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髌骨减压术与髌骨成形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及膝前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7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54例;年龄48~80岁,平均(63.4±8.3)岁。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髌骨成形组(36膝)、髌骨减压组(38膝)。患者均使用相同类型的关节假体,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术后膝前痛采用VAS评分,髌骨功能使用Feller评分。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膝评分及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KSS膝评分、功能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及术后膝前痛发生率。结果: 两组KSS膝评分术后各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2个月的KSS功能评分和Feller髌骨评分,髌骨减压组优于髌骨成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膝前痛发生率分别为30.6%(11/36),10.5%(4/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保留髌骨TKA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和降低膝前痛发生率;TKA术中联合髌骨减压相比单纯髌骨成形可提高术后短期疗效,应用此技术可明显降低膝前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伤科活血汤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早期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72例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自TKA术后第1天起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伤科活血汤治疗,疗程为7 d。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3天和第7天,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观察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肥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肥胖(Ⅰ~Ⅱ级)患者50例临床资料,其中25例(25膝)行UKA治疗,25例(25膝)行TK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72 h血红蛋白下降量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和8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UKA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72 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2.1±8.4 min,42.6±18.7 mL,10.2±6.4 g/L和7.14±1.48 d,低于TKA组的87.1±10.4 min,69.9±48.3 mL,25.2±10.4 g/L和9.84±1.0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8个月VAS评分UKA组分别为2.02±1.15分和0.78±0.75分,TKA组分别为3.11±0.61分和0.84±0.70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UKA组VAS评分低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8个月ROM UKA组分别为110.63±4.54°和112.27±3.26°,TKA组分别为103.29±8.40°和111.82±4.07°,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膝关节ROM大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个月两组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易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和尿潴留,TKA组易发生肌间静脉血栓,但与UK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发生1例浅层金黄色葡萄菌感染,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UKA和TKA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肥胖患者均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但UKA围手术期疗效优于TKA。  相似文献   

4.
周健强  付昆  孟志斌  李洪潮 《重庆医学》2015,(18):2563-256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对术后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疾病患者60例,患者知情同意下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TKA中股骨假体于矢状位上中立位放置,观察组患者TKA中股骨假体于矢状位上屈曲放置。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HSS评分、WOMAC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的测定,统计两组患者出现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明显增大(P<0.05),WOMAC评分明显减小(P<0.05),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明显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SS评分值较大,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值较对照组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术后膝前痛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无膝前痛,对照组发生率为10.81%(P=0.045)。结论TKA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有利于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双膝关节置换术中随机选择一侧置换髌骨,对侧保留髌骨,对比研究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4例双膝骨关节炎患者,28个膝,均为女性,年龄为53~78岁,平均(66.9±7.8)岁,体重指数为(26.3±1.8) kg/m2.随机分组为拟行左侧或右侧髌骨置换和对侧髌骨保留,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 ~12个月.随访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双膝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后髌骨倾斜角(patellar tilt angle,PTA)、有无术后膝前痛及髌骨弹响、有无术后膝关节并发症等.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松动、髌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髌骨置换侧KSS评分由术前的(38.9±22.2)分提高至(92.4±6.7)分,术后较术前KSS增加值为(53.5±20.3)分;保留髌骨侧KSS评分由术前的(38.4±20.5)分提高至(92.1±4.2)分,术后较术前KSS增加为(53.7±21.4)分,两组间KSS评分的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髌骨置换侧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95.4°±13.5°提高至120.4°±8.9°,术后ROM较术前增加为25.0°±14.5°;保留髌骨侧ROM由术前的92.9°±19.1°增加至120.4°±8.4°,术后较术前ROM增加为27.5°±19.4°,两组间ROM的增加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70).术后随访时,患者髌骨置换侧出现膝前痛共3膝(占21.4%),而保留髌骨侧膝前痛共出现2膝(占14.3%),两组间膝前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术后髌骨置换侧出现髌骨弹响共3膝(占21.4%),保留髌骨侧3膝(占2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髌骨置换侧术后PTA为2.6°±2.6°,保留髌骨侧为3.6°±2.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于髌骨关节面轻中度破坏的骨关节炎患者,髌骨置换较髌骨保留在术后膝前痛、髌骨弹响的发生率、术后关节功能改善及髌股轨迹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FN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的FNB联合全身麻醉方式镇痛,对照组只行全身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 h、4 h、6 h、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8 h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以及术后1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388.10±30.65)mg,低于对照组(475.00±33.25)mg,瑞芬太尼用量(1.00±0.19)mg,低于对照组(1.90±0.21)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6 h、8 h VAS评分分别为(1.93±0.87)分、(2.03±0.81)分、(2.13±0.86)分、(2.20±0.85)分,低于对照组的(5.37±1.38)分、(6.97±1.03)分、(7.07±0.98)分、(7.17±0.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 h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61.38±5.60)°,大于对照组的(30.03±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对照组发生2例嗜睡、6例恶心、2例呕吐,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将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TKA术中可明显加强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李刚  张杰  张彦龙  张亚辉  耿周 《海南医学》2014,(24):3696-3698
