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6例临床病理及CT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3例,其中1例有血痰,1例伴有胸背痛;1例有杵状指;2例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本组病例影像主要表现以周围型肿块或结节为主,直径2.6~9.0 cm.浅分叶4例,有胸膜凹陷征2例,毛刺征2例,肿块内未见空洞,钙化.3例增强扫描,肿块呈轻中度强化,3例呈持续强化.结论: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性,术前确诊需经支气管内镜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X线胸片和CT表现.术前14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10例行CT增强扣描,9例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15例中周围型肿瘤14例,中央型1例;肿瘤直径2.5~9.5 cm,病变位于右肺上叶5例、中叶3例、下叶4例、左肺上叶3例.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实质性肿块,3例肿瘤内可见偏心性不规则空洞,肿块边界光整6例、模糊2例、分叶4例、毛刺3例,另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炎致边界不清.1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显示肿块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肿块中央强化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强化.7例侵及胸膜或胸壁组织,4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远处转移.手术病理诊断为多形性癌8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3例,肺母细胞瘤2例.结论 肺肉瘤样癌的X线胸片和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侵袭程度的原发性肺淋巴上皮样癌(pLELC)的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经病理证实的pLELC患者的术前CT影像表现、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其中88例行胸部CT增强检查。结果:103例pLELC患者按侵袭程度分为可切除组(Ⅰ~ⅢA期,62例),晚期不可切除组(ⅢB~Ⅳ期,41例)。影像上,可切除组常表现周围型(58/62,93.5%),多数近中线结构(33/62,53.2%),病灶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37/62,59.7%),伴局部“晕征”(41/62,66.1%),且多数与胸膜关系密切(47/62,75.8%);而不可切除的组中央型及周围型差异不明显(20 vs. 21),多数近中线结构(38/41,92.7%),易累及胸膜(35/41,85.4%)、出现血管漂浮/包埋(34/41,82.9%),多数存在分叶(28/41,68.3%)、阻塞性炎症(34/41,82.9%)、邻近支气管累及(26/41,63.4%)及淋巴结增大/转移(37/41,90.2%)。结论:可切除原发性肺淋巴上皮样癌CT表现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X线胸片和CT表现.术前14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10例行CT增强扣描,9例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15例中周围型肿瘤14例,中央型1例;肿瘤直径2.5~9.5 cm,病变位于右肺上叶5例、中叶3例、下叶4例、左肺上叶3例.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实质性肿块,3例肿瘤内可见偏心性不规则空洞,肿块边界光整6例、模糊2例、分叶4例、毛刺3例,另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炎致边界不清.1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显示肿块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肿块中央强化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强化.7例侵及胸膜或胸壁组织,4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远处转移.手术病理诊断为多形性癌8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3例,肺母细胞瘤2例.结论 肺肉瘤样癌的X线胸片和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PLELC)的MD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3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0例PLE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吸烟史、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等。由两名胸部放射学医师对胸部MD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进行影像学特征分析,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和强化方式等。结果:共纳入PLELC患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4.7±9.5)岁。6/20的患者有吸烟史,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背痛多见。PLELC在MDCT上多表现为单发、中央型或周围型的实性病变。中央型病灶径线为(39.0±13.7)mm>周围型(25.5±11.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大多数病灶边界清晰(n=17),形态不规则(n=19),少见钙化(n=2)、空洞(n=1)。CT平扫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强化(n=10)和不均匀强化(n=10)。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n=13),胸腔积液(n=1)。病灶强化方式、淋巴结有无增大、EBER状态在病灶径线上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57;0.527;0.700)。2例患者接受18F-FDGPET/CT检查,病灶SUVmax分别为13.1和1.0。结论:PLELC好发于相对年轻的非吸烟人群,合并EB病毒感染。MDCT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最终确诊需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淋巴上皮样癌(LELC)的MSCT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肺原发性LEL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中央型10例,周围型5例,最大径约2.2~10.2 cm,平均(4.8±2.3)cm。