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季作战、恐怖活动、地震和海啸等突发事件时可见大批低体温伤员,低体温可引起多方面的血液系统障碍,严重者可导致不良的预后(1)。创伤学研究发现,低体温和凝血机制紊乱是致命的重要原因(2)。本实验观察了大鼠于-30℃冷暴露环境中,导致低体温时及复温后凝血因子的动态变化,进一步了解低体温状况下凝血功能变化及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7年11月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代替Duke法出血时间(BT)和玻片法凝血时间(CT)作为评估围术期患者止血功能的指标。回顾总结2002年4月以前的51个月的PT、APTT检查结果表明:用PT、APTT作为评估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常规指标具有简易、快速、准确的特点,对预防手术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减少脂肪乳对凝血酶原(PT)、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干扰的方法。方法制备正常新鲜混合血浆并检测PT、APTT、Fib;在正常新鲜混合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并检测其PT、APTT和Fib,取均值计算干扰物影响度,同时在强生干化学分析仪VITRO FS5.1上检测血浆指数,并分析血浆指数与脂肪乳干扰之间的关系。通过CS2000i自带的稀释功能,寻找最佳的稀释倍数,减少脂肪乳对Fib的干扰。结果当添加干扰物脂肪乳4.76%体积分数时,对PT、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影响均7.5%,未超过1/2 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脂肪乳添加的体积与血浆指数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y=18.284x+4.557 9,R2=0.993 3;脂肪乳添加的体积与衍算纤维蛋白原(PT-der fibrinogen,PT-DFbg)添加前后的差值也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y=0.146 9x-0.891 4(x≥6),R2=0.961 7;标本稀释可以很好地消除脂肪乳对Fib检测结果的干扰。结论利用血浆指数,可以减少一定浓度内脂肪乳对PT、APTT和Fib的干扰,标本稀释可以很好地消除脂肪乳对Fib检测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赵惠玲  由玲  刘雁 《职业与健康》2002,18(10):147-147
卫生部规定200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试验,并以血栓与止血相关的凝血系列替代。多年以来,国内实验室筛检预防外科手术出血、各项穿刺的意外出血及检查出血性疾病等最常见的试验是BT、CT。实验证明,玻片法和毛细血管法的凝血时间是不敏感的方法,对轻度出血性疾病不能检出。据国外报道和临床观测,BT、CT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反映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以及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情况,临床应用参考价值不大。而目前国内推荐使用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术前凝血筛选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  相似文献   

5.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标本APTT和PT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标本在4℃和20℃放置不同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1份,离心分离血浆,即时上机检测APTT和PT,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4℃和20℃2h、4h、6h、8h重复检测,并与即时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①APTT在4℃2h和4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T在4℃2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和6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标本应在2h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6.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溶栓、抗凝治疗及手术前的必要检查项目。因仪器、试剂不同,会得出不同结果,故很难统一规定参考值。各实验室可根据自己的仪器,试剂等条件自行测定一批健康人建立参考值。为此,我们收集了200份健康人标本,在本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利用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本实验室PT、APTT两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恶性程度肿瘤患者凝血象的变化。方法:用法国STAGO Compact 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36例正常对照,30例子宫肌瘤,72例恶性实体肿瘤(20例肺癌、12例食管癌、14例胃癌、10例直肠癌、6例肾癌、10例宫颈癌)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4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PT、APTT、TT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B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子宫肌瘤患者凝血4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实体肿瘤FIB含量增高,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检测情况。方法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锦州地区收集的214例HFRS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58例,中型组52例,重型组60例,危重型组44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小板(PLT)进行检测,采用血液分析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进行测定。结果PLT、Fib、APTT、TT在不同组别HFRS患者中的表达比较,PT、APTT、TT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步升高,PLT、Fib逐步降低。PT、APTT、TT、DD、FDP和PLT呈现明显的负相关,Fib和PLT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将年龄因素排除,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Logit(P)=-5.19+0.40PT-1.32Fib。