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时采用不同深度密闭式吸痰的效果。方法选取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机械通气下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的15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吸痰法;对照组采用深度吸痰法。比较2组吸痰后气道阻力下降值、潮气量增加值、血氧饱和度上升值,及吸痰后的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损伤、心率失常发生的次数。结果2组吸痰后的气道阻力下降值、潮气量增加值、血氧饱和度上升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损伤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和深度吸痰具有同样的有效性,标准吸痰可降低吸痰导致的刺激性咳嗽和气管黏膜损伤。因此,对机械通气下采用密闭式吸痰的患者优先选取标准吸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0名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相应的编号,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2组,观察组28名,对照组32名,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利用密闭式吸痰法及开放式吸痰法,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吸痰前后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的波动幅度,1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例数,呼吸机使用时间,28 d内死亡人数。 结果 2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昏迷严重程度(格拉斯评分)、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最差值等一般资料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吸痰后,2组患者的SPO2均有下降,心率均会增加,但观察组患者的氧饱和度及心率波动幅度更小,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周内VAP发生的例数、呼吸机使用的时间、28 d内死亡的人数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条件允许时,建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法,因为此法在吸痰前后氧饱和度及心率的波动幅度更小,可能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管插入的不同深度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效果。方法:将我科近来收治的4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给予密闭式吸痰法,按吸痰管插入的不同深度随机分为浅部吸痰组(A组)、深部吸痰组(B组)和标准吸痰组(C组),每组各15例。比较三种吸痰法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B、C组较A组肺部痰鸣音明显减少、气道峰压显著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χ2=10.31、8.98、12.43、21.44,P均<0.05);A、C组较B组引发的剧烈咳嗽、心率加快、气管损伤的程度低(χ2=10.23、20.34、14.45,P均<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安全、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道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对呼吸道的刺激和吸痰效果。方法将46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由外向内吸痰法,对照组采用由内向外吸痰法,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由外向内吸痰法对患者的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对呼吸道的刺激明显小于由内向外吸痰法,吸痰效果佳,两种吸痰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由外向内吸痰法对患者的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影响及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彭敏 《当代医学》2010,16(36):128-129
目的针对ICU护士吸痰时应用方法,对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对比,务求选择更有利于病人的吸痰方法。方法选择ICU35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病人,分为2组,一组为开放式吸痰组,一组为密闭式吸痰组,操作中观察不良反应出现频率及监护指标的变化。结果开放式吸痰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密闭式吸痰组。结论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亦较密闭式吸痰明显,因此密闭式吸痰操作更有利于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密闭式吸痰方法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研究影响。方法:选取收入ICU的84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密闭式的吸痰方法进行吸痰,观察组使用改良方法,即在吸痰管插入气道内提前给予负压,直至吸痰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在吸痰前后2 min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改变以及两组患者气道损伤、痰液喷溅及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痰前后2 min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气道损伤、痰液喷溅和VAP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改良密闭式吸痰方法,不但可以发挥密闭式吸痰的优点,更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上提1cm;C组为标准吸痰法,即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后再延长1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前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B、C组吸痰前后有效性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吸痰前后安全性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发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在行机械通气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其吸痰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关于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最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46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可降低吸痰时颅内压(MD=-3.46,95%CI:-4.85~-2.08,P<0.001)和吸痰后5 min的颅内压(MD=-3.33,95%CI:-3.92~-2.74,P<0.001),并增加血氧饱和度(MD=3.95,95%CI:3.28~4.62,P<0.001)、提高动脉血氧分压(MD=19.06,95%CI:12.97~25.15,P<0.001)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RR=0.21,95%CI: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联合综合吸痰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4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联合综合吸痰法,双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叩背排痰联合常规吸痰法,连续操作5d后对排痰效...  相似文献   

10.