目的:探讨髌骨置换与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80膝),随机将其分为髌骨置换组和非髌骨置换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KSS膝评分与功能评分、髌骨评分(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影像学指标。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PS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髌骨置换组比较,髌骨置换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KSS功能评分、PS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胫骨角、髌韧带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髌骨功能的恢复具有改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术后膝前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对骨关节炎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20膝)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置换髌骨(观察组)或不置换髌骨(对照组)者各60例.术后随访2年,采用KSS膝评分与功能评分、髌骨评分(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应用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的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P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而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的KSS功能评分分别为(80.4±13.8)分、(88.4±6.1)分、PS评分分别为(19.6±4.6)分、(24.9±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11.2)分、(76.3±12.4)分和(17.1±3.3)分、(18.5±2.2)分,而VAS评分[(3.3±1.1)分、(2.4±0.9)分]低于对照组[(4.3±1.3)分、(3.5±1.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胫骨角、髌韧带比值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置换髌骨可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而对2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膝前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与软骨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104例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不同软骨退变程度的WOMAC评分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联合组疼痛、晨僵及关节功能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6个月,两组步行距离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显著升高,但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与术前比较,Ⅰ~Ⅲ级患者术后6个月WOMAC总评分明显降低 (P < 0.05),而Ⅳ级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WOMAC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治疗髌骨关节炎膝前痛,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尤其适用于Ⅰ~Ⅲ级软骨退变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观察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照,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 Lysholm 评分[(74.2±8.9)分>(56.2±13.1)分]、ROM(关节活动度)[(93.8±16.2)°>(72.4±21.6)°]以及疼痛 VAS 评分[(1.41±0.86)分<(2.85±1.24)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加强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326-329
目的探讨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60岁)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组和UKA组,每组60例。TKA组患者给予TKA治疗,UKA组患者给予UKA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K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KA组(P<0.05)。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a膝关节HSS评分及ROM显著高于术前,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 a,UKA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及ROM显著高于TKA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TKA组(P<0.05)。UKA组和TK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6.67%(58/60)、86.67%(52/60),UK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TKA组(χ~2=3.927,P<0.05)。结论 UKA治疗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ROM,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 plasty,TKA)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128例在我院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4例,安装骨水泥型髌骨假体;对照组64例,仅作髌骨去神经化处理,不做髌骨置换;观察2组患者膝前痛的发生率。术前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6.5月。实验组患者膝前痛发生率10.9/%(7/64),对照组膝前痛发生率为14.1%(9/6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膝内、外翻畸形患者,TKA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为21.2%(11/52)。结论 TKA术中在置换髌骨,并不能降低膝前痛的发生率。术前膝内、外翻畸形患者术后膝前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的中期膝前痛情况。方法 选取2006至200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固定平台组和活动平台组。所有患者均未置换髌骨。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膝前痛发生率、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Function Score),并进行术前术后和两组间的比较。拍摄术后膝关节正侧位和Merchant位X线片,观察髌骨位置情况。结果 共63人、85膝纳入研究。其中活动平台组31人、45膝,随访时间3.9~7.6年,平均(5.9±1.1)年。固定平台组30人、40膝,随访4.2~8.1年,平均(6.4±1.3)年。两组患者术后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两组患者间术后上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X-ray均未显示明显的髌骨脱位或半脱位。结论 非置换髌骨的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膝关节置换术均可以有效地缓解膝前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中期效果满意。