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2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天格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骨密度(BMD)值、骨转换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9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膝酸软、下肢痿弱、腰背疼痛、步履艰难、下肢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转子、股骨颈、Ward三角区、腰椎L1~4的BMD值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大转子、股骨颈、Ward三角区、腰椎L1~4的BM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ALP、PⅠNP、TRACP-5b、CTX、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症状,提高骨骼质量,减少血中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愈灵胶囊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骨肽,60 mg加入200 m 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骨愈灵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4.5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S-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明显降低,血钙(S-Ca)、骨碱性磷酸酶(B-ALP)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骨代谢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2~4 BMD、股骨颈BMD、BGP、BMP-2均明显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MD、BGP和BMP-2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愈灵胶囊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BMD、骨代谢和骨转换状态,减少骨量流失,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松宝胶囊联合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液,起始剂量为4~6 U/次,3次/d。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适当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骨松宝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钙、骨钙素(BGP)、血磷、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骨痛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6%、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的BMD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LP均显著降低,BGP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痛症状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痛症状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宝胶囊联合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骨痛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和碳酸钙D_3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郫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2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滴注时间≥2 h,3个月1次;同时口服碳酸钙D_3片,1片/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仙灵骨葆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钙(S-Ca)、血磷(S-P)、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BMD)和骨钙素(BG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8%、89.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ALP均显著降低,且S-Ca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2-L4 BMD、股骨颈BMD和BGP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和碳酸钙D_3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有效增加患者BMD,并能明显改善骨代谢和骨转换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6例)。对照组早餐前30 min直立位口服利塞膦酸钠胶囊,1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天格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体内的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京东中美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骨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96.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L_2~L_4和髋部骨密度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BALP)、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康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节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2):197-20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70例SLE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泼尼松和羟氯喹以维持治疗SLE,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钙剂及骨化三醇等传统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ivgtt,滴注时间>30 min,每年1次,治疗3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的BMD,治疗前和治疗1周及1年后血清中钙、磷、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各部位BMD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各部位B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水平及对照组患者血清β-CTx、N-MID-OT、B-AL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β-CTx、N-MID-OT、B-AL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年内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有效减轻SLE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吸收程度,降低骨代谢率,提高BMD,减少骨折及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和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郫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医治的11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碳酸钙D3片,1片/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月,每次滴注不少于15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健骨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6%、94.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S-Ca)、血磷(S-P)明显增高,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2-L4 BMD、股骨颈BMD、BGP、BMP-2均明显增加,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2%、8.7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和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增加患者BMD,明显改善骨代谢,减少骨量流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次,1次/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8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腰椎1~4骨质密度(BMD)、全髋关节骨BMD、左侧股骨颈BMD、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显著降低,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也  宁静 《药品评价》2023,(6):744-746
目的 探究抗骨质疏松药联合益肾活血汤对卒中偏瘫伴骨质疏松患者运动功能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卒中偏瘫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抗骨质疏松药(口服碳酸钙D3片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量表(FMA)],腰椎及股骨颈BMD,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上肢、下肢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及股骨颈BMD、血清BGP、BALP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骨质疏松药联合益肾活血汤应用于卒中偏瘫伴骨质疏松患者,能够提高BMD水平,改善骨代谢,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组、伊班膦酸钠组、联合组,每组各41例。骨化三醇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胶丸,2粒/次,1次/d;伊班膦酸钠组患者静脉滴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2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滴注时间大于2 h,1次/3个月;联合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用法用量同上。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骨密度(BMD)、血磷、血钙、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骨化三醇组、伊班膦酸钠组、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85.37%和95.12%,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3组患者的NRS评分值均显著降低,平均腰椎BMD和平均股骨颈BMD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NRS评分值显著低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而平均腰椎BMD和平均股骨颈BMD均明显高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钙、血磷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患者的血钙、血磷较其他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12个月后,3组患者TRAP-5b、BAL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TRAP-5b、BAL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骨密度,减少疼痛,维持骨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0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异维A酸胶丸,1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胶囊,4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和8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 G、CD3+和CD4+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升高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确切,皮损改善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片,0.45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送服金天格胶囊,1.2 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都梁软胶囊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9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佐米曲普坦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都梁软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5.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临床症状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降低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头孢克肟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9月在航空总医院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8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克肟胶囊,0.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14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49%和9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发热、喘息气急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桉柠蒎联合头孢克肟胶囊治疗老年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RP、PCT和IL-6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痹祺胶囊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和天津医院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4例,根据患者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痹祺胶囊,1.2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压痛和肿胀关节数及症状积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ESR)。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6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症状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3水平、ESR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B-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MMP-3、ESR和B-ALP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祺胶囊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水平,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金天格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曲度、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82.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感评分、内外翻畸形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主动延伸受限评分、行走能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总分、膝关节屈曲度均明显增加,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感评分、内外翻畸形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主动延伸受限评分、行走能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总分、膝关节屈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纤溶酶,100 U加入到250 m L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速度50滴/min,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I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