CT表现:边界清晰12例(80%),呈浅分叶状11例(73.3%),血管纠集征2例(13.3%),肿块内片状坏死者4例(26.7%),阻塞性肺炎6例(40%)。增强扫描大部分肿块不均匀强化(8/10,80%),并且"包绕血管征"(6/10,60%)在不均匀强化肿块中更多见。9例(60%)见肺门或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肿大,其中6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PET-CT证实2例发生肝、骨等远处转移。EBER阳性率为100%(4/4)。结论肺原发性LELC多表现为体积较大、中央型、浅分叶的肿块,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包绕血管征"。本病CT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CT或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CT或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 单肺病灶7例,双肺病灶7例,其中单发实变影3例,单发肿块影3例,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1例,肿块影合并结节影、斑片状影1例,实变影合并斑片状影4例,弥漫性间质性病变1例.9例有支气管充气征,5例有CT血管造影征.2例FDG代谢不均匀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超过2.5.结论 肺MALT淋巴瘤的影像特征性表现主要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或实变影,内有支气管充气征,18F-FDG高代谢,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CT or PET-CT with fluorine-18-labeled fluorodeoxyglucose (FDG)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type lymphoma. Methods The CT or FDG PET-CT findings in 14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d pulmonary MALT lymph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Lung lesions were unilateral in 7 patients and bilateral in 7 patients. Lesions presented as a single mass in 3 patients, as a single consolidation in 3 patients, as a nodule in 1 patient, as multiple nodules in 1 patient, as multiple patchy consolidations in 4 patients, as a mass with multiple nodules and patchy consolidations in 1 patients, as diffuse interstitial change in 1 patients. Air bronchogram was found in 9 patients and CT angiogram sign in 5 patients. On PET-CT, lesions showed heterogeneous FDG uptake in 2 patients, 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was higher than 2. 5. Conclusion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MALT lymphoma are single or multiple nodules or consolidations with air bronchogram on CT, and heterogeneous high FDG uptake on PET-C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肺LELC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主要表现为单发的类圆形肿块,中央型1例,周围型7例;其中右肺5例,左肺3例;直径2.0~7.3cm,平均直径(4.1±1.6)cm;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4例边缘呈浅分叶状,1例伴血管包埋征,6例伴有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本组8例均表现为轻度或中度不均匀强化,2例伴小斑片状液化坏死。结论 原发性肺LELC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单凭CT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最终确诊还需依靠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的螺旋CT及病理资料。结果:11例PPL的CT表现主要分为:结节肿块型6例;肺炎或肺泡型4例;粟粒型1例。11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其中低度恶性小B细胞淋巴瘤4例(其中3例为肺炎肺泡型)、高度恶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均为结节肿块型)、血管中心性淋巴瘤1例(粟粒型);霍奇金淋巴瘤2例。结论:PPL的螺旋CT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病理分型与CT表现有一定相关性,最终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1.
13.
目的:评价肺肉瘤样癌的影像和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肺部肉瘤样癌,行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5例均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行胸部增强前后CT扫描。结果:5例肺肉瘤样癌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模糊、密度不均之分叶状肿块。3例CT平扫表现为分叶及毛刺征3例、空洞1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3例、胸膜侵犯2例、阻塞性肺不张1例,阻塞性肺炎1例,肺内转移1例。3例CT增强扫描显示肺肉瘤样癌具肉瘤的强化特征,即肿块周缘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而肿块中央强化不明显或不均匀低强化。病理显示5例患者肉瘤样组织均超过50%。结论:肺肉瘤样癌的常规X线及CT平扫具有典型肺癌表现,而增强CT扫描所示肿块强化方式类似肉瘤表现。故胸部CT增强扫描对肺肉瘤样癌的初步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63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肉瘤样癌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19例中右肺12例,左肺6例,1例为两肺多发肿块.