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男,65岁,因阵发性胸部闷压疼十年,加重两天,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心衰Ⅱ°,于1984年2月7日入院治疗。一月后症状消失,病情稳定。1984年10月突发上腹痛,烧灼感。11月18日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约400毫升,19日又吐600毫升,立即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静滴甲氰咪胍0.4克加5%葡萄糖液250毫升,每日2次。两天后呕血停止,上腹痛烧灼感好转,继续应用甲氰咪胍0.4肌注,每日2次。1985年1月8日改为口服,0.2克每日3次,0.4克睡前服。胃肠钡餐透视示慢性胃炎、胃窦部小弯侧溃疡。3月28日因服中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6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我院门诊治疗。给予甲氰咪胍0.2g,每日3次口服,睡前加服0.2g。1周后心电报告I°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至0.24秒。停用甲氰咪胍2天后P-R间期恢复正常。4个月后再次服用甲氰咪胍0.2g,6小时后P-R间期延长至0.38秒,18小时后P-R间期延长至0.24秒,36小时后P-R间期恢复正常。此后该患者停用甲氰咪胍,追踪1年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抗“O”、血沉、谷草转氨酸、乳酸脱氢酸、血脂、肝功,心脏彩超,频谱心电图均正常。讨论该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消失和甲氰咪胍应用与否有明确关系。口服甲氰…  相似文献   

3.
经纤维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40例,采用甲氰咪胍单剂和四剂治疗。甲组20例,用甲氰咪胍睡前一次口服0.8g。乙组20例,用甲氰咪胍0.2g每日3次和0.4g  相似文献   

4.
<正> 病历摘要例1 患者,男,56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于1990年12月30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剑突下偏右有压痛.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入院后给予止血,应用6-氨基己酸10天,同时口服甲氰咪胍1000mg/d两个月时患者明显乏力,厌食,恶心.实验室检查:SGPT100u以上,黄疸指数8u,停服甲氰咪胍半个月后肝功、黄疸指数恢复正常.由于停药后患者常有反酸及上腹痛,黑便,再次应用甲氰咪胍500mg/d,2周后上述症状重现,SGPT90u,HBsAg-.立即停药,10日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7岁.因呕血、黑便3天入院.反复发作上腹部隐痛20余年,入院前3天上腹痛加剧,呕血2次,解柏油样便5次入院.否认精神病史. 检查:贫血貌,无黄疸.两肺(一).心率104次/分,心尖区可闻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平坦,软,肝脾未及,腹部无压痛,无包块,无扑翼样震颤.纤维胃镜提示;胃小弯溃疡. 入院后即输同型血450ml,静注甲氰咪胍0.2g,每日2次,静滴止血药.入院第3天晚11时许,病人突然坐  相似文献   

6.
病者伍×,女,38岁,已婚,湛江市人,于1984年9月11日入院,住院号:A29671。患者于1984年4月起,因溃疡病服甲氰咪胍半月余(每次0.2g,日3次,晚上睡前加服0.4g),胃痛减轻,继之间断服药共60多天,每日1~3次不定,每次均为0.2g,自此后常感疲乏、心悸、眩晕、月经量增多,间有皮肤紫癜,无鼻衄,牙血等,入院前因  相似文献   

7.
由于甲氰咪胍的副作用较大,不少患者难以长期应用。近年国外提出夜间1次服用甲氰咪胍的疗效与分次服药疗效相同。本文拟对比甲氰咪胍每晚1次800mg与每日1g分次服用的疗效和副作用。材料方法1.经胃镜确诊的活动期球部溃疡(A期)患者,共40例,均于确诊后2日内住院治疗。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肝功能,每日记录症状。其中甲组(1g组),0.2g3次/日,0.4g每晚睡前服,乙组(0.8g  相似文献   

