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武陟济民医院有引产指征、单胎初产、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180例妊娠晚期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接受COOK双球囊联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对照组接受普贝生促宫颈成熟。观察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分娩方式、产程、产妇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宫颈Bishop评分和总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COOK双球囊联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引发自然分娩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OOK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低宫颈评分初产足月妊娠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低宫颈评分初产足月妊娠拟引产的孕妇。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9)与研究组(n=61),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研究组给予COOK双球囊治疗。比较两组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临产发动时间、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宫颈裂伤率。比较两组的阴道分娩产妇的阴道助产率、总产程时间及阴道分娩出血量。结果:用药后,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8%(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产发动时间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孕妇总产程时间及阴道分娩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及宫颈裂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宫颈评分初产足月妊娠孕妇引产中应用COOK双球囊可减少剖宫产率,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与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在羊水过少孕妇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拟于我院分娩的100例羊水过少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组,各25例,米索前列醇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缩宫素组采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组采用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对比四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应用前四组产妇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后均较本组应用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与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均小于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与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与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组、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OO...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符合引产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COOK宫颈球囊和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情况、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状况。结果实验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成功率及顺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发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球囊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显著优于催产素,能提高顺产率,且产妇及新生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COOK 宫颈扩张球囊在延期妊娠中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延期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Bishop评分小于6分。其中62例行 COOK 宫颈扩张球囊放置,12 h 后取出球囊,静滴缩宫素诱导宫缩,作为观察组;另62例延期妊娠产妇仅行缩宫素静滴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的 Bishop 评分、静滴缩宫素至临产时间、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 Bishop 评分(6.01±1.35)明显高于对照组(3.78±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规则宫缩时间(3.57±1.92)h,第一产程(9.00±3.32)h,阴道分娩率8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OK 宫颈扩张球囊在延期妊娠中促宫颈成熟是安全有效的,宫颈前中位比后位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6):662-663
目的:探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与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引产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的孕妇40例为研究组,同期行人工破膜引产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一般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放置COOK球囊后宫颈Bishop评分较放置前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孕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引产具有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需引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羊水性状和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用药后4、8、12h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91.7%,55/60),引产成功率(93.3%,56/60),阴道分娩率(75.0%,45/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临产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羊水性状和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OK 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过程中促进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1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20例,将入选孕妇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为COOK 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1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1 U促宫颈成熟组,对照组2为复方氯化钠500 mL+缩宫素2.5 U促宫颈成熟组。比较3组产妇的宫颈成熟情况、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在促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减少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1、对照组2在以上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宫颈成熟,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足月妊娠高血压孕妇应用cook球囊和米索前列醇的分娩情况与母儿结局。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间于瑞安市妇幼保健院计划分娩的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球囊组(55例)和米索前列醇组(55例),分别应用cook球囊和口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经阴道分娩者引产到生产的情况、引产及分娩期间并发症、新生儿情况以及引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产妇胎膜破裂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经阴道分娩、促宫颈成熟有效、催产素使用及人工破膜例数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而引产到临产的时间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球囊组经阴道分娩的总例数(74.54%)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52.72%),且球囊组引产到分娩的最长时间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P<0.001)。球囊组引产及分娩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3.64%,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组65.45%(P=0.035)。2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送入新生儿监护室的例数、新生儿吸氧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头晕、恶心、呕吐和潜伏期长时间镇痛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足月的妊娠高血压产妇,与口服米索前列醇相比,cook球囊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减少分娩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孕足月,单胎、头位、胎膜完整、宫颈Bishop评分<6分、无剖宫产史、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前列腺素过敏史、无哮喘及青光眼、无阴道炎症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80例)和地诺前列酮栓组(80例)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Bishop评分、分娩方式和引产至分娩的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监测体温情况。结果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总产程以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但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率、24 h内阴道分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严格掌握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指征及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可以取得与地诺前列酮栓相似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母婴结局,使用起来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51-54
目的 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配合缩宫素静滴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73例(均为妊娠期高血压及非重度的子痫前期),宫颈Bishop评分6分,其中行COOK宫颈扩张球囊配合缩宫素静滴引产的80例孕妇为观察组,另外93例直接行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引产的孕妇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宫颈Bishop评分、血压变化、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发生、产褥感染等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59.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后对照组血压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两组产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产时间短、总产程短、剖宫产率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不良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具备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了不必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两种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 ,对 2 18例孕周超过 37周 ,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妇 ,随机分两组 (1组 ,2组 )阴道放置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 ,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Bishop评分、临产情况及分娩发生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宫缩过频过强、宫颈裂伤、羊水污染的发生率 .结果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诱导宫颈成熟作用相近 ,用药至临产时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5 ) ,用药至分娩时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 0 0 5 ) ,第一产程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在分娩并发症中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宫缩过频过强、羊水污染发生率 1组大于2组 .结论 :两组促宫颈成熟、发动宫缩均有效 ,1组使临产时间、分娩时间、第一产程缩短 ,但产后出血量增多 ,宫缩过频过强、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增高 .  相似文献   

13.