相比固定平台假体,活动平台假体的应用并未显著地改善术后膝前痛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半径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3例重度KO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使用假体不同将患者分为行多半径假体TKA术的对照组(n=221例)与行单半径假体TKA术的研究组(n=212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疼痛评分(VAS)、生存质量评分(WHOQOL-100)、炎性指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ROM比对照组高(均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个月HSS评分、ROM差值比对照组大(均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对照组低,WHOQOL-100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WHOQOL-100评分差值比对照组大(均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个月IL-1β、TNF-α差值均比对照组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旋转平台及后稳定固定平台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旋转平台型假体行TKA,而对照组采用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行TKA。术后跟踪随访,共12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的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屈曲度(ROM)。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SS疼痛、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及ROM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HSS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较相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RoM评分也与对照组较为相近,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平台和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可有效的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两者的早期疗效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晚期膝关节炎(OK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骨科采用TKA治疗的晚期OKA患者22例,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结果①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无术后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无翻修、假体位置不良、假体松动、进行性病变等并发症发生。②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术后6个月随访得到明显的缓解,术后6个月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OKA患者采用TKA疗效确切,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晨  游建军  石光英  王利  袁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73-1077,1081
目的 探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留置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疼痛疗效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试验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导管留置于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镇痛泵硬膜外腔连续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记录以及TKA术后1、2、3 、7、14、40 d的术后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术后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来比较2种镇痛方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TKA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和术后的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与膝关节术后KSS平均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膝关节腔连续镇痛的方法 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手术后疼痛,减少局部组织挛缩粘连,预防关节活动度受限,最大限度提高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引流管的不同管理方式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行TKA治疗KOA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2例。A组TKA术中不放置引流管;B组TKA术中放置引流管,早期夹闭2 h后持续引流;C组TKA术中放置引流管,每2 h中间断夹闭110 min,开放10 min,直至6 h后持续开放。记录三组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周径、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三组hb、HCT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C组(P<0.05)。术后三组VAS评分低于术前,患肢周径长于术前,且B组和C组VAS评分低于A组,患肢周径短于A组(P<0.05)。三组术后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ROM不同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三组各时间...  相似文献   

19.
何小智 《西部医学》2017,48(6):54-56
目的探索小切口松解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伸直型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10月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伸直型僵硬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松解术,试验组48例松解后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治疗组在试验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五加皮汤煎剂熏洗。在松解前、松解术后4周、松解术后12周行关节活动度(ROM)测量以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松解术后4周、12周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4.570±0.870)分、(1.670±0.79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500±0.885)分、(3.080±0.881)分(P均<0.05);松解术后4周、12周治疗组ROM分别为(113.330±12.383)°、(117.620±9.952)°,均大于对照组的(102.920±11.221)°、(100.420±11.602)度(P均<0.05)。结论小切口松解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伸直型僵硬,在缓解松解术后疼痛,巩固松解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氯普鲁卡因行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 年9月至2018 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行单侧TKA术并伴有对侧膝关节炎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1%氯普鲁卡因0.2 mL/kg,NS组:0.9%氯化钠溶液0.2 mL/kg)。所有患者于术前行股神经置管,术后48 h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每天3次,共4 d。每次锻炼前10 min予氯普鲁卡因或0.9%氯化钠溶液行股神经阻滞,记录每天第3次锻炼给药前后主动运动时的数字 评分法(NR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及术后第7天主动运动时的NRS评分、ROM、康复满意度及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结果:NS组患者术后第3~第6天每天第3次给药前后的ROM和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C组患者术后第3~第6天每天第3次给药后ROM较给药前明显增大(P <0.01),NRS评分明显下降 (P <0.01);C组患者术后第6天给药前ROM、术后第7天ROM和满意度均优于NS组(P <0.01);两组患者术后第7 天的NRS和AK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氯普鲁卡因0.2 mL/kg股神经阻滞可减轻TKA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时的关节疼痛,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