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药效基团拼合原理,苯三甲氧基在黄酮B环上进行结构修饰,再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衍生化得到9个全新的3′4′5-三甲氧基-7-羟基黄酮苯并咪唑衍生物。采用MTT 法检测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4-12对MGC-803细胞株和MCF-7细胞株更为敏感。其中,化合物8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最好,对胃癌细胞MGC-803、乳腺癌细胞MCF-7和肝癌细胞HepG-2的IC50值分别为20.47±2.07 μmol/L、43.42±3.56 μmol/L和35.45±2.03 μmol/L,均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化合物8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探究其抗肿瘤活性与活性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5):401-405
目的探讨独一味素A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差向异构体独一味素A和B混合物为原料,通过Click反应在分子结构中引入三氮唑基团,获得独一味素A的结构衍生物。运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合成的各种衍生物对食管癌细胞EC9706、胃癌细胞MGC-803及黑色素瘤细胞B16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9种独一味素A的结构衍生物,大多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中衍生物7对胃癌细胞MGC-803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3±0.3)μmol·L~(-1),优于阳性对照物5-氟尿嘧啶[IC_(50)为(3.2±0.1)μmol·L~(-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操作简便的独一味素A系列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为此类化合物抗肿瘤药物筛选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7-烷氧白杨素衍生物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7-烷氧白杨素衍生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合成7-烷氧取代的白杨素衍生物,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6个烷氧取代白杨素衍生物,其中化合物2b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5-Fu;化合物2a、2b、2e、2d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5-Fu。结论7-烷氧白杨素衍生物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4.
镰形棘豆中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的13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对SMMC-7721、Hela、A549、MGC-803、MDA-MB-231、LOVO 6种人癌细胞株的影响.结果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镰形棘豆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硝酸酯类木犀草素衍生物.方法 采用在木犀草素母核C-3′和C-4′之间插入醚键,再在C7-OH上进行亲核取代,合成了5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等确证;采用Griess方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体外NO释放情况,并通过MTT方法初步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 在所合成的化合物中,化合物3a与3b的NO释放较迅速,且很快就到达平衡;同时,6a~6c系列化合物NO释放平稳,表明对木犀草素邻二酚羟基不同保护结构的修饰,影响了NO的体外释放;5个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 硝酸酯类木犀草素衍生物的NO释放量与抗肿瘤活性无相关性,合理的修饰有利于提高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环三氟甲基取代白杨素衍生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合成B环三氟甲基取代的白杨素衍生物,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3个三氟甲基B环取代白杨素衍生物,其中化合物6对HL-60、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化合物6(7-羟基-4'-三氟甲基-黄酮)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雌二醇为原料,在K2CO3碱性条件下,与二溴烷烃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继而与尿嘧啶或胸腺嘧啶反应,共合成16个新型3-取代雌二醇-嘧啶类衍生物(化合物5~20),并采用MTT法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人卵巢癌SKOV-3、人肺癌NCI-H460和人胃癌MGC-803细胞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连接链长为2的尿嘧啶单接产物5和双接产物6、连接链长为8的尿嘧啶单接产物17、连接链长为2和6的胸腺嘧啶双接产物8和16对MCF-7具有良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56对MDA-MB-231细胞株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17同时对SKOV-3细胞株也呈现优良的增殖抑制活性。连接链长为6的尿嘧啶单接产物13对MGC-80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最高。总之,3-取代的雌二醇-嘧啶类衍生物对MCF-7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要优于其他受试肿瘤细胞株。3-取代雌二醇-尿嘧啶衍生物比3-取代雌二醇-胸腺嘧啶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树舌多糖(Ganoderma applanatum polysaccharides,GAPS)对MGC-803细胞增殖和PTK活性的影响,探讨树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树舌多糖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TK活性。结果树舌多糖对胃癌MGC-80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树舌多糖能下调PTK活性,与细胞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树舌多糖能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下调PTK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型双水杨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和降血糖活性,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双水杨酸酯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各种连接基团,将硝酸酯类NO供体与双水杨酸酯的2′位羧基连接,分别制得目标物2a-2e、4a、4b、6a、6b。应用GOD-POD法测定目标物增加HepG2细胞耗糖量的作用,应用Griess法测定目标物体外NO释放量。结果:合成了9个目标物,其结构经IR、^1HNMR、MS等确证;所有目标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活性,其中化合物2a、2b、4b的活性优于双水杨酸酯。结论:NO供体型双水杨酸酯衍生物可能通过释放NO,增强了双水杨酸酯的降血糖活性。其中,化舍物2a的活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新型靶向抗肿瘤小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物,合成其衍生物,采用MTT法对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并通过细胞周期实验、体外抗 HCT116细胞(p53-/-)活性实验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探索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9对 HCT116细胞抑制活性达到9.382μM、化合物1对MCF7细胞抑制活性达到3.636μM、化合物7与化合物10对 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分别为6.677μM和8.746μM,均优于阳性药 Nutlin-3a 与5-Fuorouracil。并推测出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为 p 53-MDM2相互作用。结论:1,4二羰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为p 53-MDM2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