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运用ROC曲线评估降钙素原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同时进行降钙素原,血培养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350例患者的结果,并用ROC曲线对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血培养阳性患者血清PCT值为32.97 ng/ml±56.09 ng/m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血清PCT值5.74 ng/ml±22.91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灵敏度为0.624,特异度为0.847,阳性似然比为4.08,阴性似然比为0.44,PCT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72 ng/ml。结论PCT是较好的血流感染早期诊断指标,优于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CRP等炎症参数,临床应用PCT诊断血流感染的同时最好结合血培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对区分常见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感染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血、痰、尿等133份标本细菌培养及患者血清PCT水平测定,分析G+菌及G-菌感染后,患者体内PCT分布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当血液中能培养出细菌时,G-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38.45±60.30) ng/mL]明显高于G+菌感染组[(4.64±7.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血清PCT界值设定为5.61 ng/mL时,其灵敏度为73.70%,特异性为81.80%。痰液及其他标本培养出细菌时,感染者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测定有助于迅速区分G+菌及G-菌所致的血流感染,但对于肺部及其他局灶感染,其鉴别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血沉(ESR)七种炎症指标对病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BSI)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3年3月-2019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血细胞培养分析检查的1 5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进行分组,其中革兰阳性菌组186例、革兰阴性菌组520例、阴性对照组868例,分析三组患者炎症指标对BSI的诊断价值;对上述三组患者炎症指标之间的水平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PCT、NEUT%、LYMPH%、CRP、WBC、PL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NEUT%、LYMPH%、PLT、CRP、WBC对革兰阴性菌BSI诊断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T%、LYMPH%、PCT、WBC对革兰阳性菌BSI诊断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炎症指标对BSI的辅助诊断价值不同,相同炎症指标对不同BSI类型的辅助诊断价值各异,可以...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6):788-790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对识别早期细菌性血流感染及鉴别革兰氏阴性(G~-)菌、革兰氏阳性(G~+)菌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167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34例血培养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浆PCT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观察组分为G~-菌亚组及G~+菌他组,分别为84例和83例,并对两亚组患者的PC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浆PCT阳性率为80.2%、中位数浓度为7.53 ng/mL,高于对照组的47.8%、0.47ng/mL(P<0.05);血浆PCT识别早期血流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当截断点为1.25 ng/mL时,灵敏度为64.1%、特异度为76.9%。血培养阳性的两亚组中,G~-菌亚组患者的血浆PCT阳性率为88.1%、中位数浓度为17.54 ng/mL,高于G~+菌亚组患者的72.3%、1.60 ng/mL(P<0.05);血浆PCT鉴别G~-菌、G~+菌血流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当截断点为6 ng/mL时,灵敏度为61.9%、特异度为68.7%。结论血浆降钙素原对识别早期血流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可在一定程度鉴别G~+菌或G~-菌血流感染,进而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价值,以便有效指导经验型用药时抗菌药物的选择.方法 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及非细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4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定量检测,并对各组患者的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清PCT水平为(18.5±5.8)ng/ml,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3.9±2.1)ng/ml,(P<0.01)及非感染性患者(0.3±0.2)ng/ml,(P<0.01);血清PCT水平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95%置信区间为:0.981,1.004);以0.91 ng/ml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则灵敏度为92.5%,特异性为95.0%.结论 血清PCT水平有可能作为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由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引起败血症患者中的血清浓度,明确PCT对不同菌引起败血症的诊断意义,为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医院发热患者14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74例,阴性患者71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各37例,比较不同组间PCT血清浓度。结果革兰阳性菌引起败血症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21.62%,革兰阴性菌引起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18.92%;通过比较3组间PCT表达水平,发现革兰阴性菌组PCT血清浓度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和血培养阴性组患者,而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不同菌间PC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PCT诊断革兰阴性菌引起败血症的灵敏度为81.0%、特异性为93.0%、曲线下面积为92.0%。结论 PCT对于革兰阴性菌引起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对于非败血症及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败血症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鉴别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342例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细菌革兰染色结果分为革兰阳性组131例,革兰阴性组21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PCT、NEUT%、CRP)水平,分析PCT、NEUT%、CRP检测在早期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中的效能,统计两组的病原菌分布及其PCT水平。结果 相较于革兰阳性组,革兰阴性组PCT、NEUT%、CRP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NEUT%、CRP单独检测,PCT单独检测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效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PCT单独检测,PCT、NEUT%联合检测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效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大,为26.7%;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比16.0%。革兰阴性组,大肠埃希氏菌占比最大,为71.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辅助细菌性脓毒症诊断的可靠性,以及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鉴别中的意义。方法本项目收集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8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细菌性脓毒症患者131例、登革热患者3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30例。分别检测三组患者体内PCT水平。结果脓毒症组PCT为2.30(0.18,100)ng/ml高于登革热组0.27(0.09,0.54)ng/ml(P<0.001)及流感组0.04(0.01,0.35)ng/ml(P<0.001);而登革热组与流感组相比,PCT浓度则无统计学意义(P=0.128);其次,在脓毒症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的PCT浓度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P<0.001)。结论 PCT高浓度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精确可靠。另外,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者体内降钙素原的浓度明显不同,这可作为两种细菌感染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不同种类医院获得性细菌脓毒症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以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菌脓毒症、革兰阳性菌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及健康人群(对照组)各50例为研究对象,于入院第1天晨时采集血清观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比例(N)等指标变化,同时记录当日最高体温.结果 患者入院第1天PCT水平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为9.56 μg/L、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为4.64 μg/L、SIRS组为0.36 μg/L及对照组为0.08 μg/L,革兰阴性细菌脓毒症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细菌脓毒症组(P<0.01),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CRP、WBC、PMN、N水平与革兰阳性细菌脓毒症组相近,PCT受试者特征操作曲线面积(AUC)为0.926,高于CRP的0.747 mg/L、WBC的0.807×109/L、N的0.771,革兰阴性组PCT受试者特征操作AUC 0.926,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患者的0.