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对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的成效,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方法 归纳分析本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生的差错件数,质量持续改进前后的对比。 结果 通过质量持续改进措施,PIVAS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由2015年的0.028%改善至2016年的0.012%,差错降幅57.4%。 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加强管理等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差错发生,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2.
邱季  张大伟  童坤 《当代医学》2011,17(36):40-41
目的保障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分析各类差错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差错发生率很低(0.028%),其中内部差错主要表现在医师下医嘱、药师审核医嘱、排药、配置等各环节;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有效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措施的实施,降低了差错率,为临床提供了高质、安全的输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中出现的差错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样本为我院PIVAS静脉配置输液850 353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差错发生的人员及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2021年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发生内部差错38例,差错率为0.045‰,外部差错1例,差错率为0.001‰。其中,排药差错和混合调配差错是影响输液质量的主要因素,差错构成比最多,排药差错占15.8%,配置差错占52.6%。而发药差错是次要原因,此外,打印标签差错、打包归箱差错和退药差错等也是常见的原因。结论 针对差错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差错率,保障PIVAS的工作质量,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输液成品。  相似文献   

4.
皮淼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812-3814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PIVAS差错量及输液总量,并对导致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PIVAS共配制用药502 849次,出现差错次数为794次,发生率为0.14%。其中审方出错179次,贴签出错157次,药品摆放出错349次,停医嘱退药出错59次,成品药发放出错50次。通过PIVAS差错原因分析发现,工作年限≤2 a工作人员差错发生率高于>2 a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2 a有过培训经历的工作人员差错发生情况低于未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人员差错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VAS配制用药出现差错原因较多,与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和培训经历有关。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差错率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优化操作方法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操作方法优化前调配的21 437组药物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操作方法优化后调配的22 562组药物为观察组,所有药物均经由PIVAS的2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则对常规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比较两组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工作质量指标、违规操作和调配差错、安全用药知识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工作人员的基础临床、专科临床理论与操作得分、工作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各项安全用药知识认知合格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违规操作发生率及调配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IVAS操作方法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工作质量,降低违规操作及调配差错发生风险,增加工作人员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积极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设立PIVAS后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由PIVAS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5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均治疗室自行完成药品调配。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用药调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用药调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能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缩短用药调配时间,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发生的差错事故,制定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及时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2年1月1日-2012年4月1发生的差错,找出差错原因,以杜绝此类差错事故的再次发生。结果PIVA$自2012年1月1日一2012年4月1从289650袋(例)的总工作量中检出257例差错。主要表现在打印处方问题(12%)、审核医嘱差错(8%)、排药差错(41%)、核对差错(14%)、配置差错(5%)、打包及药品装箱差错(8%)、临床护士验收药品后的相关问题(12%)等七个方面。结论对PIVAS的管理进行细化、精化,找出各类问题根源及应对和解决措施,对实现安全、准确、高效的静脉药物配置,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运行前后的比较,对其特点进行归纳。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运行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及输液配置时间与运行前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药品质量管理缺陷较运行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临床静脉输液错误的发生,使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于2017年开始针对药品损耗采取应对措施,比较药品损耗措施采取前(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药品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和药品损耗金额情况,对药品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有效措施后,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和药品损耗金额均要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的因素诸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可以降低药品损耗率,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PIVAS内部差错发生情况和工作质量、效率;在PIVAS成立6S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对可能影响工作效率、质量并造成内部差错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缘由并完善工作流程。于2017年1月正式在PIVAS实施6S管理,比较6S管理开展前(2016年7-12月)、开展后(2017年1-6月)的内部差错(贴错标签、标签打印错误、标签遗漏、药品排错、加药错误)、服务质量(科室满意度、投诉率)及工作效率。结果:实施6S管理后,贴错标签、标签打印错误、标签遗漏、药品排错、加药错误等内部差错发生频次均低于6S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科室满意率、工作效率均高于6S管理前,投诉率低于6S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科室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减少内部差错的发生和投诉率,更有利于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