中央型3例,周围型16例.19例均为肺内实质肿块,肿块最大直径2.5~8.3cm,密度不均匀,增强后10例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内部强化不明显.14例周围型肿块位于胸膜下,其中11例侵犯胸膜.术后病理多形性癌14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2例、肺母细胞瘤1例.免疫组化CK阳性18例,EMA阳性7例,Vimentin阳性19例.结论:肺肉瘤样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6):625-627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SC患者12例,对其CT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均为单发,右肺8例,左肺4例;周围型10例,中央型2例,肿瘤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周边厚薄不均环状强化,中心见大面积囊变坏死;2例胸膜转移,2例邻近肋骨破坏及右侧肾上腺转移,7例伴淋巴结肿大。病理结果证实梭形细胞癌10例,多形性癌2例。结论:PSC的CT增强扫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CT均表现为支气管内边缘光滑、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沿支气管生长,1例位于中间干支气管,1例位于叶支气管,3例位于段支气管,直径1~4cm.2例伴阻塞性肺不张,3例伴阻塞性肺炎.1例病变内见小斑片状钙化灶,其余4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只有1例有纵隔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粘液表皮样癌是位于支气管内的少见肿瘤,CT上表现为支气管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伴有阻塞性炎症或肺不张,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分析钙化上皮瘤的CT及MRI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钙化上皮瘤患者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其中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仅行CT平扫,1例先行X线片,后行MR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10例CT共13个病灶。8个病灶见钙化,其中5个病灶完全钙化。2个病灶见坏死。10个病灶边界清清楚,3个瘤周见絮状稍高密度影。8例CT增强扫描共11个病灶,其中3个轻度强化,5个不均匀中度强化,3个病灶完全钙化无强化。6例MR均为单发,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外周高中央低信号,DWI呈环状高信号,增强呈“环靶征”。2例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见微囊状更高信号,灶周可见斑片状高信号,增强不均匀强化。2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不均匀强化。1例X线片呈高密度,T1WI呈低信号,T1WI压脂呈不均匀稍高信号,T2WI压脂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以中央强化较为明显。结论:钙化上皮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当病灶位于皮下,边界清楚,CT见广泛泥沙样或致密的局灶性钙化,MR上见微囊状改变,增强扫描轻至中度强化,尤其呈“环靶征”表现时,应考虑到PM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CT及PET-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CT及PET-CT的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1例平扫.病灶密度均匀,除1例可见钙化外,其余病变均未见钙化,未见明显低密度区,平扫平均CT值为(47±11)HU,增强后平均CT值为(77±13) HU.发病部位以跨叶分布为主,19例有右中叶或左舌叶病变;CT征象:多发实变15例,多发结节3例,单发肿块2例,单发结节1例(合并结节病,多发小粟粒病灶).其中病灶内支气管气相征16例,增强后病灶中出现血管造影征16例,病灶紧贴纵隔呈三角型灌注征13例.合并支气管扩张6例,有3例结节合并晕征,小叶间隔增厚9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9例,CT均显示为直径<1.5 cm小淋巴结;胸腔积液7例,2例胸膜增厚,1例侵犯胸壁.6例行PET-CT检查,均显示病灶明显放射性浓聚,SUV值均>2.5,为3.5~11.7,平均6.7±3.6;4例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有放射性浓聚,SUV值为2.7 ~3.4,平均3.0±0.3.结论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部分病灶在CT上有较具特征性的表现,对于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PET-CT对于病灶活性的判断有一定优越性,最终确诊需要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CT影像学表现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的肺MALT淋巴瘤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 CT表现为实变12例(80%),团块9例(60%),结节7例(46.7%),斑片影11例(73.3%),磨玻璃影5例(33.3%),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例(40%),支气管充气征8例(53.3%),均合并分布在实变、团块中,间质纤维化1例(6.7%),胸膜改变14例(93.3%),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4例(26.7%),团块、实变、斑片影合并存在6例(40%)。结论肺MALT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实变、团块、结节、斑片影等,多合并存在,实变团块中多见支气管充气征,团块边缘较模糊。病程较长,病灶可以较长时间没有影像学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CT表现,9例均行CT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例患者共发现9个病灶,均为周围型,右上肺4例,右下肺2例,左上肺2例,右中肺1例,均无钙化及支气管充气征,边界均不清;病灶最大径1.6~10.5cm,平均6.2cm;2例有分叶,1例有空泡,2例侵犯胸膜,5例淋巴结纵隔肿大,CT平扫密度多不均匀,CT值平均约33Hu,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周围呈不规则或厚环状强化,中央强化不明显,CT值平均约38Hu,强化比约为1.15,平均无强化面积比约为63%。病理结果提示6例为梭形细胞癌,3例为多形性癌。结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缺乏特异性,CT扫描时肿块较大,周围呈不规则或厚环状强化,中央强化不明显时常可提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