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的主要手段。他莫昔芬是临床上常用的雌激素受体拮抗药物,是内分泌治疗主要药物之一,但肿瘤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限制了其临床疗效。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耐药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逆转他莫昔芬耐药的潜在靶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结果的综述,拟对非编码RNA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于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然而TAM耐药是内分泌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TAM耐药的潜在机制是多因素的,其中大部分仍是未知的.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乳腺癌TAM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阐明TAM耐药机理及克服耐药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4.
5.
[摘要] 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功能的RNA转录本,其异常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nc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使其具有鉴别肿瘤,甚至具有对肿瘤分型、分期的应用潜能。雌激素受体阴性(ER-)乳腺癌是指不表达ER的乳腺癌,其治疗困难、预后极差、病死率居乳腺癌之首。ncRNA在ER-乳腺癌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可通过参与非雌激素激活通路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文拟针对ncRNA中的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在ER-乳腺癌中的作用展开综述,分析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ER-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和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亚型(ERβ)及其剪切变异体(ERβcx)的表达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关系。方法 (1)对乳腺癌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和他莫西芬耐药MCF-7细胞进行培养,利用去甲基化物5-氮杂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去甲基化的作用,对MCF-7细胞进行药物处理获得MCF-75-AZA-CdR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细胞中ERβ和ERβcx蛋白的表达。(2)取对数生长期生长良好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按2.5×103细胞/孔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板中,实验组分为他莫细芬处理的MCF-7细胞(MCF-7+TAM组)和MCF-75-AZA-CdR细胞(MCF-75-AZA-CdR细胞+TAM组),对照组为MCF-7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3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1)ERβ蛋白在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他莫西芬耐药的MCF-7细胞,两组细胞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ERβcx蛋白表达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MCF-75-AZA-CdR细胞ERβ和ERβcx蛋白表达均高于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和他莫西芬敏耐药MCF-7细胞(P均=0.000)。(2)与对照组MCF-7细胞相比,他莫西芬明显降低了MCF-7+TAM组和MCF-75-AZA-CdR细胞+TAM组的细胞增值速度并抑制细胞生长;且他莫西芬抑制细胞增殖作用MCF-75-AZA-CdR细胞+TAM组强于MCF-7+TAM组(P=0.000)。结论 ERβ蛋白在他莫西芬敏感MCF-7细胞中的表达高。MCF-75-AZA-CdR细胞中ERβ和ERβcx蛋白的表达均高。他莫西芬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在他莫西芬处理的MCF-75-AZA-CdR细胞中强 相似文献
7.
8.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乳腺癌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影像学和传统的血清标志物难以及时有效的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的发生,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益,使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提高尤其重要。多项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耐药等密切相关,lncRNA可以作为治疗或是诊断乳腺癌新的生物靶点。本文通过总结lncRNA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乳腺癌的诊治过程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化疗药物耐药性仍然是目前肿瘤有效化疗的主要障碍。尽管肿瘤耐药机制受到了广泛的探索,但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参与了基因组功能的许多方面包括基因转录、剪接、表观遗传学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发育和多能性等过程。在肿瘤耐药中lncRNA可能通过促进DNA修复、改变药物代谢和细胞膜流出、调节细胞凋亡率和影响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过程,调节化疗敏感性。同时,lncRNA表达谱与肿瘤耐药的演变有密切关系。因此,发现新的lncRNA在肿瘤耐药中的机制对于制定新的治疗策略以克服耐药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为人工合成的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被普遍的应用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但大约一半的ER阳性的患者会出现耐药。可见内分泌耐药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 72.9%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中表达,并在约65%的乳腺癌中与ER同时表达。有研究显示:AR/ER越高预示着TAM治疗率越低;AR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之间所形成的正反馈循环能够增加TAM耐药;AR、髓样细胞白血病-1蛋白(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与TAM耐药有可能相关。所以探讨AR在TAM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12.
13.
