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究正天丸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4年9-10月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正天丸组,每组10只。正天丸组大鼠给予1.62 g·kg-1·d-1正天丸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 7 d。模型组、正天丸组大鼠末次灌胃30 min后左侧肩部皮下注射10 mg/kg硝酸甘油注射液,制备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同期左侧肩部皮下注射0.5 ml 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耳红出现、消失时间及挠头开始、结束时间等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TCC)中P2X3受体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和正天丸组大鼠耳红出现时间、挠头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天丸组大鼠耳红消失时间和挠头结束时间均较模型组提前(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天丸组大鼠三叉神经TCC中均有P2X3受体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TNC)和C1、C2颈髓背侧核浅层(Ⅰ、Ⅱ层),模型组表达亮度较对照组升高,正天丸组表达亮度较模型组降低。模型组和正天丸组大鼠三叉神经TCC中P2X3受体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正天丸组大鼠三叉神经TCC中P2X3受体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正天丸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可以抑制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酸敏感离子通道3 (ASIC3)参与大鼠食道扩张(ED)内脏痛模型中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高敏感发生的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20)。腹腔麻醉50只SD大鼠,暴露大鼠食管下段,利用PE-240管对实验组大鼠的胸段食管进行1 h重复ED刺激,对照组则不予处理。分离并培养50只大鼠胸段脊髓DRG神经元,根据实验组培养液中有无加入CGRP拮抗剂(CGRP8-37)将其进一步分为ED组(n=15)和ED+CGRP8-37组(n=15)。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DRG神经元动作电位及ASIC3电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DRG神经元中CGRP、ASIC3的表达定位;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CGRP与ASIC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GRP与ASIC3蛋白表达。结果:ED组DRG神经元动作电位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结果示CGRP与ASIC3在DRG神经元中存在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ED组CGRP与ASIC3的mRNA、蛋白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3.
崔斌  刘曦  秦浙学  陈剑飞  李佳蓓  于世勇  黄岚 《西部医学》2018,30(10):1426-1429
【摘要】 目的 探讨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活性对老龄大鼠内皮祖细胞(EPC)增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老龄大鼠骨髓源性EPC,取对数生长期的EPC,分别加入表达催化GSK3β失活的GSK3β KM基因的重组缺陷型腺病毒pMSCV GSK3β KM(基因转染组)或空病毒pMSCV GFP(对照组)。采用镜下计数法及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测定EPC增殖能力,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FACS)分析各组EPC细胞周期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Wnt信号通路中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 3β)、β 连环蛋白(β catenin)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转染组EPC数量显著增加(P<001);MTT法检测基因转染组EPC在490 nm 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CS分析显示基因转染组细胞周期S期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蛋白印迹法测定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转染组pGSK 3β、β catenin及cyclinD1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 结论 抑制EPC的GSK 3β活性可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老龄大鼠EPC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韩喜梅  姚刚  满玉红  于挺敏 《重庆医学》2016,(27):3760-3762
目的:研究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胆囊肽(CC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为对照组,B为偏头痛组,C为都梁软胶囊对照组,D为都梁软胶囊治疗组。C、D组给予都梁软胶囊0.5g·kg -1·d-1灌胃,A、B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容积的 Tween‐80。灌胃7 d后,将B、D两组大鼠造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造模2 h ,保存中脑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和CCK的转录水平。结果 D组大鼠中脑CGRP转录水平明显低于B组(0.64±0.35和1.61±0.51,P<0.05)。C组大鼠中脑CCK 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组(0.32±0.31和1.21±0.38,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可以干预中脑CGRP和CCK的表达,从而影响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偏头痛模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脑干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以及中药头痛宁对其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头痛宁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GF对Aβ1-40诱导海马神经元周期素(Cyclin)A、B1异常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7d后,分别在Aβ1-40作用前后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AT)活性和周期蛋白表达变化。结果①Cyclin A、B1免疫荧光检测:Aβ1-40组、NGF1组、NGF2组海马神经元内均出现蓝色颗粒(Cyclin A)和红色颗粒(Cyclin B1),但Aβ1-40组最多,NGF2组较NGF1组明显;对照组未出现上述颗粒。Cyclin A、B1免疫荧光阳性信号IA值:Aβ1-40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NGF1组较Aβ1-40组明显降低(P〈0.05),NGF2组与Aβ1-40组比较无明显降低。②ChAT免疫组化染色:Aβ1-40组仅见少量海马神经元内有棕褐色颗粒,而NGF1组、NGF2组及对照组可见较多含棕褐色颗粒的ChAT免疫阳性细胞,但对照组较NGF1组明显,NGF1组较NGF2组明显。ChAT免疫阳性信号IA值:Aβ1-40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NGF1组较Aβ1-40组明显增高(P〈0.05);NGF2组与Aβ1-40组比较无明显增高。结论NGF能有效阻止Aβ1-40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对Aβ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内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ec 1组,每组又根据时间点分为12h、24h、3d、7d四个亚组。采用动脉夹钳夹法制作ASCI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Nec 1组用动脉瘤夹脊髓全横截面1min,缝合伤口。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给予生理盐水,Nec 1组注射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in 1(Nec 1)溶液1μl/kg,1次/d,分别给药12h、24h、3d、7d。