8.
<正> 在同道应用石氰咪胍治疗带状疱疹的启发下,笔者于1988年10月至1989年1月间,以聚肌胞和甲氰咪胍为主治疗小儿水痘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治疗和观察方法:聚肌胞注射液,每次2~4mg,肌内注射,每日1次。甲氰咪胍,每日每公斤体重10mg,分5份,3餐后各口服1份,每晚睡前服2份。皮损局部涂搽2%龙胆紫。症状控制后停药。8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男,40岁。因呕吐咖啡色液约800ml伴黑便一次,拟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收住院。原有上腹不适病史约八年。体检:BP14/10kPa,意识清楚,心肺(-),腹软,上中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病理反射。血Hb105g/L,WBC10.9×10~9/L,P0.66,L0.34,大便隐血(+)。入院后当晚予甲氰咪胍0.4加糖水250ml,止血剂(止血敏止血芳酸)及补液静脉滴注。翌晨病人出现轻度烦躁,嗜睡。又予甲氰咪胍0.6及补液治疗,4小时后,病人极度躁动不安,幻觉,自言自语,不识家人。体检:BP18/kPa,瞳孔散大约0.7Cm,对光反射正常,心肺(-),下肢肌张力增强,双侧戈登氏征(+),巴氏征(+),急查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脑脊液,眼底均正常,血Hb90g/L。考虑甲氰咪胍引起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停用甲氰咪  相似文献   

10.
首钢医院皮肤科应用甲氰咪胍静脉滴注为主,配合H_1受体拮抗剂治疗3例过敏性皮肤病取得较满意疗效。 例1、2均为急性荨麻疹(胃肠型)住院,先用皮质激素和H_1受体拮抗剂治疗2天,腹部症状不缓解,后始用甲氰咪胍1.2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静滴,每日1次,并用苯海拉明口服,8h后腹痛和皮疹消退,1周后改用甲氰咪胍口服,全愈出院。例3为过敏性紫癜(腹部型)在其他疗  相似文献   

11.
甲氰咪胍于1977年用于临床,化学结构与甲硫咪胺近似,亦有发生骨髓抑制的可能。文献已有甲氰咪胍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报道,引起单纯血小板减少者少见。作者报告1例女性65岁,因结肠腺癌复发住院。术后为防止应激性溃疡应用了甲氰眯胍(300 mgI.V.Q 6 h)。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276,000,用药前273,000,用药后2天血小板降至35,000,停药后8天血小扳回升至164,000。1个月后由于胃瘘管内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文献强调甲氰咪胍能引起多种多样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谵妄、定向力障碍、局灶性抽搞甚至呼吸暂停等,笔者发现一例应用甲氰咪胍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了无法解释的烦躁,谵妄和不随意运动,停药后症状迅速消失。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阿莫西林致重度剥脱性皮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利蓉 《四川医学》2000,21(1):60-61
患者女性,1512岁。因广泛皮疹伴皮肤剥脱1天入院。患者于5天前因右眼睑麦粒肿而自服阿莫西林0.125g,一天3次,两天后病情明显改善而停药。1天后眼睑的炎症反复,再次服用同种阿莫西林,用法和剂量同前。服药1天后患儿烦躁不安,面部和颈部普遍充血,皮温高,出现密集的白色针帽样丘疹,且颈部有两小处皮肤剥脱,则停用阿莫西林,改服扑尔敏、维生素C抗过敏1天后皮疹增加,于颈、胸、背出现大面积的皮肤剥脱,疼痛明显。以阿莫西林过敏致剥脱性皮炎收入院。给予非那根静注,地塞米松5mg,一天2次静滴;甲氰咪胍0.4…  相似文献   

14.
病例均经胃镜确诊病因。甲氰咪胍治疗组127例,用甲氰咪胍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2~1.6g,病情稳定后改口服,每日3次,每次0.2g,晚上睡前加服0.4g。对照组67例采用止血敏、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安络血等。补液、输血等措施两组相同。  相似文献   

