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临床尿干化学分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为提高广西临床尿干化学分析检测水平和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方法对2006年广西临床尿干化学分析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尿酸碱度、白细胞、葡萄糖年度合格率均不足80%,尿比重与尿胆原年度合格率只有50%;(2)9所实验室尿比重结果与18所实验室尿胆原结果连续2次均不合格;(3)在参加室间质评的189所实验室中,总评成绩合格的实验室数为155所,其中全年各批次成绩全部合格实验室12所,不合格实验室数为34所。结论坚持尿液分析仪与试带的配套使用、做好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及尿液干化学检验的标准化是提高临床尿液干化学检验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向环英  邓建平  柴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53-1853
目的:提高混浊尿液检测的可靠性、准确性。方法:将尿液标本先用尿液分析仪11项做干化学分析,再离心经尿沉渣分析仪UDS镜检、报告。结果:423例混浊尿液中有9%是生理性混浊,9%病理性混浊。按标本外观分6类,其中脓尿占8.5%,血尿、血红蛋白尿占34.5%,蛋白尿占32.6%,乳糜尿占0.9%,结晶尿占22.6%,膜状物尿占0.7%。分别见于各类型疾病患者尿液中。结论:临床常见混浊尿液干化学分析后再经尿液沉渣分析各种有形成分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尿液室间质评。方法:本对1998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体液室间质评活动4次的回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次结果的优良率为60%,及格率为100%。其中胆红素、亚硝酸盐成绩最好,其他各项成绩也较好。从结果的分析中还发现试纸条的pH10次检测结果呈增加趋势。 对尿蛋白的结果有显影响,但对尿比重的影响不十分明显。结果:应制备稳定易行的室间质控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500例病人中段晨尿,分别用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两种方法进行侧定,对结果统计分析作出结论.结果:两方法检测结果为68.2%.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在临床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3年至2005年河南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情况,对质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能力比对检验(PT)方案,统计分析了2003年至2005年全省近300家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资料.结果:单项年平均PT合格率超过80%的项目由2003年的6项上升为2005年的14项;PT合格率达60%以上的地区由2003年的9个上升为2005年的15个;年平均PT值达80%以上的地区由2003年的10个上升到2005年的16个.结论:河南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临床化学项目的室内质控数据和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CV值和PT成绩是否符合质量目标,并且就不符合质量目标的检测项目的CV值和失败PT成绩分析,探究原因。方法:2011年开展临床化学检测项目室内质控数据和室间质评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开展27项目的测试的高、低值检测,每个项目1年共24个CV值,25项目共有604个CV值,不符合质量目标的3个CV值,占0.5%,符合质量目标的604个CV值,占总数的99.5%;2010年度常规生化项目PT 100的项次占96.0%,2011年度PT 100的项次占98.0%,上升了2个百分点,CL、Zn、Cu未得满分。结论:开展的检测项目内质控数据和室间质评结果总体上运行合理、可靠,能够反映检测项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参加卫生部临床干生化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3年来参加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同时采用PT(能力验证)和VIS(变异指数得分)两种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3年平均PT合格率98.1%,VIS得分优秀占93.5%,合格占4.6 %,不合格占1.9%.结论 通过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专业人员对室间质评的认识,不断改进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尿干化学与尿沉渣镜检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使用宝利曼分析仪进行分析,尿沉渣镜检使用显微镜和离心机,检测我院800例临床患者的尿液标本,对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这两项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白细胞:干化学分析阳性者有125例,阳性率占15.63%,镜检中阳性人数为108例,阳性率占13.5%;红细胞:干化学分析阳性人数有98例,阳性率占12.25%,镜检分析阳性人数有145例,占18.13%。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因此为了提高检出率我们应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医生能够更加客观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常海萍  薛玲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839-2839
尿液常规检测,目前常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干化学分析。但干化学分析能否替代尿液有形成份的显微镜检查?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本文应用尿沉渣分析系统,进行尿干化学分析及沉渣镜检时结果对比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仪器与试剂美国DiasysR/S2003尿液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CLINITEK500尿分析仪及健德尿液干化学分析试纸条(拜耳公司生产)。1.2方法检查住院病人新鲜尿标本7865例,专用试管取10ml尿液,严格按照试纸条说明书操作做干化学分析:标本再以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留取0.2ml混匀沉淀在R/S2003工作站中定量计数。2结果检测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实验室临床生化真实的检测水平,调查室间质评成绩的真实性,用现场检测的形式比较与室间质评结果的差异。方法在2012年第一次室间质评活动结束后,对郴州地区23家二级和三级医院进行现场检测,发放5个批号的双盲标本,要求当场回报结果,比较室间质评和现场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现场检测的PT成绩低于室间质评成绩(P〈0.05)。20个检测项目各批号现场检测与室间质评原始数据大多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实验室未正确对待室间质评活动,单次室间质评结果不能反映实验室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至2007年广西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广西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情况,为提高广西临床化学检测水平和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方法:对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的广西临床化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K、Glu、TP、Alb、CHO、TG、ALT、AST等项目2007年度合格及格率均超过达到了80%以上;Na、Ca、Bun等2007年度合格率不足70%;实验室检验总体成绩是满意的,实验室年度总评合格率2007年达到74.9%,但有少数实验室连续多次活动不合格。结论:做好室间质评结果分析、规范校准物的使用与做好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对比是提高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室在2008~2012年期间参加安徽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检验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将5 a室间质评结果统计,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同时采用PT(能力验证)和VIS(变异指数得分)两种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5 a平均PT合格率达95.8%,VIS得分优秀占83.9%,合格占10.5%,不合格占5.6%。结论通过开展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质控意识,改进了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梁秀兰  张洁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4975-4976