给药后以BBB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完成评分后,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脊髓,进行HE染色、Nissl染色、碘化丙啶(PI)染色、Tunel染色;另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取脊髓,用Western Blot检测RIP1、RIP3、Bcl 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Nec 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Nec 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7d后,模型组脊髓出现坏死、空洞现象,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区域面积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呈细颗粒状,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浅、排列无序,坏死性凋亡细胞较多;PI红染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凋亡小体数量,以及RIPK1、RIPK3、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Nec 1治疗7d后,Nec 1组脊髓坏死组织较模型组少,空洞现象得到改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好转,Nec 1组坏死区域面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着色的神经元细胞染色较深,颗粒变粗,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I红染细胞数、凋亡小体数,以及RIPK1、RIPK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 1能通过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下调RIPK1、RIPK3、上调Bcl 2的表达来缩小ASCI损伤面积,缓解炎症浸润,减少损伤周围神经元数量,改善神经元功能,提高损伤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存活率,改善大鼠BBB评分,抑制坏死性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针刺胆经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亚基(Gsa和Gia)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脑干组织Gia和Gsa的含量。结果皮下注射硝酸甘油4h后脑干组织Gs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Gi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Gsa/Gia蛋白比值升高;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干组织中Gs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Gi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Gsa/Gia蛋白比值降低。结论偏头痛发作可能与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信号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针刺传导的G蛋白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偏头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研究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10只SPF级SD大鼠,分别于大鼠背部中线双侧制备缺血皮瓣模型,右侧皮下注射水蛭素2 ATU(实验组),左侧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 d,对皮瓣组织行HE染色,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后计算血管密度值;术后7 d时,计算皮瓣成活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 l)、p38 MAPK及ERK1/2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坏死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新生血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皮瓣成活率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 d对照组皮瓣组织表皮层、真皮层均出现明显坏死;术后7 d时,由于对照组皮瓣组织大面积坏死,未观察到成功染色的血管;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均未见明显坏死区。实验组术后3、7 d时血管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术后7 d时血管密度值明显高于术后3 d(P<005)。实验组术后7 d时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P 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p38 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K1/2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水蛭素具有促进大鼠缺血皮瓣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诱导血管内皮生长促进因子VEGF的表达和下调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TSP 1的表达,可能与p38 MAPK、ERK1/2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芎附散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浆CGRP和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芎附散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学、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和芎附散组,每组18只,连续灌胃8天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予以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实验性偏头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1h,分别于1、2、4h三个时间点采集腹主动脉血测定CGRP和NO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和芎附散组大鼠1h行为学表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组和芎附散组大鼠1、2h两个时间点血CGR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4h血CGRP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三组大鼠各时间点动脉血NO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芎附散可减轻由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模型大鼠症状,降低其血管活性物质CGRP和NO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DNA-蛋白质与中医心肾关系的认识,通过分析中西医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心肾不交"与"基因-蛋白质失联"有诸多吻合之处。认为两者相互印证、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的深入研究,将会使中医交通心肾方法与方药得到更多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胞外体(exosomes)是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直径30~100nm的膜性小囊泡,内含来源细胞的mRNA、miRNA和蛋白质等成分,能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物学信息,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Exosomes在信号转导、诱导机体抗肿瘤和免疫耐受等方面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已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尿液exosomes与肾脏生理功能及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文章就exosomes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及其在肾脏疾病方面的标志物作用和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梅毒的流行、预防和各期的治疗及胎传梅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疟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当地居民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疟疾相关知信行调查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古典文献研究,从对体表循经按压产生的经络反应,腧穴反应,切脉诊反应,切脉诊络、切脉诊络,辨证归纳,辨位归经几个方面论述了经络学说与中医临床诊断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各科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鼠/小鼠证候及辨证论治方法学的探索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鼠/小鼠四诊和辨证方法的提出与创建,大鼠/小鼠计量化辨证方法的建立,荷瘤小鼠证候发生和演变的揭示,大鼠/小鼠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的研究,荷瘤小鼠个体化辨证论治及计量化疗效评价,以及不同证候荷瘤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基因转录与剪接的特征等方面,总结项目组长期以来所提出的系列假说及开展的大量研发工作,对所解决的学术问题,以及该领域存在问题、前沿和发展趋势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