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快速鉴定卡氏肺孢子虫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方法是一种检测卡氏肺孢子虫快速简便的方法,有利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采用过碘酸钠、GMS工作液染色,将经典的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步骤简化为二步,染色时间缩短到几分钟,染色效果良好,卡氏肺孢子虫囊壁上的特征性括弧样结构很易察见。  相似文献   

2.
卡氏肺孢子虫标本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①目的改进卡氏肺孢子虫标本的染色方法,以便准确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制作教学标本。②方法采用吉姆萨-瑞特染色法。③结果染色后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囊内小体细胞核呈紫红色,细胞质呈蓝色,囊壁呈淡蓝色,各部分结构清晰可辨。滋养体包核为紫红色,胞质为蓝色。④结论吉姆萨-瑞特染色法操作简便、快速,卡氏肺孢子虫标本着色清晰,是临床诊断和教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3.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病原学检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卡氏肺孢子虫的染色效果。方法:给SD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制作肺泡灌洗液的涂片和肺组织印片,采用姬氏染液、甲苯胺蓝和六亚甲基四胺银进行染色,油镜观察。结果:姬氏染液染色后,肺孢子虫包囊结构清晰可辨。结论:姬氏染色法可作为卡氏肺孢子虫的常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卡氏肺孢子虫在小鼠肺内的发育及引起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病原和病理学改变。方法 :昆明小鼠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诱发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印片 Giem sa染色检查卡氏肺孢子虫包囊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PAS染色及 GMS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自用药第 5周肺印片即可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 ,第 8周包囊检出率达 81.82 % ;HE染色切片早期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渗出为主的间质性肺炎 ;晚期间质性肺炎加重 ,肺泡腔内出现泡沫样渗出物 ;PAS染色切片泡沫样渗出物呈桃红色阳性反应 ;GMS染色切片可见染成黑色的包囊。结论 :本研究为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提供了病原形态学和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开展卡氏肺孢子虫的病原学、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方法 :给昆明小鼠腹股沟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 1~ 2 mg/只 ,每周 2次 ,诱发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结果 :用药 5周肺印片即可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 ,8周后大部分小鼠可检出 ,总检出率为 68.75 %。姬氏染色肺印片可查见成熟包囊、未成熟包囊 ,形态典型 ,是显示肺印片中包囊的可靠方法。GMS染色是显示肺组织石蜡切片中包囊的可靠方法。结论 :小鼠是建立卡氏肺孢子虫动物模型的理想动物 ,并具有简便、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卡氏肺孢子虫小鼠动物模型。方法:昆明小鼠16只,每次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1~2mg,每周2次,诱发小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结果:用药5周肺印片即可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8周后大部分小鼠可检出,总检出率为68.75%。姬氏染色肺印片可查见成熟包囊、未成熟包囊,形态典型,是显示肺印片中包囊的可靠方法。GMS染色是显示肺组织石蜡切片中包囊的可靠方法。结论:提示小鼠可能是建立卡氏肺孢子虫动物模型的理想动物  相似文献   

7.
卡氏肺孢子虫病动物模型建立和虫体形态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醋酸可的松诱发Wistar大鼠、BALB/C小鼠和家兔感染卡氏肺孢子虫,比较不同动物对卡氏肺孢子虫的易感性。经姬氏染色法、哥氏银染色法等染色后进行虫体形态观察,结果显示,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惑染率最高(100%),虫体量多。不同给药方式对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感染率无显著性意义。各种染色法可显示肺组织印片或切片的滋养体或包囊。姬氏染色法是显示印片中虫体的可靠方法。改良哥氏银染色法和快速焦油紫法是显示肺组织石蜡切片中包囊的可靠方法。伦氏荧光桃红——肼黄法能良好地显示切片中的滋养体和囊内小体。  相似文献   

