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组合式隔离屏风并评价气密性,探讨其用于开放式病房终末消毒的可行性。方法隔离屏风由固定支架和可拆卸的隔离模块两部分组成。支架采用直角型的铁合金材料,螺丝钉固定在病房墙面和天花板,呈倒"U"型;轻型防水布作为隔离模块的主材料,双层浆洗缝制,上方及两侧边缘缝嵌软磁条;使用时,通过软磁条与铁合金的磁力作用将隔离模块紧密固定在支架上,其下缘用沙袋压实,四周平整贴合,将体积为47 m3的模拟病房完全分隔为两个独立区域。采用过氧化氢蒸汽灭菌技术进行消毒,按照6.0g/m3将35%过氧化氢溶液汽化后通入模拟消毒区域,消毒1h,连续监测消毒区域的过氧化氢浓度和非消毒区域的过氧化氢泄漏情况。结果由铁合金固定支架和缝嵌软磁条的隔离模块组成组合式隔离屏风,通过磁力作用紧密结合,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对病房布局和功能使用影响小,可对病房不同区域轮流消毒。多次重复模拟消毒实验,消毒区域过氧化氢浓度在充气阶段随消毒时间增加而不断升高,1h后过氧化氢浓度达到峰值(139.03±3.51)ppm,分解阶段其浓度迅速下降;非消毒区域泄漏的过氧化氢气体逐步累积,其浓度逐渐上升后下降,但始终低于安全限值1ppm。结论组合式隔离屏风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气密性良好,可对开放式病房进行物理隔断,实现其不同区域的轮流终末消毒,又不影响临床正常诊疗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病区的终末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4间新冠隔离病房作为试验场地,其中病房(1)~(7)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8)~(14)采用含氯消毒液喷洒+紫外线照射消毒,比较两种方法消毒前后的自然菌菌落数变化、自然菌杀灭率以及消毒合格率。结果 消毒前,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与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病房的空气和物表自然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毒后,两种方法消毒病房的空气和物表自然菌菌落数均明显减少,但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菌落数少于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病房,汽化过氧化氢消毒病房的空气和物表自然菌杀灭率均高于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病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后的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均高于采用含氯消毒液+紫外线消毒(P<0.05)。结论 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进行终末消毒,效果优于含氯消毒液加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效果更理想,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高度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解高原部队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促进高原部队消毒灭菌工作不断发展,为官兵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灭菌物品. 方法采用化学监测(包外指示胶带、包内指示卡)、生物监测(指示剂和细菌培养)、工艺监测的方法,设定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温度时间灭菌效果观察. 结果海拔高度不同,灭菌温度、时间不同,消毒灭菌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化学指示胶带和指示卡显示,在海拔高度>3 200 m、灭菌温度<127℃、时间20 min时,化学反应变色无一例达到标准黑色;生物监测有细菌生长. 结论高原地区压力蒸汽灭菌时,其温度、时间以及操作程序都可能是影响高原地区消毒灭菌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管道输送汽化过氧化氢对不同空间终末消毒效果,为控制烈性传染病提供保障。方法采用不锈钢载体定量杀灭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I型疫苗株)试验法,观察过氧化氢蒸汽在不同空间面积下发生剂量、作用时间的灭菌效果。结果用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器将含量为3.5%过氧化氢溶液按4.5g/min流量进行汽化熏蒸处理,在30m3模拟空间运行15、20、30、45、60、75、105min,在空间中心点过氧化氢均值依次分别为334.80、463.50、574.50、598.35、599.7、600.6、601.2mg/L;在9m3救护转运单元空间内按上述时间,空间中心点过氧化氢均值依次分别为447.15、528.9、600.75、631.05、630.6、629.25、630.30mg/L;启动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运行105min,对不同空间不锈钢载体上的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00,对不同空间不锈钢载体上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杀灭对数值分别为>4.00。结论汽化过氧化氢在规定作用时间内对空间表面熏蒸,可以将污染在载体上的细菌芽胞和病毒达到完全杀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手术室2004年7月-2008年12月间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运行情况。结果调查期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共运行6 623锅次, 其中达标(低温化学指示卡和指示胶带均变色良好)6 519锅次,不合格104锅次,不合格率1.57%。每周1次(每周一的第1锅次)的生物学监测--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微生物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应用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高水平消毒、灭菌,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12月开始,我院对3M指示胶带的书写分别采用了传统卷筒状3M指示胶带手工书写、3M指示胶带标签手工书写和EXCEL软件打印的方法进行了比较.1方法1.1传统卷筒状手工书写方法将传统卷筒状3M指示胶带根据需要剪成一定的长度,而且要有3条3M指示胶带变色条纹,用手工在指示胶带上填写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姓名和消毒锅次号的信息内容.1.2标签手工书写方法因为标签上已有设计好的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姓名和消毒锅次号的信息内容,只需在相应的对应栏内用手工书写好信息内容即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手术室2004年7月-2008年12月间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运行情况。结果调查期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共运行6 623锅次,其中达标(低温化学指示卡和指示胶带均变色良好)6 519锅次,不合格104锅次,不合格率1.57%。