李莉  苏利  李嘉  罗琼 《河北医学》2015,(3):489-491
目的:分析宫颈扩张双球囊、缩宫素、欣普贝生三种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有效性和分娩结局。方法: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共实施足月计划性分娩产妇158例,随机分组:宫颈扩张双球囊组60例,欣普贝生组58例,缩宫素组40例,观察比较三组宫颈成熟效果、产妇引产情况、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双球囊组与欣普生组比较宫颈成熟效果总有效率、剖宫产率、临产时间、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5min Apga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球囊组和欣普贝生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临产时间、产程和产后出血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数据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扩张双球囊和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的效果相似,均明显优于缩宫素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同等条件下自愿选择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缩宫素引产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bishop评分改善情况、干预后两组围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宫颈裂伤率、阴道血肿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裂伤发生率、阴道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孕妇采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494例分为三组,以双球囊导管和控释地诺前列酮栓联合使用促宫颈成熟的产妇91例设为观察1组,以单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的产妇89例设为观察2组,以自然临产且阴道分娩的产妇314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1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4.5%,显著高于观察2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三组总产程对比,观察1组最短、对照组最长(P0.05);球囊和/或栓剂取出后,观察1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优于观察2组(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可有效促宫颈成熟、缩短产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常霞 《当代医学》2021,27(3):55-57
目的分析COOK双球囊用药初产妇不同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建档生产的85例初产妇进行临床观察,结合初产妇分娩前实施的宫颈成熟度评分结果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1例,观察组44例(常规组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在5分及以内,观察组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在5分以上),针对两组初产妇均实施COOK双球囊引产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初产妇干预后宫颈成熟度评分、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引产有效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宫颈评分的初产妇实施COOK双球囊处理,能促进宫颈成熟,获得较好的引产效果,优化改善产妇的宫颈条件,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轻初产妇痛苦,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米索加安定与刺激乳头加安定加小剂量催产素联合应用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例妊娠≥周宫颈评分4~6分的初产妇分成2组.A组:安定+米索100例.B组:刺激乳头+安定+0.5%催产素100例,用药前宫颈Bishop[1]评分,用药后对照观察临产发动所需时间、产程、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羊水性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药物反应.结果A组引产成功率高,A组较B组临产发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缩短(p<0.05),两组的分娩方式、、胎儿体重、急产率、产后出血率、分娩时羊水性状、新生儿窒息等无差异.结论 B组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而A组使用更方便、经济、直接、迅速、有效,副反应小,明显减少产妇痛苦时间,是用于晚期引产最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的具体效果,明确在足月孕妇引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医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0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宫颈Bishop评分、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等。结果研究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宫颈成熟后,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伟英  冯英  艾玲  韦安稳  顾一鸣  沈红丽 《浙江医学》2021,43(23):2561-2564,2570
目的探讨Foley尿管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促宫颈成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122例,其中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采用COOK球囊引产的产妇58例(COOK球囊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Foley尿管引产的产妇64例(Foley尿管组)。比较两组产妇球囊自行脱落率、改善的Bishop评分、胎膜破裂时间、静脉滴注催产素时间、引产至分娩时间、阴道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结果两组产妇球囊自行脱落率、改善的Bishop评分、胎膜破裂时间、静脉滴注催产素时间、引产至分娩时间、阴道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重度窒息、胎粪污染发生。结论Foley尿管用于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妇促宫颈成熟可达到与COOK球囊相似的临床效果,且阴道分娩率较高,价格更低廉,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OOK球囊在孕晚期羊水过少孕妇中促宫颈成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孕晚期羊水过少行促宫颈成熟孕妇,其中102例孕妇使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治疗为球囊组,另90例孕妇使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舒适度、促宫颈成熟有效性、引产至分娩的总时间、缩宫素使用率、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急产率、产钳助娩率、胎儿窘迫率、会阴Ⅱ度以上裂伤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球囊组急产率、会阴Ⅱ度以上裂伤率及胎儿窘迫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球囊组引产至分娩的总时间、总产程时间及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舒适度、促宫颈成熟有效性、阴道分娩率、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娩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结局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COOK球囊在晚孕期羊水过少孕妇促宫颈成熟方面与欣普贝生相当,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急产率、会阴裂伤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更加适用于羊水过少孕妇的促宫颈成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