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是细菌性脓毒症诊断的一个较好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其他炎性指标,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的鉴别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鉴别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者685例,分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组,观察不同病原体之间降钙素原检测的差异性。结果入组118例血培养阳性的单一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8株占40.68%、革兰阴性菌64株占54.24%和真菌6株占5.08%,三组降钙素原检测均值分别为2.46ng/ml、7.08ng/ml、1.9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与其他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比较,降钙素原检测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PCT的阈值在大肠埃希菌区别其他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敏感度约为85.00%,但特异度<60.00%。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不能成为鉴别单纯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指标,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PCT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 菌感染的价值。方法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66例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和G-菌组,分别检测2组患儿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并对2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以PCT≥2.0 ng/mL为阳性,G-菌组阳性率(92.36%)显著高于G+菌组(76.23%)(χ2=13.45,P<0.001);当PCT≥10.0 ng/mL时,G-菌感染可能性更大。而常规感染指标CRP、WBC计数及Neu%,G+菌组阳性率与G-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作为区分G+菌和G-菌感染指标有一定价值,能为重症感染患儿早期使用相应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流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96例血流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按SIRS评分将患者分为A、B、C 3组;选择同期84 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PCT水平,并对PCT水平和SIR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96例血流细菌感染患者,死亡7例(7.29%),其中B组死亡4例,C组死亡3例;对照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中A、B、C组PCT水平分别为(0.28±0.09)ng/mL、(0.63±0.13)ng/mL、(3.68±1.01)ng/mL、(7.45±1.53)ng/mL,各组间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血流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与SIRS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874(P<0.001),可认为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流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患者血清PCT水平和SIRS评分可作为血流细菌感染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评估有意义的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还会增加住院费用。本文对CRRT患者CLABSI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和防控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为防控CRRT患者CLABSI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病原菌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4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收治并通过导管定期进行血液透析的260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析,并对病原菌种类进行耐药性观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等临床资料,归纳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CRF患者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9.16±5.74)d,其中41例患者发生CRBSI,感染率为15.77%;41例发生CRBSI的患者送检其血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5株占77.7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0株占22.2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主要革兰阳性菌全部对青霉素G、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较为耐药,对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全部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哌拉西林、头孢唑林以及头孢曲松耐药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以及插管部位是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RF血液透析患者CRBSI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要致病菌,血清学指标以及插管部位是CRF血液透析患者出现CRBSI的影响因素,对以上指标进行早期预测模型建立,有助于尽早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降低CRBSI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儿科血液病患儿医院血流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某院儿科血液病患儿并发医院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儿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并发医院血流感染的血液病患儿病历36份,对其所获取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儿诊断为急性白血病者2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恶性淋巴瘤2例。临床特点:体温≥39℃伴畏寒寒战31例(86.11%),血压下降13例(36.11%),皮肤软组织炎性小肿块9例(25.00%),腹痛、腹泻6例(16.67%),肛周及会阴部红肿伴疼痛6例(16.67%);表现泌尿道感染1例(2.78%),肺炎8例(22.22%)。发生血流感染时多数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感染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对甲氧西林部分敏感。36例医院血流感染好转率为86.11%,病情加重和病死率为13.89%。结论儿科血液肿瘤患儿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多,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进展快、病势凶险,故对其应重点监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应加强抗感染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尿路感染(UT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感染内科114例老年UTI患者,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异常和正常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血培养阳性和阴性组患者PCT水平,绘制PCT诊断菌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14例老年UTI患者,PCT异常组46例,PCT正常组68例。PCT异常组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以及伴尿路梗阻疾病比例均高于PCT正常组患者(均P0.05)。42例血培养患者中,阳性组(12例)患者PCT水平为1.93(0.57~8.32)μg/L,高于血培养阴性组(30例)的0.36(0.15~1.01)μg/L(P=0.028)。PCT诊断合并菌血症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5%CI:0.54~0.90),在最佳工作位点0.52μg/L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3.3%、63.3%、47.6%和9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以较好地反映老年UTI患者的病情,对于早期诊断老年UTI患者合并菌血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疑诊CRBSI的78例患者,患者入住ICU及疑诊CRBSI当日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同时行血培养和静脉导管尖端培养,根据血培养和静脉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比较PCT、hs-CRP、IL-6对CRBSI诊断的价值。结果 28例疑诊患者最终诊断为CRBSI。疑诊CRBIS当日,CRBSI组患者的PCT、hsCRP、IL-6和血白细胞(WBC)水平分别为(3.35±1.52)μg/L、(32.90±11.10)mg/L、(423.20±171.70)ng/L、和(12.70±2.70)×109/L,均高于非CRBSI组[分别为(1.22±0.44)μg/L、(23.50±6.00)mg/L、(257.90±81.40)ng/L、和(11.20±1.9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PCT、hs-CRP、IL-6和血白细胞(WBC)水平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92(0.85,0.99)、0.75(0.62,0.88)、0.80(0.67,0.92)和0.64(0.50,0.72);灵敏度分别为0.82、0.64、0.71和0.46;特异度分别为0.92、0.94、0.92和0.88。结论 PCT和IL-6对ICU患者CRBS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及早诊断CRBSI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9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RI的危险因素。结果98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CRBSI,CRBSI发生率为32.65%;感染组患者的导管血标本中共分离得到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1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等敏感;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股静脉置管、外周血白蛋白(Alb)<35 g/L是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抗菌药加肝素封管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Alb<35 g/L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抗菌药加肝素封管是保护因素,同时病原菌分布有一定的特点,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降低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