每周1次(每周一的第1锅次)的生物学监测--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微生物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应用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高水平消毒、灭菌,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汽化过氧化氢(VHP)和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两种技术对救护车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方法 3辆救护车随机分成实验A、B组和对照组,均放入嗜热脂肪芽孢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染菌钢片载体,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实验A组采用VHP消毒,实验B组采用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消毒,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消毒处理,比较VHP和气溶胶喷雾两种消毒技术对救护车医疗舱消毒浓度、消毒时间、消毒剂残留和杀灭对数值。结果 VHP发生器完成一次消毒需要30 min,空间过氧化氢残留值为0.71 mg/m3;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杀灭对数值均6。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完成一次消毒需要90 min,空间过氧化氢残留值为12.78 mg/m3,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1.03和0.80。结论与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技术相比,VHP消毒技术具有更强的杀孢子能力、消毒周期短、几乎无有毒残留物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4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减少病房空气污染措施 ,实施有效的空气消毒 ,我们对 4种空气消毒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苍术 ;肯格王牌三氧消毒杀菌机 (成都肯格王三氧公司产品 ) ;紫外线灯管规格 30 W,甲醛、营养琼脂。1.2 试验方法 苍术烟熏试验 ,用 95 %乙醇浸泡苍术 48h取出 ,按 3 g/ m3用量 ,分别于 5个小碗中 ,点火进行烟熏 ,完毕后进行密闭门窗 2 h。三氧消毒机采用 D2型壁挂式开机1h。紫外线按规定 10 m2安装 30 W灯管 1支 ,直接照射1h,灯管离地面 2 .5 m。甲醛蒸气试验按甲醛 40 ml并加入高锰酸钾 30 g/ m3后密闭门窗 12 h。1.…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设备维护管理和灭菌质量监测的效果,确保医院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方法,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性能和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监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631批次,908盒内窥镜器械,5 716件物品,灭菌包外化学指示胶带1件不合格为褐色,4件为黄色偏红(灭菌8 h后变为淡黄色),其余物品全部合格均匀变黄色。包内化学指示物颜色全部合格均匀变黄色。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生物指示物监测合格。物理监测38次灭菌循环程序中断,其它批次灭菌循环程序顺利通过,灭菌参数达标,物理监测合格。[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宜昌城区霾与非霾天气下PM2.5中元素污染特征,为本地区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以及环保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利用中流量采样器采集大气中PM2.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铍、铝、铬、锰、镍、砷、硒、镉、锑、汞、铊和铅含量后,对12种元素霾与非霾天气下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宜昌市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年均值为56.4 μg/m3,呈冬季(94.0 μg/m3)>春季(50.6 μg/m3)>秋季(36.6 μg/m3)>夏季(28.1 μg/m3)趋势;12种元素中污染水平最高的是铝(141.2 ng/m3),其次依次是铅(37.8 ng/m3)、锰(25.3 ng/m3)、砷(5.29 ng/m3)等。检测的12种元素占PM2.5质量浓度的0.393%,非霾日(0.555%)高于霾日(0.232%)。 结论 宜昌市大气中PM2.5污染情况较以往有所改善,但砷、铬、铅等金属污染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4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 采用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对工作场所的空气采样,二硫化碳解吸后经HP-VOC石英毛细管色谱柱(60 m×0.20 mm×1.12μm)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被测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10~0.95μg/m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0%,平均解析率为61.23%~118.50%。应用该方法对33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分别检出19种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在0.10~604.43 mg/m3之间,其中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有苯乙烯(62.32~114.54 mg/m3)、甲苯(50.11~604.43 mg/m3)和二甲苯(79.61 mg/m3和91.55 mg/m3)三种有机物;并对5种原料进行定性识别,两种结果相符。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各项指标均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44种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消洗消毒效果。方法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2006年)对天津市5家公共场所11个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前后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清洗消毒后,积尘量、积尘中细菌总数、积尘中真菌总数、送风中细菌总数中位数分别由29.83 g/m2、40 CFU/cm2、7CFU/cm21、194 CFU/cm3下降为0.25 g/cm2、0 CFU/cm2、0.2 CFU/cm2、346 CFU/cm3,送风中真菌总数由中位数283CFU/cm3上升到848 CFU/cm3,可吸入颗粒浓度变化不明显。结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对改善其卫生质量有积极的意义,但应注意消毒剂的使用,同时加强对清洗消毒人员的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核医学科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时,治疗场所空气中131I放射性浓度,评估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方法 选取某医院核医学科DTC患者131I住院治疗的工作场所。分别对131I服药区和131I治疗病房空气进行气体采样,通过低本底伽玛谱仪探测样本,经计算空气中131I的活度浓度,估算工作人员受到的内照射剂量。结果131I服药区,服药3 h内活度浓度为3~187 Bq/m3。患者服药期间及患者服药后3 h、在服药处停留5~30 min,内照射剂量分别为0.08~0.50 μSv及0.00~0.04 μSv。