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软式内镜管道自动清洗装置对消化内镜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消化内镜中心160条胃肠镜检查后的内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内镜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内镜管道刷洗阶段,试验组内镜采用软式内镜管道自动清洗装置刷洗内镜,对照组内镜采用清洗消毒员手工刷洗内镜。比较两组内镜的消毒合格率、内镜管道刷洗时间及清洗消毒员躯体疲劳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内镜总体消毒合格率(98.75%)高于对照组(88.75%,P=0.009),其中试验组胃镜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8.33%VS 86.89%,P=0.016),肠镜消毒合格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0.00%,P=0.299)。试验组内镜管道刷洗时间长于对照组[(158.76±17.46)s VS (117.44±13.59)s,P<0.001]。试验组刷洗前后清洗消毒员躯体疲劳程度得分差值低于对照组[(0.87±0.80)分VS (2.84±1.08)分,P<0.001],其中刷洗前清洗消毒员躯体疲劳程度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0.50)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56件作为研究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四槽法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50件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研究组内壁消毒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壁消毒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的应用,提高了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在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中的运用效果,为提高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简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880条消化道内镜,按时间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0条消化道内镜;对照组实施传统清洁、消毒流程,试验组实施质量管理清洁、消毒流程,两组各抽取200例内镜使用患者,比较两组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清洁质量达标率为99.1%,消毒质量达标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7%、94.3%;试验组细菌学监测合格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活检钳管道维修、清洗刷更换频率、内镜表面黄斑、纱布损耗以及清洗剂更换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降低患者使用时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在医疗器械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4月罗定市中医院消毒供应室常用的150件医疗器械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50件医疗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件,对照组应用手工消毒方法消毒,研究组应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方法消毒,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研究组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为94.67%,不合格率为5.33%,剩余细菌残留率为5.33%;对照组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为82.67%,不合格率为17.33%,剩余细菌残留率为21.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共用时间(41.65±5.62)min,对照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共用时间(282.87±6.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器械消毒中应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具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时间,改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贾琳  管癸芬  黄伊人 《现代养生》2023,(22):1751-1755
目的 分析内镜全程追溯系统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内镜中心自2020年3月起实施内镜信息追溯系统及人员规范化管理,将2020年3-8月清洗消毒的消化内镜11783条次作为实验组,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清洗消毒的消化内镜10767条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消化内镜的生物监测合格率,内镜清洗消毒条次的记录完整率、错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内镜信息追溯系统及人员规范化管理后的实验组消化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率为97.91%,高于对照组的95.2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洗消毒记录完整率高于对照组,错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消毒追溯系统有利于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人工记录及流程错误,为责任追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8S管理理念为核心构建的链式管理模式应用于内镜中心清洗消毒质控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时间为节点,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的内镜80件和本科护士20名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年安阳市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的内镜80件和本科护士2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清洗消毒质控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8S管理理念的链式管理模式进行清洗消毒质控管理,比较2组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内镜消毒缺陷发生率、内镜管理缺陷发生率及护士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内镜清洗合格率(98.75%)及消毒合格率(98.75%)高于对照组的内镜清洗合格率(90.00%)及消毒合格率(8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消毒缺陷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11.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管理缺陷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考核分数为(96.62±1.04)分,高于对照组护士的(91.43±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中式管理结合减压沸腾清洗机在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82件硬式内镜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41件设为对照组(实施分散式管理结合手工清洗),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的41件设为观察组(实施集中式管理结合减压沸腾清洗机),比较两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与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硬式内镜试纸法、目测法清洗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式管理结合减压沸腾清洗机可有效提高硬式内镜的清洗合格率,确保器械灭菌质量,利于预防器械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手工清洗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化内镜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使用后的消化内镜10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照组给予手工清洗消毒。