摘 要:乳腺是女性激素的靶器官,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患者,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是重要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但是TAM抗肿瘤作用微弱,需要经过体内代谢才能更好发挥作用。CYP2D6是TAM正常代谢的关键酶,具有多种基因多态性。CYP2D6基因多态性是否会影响TAM疗效,既往研究存在较大争议。该文回顾相关文献,就CYP2D6基因多态性与TAM疗效关系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是一类有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介导大部分的雌激素反应,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效应。ER主要分为ER-α和ER-β两个亚型,其中ER-α主要表达于乳腺和子宫组织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ER-α36是ER-α的一个分子量大小为36kD的新亚型,缺少ER-α的转录活化结构域AF-1及AF-2。ER-α36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膜与胞质中,介导非核途径的雌激素信号转导。目前的研究认为ER-α36的调节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标志物。在此,本文将对ER-α36的生物特性与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内分泌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评价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因缺乏激素受体(H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缺乏特异性,成为乳腺癌(BC)预后最差的类型之一。TNBC的治疗主要有化疗、放疗及外科手术,但效果仍不满意,促使我们致力于探索新的分子标志物或新的治疗靶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TNBC靶向治疗中具有生物标记作用,LncRNA及其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都可能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回顾有关LncRNA及其他表观遗传改变作为TNBC生物标记的现有研究进展及其作为TNBC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17.
Kenny FS Willsher PC Gee JM Nicholson R Pinder SE Ellis IO Robertson JF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2001,65(2):135-144
Pre-treatment oestrogen receptor (ER)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predicts for rate of response to endocrine therapy but not for the quality or duration of response (DofR). ER is known to be down-regulated by anti-oestrogens. This study has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degree of down-regulation of ER and the ER-regulated marker bcl-2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and duration of tamoxifen response. 80 patients with ER+ve breast cancer (H-score 10) receiving primary tamoxifen (n=51 Stage I–II elderl; n=29 Stage III) underwent sequential tumour biopsies for immunocytochemical assessment of ER, bcl-2 and the proliferation marker MIB1. Median follow-up is 45 months. By 6-months on therapy three patients had attained complete response (CR), 27 partial response (PR); 44 static disease (SD) and six progression (PD) by UICC criteria. Greater decrease in ER and bcl-2 H-score from pre-treatment to 6 weeks (p=0.035, p=0.037) and ER and bcl-2 H-score from pre-treatment to 6 months (p=0.058, p=0.036)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etter quality of response (CR/PR vs SD/PD). Greater 6-week and 6-month reduction in bcl-2 H-score (p=0.041, p=0.036) and 6-week reduction in MIB1 (p=0.013)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nger DofR.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greater down-regulation of ER and the ER-regulated protein bcl-2 on primary tamoxifen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quality of response and bcl-2 and the proliferation marker MIB1 a longer duration of response in ER+ve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8.
探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绝经前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06例,按照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成:ER+/PR+且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组(Tamoxifen group,T组),ER-PR-的非内分泌治疗组(Contol group,C组);T组及C组均按AIB-1及Her-2表达状态分为不同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别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结果:术后随访30~84个月,中位时间65个月,58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5年DFS为71.84%(148/206);死亡36例,5年OS为82.52%(170/206)。随着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阳性及Her-2蛋白表达的增高,AIB-1蛋白呈现高表达(χ2=12.573,P=0.002;χ2=7.939,P=0.005;χ2=4.502,P=0.036);分层分析中,T组AIB-1及Her-2均高表达亚组的DFS和OS低于其他亚组,且有统计学差异(χ2=5.900,P=0.002;χ2=4.533,P=0.049);该亚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其他亚组患者(Log-rank检验,χ2=8.903,P=0.005;χ2=9.405,P=0.004)。结论:AIB-1蛋白高表达常常伴随着不良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AIB-1蛋白高表达、同时伴有Her-2高表达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治疗耐药,提示AIB-1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他莫昔芬耐药的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测定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并分析临床病理特点与ER、PR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多发于31~50岁(41.7%)及51~70岁(47.5%);最常见肿瘤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78.3%);45.8%患者确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Ⅰ级浸润性导管癌占8.5%,Ⅱ~Ⅲ级占91.5%;ER、PR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7.5%、59.2%。Ⅰ级浸润性导管癌ER、PR的阴性表达率均低于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浸润性导管癌中无一例有脉管内瘤栓和淋巴结转移,而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中脉管内瘤栓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9%)和(58.1%)(P<0.01)。结论乳腺癌中ER、PR阴性表达的比例近50%;ER阴性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有关;ER阴性表达、高组织学分级易导致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炎性反应是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中性粒细胞作为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状况的主要指标,既可以促进乳腺癌发展,也可以抑制乳腺癌发展,还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综述了中性粒细胞与乳腺癌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从而为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