患者服药当天病房空气中131I的活度浓度最高,可达3 091 Bq/m3;患者出院后,病房活度浓度逐渐降低,在48 h内浓度为10~242 Bq/m3。出院后48 h内 在病房停留5~30 min,内照射剂量为0.01~14.11 μSv 。结论 131I治疗DTC患者服药期间空气中131I活度浓度较高,建议采用远程给药或观察窗给药。患者住院期间,病房内131I活度浓度最高,建议除医护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病房。患者出院后,尽量延后进入病房的时间,以减少内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某三甲医院131I治疗场所辐射水平进行检测,了解其辐射水平。方法 25名甲癌患者共服用82880 MBq的131I。患者服药后用X、γ射线测量仪检测病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出院后用α、β表面污染仪检测病房表面污染;治疗期间和出院当天对131I治疗场所及办公区进行空气采样,用高纯锗γ能谱仪测量空气样品,数据处理后得到空气中131I浓度。结果 131I治疗病房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15~0.46 μSv/h。病房清理前表面污染为0.53~40.1 Bq/cm2,其中马桶最高。患者服药后4 h内,131I治疗场所及办公区走廊空气中131I浓度分别为1.74 Bq/m3和0.66 Bq/m3131I治疗场所排风速率为0.50 m/s。患者治疗期间及出院当天,因通风导致空气中的131I浓度分别较前一天下降29.7%、79.7%和53.3%。结论 该场所外照射辐射水平较低且屏蔽效果较好;131I治疗病房清理前表面污染除马桶略高于标准要求外,其余均低于标准限值;通风是降低该场所空气中131I浓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辽宁省沈阳市环境雾霾特征,为政府制定实施长期有效的雾霾治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6年9月 — 2017年12月每月的10 — 1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选取的2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集7 d 24 h PM2.5样品,送辽宁省疾病预防中心理化实验室进行PM2.5的质量浓度及PM2.5中12种重金属元素、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和4种无机水溶性离子共四大类33个项目的检测。 结果 辽宁省沈阳市2016年9月 — 2017年12月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为62.4 μg/m3,低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的75 μg/m3,但冬季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99.8 μg/m3)超过中国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PM2.5中12种重金属元素年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铝 > 铅 > 锰 > 铬 > 砷 > 锑 > 硒 > 镍 > 镉 > 铊 > 汞 > 铍,其中砷的浓度(5.96 ng/m3)接近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参考浓度限值(6.00 ng/m3);PM2.5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四季变化为冬季 > 春季 > 秋季 > 夏季,其中苯并[a]芘的年均浓度(3.58 ng/m3),高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1.0 ng/m3);PM2.5中4种无机水溶性离子日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硫酸盐 > 硝酸盐 > 铵盐 > 氯离子。 结论 辽宁省沈阳市冬季雾霾较严重,存在一定程度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某地下人防工事空气氡浓度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AD7型测氡仪对指挥中心、通道等场所进行瞬时氡浓度测量与分析,并粗略估算氡及其子体所致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结果 指挥中心、无线通讯室、中央主通道和仓库区通道这4个有人员停留的主要工作场所的日间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06.7、98.4、129.0、111.1 Bq/m3,总体平均为111.0 Bq/m3222Rn子体所致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400 mSv/a。结论 不同场所的氡浓度不尽相同,且其受通风、排水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呈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日光温室内氡及其子体、PM2.5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测量仪、驻极体探测器以及颗粒物浓度测量仪对北京市区的3座日光温室的氡及其子体和PM2.5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 3座温室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35±41.9) Bq/m3、(43.1±8.9) Bq/m3和(45.5±15.9) Bq/m3(n=12,28.1~169Bq/m3);室内PM2.5浓度在28~248 μg/m3结论 氡子体浓度Cp与室内外PM2.5浓度有显著相关性。雾霾天气导致空气中Cp增高,进而使F值增高。日光温室和对照房间的F值均值为(0.62±0.13)(n=24,0.42~0.94)和(0.61±0.16)(n=22,0.36~0.94),明显高于0.40的世界典型值。土壤是日光温室氡气的重要来源,氡浓度与土壤暴露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武汉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年均超额死亡人数。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城区每日死亡人数、PM2.5和PM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PM10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表征武汉市PM2.5和PM10对暴露人群短期超额死亡的影响。 结果 5年间,PM2.5和PM10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88.7 μg/m3和115.4 μg/m3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51.6 μg/m3和75.0 μg/m3;每日PM2.5、PM10浓度与非意外死亡人数均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在lag 0 d,PM2.5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升高1.03%(95%CI: 0.82%~1.23%)和0.67%(95%CI:0.51%~0.82%);5年间,PM2.5和PM10污染所致武汉城区当日暴露人群平均每年超额死亡338人和104人。 结论 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显著升高,显著增加居民的短期超额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地热田高氡房屋氡的来源与治理.方法 α径迹探测器(ATD)分冬夏两个季节测量室内和土壤中的氡浓度.采用γ能谱法测量房屋主体建材放射性核素含量;采用6150 AD/6HX-γ剂量率仪测量房屋主体建材的外照射剂量率;对其中一栋房屋实施土壤减压技术的降氡改造.结果 夏冬季32个房间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06.4±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