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结论 2种清洗方式的总有效率无差异,但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能够有效节约人力、时间等,应当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后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评价残留组织胶对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8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患者使用后的胃镜41条,清洗消毒后采用管腔检测仪目测法观察内镜钳子管道组织胶残留情况并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有无残留组织胶内镜组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和菌落数分布情况。结果 41条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使用后的钳子管道,清洗消毒后28条有组织胶残留,发生率为68.29%。组织胶残留部位以距离钳子管道出口0~2 cm处为主(23条),组织胶残留形状多呈块状(23条)。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为46.43%(13条),13条无组织胶残留的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两组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0.003)。残留组织胶内镜组和无组织胶残留内镜组的菌落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7,P<0.001)。28条残留组织胶内镜重复清洗消毒合格率为53.57%(15条),与残留组织胶内镜首次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镜的有效清洗方法,提高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800件污染鼻镜随机分为试验组910件和对照组890件,试验组采用自制的鼻镜清洗摆放架+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摆放法+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比较两组鼻镜清洗质量合格率及干燥合格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鼻镜目测清洗质量合格率及3M清洗测试棒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78%及100.00%,对照组分别为93.94%及92.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鼻镜干燥合格率为99.89%,对照组为91.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波清洗机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时,采用鼻镜清洗摆放架装载鼻镜,使鼻镜咬合面和轴节被最大限度地打开,鼻镜摆放相互不重叠,提高了鼻镜清洗及干燥质量,延长了器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对副送水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患者使用后的奥林巴斯副送水肠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30根,B组32根。A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且未对副送水管道进行特殊处理;B组使用改良前的普通灌流器,但使用外接连接管(MAJ-855),对每个清洗消毒步骤均使用30 mL注射器对副送水管道手工注气注液最少3次;C组使用改良后的全管道灌流器。3组内镜均按照标准步骤进行清洗消毒及干燥,比较3组内镜各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清洗消毒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洗消员)手工操作时间以及躯体疲劳程度。结果 A组内镜整体消毒合格率为30.0%,B组为78.1%,C组为100.0%。3组内镜整体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14,P<0.001)。3组内镜的送气送水管道和钳子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73,P<0.001)。洗消员清洗消毒手工操作时间A、B、C组分别为:(4.81+0.63)、(6.72+0.42)、(4.88+0.66)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49,P<0.001)。洗消员清洗消毒3组内镜的躯体疲劳量表评分A、B、C组分别为:(4.67+1.32)、(5.83+0.91)、(4.33+1.03)分,洗消员清洗消毒3组内镜的躯体疲劳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48,P<0.001)。结论 改良的全管道灌流器可提高副送水管道的消毒合格率,节约洗消员的手工操作时间,降低洗消员的躯体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清洗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分为非管腔器械和管腔器械两类,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方法(A)、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B)、手工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C)三种清洗方法进行处理,运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 A、B、C三种方法清洗腹腔镜非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8.75%、95.71%、96.0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3,P0.001);方法B和方法C清洗非管腔器械合格率高于方法A (P0.016),方法B和方法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A、B、C三种方法清洗腹腔镜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6.47%、98.75%、91.5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7,P0.001);方法B和方法C清洗管腔器械合格率高于方法A (P0.016),方法B和方法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手工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对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清洗效果均优于传统手工清洗方法,前两种方法能有效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滤膜法与涂抹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及成本。方法随机抽取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12月清洗消毒后内镜,同一内镜分别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合格率、病原菌检出率、菌落计数及成本消耗。并利用问卷星与微信平台调查部分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检测方法现状。结果共检测软式内镜207支。滤膜法与涂抹法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26%、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清洗消毒后病原菌检出率、检出菌落数滤膜法均高于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7支内镜滤膜法较涂抹法每年增加经济成本1 498.48元,平均每支增加7.24元/次。使用滤膜法较涂抹法平均每支内镜多耗时62 s。共调查26所医院的内镜清洗消毒后检测方法使用情况,仅有2所医院使用滤膜法。对于使用滤膜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医院最关注的问题为增加的经济成本。