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颌后牙区常因骨量不足和骨质疏松使种植体植入困难,上颌窦前外侧壁开窗植骨种植技术已成为解决上颌后牙骨量不足的常规手段,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有学者报告采用从牙槽嵴顶人路外提升法(冲压法)提升上颌窦底,并植入骨移植材料,手术创伤明显缩小,临床效果较满意,我科2006年5月~2007年8月对10例患者采用局部提升法局部提升上颌窦底,植入骨粉和自体骨,种植体同期植入后上颌牙区,取得较好的初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颌后牙断根进入上颌窦内是临床拔牙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上,根据断根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取出方法也不同。更重要的是,上颌窦底部与上颌后牙牙根的位置关系,形态结构的不同,同种取出断根方法所得到的效果也明显不同。我们对于21例上颌后牙断根进入上颌窦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患者最适合的断根取出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艳萍  董伟  冯晓杰  杨倩 《河北医药》2013,35(15):2380-2381
近年来,牙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而牙种植手术的成功,除了与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种植体的先进性以及医生的手术操作技巧有关外,护士所做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院自2010年开展种植牙手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1例左上颌第二磨牙区上颌窦提升同期牙种植手术的成功在牙种植成功案例中所鲜见,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到至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上颌后牙区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实施口腔种植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共使用41颗3i种植体植入上颌后牙区。6个月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牙齿功能良好,牙龈无形态色泽异常,种植体未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理想。结论上颌窦提升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术中疗效可靠,可扩大牙体种植术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可行性。方法42例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4~6mm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55枚,术后6个月进行修复并随访6~36个月。结果窦底平均提升高度(2.9±0.8)mm,有12个牙位发生窦黏膜穿孔,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上颌窦炎症状,6个月后所有种植体均获得有效骨结合,新生骨(2.1±O.9)mm。随访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存留率100%。结论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牙种植在短期效果良好,但临床选择仍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上颌窦外提升术与上颌窦内提升术在上颌磨牙缺失种植修复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65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共植入种植体80枚,其中42例患者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50枚种植体,23例患者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术植入30枚种植体,均术后10 d、3个月、6个月、9个月摄片检查种植体的稳定性及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80枚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均较好,在观察期内均未见感染、松动及上颌窦炎症等并发症,X线显示种植体周围均无阴影.结论 上颌窦外提升术与上颌窦内提升术在上颌磨牙缺失种植修复术中均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关键在于适应证的选择和掌握相关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上颌窦内提升术在种植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纳入的上颌后牙区严重骨萎缩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提升组和口腔组各48例,提升组开展上颌窦内提升术,口腔组采用口腔种植手术植入种植体,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提升组骨结合以及种植体周边软组织状况优于口腔组(P<0.05),且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提升组各评分均高于口腔组(P<0.05)。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在种植修复中效果突出,可缩短愈合时长,并提高骨吸收量,预防严重并发症出现,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治疗上颌后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患者(126个牙位)首先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然后根据牙槽嵴顶骨宽度和高度,选择Straumann或者Bicon种植系统种植。术后进行6个月的间断检查和修复,并随访0.5~6年,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4个牙位术后检查无上颌窦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2个牙位早期负重失败。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同期植牙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存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72-573
目的观察与研究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自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行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7~58岁。对该患者通过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提升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共有88枚种植体植入,手术时,不将任何骨充填材料植入上颌窦内,缺牙部位牙槽骨的骨高度可为5~8mm,平均为(6.58±1.02)mm。针对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与窦底改建状况进行卡方检查。结果该患者中有1例种植体在术后15d由于牙龈红肿、牙齿松动而取出外,其他患者的种植体均能够与骨良好的结合,完成了义齿的修复,种植体的咀嚼功能良好且附近软组织未出现发炎等症状。上颌窦内种植体平均凸入2.56mm,48枚(55%)种植体的根方有新骨形成,30枚(35%)有新的上颌窦底形成,9枚(10%)无明显新骨形成。从统计学分析可看出,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和窦底改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191)。结论要严格掌控上颌窦提升手术的适应证,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在短期内是可以预期的,上颌窦提升的高度与新窦底的形成并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某院收治的需进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修复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共植入103枚种植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种植义齿的修复。