8.
卡氏肺孢子虫DNA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卡氏肺孢子虫的检测方法及感染状况。方法 收取病人痰液,肺组织及支气管灌洗液,常规方法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卡氏肺隐孢子虫DNA,并与吉氏染色结果进行比较。3.结果86例住院病人,卡氏肺孢子虫DNA的PCR检出率为41.9%,卡氏肺孢子虫囊吉氏染色法的检出率为14.9%,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粘孢子虫成熟孢子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新方法 .方法 通过常规方法 和改进方法 制备粘孢子虫孢子扫描样品.结果 改进方法 后观察结果 显示虫体脱落少,结构清晰,立体感强,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结论 改进方法 解决了粘孢子虫在制作扫描电镜样品时的几个问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卡氏肺孢子虫检测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快速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提供改良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方法:取PCP大鼠模型肺组织印片,分别作姬氏、刘-姬氏复合染色。结果:刘-姬氏复合染色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内有4 ̄8个紫红色囊内小体,囊内部结构鲜明、清晰可辨、背景对比度好。结论:刘-姬氏复合染色法结果清晰、对比性好、特异性强、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的杀菌效果 ,进行实验室杀菌试验。结果 :该消毒剂 0 .5 m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10分钟 ,1.0 m 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5分钟 ,其杀菌效果均达 0 cfu/10 0 m L。在 5~ 30℃、色度低于 15度、 p H6 .5~ 8.5条件下 ,含二氧化氯 2 mg/L的该消毒剂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10分钟 ,其消毒效果均达 0 cfu/10 0 m L ,该剂量可用于 5~ 30℃、色度低于 15度、 p H6 .5~ 8.5条件下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源肺孢子菌的增殖方式。 方法 从10只肺孢子菌肺炎(PCP)大鼠模型肺脏灌洗液中分离肺孢子菌,用四胺银染色法确定感染情况。用扫描电镜观察灌洗液中肺孢子菌的增殖情况;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内肺孢子菌的增殖情况。结果 PCP大鼠造模成功,GMS染色下肺孢子菌阳性。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肺孢子菌滋养体的二分裂增殖及接合生殖。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肺孢子菌滋养体的二分裂增殖、接合生殖与外出芽生殖,同时观察到包囊的内出芽生殖。结论 肺孢子菌有性生殖、无性增殖方式同时存在。在本研究中无性增殖方式包括滋养体的二分裂增殖、外出芽生殖及包囊的内出芽生殖;有性生殖方式为滋养体的接合生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鼠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PCP)病原和病理学改变。方法:昆明小鼠皮下注射醋酸考的松诱发PCP。肺印片Giemsa染色检查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常规石蜡切片,HE梁色、PAS染色及GMS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自用药第5周肺印片即可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第8周包囊检出率达81.82%;HE染色切片早期呈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渗出为主的间质性肺炎;晚期间质性肺炎加重,肺泡腔内出现泡沫样渗出物;PAS染色切片泡沫样渗出物呈桃红色阳性反应;GMS染色切片可见染成黑色的包囊。结论:本研究为建立PCP动物模型提供了病原形态学和病理学依据;同时所显示的PCP病理变化对临床病理工作者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开展卡氏肺孢子虫的病原学形态观察、生物学特性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 ,建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大鼠模型 .[方法 ]给SD实验大鼠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后 ,制作肺组织印片 ,采用姬氏染色、肺印片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 ,用油镜观察 .[结果 ]第 4周包囊检出率为 6 7% (4 / 6 ) ,第 5周为89% (8/ 9) ,第 6周为 10 0 % (9/ 9) ,总检出率为 75 % (2 1/ 2 8) ,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 ,其感染程度也逐渐加重 .对照组均未检出包囊 .[结论 ]建立了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的实验动物模型 ,并进行了病原学观察  相似文献   

15.
朱彤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945-947,961,912
目的 探讨建立快速诊断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方法,以期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方法 采用高碘酸-无色品红(PAS)染色联合六胺银染色对4例非AIDS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活检组织进行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殊染色,分析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特点.结果 患者均为广东本地居民,属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除1例有发热外,临床上未见以发热、失重、贫血、白细胞增高为主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症状以及多器官损害症状.HE染色显示病理组织学类型为肉芽肿型和化脓型.病变组织经PAS染色与六胺银染色后,在油镜下增生的泡沫状巨噬细胞胞浆内,呈现大量红色或黑色的卵圆形及腊肠状酵母样青霉菌孢子,无荚膜,在腊肠状菌体中可见马尔尼菲青霉菌特有的裂殖时出现的横隔膜.结论 PAS联合六胺银染色清晰显示组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征性结构和形态,结合病理组织学特点、中国南方地区生活或旅游史,可以快速诊断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 (PCP)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fatal infections in non-AIDS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which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by traditional morphologic methods. This study evalua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s of Pneumocystis jirovecii mitochondrial large subunits ribosomal RNA in sputum and bronchi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for diagnosing PCP.
Methods  Sputum and BALF specimens from two groups were collected: one group (PCP group) included 20 patients definitely diagnosed of PCP by Gomori methenamine silver (GMS) stains of BALF; the other group (non-PCP group) included 40 patients. Each specimen was examined by GMS stains and PCR assays.
Results  GMS stains of BALF in PCP group were 100% positive (20/20), GMS stains of sputum in PCP group were 35% positive (7/20); GMS stains of BALF in non-PCP group were 100% negative (40/40), GMS stains of sputum in non-PCP group were 100% negative (40/40). PCR assays of BALF in PCP group were 100% positive (20/20), PCR assays of sputum in PCP group were 100% positive (20/20); PCR assays of BALF in non-PCP group were 100% negative (40/40), PCR assays of sputum in non-PCP group were 100% negative (40/40).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CR assays of sputum and BALF were both 100%;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also both 100%.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CR assays of Pneumocystis jirovecii mitochondrial large subunits ribosomal RNA on sputum and BALF for pneumocystis pneumonia are both high and equival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