨等药物治疗后进展,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治疗。具体方案:第1天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mg/m2、第2天接受贝伐珠单抗15mg/m2,21d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78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42例,进展27例,有效率为11.5%(9/78),临床获益率为65.4%(51/7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乏力、脱发、外周神经毒性、皮疹、高血压、肌肉酸痛,不良反应多为I级和II级毒性,患者对毒副作用均可耐受,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