结论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时,滤膜法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出内镜洗脱液中的细菌,客观的反映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使用多酶预处理后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方法 对使用后的消化内镜160条随机分为观察组(多酶组)、对照组(水洗组)各80条,在常规清洗和消毒前分别用多酶液、自来水进行预处理,比较两组内镜的清洁度、喷嘴堵塞、消毒合格率和刷洗时间,以评价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均100.0%,多酶组内镜表面清洁度及喷嘴堵塞评分、刷洗时间等均优于水洗组.结论 多酶用于消化内镜预处理有效提高了内镜清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智能内镜储存柜和标准内镜储存柜在干燥消化内镜管腔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压力气枪对活检管腔充气的时间,将240条内镜分为30 s、40 s、50 s充气组,每组80条,充气结束后30 s、40 s、50 s充气组各排除已干燥内镜13、30、41条,将每组中干燥不合格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放入智能内镜储存柜,对照组放入标准内镜储能柜,放置1、2、3、6、24 h采用水分测试法检测管腔是否含有残余液滴。结果30 s、40 s、50 s充气组内镜管腔干燥的合格率分别为16.25%、37.50%、51.25%,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气组内镜在放入储存柜1、2、3、6 h后,智能柜与标准柜内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处理后的内镜放入智能柜中1 h即可达到所有内镜管腔干燥。30 s、40 s充气组内镜放置24 h时,智能柜和标准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 s充气组内镜放置24 h时,智能柜和标准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查找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 新内镜中心验收中采用人工和全自动机清洗方法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终末漂洗用纯水及清洗消毒后内镜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改进。结果 纯水供给管道消毒前后内镜终末漂洗用纯水检测合格率分别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00(186,213)、1.5(0,6)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酶液浓度调整前后人工清洗消毒内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00%、91.67%。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自身消毒前后,自动清洗消毒机空载运行后水标本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97.5(8,175)、4(1.75,6.00)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管腔疑似有生物膜形成的内镜用2 000 mg/L过氧乙酸消毒后,合格率达100%。结论 新内镜中心纯水供给管道未消毒、内镜清洗环节中酶液浓度错误、AER未进行自身消毒、内镜管腔生物膜形成是此次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改进后,问题得到解决。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积极重视新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消除造成内镜消毒不合格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影响医疗器械超声清洗效果的因素,为合理改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超声清洗医疗器械的方法和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超声波能量检测瓶和超声波声强测试仪对超声波效能进行检测,采用管腔型清洗效果检测卡对超声波清洗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能量瓶平均变色时间、超声波声强、检测卡平均清洗合格时间比较,脱气组和未脱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规则摆放组和堆叠摆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摆放组和双层摆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数相同条件下单筐组和双筐组在相同测试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品牌清洗剂中A品牌的清洗效果最好、清洗速度最快,但能量瓶平均变色时间和声强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剂加注量在1:100、清洗温度在45℃时清洗效果最好。超声时间2 h内清洗剂的酶活力均在1 600 U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气、器械摆放、器械装载方式以及不同清洗剂、清洗温度均能导致超声清洗效能的改变,合理选择清洗条件才能够使医疗器械超声清洗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苏州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室)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2015年7月对苏州市不同级别的28所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18所,二级医疗机构10所)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并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被调查的28所医疗机构均设立了单独的内镜清洗消毒室,配置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的占89.29%,配置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的占17.86%;配备专用多酶洗液、选择正确消毒剂、每日监测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达标的执行率均为100%。而多酶洗液做到一镜一换的仅占39.29%,清洗消毒人员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占78.57%。现场检测77条消化内镜,合格率为88.31%。结论苏州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但在操作环节上仍存在问题,需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进一步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消化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37所医院的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70.27%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数量为1~3条,奥林巴斯品牌最多(72.97%),48.65%的医院内镜中心每日使用探头的患者例数为0~5例;83.78%的医院采用专人清洗消毒内镜超声探头,人员主要以护理员为主(51.35%);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89.19%),清洗时间以>1 min为主(62.16%);83.78%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消毒方式为化学消毒剂浸泡,其中以邻苯二甲醛(70.27%)和全浸泡消毒(48.65%)为主;消毒时间以≥ 5 min为主(56.76%);27.03%的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进行灭菌,其中以"一用一灭菌"(21.62%)和过氧乙酸浸泡10 min(10.81%)为主;消毒灭菌后的内镜超声探头主要放置在内镜储存柜(56.76%);78.38%的医院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再次消毒;56.76%的医院从未对消毒后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论 37所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尽快制定内镜超声探头清洗消毒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