随访时间1~8年,平均随访(2.72±1.43)年。通过X线片检查和临床检查来观察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80例施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修复患者中,8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上颌窦黏骨膜穿破,但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等相关并发症。全部植入的103枚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均为良好,均顺利完成义齿种植修复,至今仍未出现种植体脱落状况,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对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采用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上颌后牙缺失骨高度不足临床治疗中展开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20年6月间进入某院接受治疗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共10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修复方案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06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228颗,其中对照组112颗,观察组116颗。骨愈合期间,对照组1颗种植体于种植后第4周失败脱落,观察组种植体无脱落,两组种植体留存率分别为99.11%(1/112)和100.00%(0/116)(P>0.05),统计学差异不显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平均骨质增量和骨边缘丧失情况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短,且观察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美观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美观满意度为86.7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上颌后牙缺失骨高度不足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和X线测量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患者上颌后牙缺失因牙槽骨高度不足,应用德国费亚丹Xive-Ⅱ种植系统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即刻牙种植,术后3~6个月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 74例(74个牙位)未发现上颌窦炎,种植体周围无阴影,骨结合良好.结论 对于牙槽骨高度不同的上颌后牙缺失,应用费亚丹Xive-Ⅱ,骨挤压器行经牙槽脊顶行上颌窦内提升,必要时以Bio-oss骨粉植入同期行牙种植术,成功率高,可大大增加上颌后牙缺失的牙种植机率,比起上颌窦外提升术操作简便,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慢性上颌窦炎,是因鼻部的炎症或邻近组织、器官炎症的反复感染,使致病菌进入上颌窦内,导致窦腔粘膜化脓性炎症。在慢性鼻窦炎中,临床上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是因为上颌窦窦腔最大,腔底低,窦口高,一旦发炎化脓,引流不畅,易于积脓。患者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易疲劳、头昏、记忆力减退等;局部常见脓涕、鼻塞、头痛等,故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14.
浦江  高宝霞  赵宾  董宏宇 《河北医药》2012,34(7):1006-1008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对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测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具备上颌后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的患者资料,应用CT配套软件观察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并测量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的距离.结果 85例患者中,上颌窦与上颌后牙关系分型:Ⅰ类7例;Ⅱ类16例;Ⅲ类13例;Ⅳ类26例;Ⅴ类23例.上颌窦底和上颌后牙牙根的距离:小于1.5 mm 40例;1.5~2 mm 21例;2 mm以上24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在判断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Ⅳ、Ⅴ类患者和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牙根的距离小于1.5 mm的患者,临床治疗中应预防上颌窦穿孔或上颌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浦江  高宝霞  赵宾  董宏宇 《河北医药》2012,34(9):1321-132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上颌后牙疾病的测量、诊断在指导临床手术预防上颌窦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上颌牙齿、上颌骨部位的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全景齿科图像和牙槽骨的矢状面和冠状曲面图像,与原始图像结合,进行测量、分析、诊断.结果 45例均能清晰显示上颌窦底的骨质密度、结构,牙齿、牙根、牙槽骨的形态及其与上颌窦的解剖关系.能清楚地描述病变的范围、骨质的破坏情况.准确的测量上颌窦底和上颌后牙牙根的距离,牙槽骨高度、宽度及上颌窦底骨质缺损大小.临床根据MSCT结果制定合理的上颌后牙手术方案,45例在拔牙、根管治疗及种植手术中均未发生上颌窦瘘.结论 MSCT重建图像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全面地显示颌面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对临床医师在疾病的诊断,术前手术方案的制订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上颌后牙手术中预防上颌窦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MSCT可以作为上颌后牙手术的常规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膜(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在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的应用。方法选择27例口腔上颌窦瘘患者,术中采用医用胶原膜覆盖于牙槽黏膜和瘘口之间,然后缝合牙槽黏膜。结果 27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医用胶原膜应用于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上颌窦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耳鼻喉门诊行上颌窦穿刺术的患者共30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前组为2011年1~6月就诊的150例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组为7~12月就诊的150例患者.操作结束后让患者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本科室制定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满意度.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上颌后牙缺失后,由于上颌窦气腔化加之牙槽骨吸收萎缩,导致该区垂直骨量不足,极大限制了口腔种植技术的应用。Tatum(1975)和Summers(1994)分别提出了上颌窦外提升及内提升术式[1],已成为临床解决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基本方法。开窗式的外提升术可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