目的:观察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对白细胞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胆红素阳性和白细胞为阳性标本和32倒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白细胞为阳性标本,以及100例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白细胞均为阳性的标本,进行了显微镜方法对照。结果:表明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标本中存在胆红素可能使白细胞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当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白细胞均为阳性且胆红素在"++"以上的标本应通过显微镜检测可排除假阳性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验室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室间质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9年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能力比对(PT)得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连续5年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室间质评成绩全部通过。结论: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改善检测系统,做好室内质控是室间质评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大俊 《吉林医学》2011,(21):4460-4460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5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同时使用显微镜对标本进行检查.分析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580例经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的标本,经显微镜检查,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25例,假阴性率约为4....  相似文献   

16.
2002~2003年重庆市临床血液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莎萍 《重庆医学》2004,33(11):1738-1739
目的掌握我市临床血液计数分析室间评价活动的情况,为提高我市临床血液的检验水平和质量提出今后工作的注意点.方法对2002~2003年重庆市临床血液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市临床血液计数分析室间质评成绩有所提高,也存在需重视的问题.结论仪器与试剂配套、仪器校准、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仪器选购时应把仪器定期校准作为主要内容来考虑、搞好实验室室内质控、建立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检验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春  陈松锋  黄作群  易菲  黄钧  覃桂芳 《广西医学》2006,28(10):1598-1600
目的 掌握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情况,为提高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检测水平和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方法 对2005~2006年连续三次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成绩总体上是满意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论 仪器与试剂配套使用、校准品与仪器的校准、正确对待室间质评成绩、坚持做好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血细胞计数检验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沉渣分析仪检验尿液中红细胞的可靠性。方法:对270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型号Mejer-700)、尿沉渣分析仪(型号Sysmex UF-500I)及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镜检检测红细胞的灵敏度为98.03%(50/51),特异度为97.71%(214/219),与光学显微镜检结果符合率为97.78%。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灵敏度为96.08%(49/51),特异度为95.89%(210/219),与光学显微镜检结果符合率为95.93%。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结果与光学镜检结果均高度一致(Kappa值>0.75)。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结果符合率为97.41%,高度一致(Kappa值为0.92)。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结果与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高度一致,诊断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尿液干化学分析的现状、研究对策,有效地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减少因检验结果错误而造成的误诊.方法 自配已 知含量的高、低两个浓度的尿液质控品发放至各质评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到的226份检测报告中,尿蛋白和尿 糖检测高浓度样本的阳性符合率为100%,低浓度样本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5%和94.7%;而半定量结果较差.结论 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中尚存在较 多的问题,除了检测人员要严格按规范操作、加强质量控制外,仪器生产厂家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和高度重视仪 器的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20.
周红艳 《安徽医学》2002,23(6):31-33
目的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了解全省参控单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各参控单位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的方法进行评价.VIS≤80为优秀,VIS≤150为合格,VIS>150为不合格.结果六年生化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发现,在各单项检测中,在参控单位数目增加的同时,年平均VIS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变易系数CV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及格率及优秀率在逐年上升,年总平均及格率和优秀率在逐年提高.年总平均及格率由0.71上升到0.81,年总平均优秀率由0.2上升到0.4.结论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提高了全省参控单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提高全省临床生化检验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是必要的,应深入持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