15.
甲氰咪胍辅助治疗带状疱疹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氰咪胍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观察组予阿昔洛韦 0 2 5g静脉滴注 ,每天 3次 (每隔 8h 1次 ) ,同时予甲氰咪胍 0 4g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g静脉滴注 ,每天 3次 (每隔 8h 1次 )。分别于治疗后第 1、3、7和 11d观察疗效。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第 1d有效率分别为 70 %和 40 % (χ2 =6 67,P <0 0 5 ) ,第 3d分别为 85 %和 70 % (χ2 =4 2 ,P <0 0 5 )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第 7d痊愈率分别为 90 %和 60 % (χ2 =4 8,P <0 0 5 ) ,第 11d天分别为 10 0 %和 80 % (x2 =4 4,P <0 0 5 )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单用阿昔洛韦起效更快 ,疗效更高 ,疗程更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青霉素联合甲氰咪胍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经临床确诊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青霉素40万单位溶解在2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每天两次,连续使用5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所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0.2g加入2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每天两次,连续使用5天。观察两组疗效并统计数据。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100%均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0%,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青霉素联合应用甲氰咪胍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起效快,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在治疗期间辅助以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例1,男,62岁.因返酸、上腹疼痛一天伴黑便一周入院.入院后静脉滴注甲氰咪胍0.6g,口服果胶铋2粒.入院次日晨行纤维胃镜检查证实为“胃角溃疡”.检查前5min肌肉注射安定5mg,654-Ⅱ10 mg,检查历时20min,由内窥镜室返回病房后即出现烦躁、谵妄、摸空征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尿潴留.查体:BP 120mmHg/80mmHg ,皮肤干燥,双瞳孔左:右=3.5mm:3.5mm,光反射迟钝,  相似文献   

18.
闫花竹 《中原医刊》2003,30(1):53-53
我院于 2 0 0 0年 4月 5日因静滴甲氰咪胍致阳萎一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王某 ,男 ,5 0岁 ,平素有胃痛 ,吐酸水 ,食欲不振 ,消瘦等病史。近一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 ,并出现黑便 ,于 2 0 0 2年 4月 5日到某医院作胃镜检查 ,诊断为充血性胃窦炎。当即就住院治疗 ,用 5 %糖盐水 5 0 0毫升加甲氰咪胍 1克静滴 ,连用 7天 ,用后上述症状减轻 ,出院 ,改用每次 0 4克 ,一日 3次 ,连服 10天。服后患者发觉性功能减退 ,又过 10日出现阳萎 ,就于 5月3日来院诊治 ,诊断为甲氰咪胍不良反应所致。用西药睾丸酮10毫克 ,一日 2次 ,连用 5日 ,配合用中药…  相似文献   

19.
分3组观察。对照组58例,给予输液,使用止血环酸(或止血芳酸)、安络血,以及中药白芨(或白药)等,部分病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口服;严重者予以输血或右旋糖酐。甲氰咪胍组30例,除上述常规治疗外,给甲氰咪胍0.2g口服,日3次,睡前加服0.4g。部分病例静脉给药,丙谷胺组55例,除常规治疗外,服丙谷胺0.4g,日3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氰咪胍、潘生丁、硝苯地平对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确诊病例随机分治疗组65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10~15mg/kg·d-1,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潘生丁5~7mg/kg*d-1,硝苯地平2~3mg/kg*d-1,分3次口服,并分别观察患儿皮疹、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蛋白尿及血尿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皮肤症状、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在治疗后消失的时间分别为 5.78±1.85天,3.98±1.35天、4.66±1.27天,而对照组分别为9.54±2.61天、4.58±1.65天、6.78±2.03天,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在蛋白尿、血尿消失方面,治疗组为6.46±2.51天、7.96±2.36天,而对照组为9.88±2.87天、17.55±2.73天,两者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甲氰咪胍、潘生丁、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作用迅速,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