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痫前期病史是子痫前期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子痫前期较初发子痫前期有严重的临床结局。但疾病复发受多因素影响,预防尤为关键。全面母体风险评估,强化孕期个体化管理,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实施早期对应性干预,是减少或避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子痫前期(PE)为妊娠期特有的多器官受损疾病,是目前导致母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尽管相关治疗方案已制定,但由于PE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妊娠结局常有发生。因此,探讨此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sFlt-1在PE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证实,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参与此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文通过综述sFlt-1在PE中的研究进展,以对这一新的学说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4.
子痫前期是母儿围产期死亡及医源性早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前列环素(PGI2)/ 血栓素A2(TXA2)比例失衡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妊娠早期结束后尽快开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有效预防子痫前期发病的同时并不增加胎儿及产妇的出血风险,从而获得良好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子痫前期是起源于胎盘功能障碍的全身炎性多系统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抗衰老、抗氧化应激、抗炎、诱导细胞凋亡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天然多酚化合物.研究表明,白藜芦醇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抵抗炎症,调节血管功能,促进滋养细胞侵袭,调节免疫功能等在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综述...  相似文献   

6.
重度子痫前期是危害严重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常伴有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低分子肝素有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能从多方面对抗重度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可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早期的干预治疗,对降低母儿并发症及延缓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免疫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使滋养细胞侵袭性下降,子宫螺旋小动脉的“重铸障碍”,导致病理性胎盘形成;自身免疫异常如抗磷脂抗体通过干扰依赖磷脂的各种凝血与抗凝血因子的功能,使凝血功能紊乱,胎盘微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灌注量的下降。子痫前期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对于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妊娠中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妊娠早期和中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各种免疫治疗和抗氧化治疗的效果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子痫前期(PE)过度的氧化应激状态,胎盘和母体的循环系统也发生一系列的抗氧化反应,这些改变的抗氧化反应能导致脂质过氧化物增加,也能影响细胞信号转导和某些与血管活性物质合成有关的酶通路。基于上述发病机制,推测妊娠期补充抗氧化剂可能对抗氧化应激进而预防或延迟PE的发生。许多学者试验性地采用抗氧化治疗如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硒元素等来预防PE的发生,但结果并不乐观,尚需大量前瞻性研究予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MSC-exos)是纳米级别微粒子,携带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间通讯的媒介。MSC-exos可参与免疫调节、促进细胞增殖与...  相似文献   

10.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其中滋养细胞行为异常起关键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nt)非编码蛋白质的RNA转录本。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lncRNA在不同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影响滋养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侵袭、凋亡及管型形成,导致血管重塑受损,从而引发子痫前期。本文旨在介绍子痫前期发病中lncRNA对滋养细胞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415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子痫前期患者提供新的筛查方法.方法:研究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住院分娩的415例子痫前期孕产妇,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96例(A组),重度子痫前期119例(B组),监测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及产前、产后6小时、产后24小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B组孕产妇在定期产前检查及分娩孕周上低于A组,B组多胎妊娠比例高于A组(P<0.05);②B组血浆胶体渗透压、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低于A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A组(P<0.05);③B组孕产妇产前、产后6小时、产后24小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比较,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作为子痫前期患者的监测指标,在临床上为子痫前期患者诊治提供新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孕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广泛使用的预防子痫前期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存在扩大阿司匹林使用适应证、高估预防效果的情况.文章将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介绍目前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局限性、精准选择适应人群的意义,避免孕期模式化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3.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二孩政策的放开,多胎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多胎妊娠的特殊生理变化,其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目前,关于单胎妊娠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预测与预防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多胎妊娠的研究较少。文章将对多胎妊娠中子痫前期的风险预测、预防及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子痫前期发病呈现明显的病情进展性,部分病例呈非典型病情过程,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可导致母儿不良结局。因此,如何监测子痫前期母儿安危、有效干预、延缓子痫前期发展成重度、延长孕周,获得良好母儿结局成为产科医生临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子痫前期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Elabela是一种新发现的Apelin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Elabela和Apelin共有少量的类似序列,表现出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参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胎儿发育异常和肿瘤等.与APJ的第一个配体Ape...  相似文献   

16.
子痫前期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一种特发疾病,其病情变化快,发生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子痫、早产、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高,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致滋养细胞受损、侵蚀不良,胎盘浅着床,合体滋养细胞缺血、缺氧,炎性因子、促凝物质释放,使血压升高、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血液早期处于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阿司匹林是产科常用的两种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由于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的凝血状态存在差异,这两种药物在子痫前期中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就其在子痫前期防治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除了提前终止妊娠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储备形式,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以诱导募集EPCs至损伤部位,修补受损的血管内皮。但在子痫前期患者体内,损伤的血管内皮不能及时得到修复,推测子痫前期患者体内的EPCs在功能或数量上存在异常;与此同时EPCs移植可能成为治疗子痫前期的一种新方法。综述EPCs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概括EPCs的调节因素,论述EPCs移植治疗子痫前期的可能性,以寻找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分析39例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体会,提出加强农村围产期孕妇宣教保健工作是预防重度妊高征的关键,提高护士的抢救技术及加强基础护理对确保母婴的抢救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全身多脏器损伤。由于其病因不明,除终止妊娠之外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因此,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还未得到具体的阐述,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甲基化的研究,为子痫前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发现,异常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以及Cp G岛甲基化与子痫前期中许多重要功能基因表达异常有关,推测其间接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综述基因DNA甲基化在该疾病发生中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