谢红霞 《中外医疗》2013,(24):55-56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30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吸痰方法吸痰,即将吸痰管无负压的情况下缓慢插入气管深处,当到达气管深处再打开负压一边吸一边提起旋转退出。观察组从气管切开人口即开始吸引,边插边吸引,到达气管深部后上提1cm再缓慢边上提边吸引,直至痰液吸净,即至始至终都有负压。观察指标:①肺部感染;②spo2<90%(吸痰过程中);③黏膜损伤(吸痰时血痰或出血明显);④日吸痰次数。结果两组肺部感染、spo2<90%、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吸痰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3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65例气管切开常规吸痰处置为对照组,另66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术为试验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肺功能及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气及肺功能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7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血气及肺部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并对两组吸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密闭式吸痰对气道损伤、引起患者剧烈咳嗽及痰液喷出较少(P<0.05),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时间缩短(P<0.05),吸痰后心率、收缩压增高较对照组减少(P<0.05),血氧饱和度减少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简便、安全,可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两种吸痰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全吉  王蓉华 《西部医学》2011,23(4):765-766
目的比较两种吸痰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收住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实验组)吸痰方法,对吸痰量、血氧饱和度、肺部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在吸痰量上有显著差异,密闭式吸痰的血氧饱和度较开放式吸痰有显著升高,肺部感染率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对患者愈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给予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管经口咽通气道插入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鼻/口腔插入吸痰管吸痰。结果 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后SpO2回升明显、呼吸频率减慢、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及气道黏膜损伤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既能快速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又能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在急诊抢救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立国  胡玲红  刘增辉 《重庆医学》2015,(28):3989-3991
目的:对比纤维支气管境吸痰与传统吸痰方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纳入3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根据吸痰方式不同分两组,观察比较两组7 d 内痰咳痰黏稠度、黏膜损伤程度、体温及白细胞、降钙素原(PCT )的变化。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咳痰黏稠度、气道黏膜损伤情况、体温及白细胞计数、PCT 等观察指标结果明显好于传统组(P<0.05)。结论纤支镜吸痰是一种先进、可行的方法,较传统吸痰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贵艳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6-1807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CS)组和开放式吸痰(OS)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10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OS组SpO2吸痰后与吸痰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S组SpO2吸痰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与Cs组SpO2吸痰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痰后Os组低于CS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CS组低于Os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不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氧合作用,可能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詹明萍  苟杨  李容  王诗香 《西部医学》2012,24(1):179-18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R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舒适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RICU病房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听诊器置胸骨上窝听诊气道有痰鸣音时,立即先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后再从气管切开处吸痰,口鼻腔和气管切开处分别用两条吸痰管;对照组为护士站在病人床旁听到有咳嗽声或呼吸窘迫来判断病人有痰时,先抽吸气管切开处痰液,再抽吸口鼻腔分泌物,且使用同一条吸痰管,观察两组吸痰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吸痰效果。结果两组吸痰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ICU病房气管切开病人用听诊器置胸骨上窝听诊气道有痰鸣音时,立即先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后再从气管切开处吸痰,口鼻腔和气管切开处分别用两条吸痰管,能有效地减少吸痰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吸痰舒适度和减少吸痰次数,提高排痰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吸痰管插入不同深度在开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观察吸痰管插入不同深度在开放气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开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将吸痰导管插入气管直至遇到阻力,再上提1-2cm进行吸痰。实验组采用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cm进行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吸痰效果和依从性较对照组好,并发症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放气道的患者采用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cm进行吸痰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密闭式吸痰管和开放式吸痰管在ICU机械通气治疗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吸痰包开放式吸痰的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与吸痰后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吸痰时间、耗材费用、有无痰液外喷、气道黏膜损伤、人工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Sp O2下降、吸痰时间、有痰液外喷及吸痰耗材费用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操作简单安全,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无痰液外喷,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缩短吸痰时间,降低吸痰费用,可作为机械通气吸痰首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侯彩娥 《大家健康》2016,(5):112-112
目的:气管切开后分别对患者实施密闭式吸痰、开放式吸痰,对比评估控制痰液菌群蔓延、感染的效果。方法:基于检测并掌握临床病学资料条件下,抽选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本院实施气管切开救治的59例重症患者,遵循调研需求及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作实验、对比两组,实验组(31例)选用密闭式吸痰法,对比组(28例)选用开放式吸痰法,并取两组患者每日吸出痰液开展痰培养以及检测,重点评估密闭式吸痰在控制菌群感染方面的医疗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痰液培养的阳性率情况都低于对比组,当中,第5天、第7天、第14天时两组的痰液培养数据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对气管切开重症者施行密闭式吸痰,可显著减少继发感染的出现几率,应进一步推荐、运用此吸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