PLT、PT、APTT、TT、Fib的检测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G)分别为0.76、0.91、0.89、0.79、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Fib联合检测后的AUG为0.94,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83.2%,均高于单项参数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PT、APTT、TT、Fib异常表达和HFRS预后有密切的关系,PT和Fib联合检测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变与肝硬化及分级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观察100例不同Child 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以及55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研究凝血指标与肝硬化Child pugh评分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及对照组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不同Child pugh分级的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的APTT、FIB均高于A级及B级;PT与Child pugh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T、APTT、FIB三项凝血指标的改变能够反映出肝硬化病程改变,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IGNOSTICA STAGO全自动血凝仪在临床的应用。方法:收集混合血浆采用磁珠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 对仪器进行批内、批间精密度实验和回收试验。另外收集40例健康人血浆样本用“Kolmogorov Smimov”方法,分析测定结果是否为正态分布,然后建立实验室参考值。结果:批内、批间精密度实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00%;批内与批间混合血浆PT、APTT、TT及Fg精密度测定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值分别是:1.627、1.655、1.178、0.640,p值均大于0.05。实验室PT、APTT、TT及Fg的参考值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2.42+1.35)秒、(30.13±5.03)秒、(17.19±2.44)秒、(2.89±0.64)克/L。结论:该仪器操作简便、易保养;仪器测定结果准确、分析测试速度快,完全适用于大、中型综合性医院检验科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2年8月至2017年11月共714例秦巴山区胡蜂蜇伤患者心肌酶谱检测数据的变化,结果显示,心肌损伤是胡蜂蜇伤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之一,24 h可达峰值,且与蜇伤针数具有量效关系。提示胡蜂蜇伤患者会早期出现心肌损害,需尽早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对2002—2017年秦巴山区胡蜂蜇伤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胡蜂蜇伤后女性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P<0.01);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胆红素和转氨酶同时升高为主,但女性患者的比例更高(P<0.01);女性患者发生肝细胞性黄疸的比例高于男性(P<0.01)。患者肝功能与蜇伤针数具有相关性(P<0.01)。临床上可对胡蜂蜇伤女性患者及蜇伤针数超过10针的患者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马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措施。方法对12例马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及时动态观察各器官的临床指标,实施综合救治措施,及早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结果12例患者渡过疾病的急性期,痊愈出院8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马蜂蛰伤要及早治疗,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要及早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有效清除炎性介质,阻止脏器的进行性损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蜂蜇伤后分级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收治蜂蜇伤患者的职业,发病后初诊、转诊经过,对收治的蜂蜇伤患者进行分级治疗后观察其预后。结果蜂蜇伤患者病情轻重和其诊治时效与预后明显相关,分级治疗可以改善其转归。结论建立分级治疗机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蜂蜇伤后分级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收治蜂蜇伤患者的职业,发病后初诊、转诊经过,对收治的蜂蜇伤患者进行分级治疗后观察其预后.结果 蜂蜇伤患者病情轻重和其诊治时效与预后明显相关,分级治疗可以改善其转归.结论 建立分级治疗机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凝血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探讨凝血指标与子痫前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6例子痫前期孕妇及10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的血常规(HB、HCT、PLT、MPV)、出凝血指标(PT、APTT、FIB)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对各组孕妇的子痫、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孕妇相比,子痫前期孕妇的HB、PLT、PT、APTT显著降低,MPV、FIB显著增高,各种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较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的PLT、MPV、FIB的变化更明显,子痫及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可导致多种严重妊娠结局的发生。子痫前期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PLT、MPV、PT、APTT、FIB等指标可用于判断患者的凝血状态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P-29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方法 应用NCBI、Expasy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DNAstar、Rasmol等软件包分析P-29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同源比对;预测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预测主要抗原表位等.结果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P-29与其他物种的同源...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了解某三级医院64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特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通过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3.6%;标本送检率为33.6%.结论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监控中存在问题,确定目标性监测方向,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